第700章 皇家兄弟

天啓以年幼之歲,懵懵懂懂的被人架到了這個寶座上,沒得到帝王家系統的培訓,根本就不知道皇帝這個官職怎麼當.剛開始的時候,認爲所有的那些人說的都是對的,只有點頭稱是,沒有能力判斷,也絕不敢胡亂的瞎說,自己把自己定位在那高高的座位上的擺設。

他這樣的作爲,當然是被東林黨人歡迎的,這時候朝堂上就成了他們的空談的議論中心,今天你對聖人之言有所領悟,將他安排到治國理念裡去;明天他又按照聖人的辦法,想了一出新的道道需要各級官員執行。

一個拍着腦袋想出來的主意,只要他自己認爲對的,就要求這個朝廷執行下去,完全就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理念。

至於有人反對,更是求之不得,雙方必須爭一個臉紅脖子粗,必須爭論出一個高山而下。因爲這樣可以展示自己的博學多識,展現對手的知識淺陋,於是在朝堂上,你來我往弄的不亦樂乎。天啓皇帝並不是很瞭解,但是他很煩。

無論是從叛逆心態出發,還是從很煩的性格出發,於是天啓皇帝對這個東西就開始討厭,然後就直接躲到後面去,做自己的木匠工作,陶冶在一個匠人的胸懷裡。

將一個老大的帝國交給他,他是這個帝國實際的掌舵人,無論從哪一個方面出發,都要求他必須對這個祖宗傳下來的江山做點什麼,於是天啓皇帝就不得不皺着眉頭,耐着心思開了經筵。

本來這件事情是東林黨人一再堅持的,因爲作爲儒學子弟,好爲人師是天生本性,能夠教導皇帝,成爲一代帝師,這是作爲一個儒生所能達到的人生巔峰,所以爲了這個名號,所有的人都削減了腦袋,用各種微言大義,逼迫着天啓皇帝接受這個過程,接受自己的理念。

在這期間,除了孫承宗和葉向高袁可立三人之外,那是出於真心教導皇帝,剩下的人都不過是想撈一個虛名,反倒希望教導出一個傻子,繼續被他們擺佈,架空。

但是聰明不過帝王家,這是天下至理,天啓皇帝並不是傻子,剛開始在被逼迫着參加這個集英殿的經筵之後,從對祖宗江山的責任出發,天啓皇帝也慢慢忍受着這種枯燥乏味的過程,開始仔細的聆聽學習。

結果他越聽感悟越深,心中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吸取前人的教訓,也慢慢的看到了現在局勢,結果就出現了現在的狀況,東林黨人發現這個傢伙已經不被自己控制的時候,就又拿出三大案來說事,進行所謂的大禮儀之爭,其實就是胡攪蠻纏,擾亂朝堂試聽,揪住皇帝的奶媽事情不放,爲了繼續架空皇帝。

東林黨人的勢力是強大的,因爲他們站在了道義的高度上,在上下幾千年,講究禮儀的中原所有的朝廷,不管是下等小民,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不敬鬼神,但絕對掙脫不出大義名份這個枷鎖。

於是天啓只能忍耐,繼續被架空,繼續苦惱的回到自己的木匠作坊裡,尋求一時的心理安慰和空靈清靜,結果就出現了,在毛文龍回到朝堂之前,這種莫名其妙的局面。

一面東林黨人在四處宣傳皇帝的昏庸貪玩,以免繼續見皇帝,不讓他參與朝政。一面又表現的痛心疾首,叩請皇上開大朝,以便顯示自己等的精於治國。

但一切事情都在毛文龍第一次回京之後出現了轉機,這種轉機是誰也沒有想到的,這個攪屎棍子一樣的傢伙,帶着戰場上風風火火的硝煙殺氣,突然間跳出來,行風行雨,打破了朝局的局面,讓天啓皇帝看到了重新奪回皇權,自己真正親自勤政的可能,當然這個基礎,是建立在天啓皇帝不斷成熟的基礎之上。

現在天啓皇帝,已經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逐漸的成長成熟起來,雖然不能把控全局,但最少有了自己的政治主見,是的,關鍵的就是政治主見。就比如今天說的這番話,就透露出來了他的主見,他反對東林黨,但絕不是一味的依賴於閹黨,從剛剛對魏忠賢的幾句話來看,天啓皇帝對閹黨也是警惕的,這是大明帝國皇帝應該具備的最初始的根本,剩下的路該怎麼走,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朝廷的局勢對毛帥絕對不利,而說句良心話,毛帥的所作所爲,最少是從現在來看,還是爲着這個帝國在努力奔波操持着,然而朝廷上,反對他的人太多,支持他的人太少,而毛帥拿着信王發佈的暫時讓他駐防天津和遵化的手令,就直接驅趕了所有原先的大小官吏,佔據了遵化不走,雖然這是當時情況的需要,但這的確於理不合。”葉向高小心的分析着。

“皇帝哥哥,遵化的腐爛已經是有目共睹,那是咱們京師的北大門,遵化一丟,京畿就將震動,國本就將動搖,毛帥雖然有拉虎皮做大旗的嫌疑,但是如果他的復遼軍坐鎮在遵化,豈不是國家安定的基礎?放眼天下,除了孫師傅的關寧鐵騎之外,還有哪一支軍隊能夠接任這個重任?”

一直坐在書房裡旁聽的信王朱由檢,這時候就不服不忿的插話,爲自己當初的決斷,因爲毛文龍借題發揮的決定尋找着合理的藉口。

沒有惱怒弟弟的打斷,天啓皇帝對着弟弟淡淡的一笑。

說一句良心話,自己是經筵正式的學生,自己的弟弟是沒有資格正式接受那些大儒們的教導的,但這個旁聽生,聽壁角的,領悟的卻比自己還深,這讓天啓皇帝感覺到非常欣慰和高興。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比弟弟成熟幾年的天啓皇帝,現在的眼界要比弟弟要遠一些,於是就耐心的教導:“小弟,你只看到了其一,卻沒有看到其中長遠,第一點是,朝局動盪不安,想要致毛帥死地的勢力強大,一個小小的藉口,他們就會做出許多文章,他們纔不管這件事情是對是錯,只要能整倒毛帥,他們會不惜一切的。”

“齷鹺,無恥。”朱由檢就恨恨的握緊了兩個小拳頭:“難道這個大明天下就僅僅是哥哥的嗎?不是那些朝臣的嗎?現在能擔起整個建奴從北方侵入的人,放眼天下,除了一個毛帥,還有誰?真的讓毛帥重回東江鎮,北方的門戶就洞開,到時候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一旦再次侵入,誰能替這個大明帝國接這危局?指望那些誇誇其談的傢伙了嗎?我呸。”

原先,朱由檢是極力推崇東林君子的,認爲他們的道理都是對的,都是一心爲民爲國的,閹黨就是奸黨,就應該打倒,爲此幾次當着魏忠賢的面向皇帝哥哥告魏忠賢的狀,爲此深爲魏忠賢忌憚和憎恨,這也就是之所以後來的朱由檢不得魏忠賢待見,在別居潛邸的時候,百般刁難剋扣。

但這次豐潤之戰,朱由檢身處敵人層層包圍之中危在旦夕,但東林卻拒絕京營出戰救援,而是坐在北京坐看信王被險,這讓朱由檢立刻對東林當深惡痛絕起來,所以,現在他的態度已經急劇轉變,對東林,已經惡感頓生。

善變愛走極端的性格,現在已經是顯露吳怡。

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105章 臨陣脫逃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710章 悠忽來去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450章 投桃報李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338章 初勝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1158章 大裁軍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471章 戰朝堂第620章 斬獲頗豐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339章 救援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962章 暗控西北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970章 玩過了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
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105章 臨陣脫逃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710章 悠忽來去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450章 投桃報李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1338章 初勝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1158章 大裁軍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471章 戰朝堂第620章 斬獲頗豐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339章 救援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962章 暗控西北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970章 玩過了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865章 軍民死戰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