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平息風潮

皇后的威信影響是巨大的,本來是一場可能徹底費掉毛文龍全部希望心血的銀行事業,就因爲皇后駕臨而被百姓理解,不但沒有再次出現擠兌,竟然存款額度大漲。

而繼續推動這銀行存款的,是第二天的天津新城開工典禮,徹底的讓百姓士紳放了心。

徐光啓是文人,更是個科學家,他的腦袋絕對不僵化,他深深的知道,建設天津港會改變大明整個南北貿易的歷史格局,更通過豐潤之戰,看到了毛文龍設計建造新城的必要,所以在得到了葉向高,孫承宗,袁可立的推薦之後,立刻走馬上任天津巡撫,然後馬不停蹄的開始新天津城的建設規劃,其實,他比誰都急迫。

按照當初毛文龍的建議,新城分作兩個部分,一個是港口區,也就是貿易區,那裡不設立居民區,全部規劃成商業性質的建築。並且以倉儲爲主,巨大的倉儲區佔據了一望無際的地皮,這將是往來南北商人貿易的集散地。這片地區不對外招標,全部由天津府和內帑還有東江鎮三家自己籌備資金建設,然後對外出租。這將是天津府內帑和東江鎮源源不斷的利潤來源。徐光啓簡單的計算過,就這一片倉庫出租所得,三家每年都會得到上百萬銀子的收入。

對於這片倉庫的收入,天津府就有了錢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內帑就有了錢補貼國庫,東江鎮也就有了錢養兵練兵,這絕對是一個聚寶盆。

接連天津港的,纔是商業居民區,按照當初徐光啓的習慣性思維,如此巨大的城市,必須要建設巨大的城牆保護。

想一想那浩大的工程,徐光啓就激動,但想想那所花費的銀子,徐光啓就一陣陣眩暈。

商業街道和居民區可以向百姓賣地皮,然後督促百姓自己建設,但城牆卻不能依靠百姓資金來運作建造,因爲這不是盈利性的。

但徐光啓和毛文龍計算的時候,但毛文龍卻對城牆嗤之以鼻,毛文龍的理念是:“一座城市是需要開放的,用城牆封閉起來,雖然加強了防禦,但更封閉了思想和擴張的空間,這是不可取的。在可以想象的未來,天津城將無限的擴大,難道我們的城牆就要無限的修築嗎?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的新城將以新的理念建設,那就是不修城牆,而多設立街道衚衕。而建設用材,也儘量用磚瓦,少用木材等易燃的材料,一旦外敵入侵,我們就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入侵的敵人展開一場巷戰,我要用人民的海洋,將一切敢於入侵的敵寇徹底的淹沒。”

這樣的理念在當時相當新穎,也特別異類,如果要是別人,當然拒絕這種離經叛道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好在他遇到的是徐光啓,作爲一個科學家,他本身就是一個異類,。

所以徐光啓在規劃整個城市的時候,首先將港口的倉庫,就用厚實的磚牆建造的高大無比,然後互相連通,成爲40方方的一片倉庫城,只要敵人來襲,守衛者站在房頂,那本身就是一道要塞。

這樣的倉儲要塞不但在戰爭起來的時候,保護內部的巨大物資,又和港口的艦隊形成犄角,會讓來敵南北受到夾擊,同時,又和新城形成犄角,互相策應,如此三點形成鐵三角,即便沒有城牆保護,三點也是固如金湯。

而在新的城區,街道設計是按照八卦的方式設計的,以天津府衙門辦公區爲中心,向八面輻射,道路縱橫交錯,街巷如同蛛網,不要說外敵入侵,未來即便是居住在裡面的人,如果不熟悉地形情況,都能徹底的走暈菜了。

經過半年帶着一羣徒弟學生日夜奮戰,天津港已經初具規模,開始有南方的海船泛海而來,而毛龍的東江鎮水師也開始在這裡輪番休整補給,成爲這裡的守衛者。

剩下的就是等待民間資金的到來,進行新城的建設。

結果盼星星盼月亮,建設銀行的開設,讓徐光啓看到了希望。

但他沒有等到毛文龍帶着銀子過來,倒是馬維忠狼狽的跑了過來,向他通報了在北京城銀行裡的擠兌現象爆發。

不管是鹽商背景的馬維忠,還是經過商的徐光啓,都懂得這場擠兌的巨大危險,也明白了毛龍此舉的目的,於是徐光啓立刻動員所有的人,立刻開始平整場地,準備後天舉行一場盛大的開工典禮,用這個辦法來平息百姓的擔憂。

但是先要做的,徐光啓立刻派出了一百個衙役,抗着新城開工典禮的告示,連夜趕奔北京城。

馬維忠帶着這一百扛着告示的衙役趕到北京城的時候,天早已經亮了,但是那個南城兵馬司指揮使,堅決的拒絕他們進城,準備將這個消息隔絕在城外。

馬維忠也想強制入城,但他不是東江鎮的那些兵痞,他是有着內閣官身在的,如果他敢擅自闖城門,他的政治生命就徹底的廢了,這和他的家族利益不符,同時馬維忠也知道自己是孤臣黨在內閣的釘子,一旦自己的這個釘子被拔出,也和孤臣黨的利益不符。

於是,馬維忠就緊急僱請了一羣吹鼓手,帶着一百衙役,扛着張貼告示的牌子,圍着北京城城牆轉圈,一面走,一面敲鑼打鼓,整齊劃一的向城中呼喊着自己即將開工的消息,邀請城中的百姓參加典禮。

北京的四九城門,可以拒絕馬維忠的進入,但他們絕對沒有膽子真正封閉城門,不讓百姓進出。於是這樣的宣傳效果是明顯的,進出城門的百姓,將這個大好的消息傳進去,讓所有的北京百姓奔走相告,原本還猶豫着是否繼續提取現銀,是否繼續存款的百姓,這一次徹底的放了心。然後就在天晚的時候,就開始有陸陸續續的百姓,開始呼朋引伴的出城,連夜向天津新城趕去,他們要見證一下歷史,他們要親眼看一下他們投資的地方。

一場兇險無比的擠兌風波,就這樣快速的被撲滅了,東林黨發起的這一場災難,發動的對毛文龍的打擊,就這樣破滅了,爲此,首善書院裡徹夜爭吵算計不休,互相指責謾罵更是層出不窮。始作俑者周廷儒,在這一次顯盡了風頭,卻也在同黨的面前,丟盡了臉面,被成爲了替罪羊,最終周廷儒甩甩袖子,直接揚長而去,算是脫離了東林黨。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正是因爲他這次憤然脫黨,讓他在東林黨徹底覆滅的時候得以倖免,他的政治前途得以繼續延續,這是毛文龍絕對沒有想到的。

新城繼續建設,銀行繼續發展,大明的經濟,將在這股風潮裡成長起來。

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011章 備戰忙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1201章 休整的目的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1039章 拼了第1011章 備戰忙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111章 翻身殺回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185章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273章 藉口殺人第746章 民心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471章 戰朝堂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196章 清君側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775章 皇后出馬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548章 小集團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563章 安排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
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011章 備戰忙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1201章 休整的目的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1039章 拼了第1011章 備戰忙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111章 翻身殺回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1185章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273章 藉口殺人第746章 民心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471章 戰朝堂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196章 清君側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775章 皇后出馬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548章 小集團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563章 安排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695章 百戰而歸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