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

就在所有的東林黨人都在不甘和絕望裡彷徨的時候,坐在大門的邊口,一個清俊的身影站起來,衝着上面的鄒元標施禮,施施然神態自若的道:“門生卻認爲不然,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只要我們打住了羣醜要害那便是一場絕對的大勝。”

鄒元標猛的聽到局勢還有轉機的辦法,當時就來了精神,於是定眼看去,卻是東林的後起之秀,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宜興周廷儒。

周廷儒因爲天啓初年壓制毛文龍武人事件中,爲東林黨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而獲得鄒元標的賞識,因此獲得東林黨的一致推薦,官場一路高升,從一個當初的一個小小的閒職修撰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得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可謂一官掌兩地,成爲東林新秀,人氣無兩。

但是不管怎麼樣的權勢,在東林宿老的首善書院,他依舊只能坐在靠門的地方,因爲東林雖然口上說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其實更注重門地資歷。

今天的這個會議,能夠在門口有他一個座位,是因爲在上次的戰績。

東林不得不承認,他們掌握在手中的唯一戰勝敵人的,就是所謂書本上的聖人之言的理解,其實這都是理論上的,遇到一向胡攪蠻纏的毛文龍那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一點用處。

論起戰術戰鬥技巧,大家都是書呆子,說的和想出來的,都是書呆子可笑的東西,根本就不能克敵制勝,大言還可以,但那都是紙上談兵,真輪到真槍實彈,簡直就不堪一擊。

但在這個時候,東林出來了兩個腦袋靈活的新秀,一個是周廷儒,一個就是溫體仁。

溫體仁年紀比這個周廷儒大了整整20歲,本來都是東林後起,但這兩個人的性格簡直天差地別,一個是跳脫風進,一個是溫吞水。但兩個人卻都有野心,也就是都要一爭長短,結果在對外鬥爭中,兩個人各呈鋒機,但兩個人內裡也斗的不可開交。

對於周溫兩人的評價,鄒元標還是中懇的,周廷儒年少,算是鬼才,往往劍走偏鋒,出奇制勝。溫體人老於事故,做事沉穩,計謀狠辣,往往一擊必中。

至於兩個人的計謀心思到底是誰優誰劣,鄒元標認爲,溫體人的計謀過於溫和拖沓,在這個東林多事之秋的時候,還是周廷儒的立竿見影。

於是鄒元標惜才,就將溫體仁調到南京升左庶子,今年正月,以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祭酒事,未來要調他回北京中樞大用。

這也是將一個驢槽上兩個叫驢分開的辦法,分開了,讓他們各自發展,最終還要走到一起,到時候誰鬥得過誰,那就是他們自己的能力造化了。

這時候看到自己的智囊站出來,鄒元標第一個感覺到事態絕對會出現轉機。於是親自走下來,對着周廷儒滿面春風的詢問道:“玉繩有何良策,能剷除朝廷奸佞,還大明朗朗乾坤,中興大明,教化大明?”

周廷儒受到如此垂詢,表現的受寵若驚,年輕人,做事謙恭低調更能獲得上位者好感。

做足了功夫之後,就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華,侃侃而談“諸公明見,我們這些君子以往以聖人教化奔走朝堂,爲大明兢兢業業,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在我們的努力下,大明的朝局走向清明教化,百廢待興之中,內有百姓擁戴,外有萬國臣服,如此走下去,大明必將中興。”

對於周廷儒的話,所有的人都表示了歡欣鼓舞,認爲他說的對,如果照這樣走下去,在東林的治國理念指導下,大明中興,萬國來朝的盛景,將再次出現。

被萬衆矚目的感覺真的好,周廷儒很享受這種感覺,但眼睛的餘光,卻看到了黨魁自己的恩師鄒元標微微的皺眉。

吹捧這個東西就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於是周廷儒就說到了正題上:“但是我們的中興大業,卻突然的被打斷了,而且讓我們進入了逆流,這個狀況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這樣的提問一出,當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深思,於是就交頭接耳,互相猜測着提供着線索,結果一陣混亂之後,大家依舊感覺到莫名其妙。的確是如此,本來是一個大好的前程,皇帝被架空了,內閣被掌握了,武將勳貴被壓制了,衆正盈朝實現了,本來是一片光明大好形勢,怎麼就突然間變成這樣了呢?皇帝又跳出來不受掌控了,葉向高反叛了,內閣被奸佞掌握了,宵小們開始躍躍欲試了,奸佞小人開始充斥朝堂,聖人君子們的言語,已經不被重視,聖人的治國之道,也變得舉步維艱,這到底是怎麼了?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案很簡單,自從毛文龍在林畔之戰之後,他將軍功分潤給那些奸佞小人,朝堂就開始變向了。”

仔細的深思一番之後,衆人就恍然大悟了,事情的確如此,自從毛文龍在林畔決戰之後,斬獲了上千個建奴的首級,結果他一改過往不捨一顆人頭,爲此不惜和山東文官集團,後來蔓延到整個朝廷文官集團,想要分潤他軍功的堅決牴觸,開始主動的拿出了2/3的人頭,分潤給各個部門階層,上到皇帝百官,下到各個部門,即便是那一個孩子的朱由檢,也有可笑的藉口得到了10顆人頭的軍功。

而大明朝廷,經過上百年的屈辱之後,頭一次獲得了一次慘勝,這樣一來,軍功就變得無比重要,所有的人都獲得了軍功,但這時候大家纔想起來,毛文龍唯獨沒有給真正的朝堂正人君子,東林黨人分潤哪怕一顆人頭。

結果就是這樣,那些無恥的接受了他賄賂的奸佞小人們,被賞賜提拔,而真正運籌帷幄的君子們,卻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接着就是朝堂之爭,毛文龍伶牙俐齒,進行了詭辯,讓一向以正人之道處事的大家,變得措手不及,結果幾個東林黨的中堅,被毛文龍一頓亂拳趕出了朝堂,讓東林黨在朝堂的勢力大受損傷,從這一點開始,事情最終領導人來說越來越被動了。

看到大家一臉恍然的樣子,周廷儒就慷慨陳詞:“聖人說得好,凡有事情要提綱挈領,正所謂綱舉目張,只要我們抓到了事情的關鍵,那我們就等於抓到了毒蛇的7寸,只要打斷這個七寸,其他的都會迎刃而解,正所謂3軍奪帥,殺士卒千萬,只要將帥依舊在,就可以立刻重整隊伍,但是將帥死了,敵人就潰不成軍。”

一番侃侃而談,卻正中了要害,不管是皇帝觀念的轉變,還是閹黨的壯大,葉向高的倒戈背叛,再加上所謂孤臣黨的興起,仔細的梳理起來,前前後後的所有始作俑者,竟然就是那個被大家瞧不起的丘八武夫。

這樣的結論一出,大家雖然看到了鬥爭的方向,但也不得不暗暗神傷,在座的諸位都自詡爲人中精華,結果卻被一個丘八武夫耍弄了,這說出去,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丟不丟人的問題,爲了長久之計,正應該像周廷儒說的那樣,只要打倒了毛龍,一切事情就會迎刃而解,皇帝繼續被架空,內閣重新被奪回,閹黨重新被打倒,君子們再次站滿朝堂,實現諸位的治國理念。

但是,還是那一句話,當什麼事情出現了但是這兩個字的時候,基本是最讓人頭疼的。

雖然找到了蛇的7寸,但這事情基本就又繞回來了,要想打倒毛文龍,就必須讓皇帝不能支持他,就必須讓內閣感覺到很厭惡,那麼這件事情該怎麼辦呢?

所有的人都沒有開口,一起望向了這個東林的後起之秀,被大家冠以鬼才的周廷儒,等待他的解決辦法。

“毛文龍雖然有聖上恩寵,奈何爲虎作悵,但也正因爲如此,讓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軟肋——那就是他爲了斂財,開設的這個建設銀行,我們就從這裡下手,一擊必中。”

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465章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1338章 初勝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790章 有奸佞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873章 透露天機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1009章 敘論戰功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587章 訣別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587章 訣別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
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585章 各路援軍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46章 賢妻良母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465章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1338章 初勝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790章 有奸佞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873章 透露天機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1009章 敘論戰功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587章 訣別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587章 訣別第717章 百官接風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