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取捨之間

燕王朱棣關於取捨的一番話。確實在葉天明心中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月滿必虧,水滿必溢,葉天明也深知這個道理,君有君路,臣有臣途。如果君走了臣途將會亡國絕種。反之,臣走了君路,則就是抄家滅族,朱棣提醒他的,就是讓他不要走偏了道路。

這幾個月,葉天明是有點得意忘形了,他是戶部尚書,任職一年不到。便因爲詹徽的滅門而兼任了他的職務,吏部尚書再兼左都御史,集整個大明王朝的財權、人事權和監察權於一身,身上光環之榮耀前所未有。連葉天明自己都感到很驚訝,自己究竟是哪裡走通了路,仕途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但葉老太太的一句話,卻把這一切都揭穿了:“若沒有你女婿,你早就被那個‘沾灰’下到大獄,折磨致死了。”

葉天明驀然醒悟了,是的,他仕途的根本轉折就是從他被李維正推薦給前太子朱標後,然後又建議他保舉皇太孫,正是這一步棋的壓準,使他被朱元璋視爲皇太孫的支持者。而獲得步步高昇,但今天燕王的意思卻很明顯了,就是說他內有重權,外有擁兵,他若不知收斂,就會和胡惟庸、詹徽一樣死無喪身之地。

可又怎麼個收斂法,難道要他辭掉戶部尚書或者吏部尚書嗎?東宮正在焦頭爛額之時,怎麼可能答應?難道不成,燕王是想讓自己和李維正斷絕翁婿關係嗎?

葉天明已經是朝中一高官,他的心智已不再是從前那個葉知府了。他立刻想通了燕王的真實用意,竟是要自己斷絕與李維正的關係,而且還不是那麼簡單,關係是不好隨便斷絕的,他是要讓自己和李維正翻臉,也就是讓自己在朱允炆面前說李維正壞話,這樣朱允炆纔不會在意自己和李維正有勾結的可能了。其實說到底,就是讓朱允炆和李維正翻臉。

葉天明不得不暗歎,這個燕王,時時刻刻都在使刀子,稍不留神就會栽進他的陷阱裡。

其實葉天明讓兒子送酒給朱棣,也是他的一種試探,他在試探朱棣能容自己,從眼下的情形來看,朱允炆不會在意自己位高權重,到是這個朱棣很在意。

葉天明不由望着夜空冷冷地笑了,“燕王殿下,你或許還不知道,你的命運就捏在我的手上。”

………

冬天到了,十一月的遼東已被白雪皚皚覆蓋,山舞銀色、原馳蠟象,枝頭的冰掛晶瑩剔透,原野中只有一望無盡的白色,雖是寒冷的冬天。但遼東並不乏熱鬧,遷移來的二十萬戶內地移民,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修好了一條貫穿南北寬闊官道:官道沿東海岸邊,寬一丈五,用泥夯實了,寸草不生,北到瀋陽衛、南抵旅順衛,延綿數百里,耗時整整半年才完成,沿着這條官道,有近十五萬戶移民都居住在它的附近,這條管道牽涉到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它也使得數萬築路軍民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僅用八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這條幸福大道。

道路的修好給遼東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由於明軍東征日本成功,至少二十年內不會有倭寇來襲,李維正便將許多原計劃移民女真人地區的漢民都留在了遼東半島,使遼東半島的人口從原來的數千戶兩萬餘人,一下子猛增到八萬戶近四十萬人,一座座城市出現了,大片荒地變成了農田,但靠僅農業是無法養活這麼多人口,九月返回遼東後,李維正便正式開設工廠,他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他的發展,採礦、冶煉、鑄造、加工、紡織、造紙、造船等等,他一方面派人暫時去朝鮮採辦材料。另一方面他從二十萬移民中尋找工匠,大量招募工人,僅僅兩個月時間,他的一個工廠,造紙廠便順利建成了。

先建成造紙廠,也是一個巧合。在遷來的移民中就有一家人在登州開造紙作坊,他們跑到官府申請,想重新在遼東開造紙作坊,正好讓發愁的遼東官員們抓個正着,用高薪聘請他們承辦官方紙廠。

李維正這幾個月,幾乎一直在忙碌着經營遼東半島,他在移民中招募了大批讀書人進入官府爲吏,辦廠、辦學,帶領百姓開墾荒地、建設城池,扶老問寡,救濟貧苦,審案斷案、調解糾紛、建立秩序等等,將原本只有軍隊駐紮的遼東迅速變成了軍隊和地方官府共存的局面,但有一點不容馬虎,遼東沒有什麼知縣、知府,只有各個隸屬於遼東都司的巡檢司,巡檢司其實就是變了名的地方官府,巡檢就是知縣,兩名巡查分別是縣丞和主薄,其中還有各房書吏及巡檢役員,遼東軍民,無論軍戶民戶皆歸其統管,實際上李維正已經變相地在遼東廢除了軍戶制。

十一月,遼河防衛所傳來消息,朝廷的宣旨官已經抵達遼東,現正在遼河防衛所等待,李維正立刻下令用快船送宣旨官至旅順港。

宣旨官是禮部大使,名叫錢倫,另一人是禮部副使楊致意,兩人從十月便出發了,走陸路,過遼西走廊。跋涉了整整一個多月才抵達遼東。卻又在遼河防衛所呆了十天,才終於踏上前往旅順港的海船。

渤海海面上風平浪靜,還沒有結冰,白色的海鷗在頭頂上盤旋,發出尖利的叫聲,北風正勁,一帆風將快船像箭一般向南方射去。

“致意兄,我總覺得李總兵似乎要對我們隱瞞什麼,先是把我們羈絆在遼河防衛所,不讓我們前來。然後又用海船送我們前往旅順,這不就是遼東之地我們一眼都沒看見嗎?”錢倫憂心忡忡地凝視着海面道。

“我也有同感,在遼西走廊,無論我們問誰,都不知道遼東的情況。就彷彿遼東是被一隻鐵桶密封起來一樣,這很是奇怪啊!”

“莫非……”兩人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

船上安靜了,兩人心情沉重地站在船頭,誰也沒有說話,他們開始意識到這次遼東之行的艱難,李維正真的肯接受這份聖旨嗎?

此時的李維正已經在旅順港久候多時了,他也意識到了他將面臨一生中最大的挑戰,無論他在遼東做了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朱元璋都不會容他了,這不僅僅因爲孫濟發來了密報,他從一輪輪的清洗案中便看出了朱元璋的決心,任何有可能挑戰朱明天下的人,他朱元璋都不會讓他活下去,而藍玉在貴州的自立使他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正如他年初的猜測,朱元璋若真下決心殺他,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他病到什麼程度,他都絕不會饒過自己。

而他該怎麼辦?李維正知道。只要他不遵旨回京,那他就是二個藍玉,除非朱元璋改變了主意,不過他也並非沒有辦法,關鍵是要把握住時機。

這時,眺望臺傳來一聲炮響。隨即一股紅煙升起,這是有船進港的信號。

“大人,他們來了!”一名親兵指着遠方海面上喊道。

李維正舉起千里眼向海面上望去,原本是一個小黑點,在千里眼裡小黑點放大了,他已經看見了船頭上的兩個宣旨官,“終於來了!”他自言自語道。

小船箭一般飛馳而來,很快便靠岸了,錢倫和楊致意先後走上岸。他們皆見過李維正,見他親自來迎,連忙拱手道:“勞李總兵大駕。下官擔待不起。”

李維正呵呵回禮道:“你們可是宣旨官,代表皇上聖意,我焉敢怠慢。”

錢倫見李維正身着官服,後面跟着一羣官員,他臉色一肅,從封函中取出了一卷聖旨,舉在手上道:“皇帝陛下有旨,遼東總兵李維正接旨!”

李維正頓時跪了下來,他身後的一羣官員也紛紛跟着跪下,兩名錢倫的隨從立刻擺上香案,焚香準備。在嫋嫋的青煙中,錢倫展開了聖旨。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總兵李維正東征日本九州,剿滅倭寇根據,使大明百姓免受倭寇侵襲,有功於社稷,特加封其爲定遼侯,賞銀五千兩,今貴州有事。爲用人之時,朕升李維正爲四川都指揮使,驃騎將軍、北路軍總兵官,回京述職任新,欽此!”

李維正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道:“臣李維正遵旨,謝皇帝陛下聖恩!”

錢倫見他接旨了,他大喜過望。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居然沒有發生。他們原擔心李維正在遼東有造反之意,可現在看來竟是一場誤會,他連忙笑道:“不知道李總兵能幾時返京?”

“現在大雪封路,不少移民都被困在山中,我準備解決完此事便進京述職。”

錢倫一愣,這時間說得竟是如此活絡,如果一冬救不出,那豈不是要到明年春天了,他心中大急,剛要再說,李維正卻一擺手止住了他。“錢使者,我也知貴州事急,我心裡有數,請你直接稟報皇上,除非有比貴州藍玉更重要之事,否則,我絕不會耽誤。”

錢倫無可奈何,他也不敢耽誤,便不再多呆,便和副使乘坐李維正安排的船隻離開旅順港前往山東,直到目送他們的坐船走遠,李維正的臉忽然一沉,冷冷下令道:“傳令金山衛、復州衛、遼陽衛、旅順衛、建州衛、鐵嶺衛,以及遼東都司後勤,全軍緊急調動,李成桂再叛大明,大軍準備隨我進軍朝鮮。”

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233章 周王請罪第268章 初抵重慶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213章 一石二鳥第82章 藍家出事第8章 父親遭禍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69章 寧王再來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220章 風雲疾變(上)第162章 人心難測第212章 拜訪寧王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188章 牛刀殺雞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26章 巧遇王妃第30章 風雲再起第54章 藏身武當第30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明月初升第181章 初到遼東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252章 山東之軍第30章 風雲再起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95章 遠方來客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83章 皇孫允炆第291章 內外交困第72章 發現端倪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48章 目光漸聚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138章 出使日本(三)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44章 順藤摸瓜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156章 初次述職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4章 遠房二叔第255章 聖旨之下第107章 北使被殺第213章 一石二鳥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2章 父子夜談第127章 出發前夕第82章 藍家出事第6章 取名啞妹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22章 父子夜談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74章 太子力薦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147章 遠方來客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200章 東征日本(三)第76章 走漏消息第283章 大明變天第99章 等待機會
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233章 周王請罪第268章 初抵重慶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213章 一石二鳥第82章 藍家出事第8章 父親遭禍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69章 寧王再來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220章 風雲疾變(上)第162章 人心難測第212章 拜訪寧王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188章 牛刀殺雞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26章 巧遇王妃第30章 風雲再起第54章 藏身武當第30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明月初升第181章 初到遼東第100章 逐步收網第252章 山東之軍第30章 風雲再起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95章 遠方來客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83章 皇孫允炆第291章 內外交困第72章 發現端倪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48章 目光漸聚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138章 出使日本(三)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44章 順藤摸瓜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156章 初次述職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4章 遠房二叔第255章 聖旨之下第107章 北使被殺第213章 一石二鳥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2章 父子夜談第127章 出發前夕第82章 藍家出事第6章 取名啞妹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22章 父子夜談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74章 太子力薦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248章 朝廷借糧第147章 遠方來客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200章 東征日本(三)第76章 走漏消息第283章 大明變天第99章 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