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我都是爲了大明啊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朱棣聽到一門大炮就要1000斤青銅的時候,表面平靜的同時,內心早就翻涌起來——大明缺銅啊!

“這炮耗費銅料如此之多,殿下,下官有一事不明,爲何不用鐵料製造呢?”

沒等朱棣繼續詢問,文官的隊伍之中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提出了他的疑問。

朱高煦轉過身去,定眼一看,卻是掌管戶部事物的鬱新,心中一下子就瞭然了。

戶部顧名思義,就是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相當於後世的民政、財政兩部,一聽到這大炮耗費那麼多的青銅。

深知大明實際情況的鬱新,當然要提出自己的質疑了!

朱高煦對着他微笑的點點頭,這也是洪武朝的老人了,也是因爲建文二年就因病回家休養,這纔沒有被自己老子給清算了,並且等到自己老子當了皇帝之後,更是召他掌管戶部事物,能力是非常出衆的。

“這事,實不相瞞,段時間內還做不到這種地步,除非是那種大將軍,不過鬱戶部放心,本王已經命人開始研製了,相信你的想法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朱高煦攤了攤手,一臉無奈的說道,若是有那技術條件,誰還會用“錢”去造炮啊,有錢也不是這麼燒的啊!

他說的話也不是純粹的忽悠在場的衆人,朱高煦已經吩咐龐富貴,命他選擇一些人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了,不過真的想要成爲現實的話,冶鐵技術不得到長足進步的話,依然會很難!

不同於燧發槍,炸膛了除非是很倒黴了,否則是很難死掉的,但是這大炮卻是不同了,萬一質量不過關的話,那絕對要死人的,而且到時候死的還不是一個兩個的。

真的要是發生了炸膛事故,絕對是一死就是一窩,發生過幾次之後,相信再大膽的士兵也不敢去操炮了,這對軍隊的影響可是非常重大的。

“多謝殿下爲下官解惑!”

鬱新也不是迂腐之輩,聽到朱高煦給出的解釋之後,想了一下就認同的點點頭,拱手之後就再次回到了文官的隊列之中。

本想着看好戲的別有用心之輩,看到是這個結果,不由得在內心之中嘆了口氣,大失所望。

“那這和你去雲南有什麼關係?”

朱棣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關節,還是忍不住的開口問道,難道是……

“父皇……”

朱高煦扭頭看了下四周,欲言又止的說道,他很想解釋清楚,但是這種場合實在是有點兒不合適,外人太多了,而且也不好從老子手中撈點便宜……

看到朱高煦的樣子,朱棣當然明白自己的兒子是何想法,他也是明白,是自己有點兒心急了,這裡的確不適合說這些。

點點頭,開口道:“好了,此事容後再議,先看看這大炮吧!”

聽了朱棣的決定,在場所有豎着耳朵的人,不由的都是非常失望,尤其是那些文官們,他們還準備攪合一下呢,在場之人也都不是瞎子,對於朱棣的感情流露,他們分辨的還是很清楚的。

很明顯,現在陛下是不願意讓漢王園服封國的,但是這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當然要加把勁,把漢王趕緊給支走了。

這時候,沈老六帶着所有的大炮,已經來到了觀禮臺的前面,整齊的靜靜肅立着,配合着黑漆漆的炮口,很是震懾人心,讓人不敢造次,就連呼吸都不自覺的慢了起來。

等到朱棣打頭,一大圈官員呼啦啦的跟着,很快就來到了炮陣跟前。

使了個顏色,沈老六會意的命令家丁們把所有的藩國使節都擋在了最外圍,這種神兵利器,即使他們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仿造的,朱高煦依然不會讓他們太過近距離的接觸!

能夠讓他們遠遠的看着,就是潑天大恩了,還想怎麼地啊?

朱棣擺擺手,示意他們免禮,所有的注意力很快都被擺放的整整齊齊的大炮吸引住了。

跟在他身後的朱高熾,被朱高燧攙扶着,看到朱高煦跟了上來,知道不是說話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感激的眼神,剛纔他是真的有點兒嚇到了。

畢竟,從某些方面來說,自己的嫌疑實在是最大的。

朱高煦不以爲意的笑了笑,他這可不是要讓他哥承情的,去雲南是他早就已經決定了的!

很自然的攙扶着大哥的領一個胳膊,小聲的說道:“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弟可是早就給你打過招呼的。京城雖好,卻不是我久待着之地啊!”

一旁的朱高燧,也是聽到了他的聲音,不由得臉色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其實,他之所以能夠留在京城,還真的是脫了他二哥的福,有他在前面頂着,朱高燧也就不需要在這方面考慮了。

不過,如果朱高煦真的被恩准了去雲南的話,他在京城可也是待不了多久的。

相比繁華的金陵城,彰德府有什麼好玩的,他纔不想要去那裡呢。

不行,如果老二真的去雲南的話,他得好好的琢磨一下了,到時候可不能被他連累了,還是金陵城好啊!

朱高熾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不過流露出來的感情,卻是讓人不得不動容!

努努嘴,示意他父皇就在前方,先不要說話,三兄弟很老實的跟在朱棣的身後。

把手放在猶熱的青銅炮身上面,朱棣有點兒不敢相信就這麼點的炮口,就能夠把那麼雄偉的城牆給轟塌了,這讓他不由得想起了朱高煦以前不經意的一句話:工匠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以前的時候,他還不是很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覺得是朱高煦在胡言亂語。

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工匠們創造的望遠鏡、燧發槍,到現在的火炮,甚至他現在天天要乘坐的四輪馬車,無一不在闡述着這句話的意義。

轉過頭來,朱棣深深的看了一眼並排而立的三兄弟,很快就轉過身繼續撫摸着炮身。

對於老子的這個動作,就連朱高煦都是一臉的霧水,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煦兒,這東西既然是你命人制造的,那麼接下來,就由你給朕以及在場的諸位,講解一下了!”

終於把炮身摸了一遍,朱棣對它的喜愛真的是溢於言表,只要不瞎都能夠看出來的,轉過身來掃視一圈衆人,對着朱高煦開口道。

“是,父皇,那而成就獻醜了,這麼大炮,現在還未正式命名,兒臣斗膽,等到此炮定型生產之後,還請父皇親自命名!”

朱高煦小心的放開攙扶着大哥的雙手,對着皇帝老子請求道。

本來,他想直接說叫做“永樂大炮”是不是可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這青銅大炮真的定型生產之後,絕對會隨着大明的擴張,而名揚世界的。

只是,那麼多人,他怕萬一拍錯了馬屁,不好收場!

“哈哈,小事一樁,朕準了!”

朱棣撫摸着鬍子,哈哈一笑就答應了下來,看起來他的心情真的很不錯。

“兒臣多謝父皇恩准,接下來,兒臣就有關火炮的知識,給父皇還有在場的諸位簡要的講解一下。首先,這麼青銅火炮,是由……”

朱高煦來到大炮的一旁,用手指着炮身,巴拉巴拉的開始講解起了,當然很多東西他都是一句帶過,想要從他口中得到其中關鍵,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別說有那麼多藩國的使節在場,就是在場的文武百官,誰敢保證他們都是忠於大明、忠於陛下的?

就在朱高煦簡略而略帶誇張的講解下,這場可以說是“青銅大炮”的產品發佈會,總算是圓滿的落下了帷幕,達到甚至是遠遠超出了朱棣的目的。

來的時候,還有些趾高氣揚的某些使節成員,回去的時候各個都想霜打了的茄子!

怎麼就只是過了一個清晨,他們就覺得這個世界變得那麼陌生,難道真如那漢王所說,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悄然離去了?

……

乾清宮,朱棣揮揮手,黃儼就趕緊帶頭退了下去。

等到殿中只有他們父子三人的時候,朱棣一臉笑意的說道:“好了,現在可以說了吧?”

朱高煦擡頭看了眼大哥,收到一個隨時準備支援他的眼神,朱高煦這纔來到朱棣的跟前。

緩緩地說道:“稟父皇,兒臣之所以要去雲南,一方面嘛,兒子我現在已經被您老人家封了漢王了,老是留在京城的話,也不是個長久之事。”

看到朱棣依然是一臉的微笑,朱高煦內心之中輕輕的鬆了口氣。

接着繼續說道:“自從父皇您老人家把雲南封給兒子之後,你也知道兒子手頭比較緊,我也聽說這雲南自古以來就是礦產豐富,於是就拍了些人前去調研。前段時間,我這裡收到了他們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括東川﹑昭通二府﹐發現了大銅礦!”

朱高煦裝作一臉不好意思,給自己找了一個符合現在自己人設的理由。

蒙元統一雲南之後﹐驅使漏籍戶開採銅礦。天曆元年(1328)課銅兩千餘斤﹐是全國唯一銅課。明初行官礦制﹐年產不足萬斤。

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又不是他胡謅的,完全說得通。

其實真的原因還是後世,全國自駕遊亂竄的時候的記憶,那些清朝的銅礦遺址,他可是記憶猶新的,雖然相差了幾百年,但是這礦又沒有長腳,會跑了。

有了朱高煦給圈出的大概範圍,那些被派出去的相關方面的精英,若還是找不到的話,朱高煦這漢王可不是白當的。

“你這話當真?”

朱棣也不坐着了,站起來之後,盯着朱高煦的眼睛問道。

要知道,隨着寶鈔的濫發,沒有足夠的貴重金屬做作爲保證金,即使朱棣剛剛登基才兩年,但是寶鈔的幣值和最初發行時相比,已經貶值了十數倍,可以說若不是靠着嚴苛的律法禁止金銀交易,這寶鈔早就要完蛋了。

這一切,歸根到底就是貴重金屬的不足,他也知道銅錢好,幣值穩定,但是到現在他都沒有鑄造銅錢,難道是因爲他不想嗎?實在是沒有足夠的銅料啊。

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的貴重金屬,不知道有多少又被重新歸於了大地……

“父皇,您就放心好了,在這事上面,我敢向您立下軍令狀,絕無半分虛言!”朱高煦一臉自信的說道。

他還清晰的記得,當時和他一起遊玩的那個當地那個小姐姐的話,若不是靠着她們那裡的銅礦,清朝早就被推翻了,這也是爲何他記憶那麼深刻的原因!

“父皇,兒臣以爲,若是真的如二弟所說的那般,他去雲南的話,還真的很有必要!”

得到了朱高煦的暗示,朱高熾只好硬着頭皮,拱手說道。

“嗯,太子的話言之有理,這的確是需要人去坐鎮當地!”

朱棣把目光轉向太子,盯着他的眼睛,緩緩的說道。

他深知,現如今的雲南地區,雖然早就被收復了,但是當地的土人不服教化,隨時進犯邊界,更是不會會有造反起事,屢剿不盡……

爲了保證雲南的穩定,從他老子那會,就不得不常年保持了幾十萬的駐軍。

還好現在實行的是衛所制,否則的話,單單這幾十萬的大軍,都能夠把大明朝給拖死了。

看到老子把目光轉向了大哥,背對着朱棣,朱高煦給老大雙手豎起了大拇指——大哥,仗義啊!

“父皇,現在不僅僅是鑄造銅錢需要銅礦,這大炮更是需要。現在這些銅礦的發現,更是關係到大明的長治久安。父皇,這雲南本就是您封給兒臣的封國,於情於理,兒臣都必須前往,請父皇成全!”

朱高煦給了老大一個眼神之後,再次請求道。

等到朱棣把目光看向朱高煦之後,得到暗示的朱高熾,再次開口。

“父皇,兒臣以爲,就算是二弟去了雲南,也可以經常回金陵看您!”

他很清楚其中的癥結所在,實在是朱棣這個老父親,不捨得自己的兒子離開自己的身邊,而且,這也是他真心實意的想法——一個仁字,貫穿了他的一生!

第十章 一家人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二百五十二章 停止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長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冠翔的保密意識第一百七十五章 繼續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強沒變禿第三十三章 老子很滿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次的試探第六十二章 時間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四章 兄友弟“皮”第二十八章 準備第五十四章 倔強第二十五章 簡單的方法第八十一章 分享喜悅第二十章 拉攏(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勞務輸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二百二十章 誰在乎?第二百三十三章 送瘟神第二百七十章 拘謹第八章 即刻進宮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達成默契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他們點教訓第五十五章 掙錢啦(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二百零九章 楊士奇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雲南沐氏第九章 終歸家第五十八章 紀綱求見(求推薦收藏啦)第一百六十六章 親自擊殺第五十六章 剛需一族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獨放第二百六十四章 給點甜頭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友的極致讚美第八十六章 三個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思與總結第一百二十三章 能吃多少吃多少第二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六十章 死、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不容易(求推薦收藏)第五十三章 帝王版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冠翔的保密意識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二十一章 折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要好好學啊第一百四十章 騎馬其實也快不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帝豈能有錯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說好的刺殺呢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長脖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會白白犧牲的第七十章 主動請纓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獨放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南侵犯第五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八十四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五章 “廣告”皇帝第十二章 大明火銃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七十五章 漢王要借錢第一百零五章 朱高煦的皇叔第二百五十六章 順昌伯求見第九十三章 準備出發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八十章 圍殺第八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五十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亡國滅族,絕其苗裔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友的極致讚美第二百二十八章 中看不中用第一百九十一章 炮聲轟鳴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南侵犯第十六章 看着不錯第二百零九章 楊士奇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二十八章 準備第八十四章 焦急等待(求推薦票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迫切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拉上船、綁結實第二百四十九章 恭迎漢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十章 一家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今天就出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他們點教訓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王在行動第五十二章 緩緩起步第二百七十四章 復興與超越第二百七十七章 摸清東川
第十章 一家人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二百五十二章 停止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長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冠翔的保密意識第一百七十五章 繼續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強沒變禿第三十三章 老子很滿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次的試探第六十二章 時間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四章 兄友弟“皮”第二十八章 準備第五十四章 倔強第二十五章 簡單的方法第八十一章 分享喜悅第二十章 拉攏(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勞務輸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二百二十章 誰在乎?第二百三十三章 送瘟神第二百七十章 拘謹第八章 即刻進宮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達成默契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他們點教訓第五十五章 掙錢啦(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二百零九章 楊士奇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雲南沐氏第九章 終歸家第五十八章 紀綱求見(求推薦收藏啦)第一百六十六章 親自擊殺第五十六章 剛需一族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獨放第二百六十四章 給點甜頭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友的極致讚美第八十六章 三個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思與總結第一百二十三章 能吃多少吃多少第二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六十章 死、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不容易(求推薦收藏)第五十三章 帝王版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冠翔的保密意識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二十一章 折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要好好學啊第一百四十章 騎馬其實也快不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帝豈能有錯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說好的刺殺呢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長脖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會白白犧牲的第七十章 主動請纓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獨放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南侵犯第五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八十四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五章 “廣告”皇帝第十二章 大明火銃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七十五章 漢王要借錢第一百零五章 朱高煦的皇叔第二百五十六章 順昌伯求見第九十三章 準備出發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八十章 圍殺第八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五十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九章 亡國滅族,絕其苗裔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友的極致讚美第二百二十八章 中看不中用第一百九十一章 炮聲轟鳴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南侵犯第十六章 看着不錯第二百零九章 楊士奇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二十八章 準備第八十四章 焦急等待(求推薦票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迫切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拉上船、綁結實第二百四十九章 恭迎漢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搗亂的朱高煦第十章 一家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今天就出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他們點教訓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王在行動第五十二章 緩緩起步第二百七十四章 復興與超越第二百七十七章 摸清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