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挖墓

“起來吧,劉先生,最近可還過得如意。”

朱元璋笑着問道,對於劉日新,他還是有幾分佩服的,確實是個有真本事的。

“託陛下洪福,草民日子一直過得很是如意。”

劉日新起身後,微微躬身說道。

只是想起這些年的日子,卻是有些腹誹。

相士是他的本行,但朱元璋卻禁止他從事這個行業,好在藝多不壓身。

劉日新的丹青之書也算是不錯,還能靠賣畫維持生活。

不然哪怕有朱元璋御賜的寶扇,通行天下,也只會餓死街頭。

朱元璋微微點頭,隨後道:“咱這次把你召過來,卻是有件事情要麻煩你。”

“你幫咱測一測這個生辰八字,看此人是個什麼情況。”

朱元璋說完後,向旁邊的蔣瓛示意。

蔣瓛從袖中掏出一張紙條,上面正是某人的生辰八字。

劉日新沒想到聖上召他過來,竟然還是算命。

不過這是他的老本行了,雖然二十餘年未曾給人測算過,但劉日新對於這學問可沒丟掉,反而日以精深。

接過字條,看完生辰八字後。

劉日新便開始測算起來。

現在的劉日新所用的算命術,便是在後世也比較出名的四柱推算法。

所謂四柱,便是生辰的年,月,日,時。

生辰八字在古代極爲重要,不僅要記入族譜中,哪怕是嫁娶,也得看八字合不合。

古代結婚,明媒正娶。

其中明媒這一塊,若是八字不合,便是過不去。

就算是相愛,也不能結婚。

劉日新單手掐算,右手大拇指於食指,中指的指節點動。

這不是什麼高深的手訣,其實就跟後世的加減乘除表一般,是一種對於年月日的推算方式。

劉日新自小傳承,對於推算早就默背於心,然而這次一番推算過後,卻是皺眉深鎖,久久不語。

朱元璋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便問道:“先生,這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劉日新微微遲疑,說道:“回稟陛下,從這生辰八字來看,卻是個早夭之相,想必早已去世。”

朱元璋聞言,微微沉思過後,便向蔣瓛再次點頭示意。

蔣瓛隨即再送上一張紙條,是另一個生辰八字。

“先生,再幫咱推算下此人。”朱元璋再次說道。

早前給的生辰八字,乃是從朱英的。

是從朱英的戶籍檔案裡直接調取來的。

而第二章生辰八字,卻是朱元璋的大孫,朱雄英。

“草民遵旨。”

劉日新微微躬身雙手接過紙條,看了八字後,便再次開始推算起來。

“咦!”

初一推算,劉日新便忍不住發出驚咦之聲。

“先生這是爲何?”朱元璋問道。

“回稟陛下,此八字極富極貴,紫氣沖天,想來便是陛下皇孫。”

劉日新的話,讓朱元璋頗爲滿意,道:“還請先生接着推算。”

劉日新躬身點頭,便繼續推算起來。

“咦!”

片刻,劉日新又發出一聲驚咦之聲。

而後向朱元璋作揖道:“陛下,此人便也是早夭之....咦,不對。”

劉日新的話,只是剛剛達到尾聲,突然腦海中閃過一絲回憶。

馬上轉口說道:“陛下,此子的命相暗藏玄機,還請陛下賜予筆墨,草民需重新演算一番。”

朱元璋點頭,讓蔣瓛搬來桌椅筆墨。

劉日新立即在白紙上,開始用道家符號開始演算起來。

片刻間,一個星宮圖,躍然於紙上。

朱元璋都忍不住走過來觀看。

“草民剛纔推算時,發現其中玄機隱晦不明,似有逆轉陰陽之象,便單以四柱推算法不足以完全演算。”

“草民另使一法,此爲紫薇斗數,先作命盤,而後以星宮演算。”

看到陛下走來,劉日新微微躬身後,向陛下解釋道。

朱元璋雖不精通算命術,但對其也有少許瞭解,自然明白劉日新話中的意思,道:“還請先生繼續。”

劉日新開始在紙上繼續推算起來。

然而這次,卻不是想象般的順利。

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快一張張白紙都被填滿,大量的道家符號出現。

可已然是半個時辰過去,寫廢的紙張成堆,卻依舊沒有任何結果。

“不對,這不對,怎麼會這樣,怎麼可能。”

劉日新用筆越來越快,同時臉上逐漸浮現一股驚駭之色,嘴裡更是喃喃唸叨,像是魔怔了一般。

就好像遇到了什麼術算難題,百思不得其解。

良久,朱元璋忍不住開口問道:“先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日新終於停下筆來,無奈嘆息道:“陛下,此子命數看似簡單,卻又極其複雜。”

“看似早夭之相,卻有隱約透露着一絲生機,陰陽交匯,天機隱晦,實屬奇怪。”

“請恕草民無能,此子命數,卻是無法勘破。”

不管是四柱推算,還是紫薇斗數,亦或是梅花易數。

皆是從陰陽、五行、八卦、干支出發,解開八字生辰。

首先,要把八字解開,才能看到結果。

就像是前面有個門,你得把門推開,才能看到其中的軌跡。

劉日新目前就是卡在瞭解八字的步驟,用盡了渾身解數,也不能解開這個八字。

不過劉日新玄學精通,通過多方測算,還是能摸到一絲邊際。

朱元璋聞言後,便是一陣沉默,而後突然笑着說道:“倒是麻煩先生了,只是興之所以,倒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說完後又囑咐道:“今日這算命之事,咱希望先生能夠守口如瓶。”

“草民自當遵守陛下諭旨。”劉日新連忙說道。

說完後,劉日新又稟告道:“草民還有一事稟告。”

“說吧。”

“草民昨日黃昏進城的時候,見天穹上出現日月同輝的景象,卻是沒忍住推算了一番,察覺有異。”

“昨夜草民夜觀天象,卻是發現北斗七星異動,似有暗星閃耀,臨近帝星。”

微微停頓一小會,劉日新躬身,語氣更爲慎重的說道:“便是此前太微星落,似乎也與此星相關。”

朱元璋聽完,眉頭頓時皺其,卻反常沒有多問。

朱元璋雖是農民出身,卻是自學成才,哪怕如今政務繁忙,都會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來讀書。

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留下很多著作。

對於玄學,也算是微有涉獵,對於劉日新的意思,也是清楚。

所謂太微星落,便是指太子薨去。

暗星,其實指的就是潛龍。

劉日新的意思,就是天穹上突然多了一顆星辰發光,有着潛龍命相,太子的星辰隕落時候,暗星有異動。

半晌,朱元璋突然開口說道:“咱有一事,需要勞煩先生,多年前鐘山地龍翻滾,咱大孫的陵寢塌陷。”

“這次藉着修建太子陵寢,咱想把大孫的陵墓挖出來修整一番。”

“又怕壞了風水,只能請先生協助了。”

第546章:七日奏報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335章:大明邸報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556章:倭國變故第335章:大明邸報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46章:七日奏報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535章:對兵權的迷戀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35章:大明邸報第213章:恐怖的鼠疫彙報欠更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335章:大明邸報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319章:招賢第一人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209章:大孫如何看待邊疆的叔叔們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699章:連夜跑路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429章:三分知縣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504章:北元大軍第239章:軍心可用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593章:大破安南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
第546章:七日奏報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丰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335章:大明邸報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556章:倭國變故第335章:大明邸報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46章:七日奏報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535章:對兵權的迷戀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35章:大明邸報第213章:恐怖的鼠疫彙報欠更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335章:大明邸報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319章:招賢第一人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209章:大孫如何看待邊疆的叔叔們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699章:連夜跑路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429章:三分知縣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504章:北元大軍第239章:軍心可用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593章:大破安南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