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嘯在江浙一帶大力推動新政的時候,北方也發生了一件,令人詫異的事情。
這件事情起因於袁嘯的一番話。
原來,自從前年的一場大戰之後,滿洲人損失慘重,雖然也搶走了一批物資跟人口,然則與滿洲人損失的兵力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要知道,連大將軍嶽託都死於非命,十來萬兵力,在袁嘯與盧象升的聯手打擊之下,傷亡數萬人,後金元氣大傷。
怒不可遏的皇太極直接剝奪多爾袞的親王爵位,將多爾袞將爲睿郡王,只是,先機盡失,這一場敗得太悽慘了,如今的滿洲騎兵響起那個幾乎無所不能的將軍來,還心有餘悸,想要復仇,那是不可能的了,至少這個時候,不是復仇的時機。
滿心憤恨的皇太極只得偃旗息鼓,休養生息,希望能夠通過休養生息,儘快使國家恢復實力。
受到了嚴厲懲罰的多爾袞在這件事情出奇的沒有怪他哥哥,這一次太倒黴了,誰也沒有預料到大明朝突然蹦出來了這麼一個怪胎,那個傢伙手裡的武器太厲害了,兩百丈之外,都可以將人腦袋打碎,那得多麼強大的威力?
多爾袞意識到了,如果滿洲不作出改變的話,只怕未來的交手,還有滿洲鐵騎吃虧的時候呢!
多爾袞向着皇太極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加速擴充漢軍八旗,收編蒙古八旗,擴充軍力,現在滿洲八旗的兵力,還是太少了;第二,那就是全力研製火器,特別是火炮,這一仗徹底讓滿洲人意識到了火器的威力!
背後靠着高麗人的輸血,一年多的時間,足夠滿洲修養過來了,如今的滿洲人再次蠢蠢欲動起來。
雖然滿洲人的心思活泛,滿洲與大明交界的遼東與遼西開始再次變得不太平起來,雖然沒有正式開仗,這小打小鬧的摩擦,可是沒有少出現。
整個遼東,所有的薊遼部隊,再次緊張起來,洪承疇再次向朝廷行文,請求朝廷加撥軍餉,以安軍心。
奏章到了京城,崇禎帝差點氣死,現在朝廷的日子倒是稍稍好過了一點,不過,好過一點也禁不住,你們遼東隔三差五的要錢啊,老子給你們的軍餉還少嗎?咱們先不說大勝仗,你們只要少給我打點敗仗,守好了遼東,朕就知足了!
但是,洪承疇向朝廷要銀子,現在面對滿洲的挑釁,正是需要穩定軍心的時候,不給?誰知道遼東各家總兵會不會再次鬧將起來,特麼的這些除了錢什麼都不認啊!
崇禎憋屈的要命,一天之間摔了不下六七個杯子,逐漸冷靜下來的崇禎,想起了袁嘯的話,那就是,親自巡閱九邊,自己應該親自去看一看,遼東各部到底是一個怎麼回事,絕對不能任由他們這樣予索予求啊,不然多少錢都禁不住他們這樣花!
崇禎越想覺得越有道理,就這樣幹了,要錢沒有問題,我可以給,但是我是給那些爲大明江山賣命的將士的,但是如果這筆銀子進入了私人的腰包,那朕就讓他們十倍的吐出來!
以崇禎守財奴的個性,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那些貪墨餉銀的人的。
想好了的崇禎,在大殿上直接宣佈了自己的決定,親自前往遼東犒軍!戶部一次性調撥兩百萬兩白銀,一千頭豬,三百隻羊,一千罈好酒,一併押解到遼東!
不但如此,崇禎的目的是爲了巡視的,自然是要帶上足夠的人手了,從戶部調撥六十名賬房先生,兵部抽調二十名幹吏,由曹化淳率領兩千兵力前往遼東。
崇禎剛剛將決定宣佈完,朝堂之上就炸了,羣臣紛紛反對,現在滿洲人兵強馬壯,厲害非常,這個時候皇帝親臨遼東,萬一出現了意外,那可是要命的,只怕比之當年的土木堡之變,下場還要慘!
不過,現在崇禎已經抱定了心思,那就是必須去,讓去也得去,不讓去,也得去,大明從太祖開始,那就是有天子守國門的傳統,成祖甚至親自率軍衝鋒陷陣,武宗當年也平定過反叛,爲什麼到了朕這裡就不行了?纔不管你們呢!
決心已定的崇禎直接駁斥了所有人的建言,將朝中所有事務都交給孫承宗與盧象升處理,開始準備巡閱遼東的事務。
經過了數日的準備,崇禎在兩千御林軍的保護下,向着遼東進發!
誰也勸阻不了,這個時候,孫承宗等人方纔後悔將袁嘯放離京城了,如果袁嘯在,那絕對可以勸阻皇上的,天底下也只有袁霞能夠讓皇上言聽計從!
殊不知,這個主意正是當初袁嘯出的,沒有袁嘯,崇禎帝還想不起來上這麼一出呢,即便是袁嘯在京城,也只會力排衆議,支持崇禎巡閱明軍的,只不過不會這麼草率,明知道現在遼東不太平,還這樣倉促的巡閱前敵,實在不是什麼明智的舉動!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人家崇禎皇帝就這樣動身了!
剩下的滿朝文武現在也只有面面相覷,長吁短嘆了!
“唉!建鬥,立即六百里加急,給袁嘯送信!”
孫承宗急聲道。
一封急報從京城飛一樣的趕奔了杭州,現在的孫承宗也只有將希望寄託在袁嘯身上了。
當急報到了杭州的時候,袁嘯還在明州視察呢,就這樣被硬生生的給扯了回來。
“什麼?皇上巡閱遼東?”
袁嘯吃驚非小,現在遼東已經開始不太平了,他跑過去湊什麼熱鬧?
袁嘯預感到了一些不妙,經過一年半的休養生息,現在的皇太極絕對恢復了實力了,隨時有可能向着明軍發動進攻的,另一個時空,如今的鬆錦戰役都已經開始了數個月了!
一旦滿洲人得到皇上巡閱邊軍的情報,那絕對會組織兵力向遼東發動瘋狂進攻的,如果將大明朝的皇帝給抓住了,那整個大明朝還不任人家予索予求?
即便是僥倖,皇上沒有被人家給抓住,這個時候去巡閱邊軍,查看邊軍虛實,也絕非上策啊,太過嚴苛的話,會使這些明朝的總兵官們產生異心的,要知道,大明朝叛逃到滿洲的官員、將領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