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

太傅府。

胡濙坐在暖爐前,正在看書。

是從宮中抄錄出來的孤本,津津有味地讀着。

自從公開宮中藏書。

天下文人不遠萬里齊聚京師,去澹臺藏書閣抄錄書籍。

шшш ✿тт kǎn ✿C ○

因爲抄書的人實在太多,澹臺藏書閣設定時間,將書籍掛起來,讓文人去抄錄,太監負責翻頁。

不許任何人用手去摸,更不許損毀。

這般嚴苛,卻得到文人的交口稱讚,若太監翻書粗暴,還會被文人唾罵。

而抄錄書籍,在京師形成一個產業。

有人靠着第一手抄錄的書籍,賣高價、賺差價;也有人賣手腕,給人抄錄書籍賺錢;還有商賈刊刻好了,賣去外省。

一時之間,京師文人沸騰。

在文人眼中口碑極差的景泰皇帝,竟出現反轉的口風,有文人寫文章發報紙稱讚皇帝,讚賞者不知凡幾。

景泰八年之前,朱祁鈺得到過很多稱讚。

但景泰八年以來,他受到天下人的謾罵,甚至民間有人制成小人,寫上朱祁鈺的名字,天天銀針扎,廠衛破獲十幾起巫蠱之案。

卻因爲公開藏書,口碑回升。

胡濙是極愛書的,爲了收藏澹臺藏書,他開了家刊刻廠,自己刊刻,然後擇優收藏,日日誦讀。

他把家中後花園鏟了,建了座藏書閣,專門藏書用。

小孫子胡一帆快步進來,沉穩行禮:“祖父,兩位王閣老登府求見。”

長孫胡一倩在宮中做侍衛。

長子胡長寧和次子胡豅都不在家中,家中只有一老一小。

“請進來吧。”

胡濙把書本合上,小心翼翼放在案上。

瞪起眼睛,嚇唬胡一帆:“你個皮猴兒敢把祖父的書看卷邊了,祖父把你吊起來打!”

“祖父,放心吧,孫兒看書會很小心的。”胡一帆笑道。

胡一帆早慧,三歲時給他講解經義,竟能複述下來。

但在胡濙眼裡,認爲胡一帆不是長壽之象。

而且太聰明的人會走捷徑,容易誤入歧途,需要嚴苛教導才行。

就如胡豅一般,早慧之資,若不早夭,便是妖孽。

他六十歲時老來得子生的胡豅。

但他對胡豅絕不溺愛,甚至極爲嚴苛,就爲了令其戒驕戒躁,不許耍小聰明。甚至二十多歲都不許他出世,就是要壓制他,磨練他,方能大放異彩。

他這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兩個沒有活到成年,一子多病,一子早慧,都沒活過十歲。

隨意發現胡豅早慧後,他心中憂慮,擔心夭折,是以特殊關心之餘,又苦心鑽研醫術,也是天可憐見,才保住了胡豅。

正想着,門簾被挑開,王竑和王復走進來。

寒暄之後。

“老太傅,陛下貿然整飭馬政,是否操之過急了?”王竑本想入宮勸諫的,卻被王復拉住,所以來拜訪胡濙,和胡濙商議。

下人端上來茶水,胡濙抿嘴不語。

王竑性情剛直,善出毒計。

剛要質問,王復卻道:“老太傅莫不是有其他想法?”

“請用茶,這是宮中賜下的御茶。”

胡濙輕啜一口,咀嚼着說:“兩位,可知道陛下此舉深意?”

王竑一愣。

和王復對視一眼。

頓時苦笑道:“如今政局風雨飄搖。”

“陛下當謹言慎行,而非貿然樹敵。”

“若清查馬政的話,恐怕又是天下震動的大事啊。”

“今年做事實在太多了,應該緩一緩了。”

胡濙笑而不語。

王復訝異道:“陛下此舉,是爲馬文升入京鋪路?”

王竑一愣,這個馬文升是何方神聖?

皇帝爲了給他鋪路,竟整頓整個太僕寺,直接要錢,臉都不要了。

“這只是其一!”

胡濙放下茶杯:“你們可看過馬文升的履歷?此人在民間極富盛名……”

王竑冷笑,這都是官場慣用手段。

找點事情給自己揚名,再找些捧臭腳的去吹噓,好名聲自然就傳出來了,常規操作。

揚名嘛,不磕磣。

“並不,陛下給他寫過三封書信,一問朝局;二問兵事;三問民生。”

“他的回答,讓陛下稱讚不已,說其是治世之臣。”

胡濙笑道:“陛下的眼光,伱們會質疑嗎?”

шшш◆ttκǎ n◆c ○

這倒不會。

從景泰八年以來,皇帝用的人,全都是俊傑之才。

人盡其用,足見皇帝看人的眼光。

“這個馬文升,真的這般厲害?”王復訝異。

王竑卻不認同:“人才都是磨礪出來的。”

“哪怕是天縱之才,也要在地方慢慢磨練。”

“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再一步一步進入中樞。”

“像陛下這般揠苗助長,只會令天才蒙塵。”

這話讓胡濙和王復同意。

他們都是在很多崗位上百般磨練,才一步步進入中樞的。

所以老持穩重,治政水平高卓。

“可掌馬政,未必要在中樞啊。”

胡濙笑道:“兩位,大明不同往日了,漠北在手,不必在淮泗養馬了,甚至養馬地留在關外即可……”

話沒說完,王竑卻道:“萬一漠北丟了呢?馬政豈不斷了?”

“是啊,漠北養馬,好處成千上百,無須贅述。”

“但萬一養馬地丟了。”

“大明可就落入被動了,無馬可用時,大明該何去何從?”

王復認真道:“下官這就入宮,勸諫陛下!”

因爲皇帝是聽得去勸諫的。

所以他們大大方方談論朝局,甚至批評皇帝,皇帝也會坦然接受。

這也是如今能臣輩出的原因。

皇帝想要能臣,能臣自然如過江之鯽。

皇帝想做昏君,那麼佞臣遍地都是。

“王閣老,莫急,聽老夫把話說完。”

胡濙笑道:“只要李代桃僵之計完成,漠北被大明牢牢掌握三十年,就丟不了了。”

“只要漠北能種出糧食,不說能供養京畿,就說能自給自足,漠北就永遠在大明手中。”

“養馬之地北移,是必然的結果。”

“因爲,陛下打算明年開始,要改黃河河道,根治黃河!”

“用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時間,讓黃河回到原有水路上去。”

“讓黃河重新成爲華夏大地的母親河。”

這個消息,實在過於震撼。

王竑和王復對視一眼:“陛下沒在朝堂上說過呀?”

“還沒說。”

“因爲在等江西的銀子,這筆錢就是用來修繕黃河用的。”

胡濙道:“陛下不止要修繕黃河,還要根治!大治!”

“還要修繕全國的水路,溝通各條水系,清理淤泥,增加灌溉渠。”

“陛下規劃用三十年時間,砸進去兩億兩白銀,改善天下土地的用水問題。”

“而且,不讓百姓再受水患之苦!”

王竑和王復彼此看到了激動之色。

根治黃河啊!

多少官員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以前的黃河,可不是年年氾濫,更不會如此殘害兩岸的百姓。

但自從北宋之後,黃河就成爲了洪水猛獸,年年氾濫,年年害人。

就說淮泗,本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卻因爲黃河改道,黃河和長江入海口重疊,導致兩淮之地,成爲一片汪洋。

等黃河水退去,整個土壤都會沙化,百姓要慢慢清理,等清理乾淨了,黃河又氾濫了,年復一年。

幾百年過去了,統治者選擇無視,百官歌功頌德,史書上大筆一揮,盛世來了。

卻沒人看看百姓,活得不如狗。

皇帝之所以惱恨宋朝,就是因爲黃河改道,罪魁禍首就是宋朝!

“陛下真捨得拿出兩億兩白銀,治水?”王竑明顯在顫抖。

胡濙點頭:“黃河兩岸的百姓苦啊,今年就發了77次大水,死者不計其數,陛下不忍猝讀。”

“老夫很少見到陛下哭泣,但每次民間受災,陛下都會垂淚。”

“陛下一定會做的!”

“雖沒在朝堂上議論,其實就是在等江西解送的銀兩。”

“銀兩入京,明年就要開始談論治水了。”

這個話題十分沉重。

華夏這片土地,被四千多年的開發、破壞,已經到了垂垂老矣的地步了。

之所以沒有皇帝願意治水。

因爲這不是文治武功,哪有打下來幾個國家,更能彪炳史冊呢?

這個爛攤子,朱祁鈺決定接下來。

利在千秋,唯獨他朱祁鈺享受不到。

就如京杭大運河的楊廣。

王竑哽咽道:“我華夏看似蒸蒸日上,其實只是浮於表面罷了。”

“爲何歷朝歷代,盛世短暫,眨眼即逝。”

“就是因爲所謂富裕的,皆是上層而已,利益也被此階層吸走,逐漸壯大,成爲毒瘤。”

“而民間苦難,即便是盛世,餬口都難,哪裡會有什麼餘糧呢?”

“所以盛世註定不長久。”

“盛極而衰,斷崖式下降!”

“這是古之即有的道理。”

說着,王竑對着紫禁城的方向跪下:“若陛下真願意拿出兩億兩白銀,治理黃河,改善河道,根治黃河,讓百姓不受水患之苦,當是千古第一仁君!”

不容辯駁!

“民富則安,民康則定,只要天下臣民過上了好日子,哪裡還有什麼叛亂?”

“大明國祚如何不能萬世永存?”

王竑抹了把眼淚,恭恭敬敬三拜九叩:“治水之事,老臣願粉身碎骨!”

胡濙和王復也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治水不止是花錢,還會觸動很多階層的利益,所以王竑說粉身碎骨。

三人眼淚涔涔。

雖在閣部,但三人感觸是最深的,每天報災的奏章不知凡幾,天天批覆,讓人心中發堵。

“怕是兩億兩不夠呀。”王復粗略算了一下。

胡濙卻道:“陛下說了,多少錢都花,一定要治理好天下江河!”

“可民間的伕役怕是要頻繁徵召呀,倘若能和今年這樣,給些錢財就好了。”

王復都知道不現實。

把治水的時長拉到三十年,可能徵召幾億人次的伕役,真要給錢的話,怕是要翻倍。

四億兩?

沒人敢想這個數字。

“百姓難啊,給些錢財是應該的呀,改善改善日子,也是極好的。”

王竑眼珠一轉,出了一條毒計:“老太傅的李代桃僵之計,可用外族幫國朝修繕河道呀,國朝養了這麼多大軍,總要爲國出力的。”

王復瞠目結舌:“是不是有傷天德?”

“陛下說了,大明百姓是人,他國百姓,是人嗎?”

王竑冷笑道:“讓他們爲國朝效力,那是賜予他們的機會。”

“等三十年後,全國水道修繕完畢,大不了允許他們做明人。”

“這是何其大的恩德啊。”

就是說,抓奴隸,玩死裡用。

“老太傅您怎麼看?”王竑看向胡濙。

胡濙頷首:“倒也可以,但近幾年還要用國朝百姓啊。”

“就給錢,國朝百姓就給錢,他國人就要服伕役。”王竑好一招區別對待。

王復卻道:“有損聖人之道啊,但治水乃是爲蒼生祈福之事,令其走先聖之古道,也是教化他們。”

虛僞啊王復!

王竑興奮道:“今晚就寫奏章,稟明陛下。”

和根治黃河比起來,太僕寺根本就不是事了。

胡濙卻道:“所以陛下要整飭太僕寺,能理解了吧?”

皇帝不想在內地養馬了。

太僕寺要在長城外行事,需要一個能臣主持,孫弘就徹底沒用了,所以皇帝要榨乾他的油水,一腳踢掉。

錢,是要留着根治黃河的。

王竑和王復興沖沖回去寫奏章。

胡濙也沒心思看書了,他開始蒐集關於黃河的資料,有生之年,能看到根治後的黃河嗎?

而在宮中。

林聰轉接銀子,已經從河南出發,奏報先送入宮中。

與此同時,朱儀的奏章也到了。

沈瑄也入京了。

“讓許感去審。”

朱祁鈺看完後,把奏章丟給馮孝:“朱儀做的不錯,賞!”

他發現朱儀打仗不行,適合玩政治。

“看林聰的意思,不願意押解銀子啊。”

朱祁鈺笑道:“從河南入京的路,被清掃多少遍了,沒有匪類,讓楊俊率軍接應吧,林聰負責將銀子運出河南即可,北直隸讓楊俊管。”

一方面林聰要把精力放在清掃河南上面;

另一方面林氏懷有身孕,總要給點面子。

“奴婢遵旨!”

“賀知恩。”

朱祁鈺叫了一聲:“你帶人去京畿巡查一番,看看百姓家中如何準備過冬的。”

賀知恩跪在地上:“皇爺,今年冷的早,百姓家中怕是日子不好過呀。”

“朕知道,你去看看,別穿着官服去,微服私訪,讓朕心中有個數。”

“什麼事總得親眼看過了才知道。”

“明年朕看看,能如何改善京畿百姓的生活。”

朱祁鈺可能是千古第一個重視民生的皇帝了。

或者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哪有統治者把百姓放在眼裡的?

“皇爺視百姓如親子親女,是蒼生之福。”賀知恩哽咽道。

“去吧。”

打發走賀知恩。

朱祁鈺繼續處置奏章。

“符淵,你持朕聖旨,去檢查京畿糧倉,把糧食看清楚了,是不是堆積如山。”

符淵跪伏在地上:“皇爺,要一倉一倉的查嗎?”

“詳查,把糧食都打開,看看裡面有沒有摻假的。”

“再看看糧食質量,和奏章上說的,一不一樣。”

“數量、質量,能不能對得上。”

“記住了,要抽查。”

“絕不能走漏了風聲。”

朱祁鈺目光陰鷙:“持朕天子劍,誰敢攔你,殺之!”

“出了問題,交給東廠去查。”

“奴婢遵旨!”符淵心中雀躍,出宮耍威風去了。

符淵剛出去。

馮孝就進來:“皇爺,該用膳了。”

“鄭王可來了?”朱祁鈺站起來活動活動。

“在偏殿候着呢。”

“宣進來,和朕一起用膳吧。”

皇帝吃的飯,一點都不好吃,從尚食局做出來,到皇帝的飯桌上,要經過一個時辰,每過一道門,就有太監和宮女試毒。

一道一道經過,最後送到皇帝的餐桌上。

馮孝先吃。

用完後,過了一段時間,確認無毒,纔會請皇帝用膳。

食盒下面有一個燒炭的小火爐,不停熱着,味道就別提了,肯定是難吃,主打的就是一個安全。

朱祁鈺坐在餐桌前。

鄭王小心翼翼站着。

食不言寢不語。

朱祁鈺只吃飯不說話。

鄭王站着,聞着。

也沒給他添碗筷啊,也沒給他賜座,也沒讓他吃啊。

很快,朱祁鈺用完,擦擦嘴,慢慢站起來:“王叔用吧。”

感情讓我來吃剩飯啊?

鄭王不敢不用,拿起送過來的碗筷,隨便吃兩口,味道肯定不好吃。

“王叔胃口這麼小?”朱祁鈺問。

鄭王立刻跪下:“微臣腹部不舒服,不敢多吃。”

“你不吃就浪費了。”

啊?

皇帝好像沒聽到他的話,我肚子疼,不能吃。

馮孝卻走過來,將碗筷送到鄭王的手裡:“皇爺讓您吃,您快吃吧。”

鄭王無奈,掙扎着站起來。

但馮孝卻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鄭王明白了,皇帝讓他跪着吃。

他含着淚又吃幾口,一者飯菜難吃;

二者跪着難受,心裡憋屈;

三者他真不想吃。

就又放下了。

“怎麼?嫌宮中的飯難吃嗎?”朱祁鈺問。

“陛下,真的吃不下了。”

“吃!”朱祁鈺呵斥。

鄭王嚇得一哆嗦,不得不拿起碗筷,繼續往裡面塞。

肚子撐破了。

飯桌上的飯菜風捲殘雲,全都吃光了。

“再給王叔加一碗飯。”

鄭王趕緊搖頭:“陛下,真的吃不下了。”

已經頂到喉頭了,說話就能吐出來。

可尚食局太監已經把一碗白米飯送來了。

皇帝的餐桌上,有餅有飯。

爲了補充充足的營養,朱祁鈺會吃一張餅,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麪條、一碗粟米飯做搭配。

菜和肉也是妥善搭配的,而且多是藥膳,幫助身體健康的。

鄭王又幹噎了一碗米飯,實在裝不下了,吐了出來。

他現在看見飯就噁心。

“王叔,怎麼吐了呢?”朱祁鈺問。

鄭王趴伏在地上:“微臣知罪,微臣知罪!”

身體窩着,一說話就吐。

“請的是什麼罪啊?”朱祁鈺還在溜達散步。

他吃飯只吃八分飽,一天吃五到六頓,很注重運動。

本來這個間隙,是要宣講讀學士來給他講讀書籍的,每次吃飯,都要聽講學。

每一分鐘他都不浪費,都安排得滿滿的。

“微臣有兩大罪!”

“其一,殿前失儀,是大罪!”

“其二,微臣見財起意,不付專利費,影響朝政,微臣死罪!”

鄭王是明白的。

“既然吃不下,爲什麼非要吃的撐呢?”

朱祁鈺走過來,意有所指:“是在挑戰朕的底線嗎?”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鄭王冷汗流了下來。

“你是不敢,但你做了!”

“朕剛建專利局,你就出來挑事!”

“幹什麼?”

“打朕的臉嗎!” 朱祁鈺一腳踹在他的身上,直接把鄭王踹翻。

受到重力,鄭王張嘴就吐了出來。

一股酸臭味蔓延在飯廳。

“吃掉!”

朱祁鈺面容兇厲:“你不吃掉,朕就除了你的王爵!讓你去仁廟守靈去!”

鄭王爬起來,將吐的污穢物,一點點放進嘴裡。

堂堂親王。

活得都不如一條狗。

“天下缺糧,你還浪費糧食!”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

“朕設專利局,你卻第一個帶頭破壞。”

“是不想在大明呆了?”

“還是想砸了朕的鍋!”

朱祁鈺目光凌厲:“傳旨,收回鄭王的毛紡廠,不許經商!”

“鄭王本人有罪,但念及天家親情,着其閉門思過,不許見人,限期一個月,好好反思自己!”

鄭王竟鬆了口氣,皇帝沒有重罰他。

“微臣謝陛下隆恩!”鄭王趕緊磕頭謝恩。

“鄭王,說說吧,誰指使你的?”

朱祁鈺認爲鄭王很識相,他沒有道理,在錢的問題上,和皇帝撕破臉皮。

鄭王趴伏在地的臉色微微一變。

“朕在給你機會。”

鄭王猶豫很久。

“罷了,不願意說就別說了,回去吧。”朱祁鈺喝了口茶,就去前殿處置政務去了。

鄭王直接傻了,膝行爬過來:“陛下,微臣不是不說,而是……”

朱祁鈺停下腳步,回頭看他:“你再這麼囉嗦,朕就收回的王爵!”

“是諸王一同商議出來的!”

就知道,這裡面有鬼。

“陛下呀,臣等也是太祖血脈,是您的族人呀!”

鄭王哭泣道:“您不許臣等參政議政,限制在京中,但總要給些錢財,讓臣等過上好日子吧!”

太祖對宗室的規劃還算合理。

俸祿很低,只養五代。

但太宗皇帝用錢財,換取宗室的兵權,導致諸王沉迷於吃喝享受。

恨不得天天吃鴨舌,然後把鴨子全扔了,生活奢靡到了極致。

“朕沒給你們足夠的好生活嗎?”朱祁鈺問。

鄭王不敢說話。

現在的日子,是人過的嗎?

一大家子住一個小宅子裡面。

百王府正在修建,可以等。

但一頓飯才三十幾道菜,那是人過的日子嗎?

“你看看朕吃什麼?你們吃得都比朕好!”

“再看看朕穿什麼,這件龍袍是景泰六年做的,三年了,朕換了嗎?”

“你這身蟒袍,是今年朕最新賜的。”

“哪個王爺,朕沒賜袍子?誰沒換新衣服?”

“唯獨宅子住得差一點。”

“但百王府正在督建,每個王府都建的富麗堂皇的,你們瞎嗎?都看不到嗎?”

“朕哪裡虧待你們了?”

朱祁鈺目光凌厲:“怎麼?看到朕清理江西,就察覺到機會來了?”

“來人!”

“把諸王統統宣過來!”

“在養心殿外跪着!”

“朕倒要問問,誰起了不該有的心思了!”

鄭王目瞪口呆。

皇帝的聯想力實在太強了吧?

誰要圖謀篡位了?

可轉念一想,皇帝清理江西,已經動了士紳的利益,不然怎麼會詔回範廣和於康,鎮守京師。

他們卻在這個當口上,挑戰皇帝的底線。

這不就是投石問路嘛。

自己往槍口上撞。

“朕本來對宗室頗爲優容。”

“但你們卻把朕對你們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好啊,朕倒要看看,誰的心思如此詭譎!”

“誰如此不知天高地厚!誰辜負了朕的好心!”

朱祁鈺又要借題發揮了。

親王這麼多,他看着心煩。

這次就降幾個親王。

讓宗室乖乖把親王退回來。

而在廣東。

逯杲和歐信碰面。

逯杲的傷還沒好,但皇帝命他出京,這是給他機會。

朱永已經把林傑一夥趕下了海。

但沿海破壞嚴重,上萬百姓遭殃。

恐怕中樞責罰的聖旨快下來了。

水軍!水軍!

朱永受到了很大刺激,回到海朗所,變得十分沉悶。

他要大練水軍。

而歐信和逯杲,已經進入廣州府。

歐信負責清掃山寨。

逯杲則負責查人。

歐信在連州,攻打朱岡、仁內和星子,然後鑽進華陰山和莽山境內掃蕩。

逯杲則出現在廣州。

廣州絲毫不受戰亂的影響,繁華依舊。

在街上能看到長相不同的人,做着各種生意。

逯杲也是第一次來廣州,卻被廣州的繁華驚到了,這裡不亞於京師的繁華啊。

但不同的是,這裡通行的貨幣是銀子。

很少看到寶鈔和銅錢。 wωw▪ тт kan▪ ¢O

外國人很多。

逯杲先去見劉震海。

劉震海在市舶司府衙裡。

他也收到了中樞密信,令其配合歐信、逯杲。

兩廂見罷,寒暄之後。

“大人,您可否察覺到廣東布政使侯臣的異常?”逯杲開門見山。

劉震海微微一愣:“緹騎想查侯臣?”

“林灝死前,說過,廣東官場,沒有乾淨的!”

逯杲認真道:“陛下的意思是,廣東的天只能是陛下,不能是其他人!”

劉震海嚇了一跳。

這話的意思是,方瑛要回來了。

方瑛親自坐鎮,清掃廣東。

“皇爺說這話時,可有震怒?”劉震海還準備了好東西進獻皇宮呢,這不快過年了嘛。

“自然。”

逯杲猶然記得出京前,陛下的叮囑。

劉震海目光閃爍:“這……”

“大人,下官提前和您通個風。”

逯杲道:“市舶司馬上就要關閉了,陛下要學江西,封鎖廣東,清查廣東。”

劉震海再看歐信的路線圖。

歐信會從莽山去韶州,沿着湖南和江西往東走,最後去潮汕府,關閉東面的通道。

然後把廣東徹底當成籠子一樣關起來,清查。

“可市舶司有很多貨物……”

“那點錢陛下不放在心上。”

逯杲淡淡道:“甚至,封鎖之後,不許任何船支停靠,也不許船支出港。外國人也要被查,該查的查,該殺的殺!”

“這是皇命!”

劉震海一驚,看得出來,陛下的決心。

難怪皇帝把雷州劃去了廣西。

讓瓊州府距離廣東遠了,省着有人逃去瓊州。

需要接廣西的路才能去瓊州府。

從那時開始,皇帝就在佈局清查廣東呢。

“那福建呢?”劉震海問。

逯杲卻笑了起來:“大人,咱們只管好廣東的事,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自然高官厚祿,其他的事,跟咱們無關。”

劉震海點點頭。

這些年他可沒少貪啊。

那些走私的船,沒有他睜一眼閉一眼,是出不了港的。

甚至,整個廣東就沒有乾淨的。

若深查,會不會讓廣東造反呢?

那不扯淡嘛。

廣東壓根就不是龍興之地,旁邊有個廣西,方瑛手裡有一百多萬廣西狼兵,轉瞬就能平定廣東,造反個寂寞啊。

這就是皇帝的底氣。

“那現在就關閉港口?”劉震海不敢有別的心思。

“暫且不忙,等歐參將到了潮汕府,就會送信過來,劉大人收到信後,就關閉港口,不許出入即可。”

就是說,方瑛會在那個時候,回到廣東。

雙方密談之後。

逯杲就去拜訪廣東布政使侯臣了。

侯臣也很鬱悶。

被皇帝奪了官職後,又奇怪的許他代職。

而緹騎就來調查了。

侯臣一屁股屎,不敢讓查的。

他想過往安南逃命去。

但安南國王拒絕接納,安南也不想打仗,何況大明在邊境陳兵百萬,安南國王已經遣使求和。

還要進獻一百船糧食,乞求大明皇帝不要攻打安南。

按照常規操作,糧肯定是不會運的。

宗主國大明還會賞賜很多金銀給他們。

大明要的就是個面兒。

而逯杲進了布政使府衙,第一句話,就把侯臣嚇個半死。

“聽說布政使大人,聯絡過安南?”逯杲冷幽幽問。

“逯副指揮使,本官族中有一支,在永樂朝遷去了安南,只是正常通信罷了。”

逯杲嘴角翹起:“就是說,大人承認了?”

“承認什麼了?”侯臣心裡一抖。

緹騎名聲不顯。

但廠衛從今年大肆組建之後,辦了幾件大案,名聲響噹噹的。

“承認私通安南!”逯杲冷笑。

“這是家信……”

逯杲揮手:“信在何處?”

“已經寄走了。”

“本官說的是原件,你信裡的內容是什麼?”逯杲問。

侯臣苦笑,說自己可以複述一遍信裡的內容。

“沒有證據,憑你的一張嘴,誰能信?”

“那本官也沒有辦法呀!”侯臣只能耍賴。

“那就跟下官走一趟吧。”逯杲買了間民宅,當做審訊室。

侯臣無奈,說讓他去後衙,與妻子告別。

逯杲跟着他同去。

但他進屋後,則關上了門。

等了片刻,就聽到凳子倒地的聲音。

逯杲推開阻攔的奴僕,一腳踹開門,就看見侯臣吊在房樑上,逯杲趕緊救人。

終究晚了一步,侯臣擔心上吊被救下,還服了毒藥。

人已經死透了。

“來人!”

“把所有人都抓起來!”

“侯臣畏罪自殺,就審他的家人!”

逯杲把事辦砸了。

布政使侯臣自殺的消息,迅速在廣州傳開。

劉震海匆匆而來,責怪道:“你辦事怎麼這麼不小心呢?”

“這回該怎麼收場?”

劉震海也沒了主意。

“下官不知。”逯杲本想把侯臣當成突破口,結果侯臣自殺了。

劉震海苦笑:“派人去請方總督,提前戒嚴廣東!”

只能如此了。

而在思明府的方瑛,卻罵了一聲:“這點事都辦不好!”

廣西事還沒做完呢。

他正在把土司往安南趕。

去霍亂安南。

安南遣使譴責,卻被方瑛趕出去了,見都沒見。

估計安南的使臣已經啓程入京了,向皇帝哭訴去了。

只能拆分出兩萬人來,交給王屺和張剛,鎮守思明府。

又留下陳文章去守龍州府。

然後拆分軍將,把有家事的狼兵留在廣西,建立廣西軍,其餘人則乘船去廣東。

運送八十餘萬人去廣東,運力要求極高。

狼兵倒是消停。

有吃有喝供着,還有戲看。

因爲只是去打仗,若是移民的話,八成會立刻造反。

方瑛需要坐鎮後軍。

跟隨最後一波船隊入廣東。

而市舶司內,已經有大批船隊啓航。

侯臣死後幾天,廣東人心紛亂,不少人準備離開廣東。

卻遭到廣東兵的阻攔。

不許出航。

那些船支可都有武器,直接和明軍開火。

劉震海率領戰船在虎頭關攔截,炮轟擊沉了一百多艘船支,強行扣押。

把所有企圖開船的人,全都抓起來。

一時之間,廣東風聲鶴唳。

在莽山的歐信也加快了速度。

沿途不停分兵,他則去潮汕府,堵住東出的路線,封鎖廣東和福建的邊界。

段思娥兵出雷州府,切斷原廣東和廣西的邊界。

同時,分兵沿海佈防。

阻止海盜上岸。

更不許百姓造私船下海。

整個廣東風聲鶴唳。

隸屬於總督府的第一波船隊,已經靠岸,都是廣西狼兵,按照命令沿着海岸線佈防。

而在海朗所的朱永,收到命令,移駐廣海衛,督建船支,防範海盜。

因爲逯杲的失誤,整個廣東都得爲其擦屁股。

好好的計劃,不得不提前發動。

難免出現錯漏。

他心裡過意不去。

所以,他把心中的怒火,發泄在那些試圖離岸的商賈身上。

管他是哪國人呢?

統統上刑。

“大人,小人是占城國商人啊,占城國是大明的附屬國啊!”一個商賈奄奄一息。

逯杲親自審問他:“既然是附屬國,那更得聽大明的話了!”

“本官問你,你的船上,怎麼會有瓷器呢?”

“收購的。”那商賈驚恐。

“能收購一船?誰賣給你的?”逯杲憋着火。

大明是不開海的。

是不允許商人在大明境內採購的。

當然了,這規則也就騙騙皇帝,廣州的繁華,就是這些外商帶來的。

他供出一個做瓷器的商鋪。

逯杲派人去抄了,然後拖進來審問。

他把整條街的房子都租下來了。

抓的人太多了,審問不過來。

緹騎帶來二百人,都忙得不行。

還在從京師調人過來。

那瓷器鋪商人承認了,瓷器是從景德鎮走私出來的。

這是條走私線索。

逯杲離京時,就知道江西查到了瓷器走私。

但具體這條線是怎麼走的。

還沒查出來。

逯杲讓人記錄,他沒工夫管這些小事。

整個廣東,究竟誰和海商有聯繫?

逯杲藉機把街面上所有商鋪都給抄了,派人挨家審問,結果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廣州的商賈,都和走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們的貨,都是走私貨。

蜀中的絲綢、鉛山的紙、佛山的鐵鍋、松江的棉布、景德鎮的瓷器等等貨物。

基本都是走私的。

然後低價賣給外商。

這是條產業鏈。

根據他們交代,還有一條線,有商賈是在廣州收貨,收取足夠的貨物,然後由海盜運出大明,去海的南面去交易。

這些主要是賣給波斯商人的,價格會稍高一些。

大食的商人,願意登陸本土,直接購買,免去了被海盜賺差價。

但這樣的商人,容易被海盜搶奪。

久而久之,外商都願意去南面的海收購了,導致廣州外商變少。

外商變少了,本地商賈就捲起來了,國朝正規渠道買的貨物實在太貴。

但從各地官廠裡走私出來的貨物,沒有成本,就便宜了。

所以,官廠走私成風。

靠價格吸引外商冒着風險,到本土來採購貨品。

就有了第二條線。

“南面的海?是哪?”逯杲喝問。

“是暹國!”

暹國?

逯杲意識到了,簍子捅大了。

皇帝知道後,一定會發怒攻打暹國!

他把所有審問結果,匯聚成奏章,呈送入宮。

第73章 愛妃,請正經點!把腦袋捧起來,輪流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63章 搞錢!徵收保護賦!願有來生,還做你第181章 你們這羣宗室渣滓,統統革除玉碟,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
第73章 愛妃,請正經點!把腦袋捧起來,輪流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63章 搞錢!徵收保護賦!願有來生,還做你第181章 你們這羣宗室渣滓,統統革除玉碟,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