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自行車雖好,讓百姓接受是需要時間的,皇帝是先吃一口肉,回籠鉅額資金後離場。

就跟蓋房子當頭包開發商一樣。

不管這樓盤賺多少,頭包肯定沒少賺,還不用承擔風險,賺錢離場。

這幾年,京師百姓越來越多,居住環境愈發擁擠,房地產行業也隨之發展起來。

皇帝牽頭,建了很多樓房,減少人口過多,對土地的過度浪費。

現在的技術,也就修四層樓房比較合理。

可百姓不買賬啊,住慣了四合院,誰願意住鴿子籠啊,地產公司就開始宣傳,住樓房是上等人云雲。

全方位宣傳之後,百姓就信了,卻沒發現,上等人還住四合院。

當然了,想讓百姓住樓,中樞也得下達相應的政策,所有的生活情境,都和政策息息相關。

中樞下旨,城市停止擴張,不予發放房照。

同時,對私搭濫建進行強制拆除,並對一些好地段,進行強制回遷樓房改造工程。

並下旨,現有房照,二十年內不許過戶,現有房子內不許加蓋,加蓋算違建,限期拆除。

一系列政策之下,房地產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想買房子,只能買樓房。

皇帝唯一良心的是,房價控制得很好,比四合院便宜一些,畢竟是樓房,沒有土地證的,賣得貴也沒人買啊。

因爲是京師,每一處小區,都是嚴格規劃的,都要經過工部審批,若壞了風水,工部尚書也得死。

皇帝對大城市規劃,是極爲上心的。

不止要做好當代規劃,要有長遠眼光,做好未來百年規劃。

打個比方說,建一個四層小區,就要做好未來技術達到,二次改造成高層的土地面積,還要合理規劃出商業區、學校區,交通問題等等。

不能盲目擴建,爲了錢盲目瞎建,最後是拆了建建了拆,處處透發着不合理。

不止京師,全國所有大城市,都不許亂建,要經過工部嚴格審查後,進行批覆,才能建設。

就是動動腦子的事,多跑幾步道,百年內就不用大動。

在這一點上,蒯祥做得就特別好,馬昂執掌工部,就擅長從一看到十,他甚至對京師每個商業區,都進行了嚴格規劃,儘量達到合理,分佈均勻。

樓房誕生,自然出現了物業和供熱,飽受詬病的產業,必然是抱着權貴,一起誕生的。

皇帝可以叫停,但被送了筆封口費,就當沒看見。

爲了節省用地,中樞下旨劃分了幾個大片小區,並不再批四合院,對一些大雜院進行拆除,甚至一些達官顯貴的園子,也予以拆除,廢棄的、置業很久沒有開工的全部收回。

全國大城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都執行一樣的政策,停止批地,建設樓房,停止城市野蠻擴張。

百姓不滿意沒關係,只要把住樓捧上神壇,後面的傻子就會跟進購買。

再給房子加上金融屬性,房子就會賣瘋。

這一點真不是朱祁鈺想的,是丘濬的好學生,王鏊想的。

大明房市可以說波瀾不興,主要是皇帝不想賺這個錢,原因很簡單,現在該搞技術,賺外國的錢,沒工夫賺這點小錢。

可隨着奧斯曼帝國和大明交惡,開羅血戰之後。

大明對歐貿易進入下坡路。

想維持財政報表,只能着眼於國內,恰好,國內新生兒數量暴增,這些都是未來的人口紅利。

只要稍微鼓吹,丈母孃要房子,沒房子找不到媳婦。

房價就會飆升。

有錢的未雨綢繆,沒錢的玩命賺錢,給兒子娶媳婦買房子,房子自然就賣爆了。

王鏊的計劃是用十年,培育房地產市場,把財政收入做到十個億。

對歐貿易暴跌,中亞戰亂,大明商品國內滯銷,大明陷入第一次金融危機。

那麼緩解危機的最佳方式,就是房地產。

別看後世人對房子深惡痛絕,但只要給房子加上金融屬性,所有人都得說一句真香。

房地產來錢是快,但有一個現實問題。

搞科研的一個月賺三十塊,地產商一個月賺三億,換誰誰會心理平衡?

王鏊提出的策略是,中樞在背後撐腰,用地皮收走70%,再對地產商收重稅,順便製造出民間富豪榜,把這些人排進去,爲中樞暴富當擋箭牌。

說白了,就是扶起來一批白手套,把他們當工具人。

讓他們爲中樞賺錢,還幫着中樞捱罵。

至於白手套以後和中樞掰手腕,那是以後的事,眼巴前的危機,就能靠房地產解決。

所以,從景泰二十六年的金融危機,到今天景泰二十九年。

金融危機並沒有影響民間正常生活,財政收入逐年走高。

就是房地產的功勞。

房地產吸納了市場上多餘的貨幣,接收了民間剩餘勞動力,像一個蓄水池一樣,把民間的錢吸進來。

而轉型房地產也簡單,用技術代替房地產,作爲新支柱產業。

當初李賢就提出,大明要四條腿走路。

各項技術,就是一條大粗腿。

房地產做第二條腿,二者相互轉化,能維持基本平衡。

不得不承認,王鏊成功了,他將丘濬的經濟論,付諸於實踐,取得成功。

但他今年卻上疏皇帝,認爲內循環,只會讓大明回到閉關鎖國時候,需要重新恢復世界和平,恢復外循環。

朱見深不在北非立國,大明就無法恢復對歐貿易。

因爲大明通往非洲的路,掌握在西葡手裡,這兩個國家,絕不允許大明商船,踢開他們,進入歐洲的。

除非大明把他們滅國,否則一路上全是絆子。

而合作,話語權掌握在這兩個國家手裡,他們把大明商品定價極高,歐羅巴貴族都消費不起,何況普通百姓了?

所以這些年,大明寧願和奧斯曼合作,走一段陸運,也不肯完全和西葡合作。

大明現在兩條路,要麼捏着鼻子和西葡合作,定價權拱手相讓。

要麼內循環,等待國內人口暴增,過十年之後再享受人口紅利。

脫離世界之後,大明發展明顯陷入停滯狀態,主要原因市場變小了,消費能力降級,廠商不肯繼續投入創新,反而開始陸續存錢,準備把工廠脫手。

這點無可厚非,經商是爲了賺錢,又不是爲國效力。

今年年初,皇帝就下旨,減免商稅,並擴大投資規模,中樞真金白銀拿出來,投資那些有潛力的公司。

說白了,就是公司少賺的部分,皇帝掏了,有支持不下去的公司,皇帝兜底,支持技術型企業發展。

而技術型企業,恰恰是最耗錢的,基本都有皇帝的股份,否則一般人真燒不起這個錢。

王鏊預計,這場危機,要等恢復對歐貿易,才能徹底過去。

景泰二十七年,王鏊又獻計皇帝,允許民間散戶入股企業,就是搞股票,讓散戶進來投資。

景泰二十八年時,中樞先出臺了股權法,然後就辦起了股市,吸引民間資本進入企業,支持企業發展,進一步擴大就業,穩定財政收入。

沒錯,大明已經開始玩股票了。

近幾年看,玩得還不錯,房地產和股市,爲金融危機兜底。

但王鏊仍認爲,危機只是藏在水下,推到了未來,終究還會爆發的,解決的辦法,就是擴大市場,發展對歐、對中亞貿易,讓市場繁榮,消耗掉大量剩餘商品。

可朱見深那邊始終沒傳來捷報。

倒是皇帝正在詔重臣在養心殿議事。

“打仗可還行?”

朱祁鈺道:“既然是生產過剩,就打仗,各行各業也就刺激起來了。”

“陛下,中亞亂成一鍋粥,這個時候不是大明入場的好時機啊。”李秉道。

“馬六甲對面的柔佛,呂宋對面的爪哇,這些地方,朕覺得可以佔領。”

“大明不實控了,分封出去。”

“用戰爭養國內經濟。”

這一點朝臣沒意見。

房地產和股市,終究是內循環的一部分,無法支撐大明龐大的經濟體量。

走出去是最重要的一步。

而開動戰爭機器,就能消耗掉民間的產能剩餘,同時移走百姓,減輕地方壓力。

雖說不一定能恢復繁榮吧,起碼是一條解決之道。

“等王越拿下孟加拉,兵鋒往西,繼續打!”

朱祁鈺面露無奈:“人抓來當奴隸,把印度佔了,都分封出去。”

“大明經濟遇阻,要麼恢復對歐貿易,要麼只能開疆拓土,用新土來消耗掉國內的剩餘產能。”

但朝臣都不太支持。

大明打仗,是虧損的,因爲對佔領區實行清理計劃,這是沒辦法殖民的。

最好的辦法是,留着人,當奴隸用,榨取他們的勞動價值,爲大明創造財富。

可皇子們卻認爲,當地人慵懶,當奴隸都不好用,最好是清理乾淨了,留一小部分當奴隸可以。

商議了一個多小時,沒議出一個結果來。

反倒是晚間,于謙入宮,和皇帝密談很久。

大明決定開闢兩個戰場,繼續往南開拓新土,王越佔領孟加拉後,繼續往西。

調李瑾坐鎮阿爾泰山,準備吃下準噶爾部。

大明休養生息多年,又要發動戰車,用戰爭來緩解危機。

三月初一,諸國使團啓程回歐羅巴稟報,陳嘉猷再次出使,帶着大明禮物,再次訪問列國。

景泰二十九年九月,在伏爾加河遊牧的土爾扈特部東歸,他們穿行萬里,回到西域,向天可汗乞降。

李瑾親自接待,安置在北疆,並改一府爲土爾扈特府,讓他們安心爲大明效力。

這個小插曲,直接造成準噶爾部北逃。

準噶爾部本來想打秋風,結果大明得到三十萬牧民,最少能編出三萬騎兵,準噶爾部擔心折戟沉沙,乾脆逃走。

這讓李瑾十分不滿,對土爾扈特部也不冷不熱的。

甚至想放任土爾扈特部劫掠北疆,他好一鼓作氣,滅了這一部,用此功來獲封國公。

李瑾對額爾齊斯河沒有感覺,覺得這條河沿岸太窮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都不如江蘇一個府富。

全是黃沙草原,什麼都沒有。

他是不認可李秉的意見,佔領這些沒用的廢地,遠不如疆域推到裡海去,那裡是真的富饒啊。

準噶爾部撤走後,李瑾對土爾扈特部也不客氣,抽丁五萬,編練十五萬騎兵。

大雪落下前一刻,率兵出關,去準噶爾部大搶一頓。

土爾扈特部密奏送到中樞。

“金帳汗國崩潰近在眼前。”

朱祁鈺認真道:“說來說去,蒙古人亦屬華夏人,和咱們同根同源,朕又是草原上的天可汗。”

“朕覺得,可以招攬一批要東歸的蒙古人,回到祖國的懷抱。”

朝臣翻白眼,您這天可汗是自封的好吧?

但大明確實強。

土爾扈特部東歸,就是最好的證據,範廣在鹹海沿岸打出了威風,大明經常西出,劫掠草原,打出了赫赫威名。

所以土爾扈特部,纔不願意受準噶爾部招攬,而是歸降了大明。

別忘了,土爾扈特部,和準噶爾部同根同源,都是瓦剌四部中的一脈,土木堡之變,纔過去三十年啊。

他們是在也先死亡後,就離開了草原,一路往西去,臣服了金帳汗國,在伏爾加河流域放牧。

在金帳汗國,也有不小的實力,這次東歸,是金帳汗國瀕臨崩潰,他們又是外來的,擔心被其他大部落吞併,所以提前逃走,返回大明。

畢竟他們離開大明才二十幾年,老一輩人對大明印象是很好的,這些年,絲綢之路恢復後,他們也和大明貿易,偶爾能聽到家鄉的消息。

所以,土爾扈特部先聯絡了大明,得到答案後,立刻東歸,臣服於大明。

“陛下此言有理,蒙古和咱們,確實同根同源。”

韓雍認真道:“我大明越來越強盛,也不怕進來一些居心叵測之徒。”

“而蒙古人願意迴歸大明懷抱,大明就有源源不斷的騎兵。”

“關鍵的是,咱們想要這些地盤,就得需要嚮導,這些是天然嚮導。”

朝臣點點頭。

項忠冷哼一聲:“諸君,你們想的太美好了吧?”

“這些人是虎狼之輩,背刺大明,更是一把好手。”

“中樞真敢把這些人放出去嗎?”

“我的意思是,收服可以,但最好把他們丟去戰場上消耗掉,丟去非洲戰場上去。”

“收服他們,就是不讓他們併入其他蒙古部族,壯大他們的實力而已。”

“漢人天下,終究是我漢人的天下。”

這話讓朱祁鈺不爽了:“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今年朝鮮出現了第一個進士,烏斯贓出現了第一個舉人,這說明漢化是很成功的。”

“項卿,過幾年,中樞就有蒙人、朝人、臓人、苗人、回人、維人入朝爲官了,朕的後宮裡,哪族人沒有?你難道還要戴着有色眼鏡看人嗎?”

“都是華夏人,和你我都是一樣的。”

項忠趕緊磕個頭:“是微臣失言了。”

他執掌朝鮮四年,太知道皇帝的政策了,皇帝是不許朝人互相通婚的,在朝鮮抽丁抽得特別狠。

東北開發,更是優先從朝鮮移民。

收復朝鮮二十年了,純種朝人,一個都沒有了!

皇帝看似對朝鮮寬和,那是以前朝鮮恭順,積累下來的福報。即便這樣,朝人卻一個都沒有了,全是漢人。

孫可法在朝鮮,把朝鮮貴族殺絕了。

中樞知道嗎?

都以爲皇帝是善人呢!列國都殺了,唯獨放過了朝鮮!

大錯特錯!

只要不是漢人的,皇帝都沒放過!

看看倭國,封爵的倭將,超過二十個,中樞發出去的聖旨,對倭將是百般表彰,皇帝對倭將是百般喜愛。

可倭將有一個生出兒子的嗎?

大明在倭國,最少徵了百萬大軍,現在活着的,還有多少?

官方數字是徵了170萬人,存活的50萬,封爵的24個,最高的是侯爵。

但真正去看看吧,存活的倭軍不超過20萬。

還要繼續開拓呢,還得從倭國徵兵。

倭國是周邊,唯一一個沒被大明入侵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大明最友好的國家。

基本上大明有什麼,就賞賜給倭國什麼。

倭國是皇帝的親兒子,國人都覺得皇帝對倭國太好了,多少明將心中嫉妒?

可倭國爲大明流了多少血?誰清楚?

皇帝只施恩,卻不說倭國爲大明做出過多少貢獻,因爲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

倭國最後只會流乾最後一滴血,然後被皇帝一腳踢開,佔了他們的地盤,把剩下的人屠掉,他們在天之靈還得對皇帝說一句謝謝呢!

這纔是皇帝!

再說一句不好聽的,琉球歸附大明多少年了?

琉球王早就病逝了,他兒子至今連個爵位都沒有,皇帝早就把他們給忘了。

琉球三十六姓,還有誰活着呢?

琉球是項忠親自說降的,琉球王直接被封了侯爵,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爵位,沒被錄入,就是說中樞的爵位名單裡,沒有他。

皇帝壓根就沒有封他爵位,只有一道聖旨,沒有鐵券的爵位,誰認啊?聖旨都沒內閣蓋印,這東西毫無法律效應。

琉球原百姓,要麼被徵走了,要麼被殺了。

現在琉球百姓,都是福建人!

這些誰知道?

老撾王也是歸附的,也封了世襲侯爵,到現在朝野上下可能都忘記了老撾王吧。

他的家族,在湖南刨食呢,完全是湖南農民。

爵位?中樞壓根就不承認。

至於百越諸國,還能找到土著了嗎?找不到了!

倭軍爲什麼損失這麼大,就是屠殺屠的,深山老林的野人都不放過,都給宰了。

所以,百越、婆羅洲、呂宋十年不許人踏入。

爲什麼?

遍地是血,敢讓誰去看?

剩餘的倭軍,都變成了瘋子,一羣屠夫,所以皇帝要向南開拓,因爲這些屠夫是定時炸彈,不用他們就會爆炸。

而這些,皇帝是永遠不會說的,也不會出現在檔案裡。

“項卿。”

朱祁鈺沒好氣道:“這是朝會,說話好過過腦子,史官是要記錄的。”

“微臣知錯。”項忠又磕頭。

“韓卿的建議很好,都是華夏人,大明疆土如此廣闊,難道連自家人都安置不下嗎?”

朱祁鈺笑道:“就按照韓卿說的,派人出使金帳汗國,遊說那些有心迴歸的部落,說服他們迴歸祖國。”

“挑蒙古使臣去,他們都是一家人,說話比咱們說話更管用。”

此事就定下來。

下了朝,項忠入養心殿拜見。

“陛下,您真的要用西邊的蒙古人啊?”項忠覺得這些人不可靠。

“白給的當然用了,伱的辦法也不錯。”

“用完了就消耗掉嘛,戰爭要打很久的,人少了不夠用。”

“再說了,非洲缺人啊,打完了奧斯曼,還得打西葡呢!”

朱祁鈺笑着說:“他們來臣服咱們,其他汗國的實力就變弱了,大明徵服他們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就知道您的鬼心思。

“項卿,你沒發現,西征最好用的是蒙古人嗎?”

朱祁鈺道:“範廣、楊信手下的蒙古人,英勇善戰,只要咱們不強制改變他們的信仰,他們就會爲咱們效力。”

“範廣能稱霸鹹海,靠的就是肯吃苦的蒙人。”

“朕的意思是,金帳汗國崩潰,咱們要搶佔先機,儘量多招攬蒙古部族迴歸祖地,再驅使他們爲咱們所用。”

“朕和太子計算過了,想把疆域推到奧斯曼去,最少需要二百萬戰兵,全是精兵。”

項忠微微凝眉:“陛下,您這二百萬兵,不是一次的,而是幾十年時間的,其實以西域的運力,支撐一場三十萬大軍的戰爭,就很大了。”

他的意思是,難度不大。

朱祁鈺微微頷首:“朕不年輕了,兒子們封國的事,必須要考慮了。”

“若朕沒了,太子未必能擔起來這個擔子。”

“而且,太子也會有兒子的,他也想把自己兒子分封出去,可就未必會照顧弟弟們了。”

孫子和兒子,終究隔一層,朱祁鈺更想讓自己兒子分封出去。

他來稱宗做祖,而不是讓孫子們開拓,他們只會記住自己的爹,爺爺會記得幾分呢?

朱見淇也怪異,成親五年了,女兒生了六個,一個兒子沒有,老四都有三個兒子了。

諸多成年皇子中,只有他一個人沒兒子。

還不是他的問題,因爲他能生女兒啊。

“陛下的意思是,明年就往西開拓?”項忠覺得現在不是入主中亞的良機。

“還要等待機會,說來說去,楚王是這盤棋當中的棋眼,他那邊活了,朕手裡的牌纔好打。”

在非洲,開羅。明軍第五次攻佔開羅,也是第五次將尼羅河沿岸燒成廢墟。

奧斯曼被明軍三次擊敗,場場大敗,戰俘超過了十萬。

郭登提議,殺了震懾奧斯曼。

卻被朱見深攔住,他派人去奧斯曼,和奧斯曼談判。

兩國是一邊打一邊談。

第四次開羅戰役,大明第四次打敗奧斯曼。

奧斯曼明顯疲軟,因爲連年戰敗,他對各國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甚至小小的希臘,都敢造反了。

大明四處煽動被征服國家造反奧斯曼,奧斯曼搞得頭大。

奧斯曼大帝穆罕默德二世氣得病重,臨終前,他告訴自己的兒子,修好大明,鎮壓國內叛亂。

恰逢第六次明奧戰爭,大明連續取得第四次大勝,穆罕默德二世聞言就含恨而終。

朱見深氣死了奧斯曼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巴耶塞特二世忍着恨意,願意和大明談判。

這一場戰爭的敗,主要是明軍偷襲開羅,奧斯曼帝國的勇士倉促組織起來,才產生的大敗。

第三次戰爭和第四次戰爭,中間間隔僅一個月。

明軍又是遠征,應該是身體力疲,無力遠征纔是,結果明軍不止來了,比之前更強。

徹底打崩了七萬奧斯曼勇士,殺死一萬多,俘獲三萬多,明軍取得了罕見大勝。

朱見深的條件很簡單,奧斯曼在非洲的利益,全部歸屬大明。

巴耶塞特覺得大明野心太大了。

本想糾集歐羅巴諸國,聯合起來對付大明,結果舉目四望,發現都是奧斯曼的敵人。

關鍵奧斯曼現在的國際環境非常爛,鄰國奧地利、意大利都有撕下一塊肉的野心,虛弱的帖木兒終於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薩法維帝國。

三個大國圍着奧斯曼,都對奧斯曼虎視眈眈。

如今大明又在歐羅巴四處點火,整個歐羅巴將奧斯曼視爲共同的敵人。

明奧戰爭,奧斯曼四連敗,讓世界看到奧斯曼的敗相。

誰都想撕下來一塊肉。

可他們也不動動腦子,大明因爲在紅海,燒了開羅就逃進紅海里,奧斯曼的紅海艦隊又被幹掉了,奧斯曼大軍每次來,都一拳打在棉花上,壓根就抓不到大明的影子。

不信讓大明和奧斯曼,擺明車馬,光明正大打一仗,看看誰強。

談判持續四個月。

雙方終於做出協定,奧斯曼在非洲的利益,大明需要花一百萬銀幣購買,兩國無條件釋放戰俘,恢復外交關係。

一百萬,買奧斯曼全部非洲利益,這買賣也太香了。

但大明使臣還罵娘呢,我們戰勝了,憑什麼還花錢買?

明奧戰爭,歷時四年半,大明終於取得艱難獲勝。

中樞從答應的100萬戰兵,增加到了160萬,還有十萬蒙古騎兵,3萬索倫人,才四次擊敗奧斯曼。

這也是第三次戰爭和第四次戰爭間隙如此短的原因,因爲不是一撥人,第四次派來的是,從新到非洲的索倫人,一戰打崩了奧斯曼。

就是把奧斯曼最精銳的軍隊派來,索倫人也能教他們做人。

大明總軍費,高達1200萬。

當然了,這裡麪包含移民費用,工廠建設費用等等費用。

但這個數字,仍舊讓中樞極爲不滿,這麼多錢,還打不贏,朝堂上都罵楚王是廢物呢。

“報捷,報捷!”

郭登止不住眼淚:“勝了,四年半,17萬健兒埋骨非洲,終於勝了!”

勝利之後,朱見深發佈的第一條命令,就是開鑿運河,打通紅海和地中海的要道,這樣一來,大明商船就不用繞行非洲,直接經過楚國,就能進入地中海了。

這是皇帝要求的,只要打通運河,大明就能源源不斷派兵去歐羅巴,就能支持朱見深佔據北非了。

朱見深也能看到,打通運河之後,他的楚國會是多麼重要。

亞歐中轉站。

只要他關閉運河,藏在地中海里,大明就拿他沒辦法,或者他如果得罪了歐洲諸國,他就關閉運河,躲在紅海里,歐洲也拿他沒辦法。

這是一塊王霸之基啊。

同時,打通運河後,他就能直接架船,拿下北非富饒的突尼斯、摩洛哥等地。

重點是摩洛哥,那是地中海出海要道,以前掌握在西班牙手裡,他來了,就要掌握在我朱見深手裡。

開鑿運河也很簡單,遍地都是埃及難民,用唄。

這些難民,都是拜大明所賜。

朱見深卻毫無心理負擔,因爲大明就是這樣打仗的,他都算仁慈的,當初按照郭登的策略,都該屠了。

“王上,明奧戰爭勝利,下官也要回朝了。”郭登有些捨不得朱見深。

此時才知道,皇帝的眼光多麼敏銳。

明奧六次戰爭,起最大作用的不是他郭登,而是朱見深,他明明年紀不大,卻穩如老狗,對戰爭局勢精準把控。

尤其最後一戰,大明完全可以在第五戰中暴露索倫人這大殺器,朱見深卻沒有,第五戰很難才贏,明軍焚燒開羅後,又撤離了開羅。

等到奧斯曼重新佔領開羅後。

明軍悄然出現在開羅城外,發動了第六戰,用的全是精銳蒙古人和索倫人,直接把奧斯曼打得叫爸爸。

“那就麻煩郭侯入宮,代本王向陛下問安。”

“本王家眷暫時不要接來了。”

“等王宮建好,一切都安置好了,再行接來。”

朱見深要開鑿運河,必然要和埃及土著做鬥爭,家室接過來不方便安置。

而且,兒子們跟着皇帝學習,比他自己教導要強。

他是非常捨不得郭登的,但他肯定留不住郭登,他這楚國新建,太爛了,郭登肯定想回京享福去。

而且,郭登回國就會榮封國公,誰願意在這鳥不拉屎的非洲呆着呀?

當天晚上,他設宴款待郭登,兩人惺惺相惜。

郭登會乘坐寶船回國。

wWW ⊙тtκan ⊙C O

這至關重要的一戰,他郭登封國公是必然的,可他可能永遠都無法再來非洲了,要是年輕幾歲該多好呀,他還能再看一看自己奮鬥過的地方。

倒是劉寧、周璽,朱見深不打算放走,這邊確實需要人。

等這邊重建完畢,再送回大明。

朱見深想捆綁這兩個人,雖然難度極大,他還想試一試。

景泰三十年,四月,郭登到達天津。

捷報先他一步,送到了京師。

朝中神情振奮,雖然砸了海量的銀子,卻得到想要的戰果,楚宗國算是徹底立起來了。

郭登榮封營國公,劉寧、周璽等十幾個將領,榮封伯爵。

“這條運河,事關重要。”

“楚王給的工期是二十年,朕覺得太長了,縮短五到七年,把埃及人統統累死了也無所謂。”

“朕要快!”

朱祁鈺面露陰狠:“有了這條運河,大明的商品,就能直接送進地中海,西葡還想跟朕掰腕子?”

“等緩兩年,朕就送過去五十萬大軍,滅了一國!”

“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明的實力!”

郭登苦笑:“陛下,楚王用六次戰爭,打敗了奧斯曼,已經震懾了歐羅巴,歐羅巴上下已經出現了恐明風氣。”

“主要原因是您驅逐的那些猶太人。”

“他們回到歐羅巴後,各種宣傳恐明思想。”

“尤其我大明打敗了奧斯曼,奧斯曼也在散佈這種思想,導致歐羅巴上下對我大明開始警惕起來。”

“您要是再滅了一國,怕是生意沒得做了。”

郭登不擔心明軍的戰鬥力。

只要大明推上去五十萬精銳,別說滅了西葡一國,就是滅了兩國,都沒問題。

“明人還是少!”

“若有三十億!”

“朕直接滅了歐羅巴!還做個屁生意!讓他們都去死!”

朱祁鈺生氣:“郭登,你猜猜今年人口多少了?”

“八億?”

“九億五千萬!”

朱祁鈺笑道:“這還是今年增速放緩了呢,不然穩超十億。”

“等現在的孩子們長大,大明人口可能一年翻一倍。”

“項忠計算過了,若按照這個增速,會在二十年後,人口達到三十億!”

“別這個臉色嘛,大明又發現了新大陸,還有更多的世界在探索中。”

“別說三十億人,一百億也放得下。”

朱祁鈺笑容可掬:“項忠跟朕說,不用着急,大明人口漲起來,就不用靠歐羅巴了。”

郭登卻覺得,這是炸彈啊。

人這麼多,怎麼管?以前有人煽動造反,一個村幾百個人跟從,這要是一個村幾萬人,全跟着造反,大明還過不過了?

“常德等你等急了,來催幾次了。”

“你先回去,陪陪家人。”

“等過幾天朕再詔你,把整場戰爭經過講一講。”

郭登謝恩後出宮。

回家的時候,剛好看到牌匾更換,顯然皇帝早就做好了準備,營國公,因爲他的曾祖父郭英,被贈爲營國公,所以他才被封爲營國公,這是重振門庭。

對於朱見深挽留他在非洲,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國公,已經是勳貴頂級了,留在非洲,難道還能讓他當王爺不成?

他也不敢當啊。

他家世代功臣,皇帝心腹,侍奉皇帝三十年了,難道又去侍奉一個孩子?

再說了,他的家在京師,他還有兩個親兒子呢。

常德等在門口,看見他快步迎上來:“陛下沒難爲你吧?”

“怎麼說?”郭登一愣。

常德鬆了口氣:“咱家燦兒,把陛下珍愛的花瓶給碎了。”

“什麼?”郭登老臉一黑:“我說陛下看我眼神都不對呢,他進宮幹什麼去呀?”

“商王那混球呀,成天領着咱家兩個崽子瞎瘋,我都懷疑是商王乾的,賴我兒子頭上。”

常德一邊幫他脫外衣,一邊說:“皇子之中,他是最混蛋的,第二混蛋的就是小二十。”

“前幾天我進宮,他居然藏在我車裡出宮,被我抓着一頓抽,事後他報復咱家炳兒,真是個小混蛋。”

郭登聽着眼皮子抽抽。

皇帝兒子不省心,怎麼把他兒子也帶壞了呢?

“以後別讓他們進宮玩了。”郭登不爽。

“你以爲是我願意讓他們進宮呀?”

“是陛下,覺得勳貴家孩子不好管,就讓他們去文華殿,和皇子們一起讀書。”

“結果可倒好,這些混球,搞在一起還有好事?陛下真是失算了。”

“聽說上個月,固安家的小崽子在文華殿裡放聲高歌,被皇帝逮着了,皇帝讓他唱一下午,所有貴公子陪唱。”

“鬧得可大了,民間都說方涵家的兒子是個紈絝。”

說到這裡,常德臉上帶着笑:“咱家的還算省心的,楚王家的朱佑樘,那也是個孩子王,小二十都被他捉弄了呢。”

“陛下就由着他們胡鬧?”郭登有點無語。

“今年要辦全世界運動會呢,陛下沒工夫搭理他們,等着陛下得空了,看看怎麼捉弄他們吧。”

常德忍俊不禁:“當年老四多能跳,連我這個皇姑都不放在眼裡,看看現在老四多老實。”

老四小時候最皮,郭登在京的時候,老四入府拜師,用膠水把他袖子粘桌子上了,當時他輪着教鞭給老四一頓胖揍。

現在好了,自己兒子也人憎狗嫌了。

這些王八蛋都像誰呢?他們的爹都是頂級人才,怎麼兒子都是頂級混蛋呢?

“把燦兒和炳兒叫來,老夫親自管一管他們。”郭登生氣。

而在宮中。

文華殿裡也是哭爹喊孃的。

一個半大小子被吊着抽,這是神英的兒子神周。

這傢伙也不是個好東西,從小就紈絝,十歲就會強搶婦女了,那女人也是個橫的,抓着神週一頓胖揍。

神周也因爲此事,名滿京師。

今年十二歲,和勳貴一起,在文華殿裡學習,皇帝的兒子、孫子、外孫、宗室裡的,幾百個孩子,都在文華殿裡學習。

看見這些紈絝,老師一個個頭大。

好在皇帝就定下一條,不聽話就打,不爽也打,想打就打,隨便打,打死拉倒。

這不,神周慘嚎半個小時了,越嚎越捱揍。

神周捱揍,底下一片嘲笑聲。

倒是有一個孩子,不看這些熱鬧,認認真真讀書,他叫陶審之,是陶瑾的兒子,他是爲數不多讓老師滿意的。

陶審之原名陶輔,得知他好學,皇帝賜名審之。

他和神周同歲,卻比神周強百倍。

皇帝爲了勳貴子弟的教育,操碎了心,放在身邊教導,長大了在身邊當侍衛,全都當做心腹來培養。

非洲剛報捷。

王越也獻上捷報,大明佔據了孟加拉全境,和斯里蘭卡。

目前還在清理之中。

朱祁鈺看完捷報,龍顏大悅,封王越緬國公,歐信、李震等將領也大加賞賜,多人晉封伯爵。

同時,拆分三人組合,各領一支大軍,攻佔印度。

調宋誠、陶成、神英、陶瑾、範升、于冕、柳承寬各領軍隊入印,朱永去攻掠巨港,沐琮領兵去打爪哇,陶魯領兵去打蘇拉威。

大明西進無路,那麼就拿下印度,以及南邊所有島嶼,加快分封皇子的步伐。

收到捷報,老七繼藩也要提上日程了。

斯里蘭卡會成爲大明攻掠南印的跳板,軍械廠會設在這裡,大明也會先移過去一批人。

印度也要爲中華江提供充足的奴隸。

而郭懋對澳大利亞也完成了初步探索,也在移民上新地。

“老七,有信心當好鄫王嗎?”朱祁鈺看着這個不太關注的兒子。

“回稟父皇,鄫地在大明旁邊,一旦有難,兒臣可隨時向大明求援,所以兒臣不怕。”朱見潮認真道。

“不能總想着求援大明。”

“更多的要考慮,如何強大自己,分封過去,地盤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做好獨立承擔風雨的準備。”

朱祁鈺認真道:“你們也是,到了封國,就沒有人給你們遮風擋雨了,你們恰恰要爲別人遮風擋雨了。”

“這個皇帝不好當的,你們當上的時候就知道了。”

“老九,呂宋南部島嶼都清理出來了,你和老七一起分封過去。”

“老四。”

朱祁鈺看向自己最看好的兒子:“新大陸已經探索出個大概了,朕現在給你一個選擇。”

“你是想去新大陸,當五王之一,還是想去做東歐皇帝!”

說着,朱祁鈺走到世界地圖前,指着目前的莫斯科公國:“這裡,是東歐,金帳汗國,就在這裡。”

“裡海是這個世界上最富饒的地區,沒有之一,因爲遍地是石油,又是東西方的樞紐,最富饒的地方。”

“但也有弊端,當東歐皇帝,就不會有海洋。”

“你永遠都沒有一個不凍港做出海口。”

“不是朕限制你西進,而是背後沒有朕支持你,你打不過西歐那些國家,奧斯曼強不強,不也就欺負欺負阿拉伯嗎?”

“而你去新地,考慮的就是生存,活下來,就好了。”

朱見漭沒想到,他爹竟給他一個選擇。

可兩個地方,都不是他滿意的地方。

東歐,不是什麼富饒的地方,反而是大明和歐羅巴的緩衝帶,當這中轉商絕對不好乾。

關鍵他爹老而不死,他想侵吞大明領土,得等他爹死了之後。

西歐肯定不好打,沒大明當靠山,打贏了也吞不進去領土。

而新地就別說了,郭懋送上來的奏疏,他都看了,新地絕對是個爛到極致的地方,從無到有建設是最難的,也是最無聊的。

沒有天敵,恰恰最大的天敵是寂寞。

“兒臣想去東歐!”朱見漭做出選擇。

“想好了?”朱祁鈺眯着眼睛:“此事事關重大,你最好回去思考一段時間,再來告訴朕。”

“兒臣想好了,兒臣願意去東歐,當東歐皇帝,做西歐和大明的緩衝帶!”朱見漭跪在地上。

朱祁鈺把他扶起來:“你是朕的旭烈兀啊!”

“那明年分封的一批,就不包括你,等中亞局勢平穩,朕就幫你拿下來你的封國!”

朱見漭是他成年兒子中最優秀的一個,比朱見淇更優秀。

他去東歐,說不定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謝父皇!”

皇子們看着老四,有羨慕,也有擔憂,有的人則鬆了口氣。

朱見漭是優秀,但整個亞歐大陸上的帝國沒有明顯弱的,最弱的就是印度。

大明已經開始攻伐印度了。

按照朱祁鈺的規劃,讓他的所有兒子,去世界上做皇帝,用漢人,替代本地土著。

他登基三十年,用三十年時間先讓大明強大,再富起來,然後就要踏上擴張的道路。

他計劃用三十年時間,完成所有兒子的分封。

整個天下就都姓漢。

“既然老四不去,新地叫商地就不好了,改叫周地,老二,朕封你爲周王,老三爲成王,你二人去開墾新大陸。”

“還有三個名額,若誰想去,就跟朕說。”

“若你倆不想去新大陸,想去別的地方,也跟朕說。”

“朕給你們幾天思考時間。”

朱祁鈺沒把話說死。

給兒子們一個選擇機會,看看他們的理想。

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54章 上架感言!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
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99章 暹羅王,跪下!臣拉梅萱願吾皇萬歲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頭,不配朕收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54章 上架感言!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