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

六月初一。

楊信、趙輔誓師出征,踏上北征兀良哈的征途。

開海的詔書,頒佈全國,大明正式開海,普天之水,皆是王水,天下海洋,皆屬大明。

毛忠點齊三萬大軍,兵出朝鮮。

降將都喜隨毛忠出征,和原毛忠麾下人馬,合併爲一路,共有三萬,長官是毛忠。

毛忠可是把建州女真的老巢給端了,憑此功封爵,算是女真的生死仇敵。

但女真已經沒了,所有女真部已經成爲了漢人,地盤成爲吉林和黑龍江兩省。

朝鮮北部,漫山遍野的玉米、大豆。

中部種植麥子、水稻,南部則種植水稻。

朝鮮歸入大明三年了,舊貴族在孫可法的鐵腕之下,幾乎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王越對孫可法是避之不及。

孫可法的手段太過陰狠,敲詐、勒索、殺人全家,把在京城的混不吝勁兒,全都用在了朝鮮。

李氏王公貴族,沒一個逃脫孫可法制裁的。

達官顯貴,滅門無數。

孫可法雙手染滿鮮血。

而朝鮮重建成功,孫可法同樣功不可沒。

王越卻對此人敬而遠之。

朝鮮在他治下,蒸蒸日上,漢城已經完成了重建,卻沒有往日的輝煌了,畢竟曾經是王都,現在只是一省治所而已。

皇帝似乎有改漢城爲漢京,再設一京的意思。

王越卻上疏,認爲朝鮮並非孤懸海外的飛地,只要打通遼寧通道,再在海路上控制各要道,朝鮮就無法脫離大明。

若設新京在朝,必然要堆積大量物資、財貨,萬一有野心家佔據漢城聚衆造反,可就不妙了。

畢竟朝鮮和皇都距離並不遠,隨時可從天津派兵駐入。

他還論述了南京沒有造反的可能性,因爲南京沒強兵。

朝鮮確實兵將不強,但隔海對面的倭國卻有強軍,雙劍合璧,朝鮮必丟。

畢竟像王越這麼厲害的人,不可能在朝鮮呆一輩子。

就算他想呆,皇帝也不會同意的,那朝鮮是大明的,還是王越的?

他還建議中樞,朝鮮再設督撫十年,在景泰二十一年時撤掉督撫,十幾年軍政一體,以軍治政,才能徹底馴服朝鮮這只不聽話的小獸。

而督撫是三四年一屆,王越的任期快到了,應該換人了。

王越建議,李侃接任朝鮮督撫。

但朝鮮現在算一塊熟地了,是搶大功的地方,李侃估計吃不到這塊肥肉。

中樞還沒批覆。

“春川侯,謝舉薦之恩。”

李侃苦笑:“我資歷尚淺,不可能擔任一省督撫的。”

“希正公,您不必妄自菲薄,我舉薦你,純粹是您最適合這個位置。”

王越和李侃相交莫逆,主要是李侃能力夠強。

能打硬仗,能治理地方的狠人,最關鍵的是此人並非頑固不化,懂得變通,就是手段酷烈,是個酷吏。

“終究是缺了幾分資歷。”

李侃何嘗不眼熱督撫之位,李賢可是入閣當首輔了呀,那是文官的頂了。

他也想登頂看一看上面的風景。

客氣幾句,王越說到正事:“陛下下了密旨,內地年景不好,怕是要鬧旱災,陛下希望朝鮮自給自足,不吃內地的糧食,儘量做到正常發展。”

李侃登時皺眉:“糧食減產?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啊,南方戰場上戰局嚴峻,需要徵兵打仗,毛忠調走了去攻打兀良哈,兀良哈也必須要打了,不然吉林沒法建設。”

“這兩場戰爭,都是吃糧大戶。”

“又不得不打。”

“朝鮮雖然玉米推廣得不錯,但想自給自足還是難啊。”

沒錯,朝鮮也吃江南糧食呢。

王越搖搖頭:“難也得想辦法,陛下提出捕魚之策,命令早就傳下去了,但收穫不多。”

朝鮮人並不響應,不願意下海捕魚。

李侃卻道:“大明疆土如此遼闊,又經過數年精心治理,難道還供應不了兩場大戰嗎?”

“依我看,肯定是糧商囤積居奇,低價收糧,高價賣糧,搞垮國內糧食供應系統。”

“乾脆,將糧食供應改爲限量供應,把所有糧商都給抄了。”

“一應所得,充作軍糧。”

王越可知道,這位是個狠茬子,從瓦剌手中逃出來的,在朝鮮,他是最配合孫可法的,他治下的朝鮮人死的最多。

讓他去章軍糧,軍糧絕對夠用,但人死得絕對多。

皇帝擺明了是不希望讓大明傷筋動骨,就是別死人嘛。

“希正公,此事怕沒這麼簡單。”王越苦笑。

“我這就上疏陛下,請中樞採納。”

李侃可不管那些,得罪人他也不怕,當年易儲風波的時候,他都敢爲太子發聲,現在他有什麼可怕的。

再說了,他在邊疆,不多叫喚幾聲,皇帝該把他給忘了。

“說回朝鮮,該怎麼辦?”

李侃嗤笑一聲:“好辦,把那些還沒學會漢話的,統統貶爲奴隸,讓他們下海捕魚,不給飯吃,餓死拉倒。”

“朝鮮漢化最慢,並非百姓不配合,而是孫可法太胡鬧,把本來會說漢話的人都給殺了,導致民間會說漢話的人太少了。”

王越不贊同這麼粗暴,平定容易,治理難啊。

好不容易,朝鮮人願意接受大明身份了,也習慣大明治理了,還是不要亂起來的好。

確實是孫可法鬧得,景泰十一年朝鮮叛亂四十多起,好在都是小亂,但也造成了很多損壞。

孫可法爲治理朝鮮提供了不少銀子,不然也容不得他這般胡鬧。

打碎了朝鮮原有的生態系統也好,省着重蹈交趾覆轍。

李侃冷笑:“柬埔寨的人能殺,朝鮮人就不殺嘍?他們哪裡金貴呀?”

王越翻白眼,這位殺氣太重。

他卻搖搖頭:“這麼粗暴的話,必然遍地造反,得得不償失啊,希正公。到了冬天還沒糧吃,陛下還會責怪朝鮮。”

“哪年沒饑荒?死幾個人怎麼了?”李侃覺得王越太矯情。

他眼珠一轉:“現在朝鮮丁口超過七百萬,徵兵出來一批,填充庫頁島怎麼樣?”

“庫頁島上沒大仗可打,運人過去,純屬賠錢。”

王越立刻明白了:“你也太狠了吧!”

那是移民過去嗎?

單純的送去庫頁島上當野人去,能佔住即可,佔不住死了就死了,死一批送上去一批,直到把地方佔住。

“朝鮮對歸順大明,並沒有太大牴觸,沒必要趕盡殺絕。”

不是王越心軟,而是沒錢。

孫可法搞到手的錢,都二次投入進去了,朝鮮漫山遍野的玉米,就是明證。

朝鮮的經濟發展,也是需要前期投入的。

推行漢化也有成本。

反正就是沒錢。

李侃嗤笑兩聲:“那我沒轍。”

“希正公,我的意思是,倭國內亂呢,咱們能不能趁機佔點便宜?”

李侃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去:“算了吧,李滿住的女真兵強不強,在倭國也沒討到多少便宜。”

“就是對馬島,倭國幕府也在討要,態度堅決。”

“龔永吉都不敢貿然和倭國交惡,倭寇鬧得太兇。”

現在的倭國,就是個火藥桶。

誰沾上誰倒黴。

龔永吉占據對馬島,修建工事,並派人聯絡倭國北面的諸侯,和其貿易,賺取銀子。

龔永吉認爲,現在不是交惡倭國的時候。

中樞也傳來聖旨,不許交惡倭國,哪怕倭國討要對馬島,讓出去也可以,絕不能和倭國開戰。

大明無力再開一面戰場了,今年連對東察合臺汗國的態度都在退讓,必須度過這兩年再行開戰。

何況倭兵是真好使,屠城小能手。

Www. ttκā n. C 〇

“咱們去倭國買糧怎麼樣?”王越是真壞啊。

這是讓倭國狗咬狗咬得再兇一點。

李侃呵呵而笑:“倭國打得越兇,越需要大明的支持,他們寧願餓死自己,也得賣糧食給咱們。”

“咱們賣些軍備給他們,正好朝鮮軍換裝後,淘汰一批,都賣去倭國。”

“倭國肯定願意買,價高者得。”

“讓他們流乾最後一滴血。”

倭國雖還有幕府撐着,其實已經內亂了,遍地是諸侯國。

若以大明官方的身份貿易,那就只能和幕府交易。

而王越以朝鮮省的身份去交易,那自然是想賣給誰就賣給誰嘍。

“靠倭國還不夠,還得靠海洋。”

王越道:“給七百萬朝鮮人派任務,讓他們繳納魚乾,朝鮮不收稅收魚乾,這些魚乾收藏起來,一旦冬天缺糧,就用魚乾賑災。”

朝鮮確實不是種糧之地,占城稻在朝鮮南部推廣,收成遠不如兩湖。

幸好北方能種玉米。

玉米又吸肥吸水,朝鮮北部這兩樣都缺,徐珵帶領農科院,研製肥料呢。

但以朝鮮之地,養七八百萬人是沒問題的。

朝鮮和內地,已經修通了三條馳道,一條走遼寧、一條走吉林、一條走黑龍江。

境內馳道也四通八達,水馬驛站也都辦了起來。

內地有的,朝鮮也有。

煤油燈、織布機、肉罐頭,朝鮮也有。

風靡一時的海魚罐頭,朝鮮也遍地都是罐頭廠。

還引進綿羊種、肉牛種,打算開紡織廠和牛奶廠,牛奶不易保存,就開始製作奶油、奶酪、酸奶等。

奶油原產於印度,大唐就開始製作了,唐代的酥山,就是奶油冰淇淋。

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入鍋內即成酥油。北方名馬思哥。

酸奶,史料記載從北魏開始就食用了。

傳到大明,已經和現代工藝一樣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發明酸奶的就是中國,是宋朝傳到西方去的,再傳回來的。

王越引進奶牛,看重的就是乳製品,百姓肚子裡沒油,肯定吃得多餓得快,乳製品市場廣闊,賣得出去。

全國各地百姓日子過得好了,都在養奶牛,買賣乳製品。

而靠紡織廠,根本沒法和江南、河南、北直隸相提並論,毛紡廠呢,也幹不過熱河。

王越一拍腦門,做服裝廠。

從內地進材料,運到朝鮮後,徵召朝鮮婦人,把活計發下去,讓她們按照制式縫製衣服。

製成衣服後,再賣回內地。

自然一炮而紅。

內地的衣服,多是請裁縫做,那多貴呀,一人一尺,做得雖然好看合體,但價格高呀。

服裝廠批量進貨、批量生產、批量銷售,成本自然就壓下來了。

質量肯定不如裁縫做的好。

但是,大明百姓多啊,窮苦百姓更多,自然賣得火爆。

服裝廠也是朝鮮的拳頭產業。

朝鮮服,風靡全國。

衣服還賣到倭國去了,倭國幾個諸侯下單軍服,朝鮮的服裝廠也小賺一筆。

朝鮮各城都有服裝廠,有的是官辦,有的是民辦。

“希正公,等兀良哈戰爭結束,我的任期可能就結束了,要返回朝中了。”

王越不禁唏噓。

他其實捨不得督撫之位的,他是勳貴啊,不是文官了,回朝不能入內閣了,只能在京輪值,其實是閒置。

于謙都爭不過文官呢,他更沒資格佔據文官的位置了。

李侃看了他一眼,武勳縱然與國同休,但上限太低了,不像文官,文官能不斷往上升。

“還有戰爭要打的,陛下不會閒置你的。”李侃這勸慰顯得無力。

除非皇帝再擴充盤子,否則暫時不會啓用王越了。

這就是武勳的弊端。

看看方瑛,榮封交國公後,就被放在京師閒置了,除非有國戰要打,否則于謙都沒機會出來掌兵。

這是勳貴的命。

“希正公,不必安慰我。”

王越道:“陛下對朝鮮實行軍管,就不可能讓一個督撫佔據多年的,這樣豈不尾大不掉?”

“下一任督撫,一定是文官的,不可能用勳貴了。”

擔心出現將門世家,在地方割據。

王越語氣一緩:“我也不是沒有啓用的機會,西邊要打仗的,南面打完國戰,以陛下的性格,能就此罷手?”

“此次戰爭是暹羅挑起來的,不打死暹羅,陛下絕不罷手。”

“我的機會還是有的。”

但王越忍不住嘆息,朝鮮纔是他的基本盤,離開朝鮮,就會有人竊取他的權力,抹去他的痕跡。

以後誰還會記住他王越呢?

在對馬島。

龔永吉修築了很多炮臺,並請從江南移來兩萬人,填充對馬島。

他不斷派使者交好倭國,賞賜了倭國很多財貨。

穩住倭國。

從景泰十二年初到景泰十二年六月中旬,這段期間是對馬島的繁榮期間。

因爲從江南移去吉林的人,要走對馬島北上吉林,對馬島是主要補給點,對馬島自然就富了。

吸引了大明各地生意人,齊聚對馬島,自然有人進入倭國做生意去,皇城司的人也混進去了。

龔永吉受封陽和伯,從文官變成了勳貴。

他後代無能,只能進入勳貴的隊伍混吃等死。

但皇帝雞賊,沒賜世券,讓他在對馬島發光發熱,否則他這個爵位,也是雞飛蛋打,啥也沒有。

龔永吉哭着給朱祁鈺賣命。

二百萬人走圖們江口登岸,移入吉林,四月的吉林不至於凍死人,但肯定不暖和,這些江南人哪裡受過這麼冷的天氣,凍得直哆嗦。

王來正在修建房屋,東北遍地是木材,木材敞開了用。

還建立了幾座水泥廠,可不是修房子用的,這東西金貴,是架橋修大壩用的。

吉林完全是原始狀態,要慢慢開墾出來,架橋修路,完善灌溉設施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治水更重要。

從鞍山購進大批鐵筋,混合水泥、沙子、糯米等粘物,製作成大明混凝土,用來修橋。

王來連建造城池用都捨不得,水泥太貴了,鐵筋也不便宜。

二百萬江南人沒來之前,吉林漢人只有23萬,都是來自北方的罪犯,朝鮮人44萬,各部落人口高達百萬。

用不了兩年,人口就會超過四百萬。

重要城池已經建造好了。

從王來到吉林後,就開始大批大批建造房屋,等着接收移民。

上岸的移民,每個人發一套農具,一件棉衣、一件羽絨服,和一雙皮靴,還有半月的口糧。

東北這地方就算不種糧食,漁獵也夠吃飯,足夠富饒。

不然怎麼養活百萬人口?

王來從各部落及漢人中,徵兵三萬,建立吉林軍,又從倭國徵兵一萬,從朝鮮徵兵一萬,蝦夷徵兵一千,合併成爲吉林軍。

移來二百萬人後,又打算徵兵兩萬。

皇帝賜他爵位,他卻婉拒,慈溪王氏十分興盛,他這一脈就有王來、王復、王鼎三兄弟,號稱慈溪三鳳。

若他變成勳貴,整個慈溪王氏就要轉爲武勳,他那兩個弟弟,都在朝中擔任高官,豈能自毀前途?

所以皇帝也沒強迫,加了文勳。

王來上疏皇帝,請求加大移民力度,加速開墾吉林。

所以,皇帝允許從江南移民過去,同時征討兀良哈。

楊信率領虎豹軍,這是他第一次北征,和平時剿匪不一樣,這對他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戰。

趙輔從北軍中挑選精銳三萬,組成徵東軍,發誓一定要晉升爵位。

大明騎兵出關,兀良哈就收到消息,三路大軍討伐兀良哈,兀良哈第一反應就是逃。

只要北逃,大明就找不到他們。

但近幾年,兀良哈也在增強,兀良哈吞併了很多韃靼部落,還引來了左翼蒙古南遷。

左翼蒙古包含察哈爾部、喀爾喀部。

察哈爾部和熱河做鄰居,喀爾喀部則遷入了吉林,幾乎和兀良哈同仇敵愾。

兀良哈又說服了科爾沁部,還拉攏了一批吉林殘留的女真諸部,兀良哈已經成爲新的東北霸主。

科爾沁部就是原喀喇沁部,被大明全殲了,四年過去,還沒緩過氣兒來,只能臣服於兀良哈,苟延殘喘。

卻沒有汗位,汗位應該屬於察哈爾部的,這是韃靼的本部,但兀良哈不願意擁戴察哈爾部稱汗,所以汗位暫時擱置。

幾個部落看似合作,其實裡面也一堆狗屁倒竈的事。

從景泰九年開始,皇帝極爲重視夜不收的建立,軍機處下設直轄兵部三司,軍紀司、軍吏司和夜不收司。

如今各部落的情報,由夜不收不停送入大明。

掌管這些情報的,原來是李賢,如今是商輅。這場戰爭,沒有主將,三路大軍,兵分三路進攻,互不干涉,只看戰功。

兀良哈首領叫岱欽,岱欽不想和大明硬碰硬。

但察哈爾部伯顏猛可卻和大明有仇,他是正宗的韃靼可汗啊,但韃靼各部,卻被大明給打崩了。

連汗位,也從黃金家族,去了朱家,景泰帝現在是蒙古大汗。

如今韃靼苟延殘喘,把廣袤的牧場讓給了大明。

他被迫北逃,如今說服喀爾喀部南遷,又整合了本部察哈爾部,擁兵十萬,南下到兀良哈部。

他從小就養在兀良哈部,所以和兀良哈部關係匪淺。

岱欽要投降,他絕不同意。

他纔是大蒙古的王。

可氣的是,明朝皇帝不要臉的給自己家了蒙古大汗的名頭,並以蒙古大汗之令,詔令漠北諸部臣服。

有近百萬牧民,臣服於大明的淫威之下。

他派人去熱河看過,他的部民卻如豬狗一樣,被圈禁在固定的牧場裡,和漢人雜居,改漢名說漢話,娶漢女,嫁蒙女,開始通婚。

最可恨的是,大明皇帝收回了不臣服的蒙古諸汗的王爵,並斷了貿易。

以蒙古大汗的名義,把他們貶斥爲豬狗,並革除了他們的貴族地位,詔令整個蒙古討伐他們。

當然了,反響沒有什麼,就是噁心人。

雙方貿易就更可恨了,大明斷了貿易後,蒙人長期便秘的毛病又犯了,沒茶葉用啊。

倒是能從車臣部購買一些,但也阻擋不住整個部落的人便秘。

而臣子鴻郭賚勸他暫時虛與委蛇,從大明買些鐵器囤積起來。

察哈爾部就假裝臣服熱河,卻只得到少量的茶葉,其他的都不賣給他們,除非內遷進入熱河,否則一切免談。

大明也兇,李瑾、毛忠沒事就率兵挑各個部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比蒙古人還蒙古人。

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

如今兀良哈還想逃,他堅決反對,務必要拿下大明的熱河,將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牧民解救出來。

當然了,主要是他們饞熱河的財貨。

蒙人嗜愛金銀,家中都有金銀壓低,這也是大明缺金缺銀的原因,都被蒙古搜刮走了。

可熱河……算了吧!

不是沒有頭鐵的部落去試試,出來的都是韃靼騎兵,魔法打魔法,看誰更兇。

還有守城的火器兵,夠蒙古部落喝一壺的。

尤其各部落一盤散沙,沒有威望極高的大汗統領,只能成爲大明將軍的戰功。

楊信從西路徵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早就不復存在了,幾乎被兀良哈收編了。

楊信這一路壓力最重,因爲要防備西邊的科爾沁部,三路最輕鬆的就是東路軍毛忠,等楊信和趙輔把兀良哈主力吸引住,毛忠就能撿便宜去了。

這次北征的第一目的,是清掃興安嶺以南的各部,務必能讓吉林、黑龍江建城成功。

根據夜不收的消息,兀良哈有逃走之心,反倒是察哈爾部戰意堅決。

上一次就讓察哈爾部逃走了五六千人。

如今捲土重來。

楊信眸中熾熱:“說不定,傳國玉璽就在察哈爾部裡!”

察哈爾部是北元的本部,雖然這些年衰落不堪,但伯顏的母親,是也先的女兒。

也先未必會圖謀外孫的傳家寶。

朝廷也分析過,也先手中的傳國玉璽,未必是傳承千年的和氏璧,反倒是察哈爾部可能傳着和氏璧呢。

迎回傳國玉璽,楊信一定能晉爵。

七月十一。

楊信組織進攻,虎豹軍全是騎兵,揹着火槍,腰懸弩機,身着重甲,在戰馬上馳騁。

岱欽鑽在興安嶺裡,對戰爭還沒做好準備呢。

擁兵十七萬,多是騎兵,卻對大明九萬人發憷,因爲這不是大明的打仗風格啊。

大明向來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怎麼就派九萬人?

他派探馬四處搜尋,並找到蹤跡。

大明騎兵打仗,就是蒙古打仗的辦法,他們比蒙古人還沒人性,不臣服的就屠殺,甚至心情不好也屠殺。

臣服的就強制內遷入城,否則還挨屠。

靠着狠勁,縱橫漠北。

伯顏舉行會盟,親自來勸岱欽,希望岱欽能夠和諸部同仇敵愾,把大明打回長城內部。

猶豫的時候,戰爭已經爆發了。

伯顏嘲笑大明無智,幫着他促成合作,岱欽已經沒有選擇了,只能合作反明。

四部合併,擁兵三十萬。

對明軍是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楊信連戰連捷,岱欽也不在意,蒙人的強大不在於地盤,而是有多少強兵。

戰兵損失的少,他們就能把牧場搶回來。

“大明就派這麼點人?塞牙縫呢?”岱欽想不明白。

察哈爾部挨着熱河,伯顏卻知道很多,大明皇帝還在南方享受呢,國內牽制了很多主力,所以沒法多派兵。

“伯顏,伱派兵來助戰。”岱欽不想損失。

伯顏翻個白眼,根據情報,熱河兵沒出動,擺明了是等察哈爾部離開,他們好追狗吃狗肉,傻子才往人家嘴邊送功勞呢。

再說了,他不想便秘了,他想喝茶葉。

“正好,把熱河兵調出來,咱們好進熱河享受去。”

岱欽眼中充滿貪婪:“大明砸了海量的銀子建成的熱河,如今可就便宜我們了。”

想屁吃呢!

熱河兵就算動了,他們不會從車臣部徵兵啊?

還有,韃靼多少人在熱河謀生,徵他們上戰場不香嗎?

熱河總兵柳溥,也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就想等着撿便宜呢。

“伯顏,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

科爾沁部首領希日巴日,是兀良哈的走狗,當然得哈着岱欽。

反倒是喀爾喀部首領斯欽,幫着伯顏說話:“大明只有九萬人,你們兀良哈還一口吃不進去嗎?”

喀爾喀部是聽從察哈爾部南遷的,自然是和伯顏一夥的。

第一次會盟最後不歡而散。

這就是漠北蒙古一盤散沙的原因,平時互相狗咬狗,碰上強敵的時候,強行捏合到一起,互相誰也不服。

內部都理不順,打什麼仗啊。

以前大明是不知道他們這樣,大明不重視夜不收,不知道漠北的情報,所以處處受制。

皇帝重視情報之後,不停派人挑撥蒙古諸部內戰,又派強兵去鎮壓各部,早就把蒙古放在手心裡玩弄了。

當然了,也是蒙古衰落了,他們被喂得太飽了,沒有了祖先的鐵血和狠辣,變得貪圖享受了。

趙輔也北進,一口氣推進到了富餘衛(齊齊哈爾)。

毛忠速度也快,兀良哈部太弱了,根本攔不住虎狼之師。

兀良哈確實不強。

但本部並未受損,他們龜縮進入興安嶺裡。

興安嶺綿延1400公里,是一條地理分界線。

坐鎮熱河的柳溥,一直在等察哈爾部的動靜,他也貪圖察哈爾部的玉璽。

收到信報,卻是兀良哈不戰而退,鑽進興安嶺裡了。

“壞了!”

柳溥意識到,這場仗要無功而返了。

他立刻派人聯繫車臣部,讓車臣部作壁上觀,然後從熱河出兵,攻打察哈爾部。

伯顏早就知道熱河在盯着他,所以早就轉移了。

大明耗費無數軍糧財貨,鬧成這個下場,着實讓人笑話。

然後柳溥調轉軍勢,要求車臣部內附。

車臣部都懵了。

說好的我作壁上觀,你們大明到底講不講道理啊?

問題是大軍忽然壓境,他們還沒準備好撤退呢,就被堵住了。

只能內附了。

車臣部全部遷入熱河,不許出城。

伯顏收到消息,笑得前仰後合:“大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他們吞併了車臣部,以後還會有哪個部落,肯依附大明啊!”

“這偌大的漠北,大明將遍地是敵人!”

“只要漠北諸族日夜襲擾熱河,大明就永無寧日了。”

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被車臣部請來助拳的瓦剌一部博爾塔拉部,被迫投降了,察哈爾部遊牧的地區,也被大明給佔了。

“大明就是蛀蟲!侵吞別人家產的蛀蟲!”

伯顏氣壞了。

沒了牧場,察哈爾部只能流浪。

而現在兵強馬壯的兀良哈都龜縮在興安嶺裡呢,倘若明軍堵在興安嶺外,就是不肯走,怎麼辦?

這種可能性很大的。

以前大明不要漠北這塊爛地,但現在他們什麼土地都要,連東北這破地他們都要,漠北不比東北強啊。

以前有車臣部偷偷摸摸給他們供給,現在車臣部沒了,供給沒了,東面的路又被切斷了。

這回操蛋了。

他們又龜縮在興安嶺裡,部落裡的牛羊肯定長不大了。

冬天怎麼過啊!

若冬天還被堵在興安嶺裡,三十萬大軍,能熬過去的不超過十萬,上百萬的牧民部落,就徹底沒了。

伯顏立刻去找岱欽,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反擊。

“現在不是反擊的時候。”岱欽不樂意。

“你是不是被大明嚇破膽子了!”

伯顏生氣:“車臣部已經被大明給吞了,他們現在就跟餓急眼了的瘋子一樣,什麼都要!”

“已經八月了,轉眼就入秋了,還縮在興安嶺裡?等死啊!”

“咱們現在有三十萬大軍,明軍只有九萬,還各自爲戰,那是野戰啊,是咱們的主戰場!”

“你怎麼怯懦得像個漢人一樣!”

岱欽生氣了:“你懂個屁!”

“你當大明會站着讓咱們打嗎?”

“什麼九萬人!”

“只要咱們反攻出去,就會冒出來非常多的人,你信不信,大明最少藏着十萬大軍!”

“你去看看戰鬥力,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瞭!”

“明騎的戰鬥力,和咱們不相上下,甚至他們有火器,有炸彈,還有專門對付馬腿的兵器。”

“這些讓他們佔據了上風!”

“咱們出去,是找死。”

斯欽也跟着伯顏笑話他:“你們都被大明嚇破了膽子了,難怪這麼多年,你們都不南下劫掠,反而去劫掠窮苦的女真人。”

兀良哈幾年都不敢劫掠大明瞭。

女真人可倒了黴了,被兀良哈人拼命欺負。

所以王來很順利的控制了女真諸部。

“你出去看看!”

希日呵斥道:“大明一定把這些地盤圈住了,在上面建立棱堡,咱們出去就是死路一條。”

“膽小的科爾沁人,你們不配是蒙古的一份子。”斯欽冷笑。

去你嗎的蒙古。

老子現在想當明人。

科爾沁部可被大明夷滅過一次了,不想再來一次了。

希日就是自保。

“那咱們一輩子龜縮在這?”伯顏後悔,不該投奔兀良哈的,兀良哈早就被大明馴服成狗了。

“我在等待機會。”

岱欽也不想放過吞併察哈爾部的機會,解釋道:“我在等明軍鬆懈的時候,一擊制敵。”

“倘若明軍一直謹慎下去,咱們就從別的路出興安嶺。”

“興安嶺這麼大,大明管不到咱們的。”

伯顏不想跟他說話了,這戰爭打得真窩囊。

明明各部沒多少損失,就是憋屈。

興安嶺外的楊信三將,確實在建造堡壘,把地盤變成漢地了。

王來不斷傳信,等待戰報。

結果聽說,岱欽鑽在興安嶺裡不出來,幽幽一嘆:“這纔是英明的君主啊,兀良哈有此人,大明拿下兀良哈遙遙無期啊。”

蒙古人本就不靠自給自足,他們純靠搶。

牛羊養不大更好,反而會激起牧民的兇性,等入了秋,牧民就會化身一匹匹餓狼,衝出來撕咬獵物。

王來卻詭異一笑:“給陛下寫信,請陛下多多運火油過來,等到秋季乾爽,秋高氣爽,一把火把興安嶺燒掉!吃一頓蒙古烤肉!哈哈哈!”

興安嶺裡面,天天吵個不休。

岱欽就是不願意出兵。

伯顏和斯欽商量。

“岱欽其實是想吞併你我兩部。”

伯顏直言不諱:“能當蒙古大汗的,只有黃金家族,他岱欽祖上給在祖上提鞋都不配,如今卻想反客爲主。”

“韃靼可汗,一直從我們黃金家族中出的。”

斯欽同樣明白,你伯顏不也打着這個主意嘛。

想用兩部十萬人,吞併人家十七萬,然後擁兵三十萬,成爲名副其實的韃靼可汗。

大哥別笑二哥,都不是好東西。

我夾在中間才倒黴呢。

“斯欽,你要幫我,你幫我登上汗位,我就把兀良哈的牧場都分封給你。”

斯欽不信,蒙古的牧場在急劇減少。

西邊在打仗,帖木兒汗國和金帳汗國的蒙古在東遷,東察合臺汗國也搖搖欲墜,聽說瓦剌部也有返回的意思。

而大明這條瘋狗,也在圈地。

漠北這破地方,天下人都在搶,太捲了。

甚至東北這塊爛地大明也要,大明是真不挑食啊。

“喀爾喀部誓死效忠大汗,從未變過。”斯欽能怎麼樣,他不是也先,當不了大汗的,只能當個權臣。

岱欽也在密謀,吞併察哈爾部。

也先能登上汗位,他岱欽憑什麼不能?

吞併了察哈爾部,他就能擁兵三十萬,外面大明的九萬兵算個屁,就算是有二十萬,他也能施施然離開。

大不了去北面放牧去,等部落繼續壯大,大明拿他也沒辦法。

雙方密謀。

興安嶺外,楊信三人也在密謀:“大功雞飛蛋打了。”

誰也想不到,兀良哈這麼慫,鑽進山裡不出來,進去還抓不着,氣死個人。

“暫且先忍耐。”

楊信反而是最不急的,最急的是趙輔啊,我咋這麼背呢,終於領兵出征了,兀良哈卻跑了。

和蒙古打仗,跑馬佔地是沒用的。

不把一個部落打斷脊樑,是沒法徹底佔住這塊地方的。

別看吉林移民了,這是負擔,不是助力。

必須得把兀良哈引出來,狠狠收拾他們一頓。

“猛火油太少了,若是弄出來一萬桶猛火油,把這興安嶺點燃,你們說會怎麼樣?”

毛忠這句話,聽得楊信和趙輔眼睛一亮:“等入了秋,天氣就冷下來了,這地方夏天短冬天長,夏季沒有幾天的,現在是八月初,最遲八月末氣溫就乾燥了。”

“一把火,就能把這大森林給燒了!”

“若森林太大,就一百把火,把他們都燒死!”

楊信立刻請奏皇帝,請皇帝多多運來猛火油,準備燒山。

而興安嶺裡,矛盾愈發激烈。

伯顏和岱欽彼此防備。

悶熱的天氣逐漸過去,氣溫逐漸降低,天氣也逐漸乾燥了,岱欽覺得時間差不多了。

立刻下令,誅殺伯顏。

他組織一場宴會,來一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結果伯顏說病了,不肯赴約。

“岱欽要對我動手了。”伯顏十分生氣,他自小養在兀良哈,對兀良哈有着很深的感情。

卻沒想到,岱欽竟然要殺掉他,圖謀他的部民。

“蒙古就是被這羣自私自利的傢伙給害沒的!”

伯顏十分生氣。

倘若蒙古諸部能團結起來,那麼這廣袤的天下,還是屬於蒙古的。

奈何呀,蒙古自斷臂膀,彼此撕咬,像瘋狗一樣打來打去的,便宜了天下各族。

“準備好了嗎?”伯顏看向斯欽,既然兀良哈不要臉,那就別怪他伯顏無情了。

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章 奪門前夜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
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476章 戰後復甦:兄終弟及(七)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章 奪門前夜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