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

李璔跑到春川侯府哭訴。

春川侯府,是本地一家族府宅,被明軍霸佔後,給王越做新宅子,王越卻之不恭。

王越剛剛下值,本不想見李璔。

但朝鮮小王上李澍,被安置在一個小院子裡,難免惹人微詞,他就招來見見。

李璔進來就哭訴,說孫可法勒索他家,請王越給做主。

王越後悔了:“來人,把孫可法叫來!”

焚燬漢城後,朝鮮王和中樞重臣,被焚燒殆盡。

爲了穩定朝鮮局勢,需要各地宗室,以及士紳協作,所以王越對他們還是比較優待的。

孫可法倒好,皇帝讓你搞錢,你就直接勒索是吧?你考慮過沒有,朝鮮各城駐紮多少漢軍?一旦朝人造反,朝鮮就成爲戰爭泥潭,後果多麼嚴重?

王越有點生氣。

他和龔永吉商量過了,借用流民的力量,摧毀士紳,但大明要充當士紳保護傘,准許士紳移民入大明。

說白了,就是大明要殺士紳,還得用士紳,還得當好人,這就考校執行者的政治智慧了。

誰想孫可法直截了當,勒索李璔,腦殘吧?

孫可法正在吃飯,聞聽王越的命令,立刻趕來,結果看到李璔坐在椅子上抹眼淚,立刻明白了。

“卑職見過春川侯!”孫可法行禮。

王越瞥了他一眼,這禍害他可太知道了。

皇帝派他來,是禍害朝鮮來了,可這架勢,不是禍害朝鮮,而是禍害他王越!

“孫千戶,李先生狀告伱,勒索他家財,可有此事?”

孫可法轉頭看向李璔,李璔不敢看孫可法的眼睛,他家血跡未乾,真擔心孫可法在春川侯府內行兇。

李璔也聰明,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孫千戶,本督撫在問你!”王越冷喝。

“回督撫大人,下官確實勒索了李先生,下官願意向李先生道歉,求大人開恩!”

孫可法懼怕王越。

王越是皇帝掛在嘴邊的人,他可不敢觸其虎鬚。

來之前,皇帝也說了,要聽王越的話。

但李璔嘛,呵呵!

“李先生,您怎麼看?”王越看向李璔。

從各城插上大明國旗之後,朝鮮的所有封爵,大明一概不認,但李璔畢竟是朝鮮宗室,總要給三分薄面的。

“大人,我怕他報復我家!”李璔敢找王越哭訴,就做好了各種準備。

“本督撫保證,孫千戶不敢再騒擾你家。”王越心煩。

李璔見好就收,對王越謝恩後,離開春川侯府。

王越則看向孫可法,幽幽道:“這就是你做的好事?”

孫可法隸屬於錦衣衛,按理說不歸王越管,但孫可法就是害怕王越,這個瘸子很兇。

“督撫大人,這是陛下之命……”

“閉嘴!別污了聖上的好名聲!”

王越呵斥:“該如何完成聖命,是你的問題,不要跟本督撫說,也不要再讓人打擾本督撫!”

“否則,本督撫代你父親管教你,滾!”

他對孫可法很有意見,此人在京師,帶壞了不少重臣兒子,連皇帝都頭疼。

孫可法連滾帶爬的跑了。

在路上,他卻在思考,王越說,別煩他王越,翻譯過來,不就是讓李璔變成死人嘛!

孫可法一拍腦門,還是文官夠狠。

他也不傻,立刻殺上李璔門去,王越不會放過他,那就換個思路。

所以,他先讓人在城中散佈謠言,錦衣衛孫可法勒索李璔十萬兩銀子,李璔向王越狀告孫可法,王越處置了孫可法。

消息迅速擴散。

李璔聞聽消息後發覺不妙,又親自造訪春川侯府,結果被門房擋了回去,王越哪有那麼多功夫見你。

孫可法像消失了一樣,再也沒上他府中。

李璔內心躁動不安,一個堂而皇之殺人的人,怎麼會不了了之呢?他有點後悔,給他點錢打發走就算了。

結果,沒過幾天,他家城外的莊園,被流民沖垮,壯丁被殺,莊子被搶。

他去按察司哭訴,結果朝鮮按察使李侃,如今在南方統兵,根本就沒人管民政的事。

他只能又去找王越,被王越呵斥回來。

有過幾天,他妻妾家中的莊園皆被毀掉,損失慘重。

李璔去找程信,如今整個朝鮮的政務,皆由程信負責,程信一個人都快忙瘋了。

李璔等了三個時辰,才見到程信。

程信一聽這事,面色不虞:“朝鮮大亂方平,亂民鬧事此起彼伏,有些損失就損失了吧,人沒事就行。”

“大人,在下懷疑是孫可法的報復。”李璔將他和孫可法的恩怨說了一遍。

“你有證據嗎?”程信問。

李璔攤攤手:“暫時還沒有,在下想請大人幫忙調查……”

“你看本官很閒嗎?”

“朝鮮戰後獎罰、安撫、皆需要本官處置,日理萬機,有功夫給你查這點破事嗎?”

程信勃然大怒:“李璔!”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朝鮮了,朝鮮的布政司不是爲你李家人服務的!可曾知道?”

李璔嚇得跪在地上,心中憤懣異常。

這朝鮮,就是我李氏朝鮮,什麼時候變成姓朱的了?

“再因這點破事,耽擱本官的大事,本官就處置你!”

程信打發走李璔,派人給孫可法遞話,讓他老實點。

明眼人都看出來是孫可法的手筆了。

這手段,真的卑劣,而且明顯,傻子都能看出來。

然而,當天晚上,春川城進來一夥強人,將李璔全家一百多口,全部殺光。

整個春川,風聲鶴唳。

王越把孫可法招來罵了一頓。

然而,那條流言的效果來了,春川的大戶,紛紛拜訪孫可法,願意給孫可法送禮,只求孫可法手下留情。

王越看在眼裡,嘆息在心裡。

敲骨吸髓,橫徵暴斂。

交趾就是這樣丟的!

他給皇帝寫奏章,請皇帝調走孫可法。

而孫可法,卻收到了十二萬兩銀子。

孫可法從春川南下洪川,繼續用此法勒索士紳。

奏章走水路,過天津送往京師。

樑珤和項忠剿了一年倭寇,渤海境內島嶼,控制在大明手中。

倭寇主要在東南沿海氾濫,渤海灣裡面都窮,所以倭寇不多,樑珤和項忠還是繳了一年,才初見成效。

“孫可法做事幼稚。”

朱祁鈺如此評價:“殺一家,而脅迫士紳破財免災,這是逼士紳反抗大明啊。”

“既然做了,爲何不全部殺光呢?”

“真是愚蠢!”

朱祁鈺目光陰冷:“孫可法做事激烈,不夠後果,難以謀事,派東廠範青入朝,拆分朝鮮士紳,強制移民入吉林都司!”

“再傳旨,調王來,鎮撫吉林都司,以建州三衛爲基,向東北開拓,收容各族土人,化土爲漢。”

“朝鮮有民千萬,實在太多了,朝鮮之地,最多有三百萬朝鮮人,其餘人移入吉林都司,充實吉林。”

“再從內地移民東北五百萬,建立吉林省。”

朝鮮這個地方,養不活一千萬人口的,太窮了,等玉米三寶完全種植後,估計能養活一千萬人口,在此之前,五百萬夠多的了。

把女真人送去倭國,這是他早就決定好的事情。

東北五國,就只剩下兀良哈,形單影孤了。

過幾年就徹底滅掉,收回奴兒干都司,東北變成漢人的土地了。

第二天早朝上,朱祁鈺和朝臣商量後,聖旨發出。

宣鎮的王來,收到聖旨後,立刻入京。

在路上,他寫了一本厚厚的奏章,勸諫皇帝,不要急於擴地,而是先推廣玉米三寶的種植。

抵達京師後,他入朝啓奏。

朱祁鈺脣角綻放出笑容:“王卿,去年邊永在暹羅,跟西夷買了兩船玉米種子,年初時運送回國。”

“就在剛剛,朕收到薛瑄奏報,廣西玉米,已經結棒了,預計八月初(農曆)就能豐收。”

“薛瑄還說,今年種晚了,若計算出農時,在廣西玉米可一年兩熟,還說了,此物畝產不錯。”

“今年收穫的全部米粒作爲明年的種子,陸續在廣西推廣。”

“不止如此,大明跟西班牙和葡萄牙,訂購了一千船種子,今年年底就能運送至大明。”

“明年呀,全國就開始推廣!”

“所以朕急於擴地,起碼先把這些地方佔下來,省着便宜了兀良哈,過上幾年,內地種滿了玉米三寶,就在吉林搞種植。”

從歐羅巴到大明,時間是漫長的。

從美洲到大明,也是非常漫長的。

邊永在暹羅談判,和十幾個國家達成貿易合作,鼓勵這些國家,來廣州,和大明貿易。

但是。

在暹羅的邊永,一點都不順利。

談好的價格,這些西夷商人已經反悔了,他們認爲大明着急要得到種子,所以想趁火打劫,想用一粒種子一尺絲綢的方式來交易。

邊永急得滿嘴是大泡,他磨破嘴皮子,西夷商人統一口徑,還有大食、波斯商人幫腔,竟還想賣給暹羅,讓暹羅種植,以此來威脅大明。

第二撥大明使團,剛剛抵達暹羅。

大使高宗本。

高宗本是景泰五年進士,其人書畫一絕,他的行書《孤鳳辭》,在後世珍藏,屬於一級國寶。

高宗本爲都察院御史,是他自告奮勇,願意調入鴻臚寺,出使暹羅。

皇帝選他,除了毛遂自薦外,還有一點,高宗本懂兵事,但性情火爆,是個暴脾氣,這是弱點。

是以率領五千衛隊,從京師出發,帶着浩浩蕩蕩的商賈,親自走這第三條絲綢之路。

這支隊伍裡,官軍五千人,商賈護衛約有兩萬,外加上車伕等等,人數在七萬人左右。

車隊長達幾十裡,裝載着來自大明的貨物。

高宗本帶來的,還有皇帝對暹羅的賞賜,浩浩蕩蕩。

從廣西湯州出大明,途經河內、因陀羅補羅(占城王都)、萬象(老撾瀾滄)、金邊(柬埔寨真臘),最後抵達暹羅大城。

皇帝對安南、占城、老撾、柬埔寨王室皆有恩賞。

對暹羅王拉梅萱的恩賞,是所有中南國家中最多的。

尤其是一顆舍利,讓拉梅萱跪在地上恭迎,併爲這顆舍利,建造一個舍利塔供奉。

帶來的還有大明書籍,一百名翻譯人員,負責學習西夷、中南國家的文字,幫助暹羅翻譯書籍。

大明主要是要學習各地文字,將書籍帶回大明,充作史料。

“肯定是暹羅王,在其中作梗。”高宗本雖初來暹羅,卻能感受到暹羅的繁華。

在高宗本眼裡,暹羅的繁華,是大明賜予的,他們用大明的商品和西夷貿易,所以繁華。

可暹羅王竟然從中作梗,給皇帝添堵,這是高宗本不能忍的。

“暹羅王擔心大明直接和西夷貿易,所以防備我們,是人之常情。”

邊永心知肚明。

安南北部被大明侵佔的消息,整個中南都知道了。

所以暹羅王防備大明,哄擡物價,防止大明壯大,甚至有心驅趕西夷商賈。

因爲暹羅王不敢驅趕大明官員,而是想把西夷商人趕走,打發大明快點走。

“可恨的還是西夷,他們坐地要價。”

“不就是發現大明沒有海軍,知道我們打不到他們船上去。”

“所以才肆無忌憚羞辱吾等嗎?”

“等我大明有了海軍!”

“老夫必親率海軍,將其全部夷平!”

邊永氣得爆炸。

堂堂天朝上國使臣,何時受過這麼窩囊氣!

鄭和下西洋時,何其雄壯,沿途哪個國家不對大明敬若神明?

這纔過去多少年啊!

這些西夷商賈竟敢騎在大明脖子上拉屎!

高宗本冷笑兩聲:“邊大使,你可敢做一場?”

“什麼?”邊永一愣。

“其實,我軍兵卒並不少,你有五千,我帶來五千人,合做一萬人!”

高宗本森然道:“商賈護衛有兩萬人,下官能借來一萬,這就是兩萬人了!”

“血洗大城都夠了!”

邊永嚇了一跳,皇帝又派來個瘋子?

“中樞嚴令,不管付出何等代價,一千船的種子,必須到手!”

“哪怕和西夷打上一架,也必須到手!”

“甚至,陛下允許吾等滅亡暹羅!”

“種子,必須運入大明,沒得商量!”

“不惜一切代價!”

高宗本目光凌厲:“在陸地上,大明軍隊不怕任何對手。”

“可、可這是暹羅王都呀……”邊永有點驚恐。

“怕什麼!”

“暹羅王乃陛下臣子,天兵討伐逆臣,難道還要和臣子商量嗎?”

高宗本冷然道:“若他暹羅欲和大明交惡,那就讓他等着天兵討伐他吧!”

邊永看着高宗本年輕的面龐,高宗本體態偏胖,在暹羅這地方熱得不停出汗,但一身冷意,讓人不寒而慄。

“邊大使,你我是陛下的臣子,他暹羅王,同樣是陛下的臣子,不分優劣!”

高宗本語氣凌厲:“那個策動安南奪門之變的邊仕遠去哪了?難道是遠離大明,就怕了嗎?”

“高大使,暫且冷靜,本官並不怕暹羅王,而是該謀定而後動……”

高宗本卻聽不進去:“不打一仗,他暹羅怎知我天兵厲害?不打一仗,那西夷,卻只當我大明是軟柿子呢?”

“這一仗你不打,我來打!”

“陛下派我來,不是受氣來了,而是張揚大明國威來了!誰敢辱沒大明者,雖遠必誅!”

邊永看出來了,皇帝挑這麼個愣頭青出使,未嘗不是想在暹羅打仗呢?

估計是朝中重臣不同意快速擴張,而皇帝是急性子,所以讓高宗本來送死,給大明出兵當藉口。

“好,老夫邊仕遠也不是軟柿子,打就打。”

邊永讓高宗本坐下:“既然決定打,得先考慮清楚,西夷的種子船在哪裡,總不能和西夷交惡後,卻找不到船吧?咱們的目的是種子。”

“不爲種子,也得打一場,否則怎麼談?”

高宗本冷冷道:“還有,暹羅王藐視皇權,合該被處罰!本官就要教育教育他,什麼是爲臣之道!”

邊永給他大白眼,瞧把你能的?

人家暹羅王畢竟是王,你說教育就教育,陛下才能教育,你是代教育,明白嗎?

但聽話聽音兒,邊永卻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挑釁,打仗。

開闢第三條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來就不是走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這條新絲綢之路上,暹羅肯定是想佔大便宜,但皇帝費這麼大力氣,肯定想賺更多呀,所以得打一架,讓暹羅知道誰是主人。

還有一點,就是大明想征服暹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先一點點了解暹羅,用商賈滲透的方式,把暹羅徹底滲透了,纔是瓜熟蒂落的時候。

“好,老夫這就請逯杲來商議!”邊永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逯杲也在暹羅,正在派皇城司的人,測繪當地地圖,並且買通些暹羅人,給皇城司提供情報。

他從安南出來後,經過一國,就建立一個情報點。

在大明眼裡,中南國家,仍處於東施效顰的階段,他們在學安南,安南在學大明。

安南本身就學得不倫不類,中南其他國家,更學不像了,所以漢文化在這裡出現了岔路口。

邊永讓逯杲收集消息。

逯杲卻說:“在沿海,沒看到西夷的船支啊。”

這話,登時讓高宗本坐蠟。

“西夷在騙我們?”高宗本問。

邊永則搖頭:“不可能,西夷商人雖然鬼精,卻言而有信,他們是真的想賺大明的銀子。”

“可船呢?”高宗本問。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西夷人!”邊永攤攤手。

高宗本看向逯杲。

逯杲也攤手:“附近水港都沒有大批船支停靠,下面人傳來的消息,應該沒錯。”

“您說一定有,但逯指揮使說沒有,那會停在哪呢?”高宗本琢磨。

邊永也陷入深思:“咱們先捋一下,根據在大明的西夷人供述,這玉米是從極東之地來的。”

“咱們在大明的西邊。”

“就是說,他們的船支來到暹羅,是要經過我們大明的!”

“會不會停在大明啊?”

邊永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對呀,這些東西本就是要賣給大明的,爲了節省成本、減少損耗,肯定是要停在距離大明最近的地方。”

高宗本眼睛一亮,和邊永異口同聲:“呂宋!”

呂宋,在宋朝史書中,有大呂宋和小呂宋,小呂宋就是現在的呂宋島,大呂宋就是整個菲律賓。

永樂三年,太宗皇帝敕封華僑許柴佬爲呂宋總督。

鄭和下西洋,多次前往呂宋。

呂宋,也是大明朝貢體系中的一員。

“倘若從極東之地來的,只有呂宋島才能停靠,而且呂宋距離大明極近,大明又片板不下海,所以他們不擔心咱們找到他們。”

高宗本滿臉興奮,旋即黯然下去:“若有海船就好了!”

是啊,若有海船。

直接去搶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麼能叫搶呢?那叫孝敬給陛下!

邊永眸光一陰:“沒有海船又如何!大明纔是天下的主人,咱們就在暹羅做一場,逼着西夷商人,把東西送去國朝!”

“好!”

只要確定船支在,就可以震懾西夷。

“事不宜遲,立刻動手。”高宗本道。

邊永卻在斟酌:“咱們調兵入城,極有可能造成暹羅王的誤會,萬一暹羅王也調兵入城呢?”逯杲卻道:“咱們可以一點點將兵運進來。”

“咱們吃的飯是有數的,運進來那麼多兵,只要吃飯就會露餡。”邊永道。

別以爲暹羅王沒監視明使,他們的吃食是暹羅供應的,供應的就是幾個人的分量。

外面還有暹羅的眼線,都在逯杲的掌握之中。

“若在安南散播謠言之前,暹羅不會這般防備我們了。”逯杲苦笑。

“此事已成事實,說什麼都沒用了。”逯杲聳聳肩。

“無須調入一萬人,西夷商賈能有幾百人?”

“加上扈從,一兩千人而已。”

“咱們只需要調入五百人,就能血洗西夷商賈!”

高宗本發狠:“邊大使,你可找個藉口,請暹羅王同意,咱們調五百人戍衛。”

逯杲道:“交給我來辦,只要城中治安不好,咱們調兵入城就理所當然了。”

邊永點頭:“五百人不夠,那些西夷商賈的扈從,皆是精銳,調一千人入城,再偷偷摸摸運進城裡一千人,兩千人足夠用了!”

商量完畢。

立刻實行計劃。

今天是八月初三,計劃行動日是八月初十。

邊永又繼續假裝和西夷談,逯杲策動城裡騒亂,高宗本則是主持翻譯之事。

皇帝賜了暹羅王一套經書,都是梵文版本,還有十幾位高僧,來暹羅布道。

拉梅萱對其他賞賜不感興趣,但對經書愛不釋手。

同時賜來的還有校注版四書五經,然而拉梅萱卻天天拉着大明高僧,探討佛法。

高宗本對他不恥,堂堂皇帝,竟沉溺於佛法,如何治國?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初十。

西夷商人頻頻加碼,邊永反覆試探,確定西夷商船就在暹羅附近,只要大明掏錢,就能立刻運入大明。

而且,種子要多少有多少。

八成就停在呂宋。

大城,已經是西夷商人的天堂,他們出手闊綽,當地的勾欄瓦舍,對西夷商人喜愛至極。

這些西夷商人在裡面樂不思蜀。

八月初十,晚間,下起了大雨。

“今晚不能用火銃了。”邊永覺得事有波折,並不順利。

“無妨,不能用銃就用弩箭,大雨也能幫助我們隱匿行藏,有利有弊。”高宗本懂兵事。

“事已至此,沒有後退的機會了!”

邊永環視兩個人:“你我三人,可能在此殉國,但任何人,不許辱沒大明的威望!”

“吾等可死,但大明威望絲毫不得損耗!”

“聽到了嗎?”

邊永厲喝。

“喏!”高宗本和逯杲躬身應諾。

“出發!”

由邊永、逯杲、高宗本各自帶隊。

將散居在大城內的西夷商人,劃分成三個區域,他們三人,各自絞殺一個區域。

可屠殺,但不能全部殺光。

三人藉着雨夜,逯杲將暹羅王佈置在驛館的眼線全部清除,然後率兵出擊。

高宗本兵力少,他只帶着六百人,因爲他只負責殺城南的商賈。

聚積在城南的西夷商賈,多是聞訊而來,和大明貿易的商賈,多是波斯、大食的商賈。

這些商賈,手裡面也沒種子,竟然幫着西葡商賈哄擡物價,甚至還揚言要買種子回他們的國家。

所以該殺!統統該死!

高宗本初來大城,對地形不熟,所以交給他最簡單的任務。

高宗本冒着大雨在街道上奔跑。

好在沒走丟。

迅速趕到城南,在一處寺廟門口,休息恢復體力。

有和尚探頭探腦的來看,被明軍一刀削首。

走到府宅前。

鏘!

高宗本高舉倭刀,厲吼道:“聽我命令,只殺人,不搶劫!凡是和我們長得不一樣的,統統殺掉!”

波斯大食商人也沒種子,留着幹什麼?

“喏!”

全員應諾。

這些兵卒是高宗本帶來的,逯杲爲了方便高宗本領兵,所以挑的都是他的心腹。

“攻!”

奔跑到府宅前,攀爬上牆。

衝進府院,見人就殺!

大食商人還在抱怨天氣太差,結果就聽見院裡的喊殺聲,派人出去看看,結果一蓬鮮血染紅了房門。

“你們是誰?”大食商人驚恐。

夜色太黑了,明人和暹羅人又有三分像,所以大食商人分不清是誰。

但明軍知道呀,凡是和自己長得不一樣的,統統殺掉!

至於具體長啥樣,他們也不知道,反正見人就殺。

他直接衝上來,倭刀劈砍,直接把大食商人砍死。

然後滿院找人殺。

高宗本提前知道,哪個院落是外國商人,所以他將所有軍卒拆分成六個百戶,每個百戶親自帶人進去殺。

殺完後放火,然後出來殺下一家。

住在大城的大食商人很多,僅城南,就有上千家。

“若天公作美,一個都跑不了。”

高宗本扶刀而立,心中焦急。

擔心殺不完。

而邊永和逯杲合兵一處,先殺城內的西夷商人,再殺外圍的!

邊永經常出入商人的府邸,對裡面一草一木還算熟悉,派人攀爬入內,大肆屠殺。

他和逯杲也是,由十四個百戶親臨戰場。

西班牙商人都懵了。

我們在廣州,就被你們大明屠殺,到了暹羅,你們跑到暹羅還屠殺我們?

有你們這樣做生意的嗎?談不過就動兵?

“用弩!”

邊永爆喝。

西班牙商人關閉房門,外面則萬弩齊發,無數弩箭射進其中,慘叫聲此起彼伏。

“天公不作美呀,若是個豔陽天,本官能誅盡夷商!”

邊永着急。

這些西夷商人有錢,請的扈從,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很難對付。

同樣的,這天氣,也幫助他們順利進入院子,也延緩了暹羅王知道消息的時間。

還有,你大明有火銃,人家西夷商人也有啊。

這要是對轟,勝負就難以預料了。

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內城的西夷商人被清掃殆盡,只留下幾個商賈頭子,被邊永掛在馬上。

邊永和逯杲分兵,向東城和西城奔襲。

然而,動靜鬧得太大了。

再是雨夜,也驚動了城防軍。

暹羅王正在辦事,被太監驚擾,一腔怒火,卻變成難以置信:“你說什麼?西夷商人被絞殺?誰幹的呀?”

暹羅王正在商討和西夷通商。

結果,出了這檔子事。

“暫時還不知道,可能是明使乾的。”太監驚恐道。

“不可能!”

拉梅萱斬釘截鐵:“大明是天朝上國,怎麼能做如此野蠻的事情呢?”

“一定是混入城中的匪類,傳旨下去,立刻令城防軍出動。”

好心情被掃了,拉梅萱鬱悶地坐在牀上,讓被窩裡的少年滾出去。

沒錯,拉梅萱的確是明君,但他有斷袖之癖。

然而,他剛剛睡去的時候,又被太監吵醒了。

“陛下,真的是大明乾的!”

拉梅萱立刻精神了:“抓到了明軍?”

“並沒有,只是驛館裡的明使不見了,咱們的人都被殺了!”太監回稟。

拉梅萱臉色一變:“那大明又要在暹羅,重蹈安南事?”

大明的名聲是真臭了。

在安南策動奪門之變,又吞併了安南北部,其心險惡至極。

而且,他還得知,大明侵吞了朝鮮,在朝鮮建省。

所以,拉梅萱對明使態度立刻大變,認爲大明使臣來暹羅,是禍亂暹羅來了。

結果,明使不動則已,動則驚人,竟將西夷商賈斬盡殺絕!

這是爲什麼啊?你們不是好好談判做生意呢嗎?怎麼忽然就殺人了呢?

拉梅萱是懵逼狀態的。

“派人去請邊大使和高大使入宮。”拉梅萱十分鬱悶。

然而,大城城防軍趕往城北,此時高宗本正在掃尾,一些商人逃走了、有的則緊閉大門,他正在派人掃蕩。

結果,碰上大城城防軍,他下令射箭。

竟把大城城防軍打得潰不成軍。

消息傳入宮中。

拉梅萱覺得十分沒面子:“大明是欺人太甚!朕要誅殺大明使臣!”

“陛下息怒啊!”

太監慌了,跪伏在地乞求道:“陛下,城外有一萬明軍呀。”

“六百餘人竟有如此戰鬥力,若擅殺明使,城外大軍必然攻打王城,屆時如何自處?”

“還有,大明來了很多商賈,他們都有衛隊、民夫,倘若知道明使被殺,這些人恐懼於天朝皇帝處罰,一定會在城中作亂的。”

“倘若傳到大明去,大明天兵彈指而至,我暹羅可就有亡國之患啊!”

拉梅萱也是過過嘴癮。

要是換做五年前,他還真敢殺大明使臣。

現在嘛,算了吧。

大明侵吞鄰國的野心昭然若揭,若這個時候,把藉口送給大明皇帝,大明派百萬大軍,滅亡暹羅。

他們還真挺高看自己的,中南國家個頂個的拉,也就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當當土皇帝,大明最爛的衛所兵,都能打得他們叫爸爸,他們就得意自己的地形和氣候吧。

“去請邊大使、高大使入宮!”

結果,暹羅城防將軍不服氣,率領一萬人,浩浩蕩蕩而來,對着高宗本射箭。

“尋找掩體,躲避起來!”

高宗本別看書法如神,看似平和,其實是個火爆性子。

當他看見明軍十幾個人中箭,他眼珠子直接紅了,爆吼道:“暹羅王,竟敢謀殺天兵?欲圖造反耶!”

可暹羅將軍聽不懂高宗本的話。

見壓制住明軍,洋洋得意,派人以軍陣的方式前壓。

不少明軍中箭。

“在老子的地盤上狂,老子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叫厲害!”暹羅將軍冷笑,下令斬殺明軍。

“上箭!”

高宗本也打出真火來了,他屠殺大食商賈,沒死幾個人,結果被暹羅城防軍殺死近二百人。

“大人,沒箭了!”有兵卒哭着說。

“哭個球!”

高宗本厲喝:“本官進士出身,高官厚祿,尚且不怕死,你們怕什麼!”

“無非是埋骨他鄉,但陛下一定會爲吾等報仇!”

“今日我們死在這裡!”

“陛下必屠此城,爲吾等報仇!”

“等他們靠近,打白刃戰,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

高宗本要是怕死,他就不來暹羅了。

只要他死。

皇帝會立刻發兵攻打暹羅。

這纔是大明男兒的豪邁!

他在地下,等着看陛下爲他屠城!

“大明好男兒,流血不流淚,沒有怕死的爺們!”

高宗本厲吼,他先抽出刀:“本官是文人,但和你們一樣,跟他們殺到流乾最後一滴血!”

“流乾最後一滴血!”明軍爆發出爆喝。

在城防軍靠近時,明軍悍不畏死的衝上來。

近戰,是明軍的優勢。

第一個衝出來的明軍,一刀就劈死一個城防軍,而當城防軍反應過來時,則有整個小旗的人,幫他抵擋刀刃。

小旗之間,彼此配合戰陣。

很快,城防軍丟下十幾具屍體。

暹羅將軍有點懵,明軍這麼強嗎?

他立刻下令,停止進攻腳步,往後撤,用箭弩射死明軍。

“必勝!”

明軍爆發出歡呼聲,士氣大震。

高宗本則在觀察戰局,近戰明軍有利,一旦拉開距離,明軍的優勢就沒了。

“往前衝!不要拉開距離!”

高宗本下令。

絕境中的明軍令行禁止,不怕死的往前衝。

“往後撤,拉開距離!”暹羅將軍要用箭矢,需要遠戰。

而高宗本就往前逼。

兩方開始拉鋸戰,不懂戰局的人來看,三百多明軍,竟逼得一萬暹羅軍連連敗退。

一封封奏報,傳入暹羅王宮。

整個暹羅朝臣都被驚動了,大雨夜,明軍竟然屠殺西夷商人,尤其是內城的西葡商賈,幾乎被屠光了。

而明軍正在分別屠殺荷蘭和意大利商賈。

“明軍這麼強嗎?”

拉梅萱沒來由的恐懼:“若那一萬人,攻打大城,大城可能守住?”

三百多人,追着一萬人打。

這是他收到的戰報。

其實,看看雙方傷亡人數就知道真實戰況,明軍戰損276人,城防軍僅戰死71人。

但明軍氣勢如虹,追着城防軍打。

這就造成了明軍戰鬥力可怕的錯覺。

多少百姓,在門縫裡面看,看見如此恐怖的一幕,三百多衆志成城的明軍,逼得城防軍節節敗退。

別忘了,這是大雨夜呀。

明軍的軍紀已經很爛了,暹羅城防軍只會更爛。

退到兩丈遠的時候,城防軍忽然就崩了!

古代打仗,是不能撤退的,因爲兵卒訓練不走正步,而且通訊不暢,靠看旗語瞭解戰況,這大半夜的、又下大雨,誰能看見旗語啊,後面的大軍以爲前面敗了呢。

所以退着退着,直接崩了。

跑啊,逃命啊。

暹羅將軍想重新組織軍隊,但軍隊崩了,他若無親衛護着,崩了的兵卒可誰都殺呀。

他也是蠢,以爲自己的城防軍是天下強軍呢,說退就退,就大明的京營,都不敢說退就退的。

高宗本看到機會:“抓住匪首!給兄弟們報仇!”

明軍本就氣勢高昂,看到敵軍崩潰的時候,氣勢暴漲,紛紛端着倭刀找城防軍報仇。

“殺他!”

高宗本爬到房上去,透過雨幕看到在亂軍中逃竄的暹羅將軍,頓時指着他:“他是殺死兄弟們的罪魁禍首!殺死他!”

明軍詭異大勝。

暹羅官員正在議事,此刻忽聽城防軍敗了,一個個張大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怎麼可能呢?”

拉梅萱目瞪口呆:“一萬城防軍啊,被三百人打敗了?”

“那藍雅不是號稱是名將嗎?”

“怎麼會敗呢?”

“誰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

拉梅萱暴怒。

朝臣也是懵逼狀態的,城防將軍藍雅,號稱是暹羅名將,他爹阿蘭達是大城第一名將,如大明徐達。

藍雅,相當於大明的範廣。

結果,這個人敗了?

敗得莫名其妙。

暹羅官員跪伏在地:“陛下,天朝天兵非人力可戰勝,吾等壞了天朝好事,還是想一想如何向天朝皇帝交代吧!”

這句話,讓大殿瞬間炸開。

他們大明在我們王都隨便殺人,還得我們給他們一個交代?憑什麼啊!

就憑人家是大明,沒毛病。

“這……”拉梅萱真的坐蠟了。

又有臣子諫言:“陛下,城防軍亂兵必然騒擾民戶,該調大軍鎮壓呀。”

老百姓被殺死就殺死唄,那玩意是韭菜,死一茬生一茬,算個什麼事啊?暹羅韭菜多,隨便死。

重點是如何讓大明滿意!

拉梅萱一個好好的大成王朝中興之主,史上有名的明君,此刻卻腦瓜子嗡嗡的。

尤其氣吞萬里如虎的自信心受到了沉重打擊。

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454章 至暗來臨:對朱見深的歉意(七)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被屏蔽了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203章 查清賬目,清洗戶部,大罰後要封賞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
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454章 至暗來臨:對朱見深的歉意(七)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218章 秋天的第一件毛衣,金忠遭難!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被屏蔽了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135章 朕做了一個夢!(端午節快樂!)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203章 查清賬目,清洗戶部,大罰後要封賞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8章 仁壽宮前,凌遲處死!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191章 袞袞諸公,一幫蠢物!魑魅魍魎,全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蹤!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