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

這是朱英送來的奏疏,言明老撾不願意歸降,並驅趕大明商旅,暹羅、勃固、滿刺加、柔佛等東南夷國驅趕大明商賈,阿瓦和麓川關押或誅殺大明商賈。

朱英猜測,諸國已經形成聯盟,共同對付大明。

新益州造反不斷,地方開始敗壞。

交趾被諸國孤立,南柯府知府秦紘上疏說,暹羅、老撾軍事調動頻繁。

他還收到逯杲在暹羅收到的情報,麓川國已經收買了雲南土司,雲南土司也會協同作亂。

大明整個西南,都面臨巨大威脅。

看完之後,朱祁鈺目光森冷:“大明不屠城,把大明當成病貓了?你們敢來,朕就讓你們有來無回!”

“長袖善舞的,必然是暹羅王!”

“反明聯盟,一定是他在主導的!”

朱祁鈺咬牙切齒:“把老太傅、葉盛、丘濬等人統統宣來,再把這封密奏送去中樞!讓內閣商議!”

“皇爺,宮門要落鑰了。”

“急事,讓諸臣宿在前朝,不必回家。”

幹清宮是分界線,南邊是後宮,北面是前朝,官員在前朝值夜很正常,算不上違制。

馮孝打發人去傳旨。

看見那奏疏的冰山一角,臉色微變,他清楚,皇爺是不想打沒準備的仗,侵吞柬埔寨,實在是急需安置人口,不然近幾年都不會在南方開戰了。

大明需要打開西域的入口,讓大明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上去。

可戰爭轉瞬而至,逼着大明應戰,徒耗國力。

各國皇帝都不是傻子。

大明國力蒸蒸日上,越拖時間長他們越打不過,若不趁大明立足未穩,把大明趕出東南亞,他們也擔心步入安南後塵。

胡濙累了一天了,和衣而臥就睡着了,卻被僕人叫醒,聞聽皇帝相詔急匆匆的入宮。

顯然是發生了不得的大事了。

不然皇帝不會如此不體恤臣子的,難道是倭靈王的死,引起什麼事了?

又覺得不像,一路琢磨着。

葉盛也是懵的,他們剛從宮中回來呀。

路上看到了丘濬、何喬新、彭韶三人。

丘濬收到了風聲:“似乎是東南屬國討伐大明,朱督撫傳來的信報。”

葉盛臉色一變:“給他們慣的!他們十年朝貢一次,大明多有恩賞,近幾年更是恩賞不斷,佔盡了便宜,竟翻臉撕咬大明,真是該死!”

“葉閣老,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大明正處於改革的關鍵階段,國內比國外更重要呀。”何喬新苦笑。

葉盛眼睛一眯,東南屬國選擇的時機很妙,顯然國內出了奸細,不然不會讓諸國團結起來,一致對準大明的!

這是轉移內部矛盾的手段,是誰在操縱豈不昭然若揭了?

進了幹清宮,看見皇帝面沉似水。

胡濙看着謄抄的奏疏,眉頭皺得很深:“這些屬國要幹什麼?趁着大明虛弱,咬大明一口嗎?”

“若大明有雄兵百萬,就把這些國家全都屠了!”彭韶十分生氣。

丘濬冷哼兩聲:“這種聯盟,不過雷聲大雨點小罷了,我大明雄兵二十萬駐紮在交趾,都是最精銳的北軍,難道還收拾不了區區一羣小國聯軍嗎?”

“打水戰,咱們更不怕了!”

“七十多萬水師,戰艦十萬艘,就用人堆,也能把他們堆下海!”

這是大明的底氣。

海陸大軍,皆可稱雄。

何喬新倒是沒說話,他想的則是深層次政治因素。

朱祁鎮的死,跟江南士紳脫不了關係。

而這次用國外矛盾轉移國內矛盾,擺明了是士紳的手筆,他們真的被皇帝殺怕了。

畢竟能和東南諸國聯繫的,就是曾經做海商的江南士紳,這些人只誅首惡,即墨家產而已,人沒殺絕,都被移去交趾。

所以報復來了。

再看看皇帝傳出去的聖旨,整飭青樓,其實是整飭吏員,這又會打擊一大片士紳,天下士紳都逃不過皇帝的鐵拳。

他們又不敢和皇帝硬碰硬,就轉移矛盾,把皇帝的目光轉移國外去。

這手轉移矛盾玩得妙。

“諸卿。”

朱祁鈺目光森寒,緩緩站起來:“自大明建國以來,只有朕欺負別人的份,頭一次被人打到家門口了!”

就是朱祁鎮,不也硬氣的去打一仗嘛,就是兵敗投降了而已。

“那些商賈出國的時候,朕是怎麼告訴他們的?”

“朕告訴他們,你們的背後是大明、是朕,誰敢欺辱伱們,就是騎朕脖子上拉屎!朕給他們做主!”

“朕下了聖旨,告誡了大明一百多個屬國!”

“可他們把朕的話當放屁!”

“驅逐大明商賈,誅殺大明商賈,反了他們了!”

“他們想打,朕就成全他們,只要開戰,想怎麼結束,什麼時候結束只有朕才能決定!”

朱祁鈺滿臉兇色:“這反明聯盟,是誰攛掇起來的?這個人,必死!其國,必滅!沒有商量的餘地!”

大明沒準備好打這一仗,但並不意味着大明不能打,廣西軍退伍後,大明可戰之兵,還有一百五十萬,這還沒算水師六十多萬人。

大不了北方再等幾年,先收拾他們。

胡濙行禮:“不打在這些國家的頭上,他們根本不知道大明的強大!”

“但老臣以爲,此戰不宜擴大,打退敵人即可。”

“咱們安心建設交益,最遲五年,把交易之地打造成戰爭的橋頭堡。大明再出徵百萬雄師,蕩平所有屬國!”

大明巔峰時期有148個屬國。

如今還有一百來個。

“攘外必先安內,如今正是改革的關鍵時刻,只要熬過這兩年,大明便舉世無敵了。”

葉盛道:“微臣也認爲,現在不是開戰的良機。”

丘濬和彭韶也贊同。

朱祁鈺看着一直沉默不語的何喬新:“你有什麼見解?”

“臣以爲,戰爭背後全是政治,東南諸國聯軍侵明,其實是士紳對中樞的反擊而已。”

“只要陛下整飭天下士紳,區區外患,影響不了全局。”

何喬新道:“是以臣以爲,一仗都不打,退出柬埔寨,收縮在交趾,並切斷海上聯繫。”

他話沒說完,朱祁鈺直接給否了:“朕的臉面不要了嗎?”

“打柬埔寨死了一萬多人啊,現在就退了,朕如何向他們家人交代?”

“還有,移去交趾的人,沒有柬埔寨,往哪安置?”

“柬埔寨絕不能丟!”

朱祁鈺態度堅決。

“陛下,現在不是意氣之爭,集中力量整飭國內纔是正解。”何喬新堅持。

胡濙卻道:“何翰林,你想的太簡單了,咱們若退,他們就會進,這是人之常情。”

“反而會助長敵人士氣,得不償失。”

“拖下去,等雨季來了,反而咱們會落入下風。”

“不僅要打,還要快打,趁着雨季沒來臨之前,把戰爭結束!”

“咱們只要勝利,不要地盤。”

這話對皇帝的心思。

但朱祁鈺也不滿意:“諸位愛卿擔心什麼,朕知道。”

“區區東南聯軍,能出兵多少人!”

“朕的北軍,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別看只有二十萬,卻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就是聯軍五百萬人,也打不進交趾!”

“而且,朕沒有被動挨打的習慣!”

“朕養了六七十萬海軍,也不是吃乾飯的!”

“這仗不止要打,還要大獲全勝!”

誰都看出來了,皇帝不是生氣,而是非常生氣。

好好的改革進程,被數次打斷。

俞士悅也是個蠢的,這點破事還沒查出來!

朱祁鈺目光兇厲:“朕明白,你們不願意打,不是畏戰,而是心疼軍費!”

“鄭和時候,蘇門答剌和明軍交戰,被打得潰逃,可鄭和那個蠢貨,打完了就放過他們了,還假惺惺的賜他們寶物,真的愚蠢!”

“朕若是太宗皇帝,早就一道聖旨把鄭和吊起來抽十鞭子,讓他去蘇門答剌給朕收一百萬兩銀子作爲戰爭賠款!”

“軍費朕來出!”

“準確的講,是戰敗國出!”

就知道皇帝有幺蛾子,原來是想從這些窮國身上刮油水呀。

胡濙和葉盛狂翻白眼:“陛下呀,您只看到戰勝,卻沒看到蘇門答剌多窮啊!”

“上哪出一百萬兩銀子軍費啊?”

“三寶太監也很無奈呀,若是能刮出油水,怎麼會不要呢?”

“不然我們爲何要閉關鎖國,因爲國外太窮了呀。”

丘濬等人也是這樣認爲的。

鄭和,方方面面都是頂級人才,豈能看不到利潤,就是沒有嘛。

朱祁鈺嗤笑:“諸卿,你們認爲什麼是財富?”

丘濬一聽,這是我的專業呀。

“回陛下,臣以爲財富的本質是勞動,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就說那銀子,也是經過勞動才製成的銀子,如果沒有全社會的勞動,那麼銀子就一文不值。”

這是丘濬的經濟論,比西方提出來早幾百年。

可惜歷史上沒人重視丘濬在經濟方面的貢獻。

朱祁鈺讚賞地看了他一眼:“沒錯,是勞動,蘇門答剌窮,但他們有人啊,把人抓來給咱們當奴隸,不就創造出來財富嘛。”

“何況,蘇門答剌乃多金之地,土人手裡都有黃金,你們說說那些貴族,沒有金子嗎?”

確實有金子,他們和大明貿易,都是用金子交易的。

朱祁鈺冷哼一聲:“所以這場仗,不止要打,還要大打!”

“大明要戰勝,戰勝後向聯軍諸國,索要五億銀幣,不給的就滅其國,奴其民!”

說着,他伸出五根手指頭。

胡濙倒吸一口冷氣,您這是搶錢呀,他們要是有這麼多錢,我們也不會閉關鎖國了。

“陛下,兵從何處調啊!”

葉盛苦笑:“僅看這架勢,東南夷怕是都參與了,東南夷六十多個小國,都是海島之地,怕是要調動一百多萬大軍。”

“先不說財政能不能支撐,咱們沒有那麼多人啊!”

“咱們貿然佔領那麼多地方,建設、移民又要花多少錢啊,大明負擔不起呀!”

這是實話。

那些國家是弱,但人家能跑啊。

人跑了,大明一國一國去打,得花多少錢啊,距離的問題是無解的。

佔領了地盤就得建設,看看交趾砸進去多少錢了,交趾還這個熊樣子呢。

所以大明實行閉關鎖國,因爲惹不起,這些窮國會敲詐大明的,穿鞋的真怕光腳的。

朱祁鈺笑了:“葉卿,你是不是把東南夷想象成瓦剌了?”

葉盛一愣。

“看見柬埔寨軍的實力,郭登三將,九萬人,一個月就打下了柬埔寨。”

“你們覺得,那些海島小國的實力,能比柬埔寨強嗎?”

皇帝這麼一說,似乎是這個道理呀。

朱祁鈺笑道:“說實話,朕連北軍都不捨不得調動,那是天下精銳,他們用二十個人換一個,朕都虧死了!”

這些北軍都是精銳的邊軍,經歷過土木堡之戰、瓦剌之戰、韃靼之戰等多個戰役,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關鍵這裡面有很多騎兵啊,死在馬下那可虧死了的。

“你們說說,大明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他話鋒一轉。

葉盛回稟道:“雖說不上大盛世,但起碼天下百姓都能果腹,不說吃飽,能活着就很好了。”

這是實話。

“天下吃不上飯的人遍地都是,尤其是那些半大小子。”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一對百姓夫婦,都有五六個孩子,養得不上不下,吃不飽餓不死。”

“又有多少男丁閒置在家?”

“朕打算從民間徵二百萬個半大小子,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家中人口多的優先招募。”

現在是人多地少,一家七八個男丁伺候幾畝地,僅僅夠吃,想出來賺錢的遍地都是。

而這些半大小子,正是好勇鬥狠的年紀,不知死字怎麼寫,這都是好兵。

“陛下,那些窮苦人家的小子骨瘦如柴,又調皮搗蛋,不懂規矩,如何徵入軍中?”

吃不飽當然瘦了,尤其肚子裡沒油水,特別能吃,肚子跟無底洞似的,吃這麼多還瘦。

正常是不徵這種兵的,花錢多不划算。

“瘦不瘦的無所謂,去軍中吃兩個月就長開了。”

“重點是,這樣的人,大明有上千萬!”

說白了,就是損失了也不心疼。

還能減少地方人口。

剩下來的,又是一批南軍精銳。

關鍵還減輕了地方負擔,這些人直接就可移入新地。

胡濙驚訝地看着皇帝,皇帝這是要幹什麼?耗費巨資訓練一支南軍精銳,目的是什麼呢?

“陛下,二百萬人,要消耗多少銀子啊!”葉盛覺得恐怖。

“安家費一塊錢,軍餉按照最低標準發,在軍中吃六個月投入戰場,起碼需要五塊錢。”

彭韶掰手指頭算:“二百萬人,就是一千萬銀幣呀。”

“再加上裝備、行軍補貼、軍中消耗、撫卹金等等,又得需要一千萬。”

“還沒打仗呢,就這麼多錢呀。”

“陛下,這也太多了吧!”

大明去年財政巔峰,收入2300萬兩。

“這些人若給朕帶來一個億的收益呢?還多嗎?”朱祁鈺問他。

可能嗎?

那些國家窮得都揭不開鍋了,上哪弄這麼多錢賠給您呀!

胡濙和葉盛對視一眼,卻覺得划算啊。

土地的價值呢!

這些土地,都是產糧之地呀。

大明爲什麼急着打柬埔寨,不就是急於安置國內人口嘛,如果能用兩千萬,打下東南夷之地,就算再投入一個億,也是賺的。

但這得需要內帑長期支持,反正皇帝銀子有多是。

“陛下,萬一收不回來咋辦?”胡濙有點心動。

“賠了唄,朕起碼賺個面子,兩千萬買朕一個面子,虧嗎?”

誰敢說虧呀。

胡濙和葉盛算看出來了,皇帝鐵了心要打。

“那國內……”

“國內是國內,戰爭是戰爭,兩者不挨着,戰爭要打,國內建設也不能停!”

朱祁鈺擺擺手:“那就先徵召軍隊。”

“戰爭要錯開雨季。”

“這樣吧,爭取在七月前,把徵召的大軍送去廣西,在廣西熟悉三個月氣候,十月份雨季過去,進入交趾,在交趾熟悉氣候一個月。”

“十一月,或者十二月開戰!”

前面要先擊退東南聯軍,然後就用新軍去平定各國。

“陛下,這一戰要協調水陸兩軍,怕是還要運戰馬過去,需要騎兵打機動戰。”

胡濙苦笑道:“您覺得誰可爲帥?”

安南馬太小,漢人高大身形施展不開。

這是明擺着呢嘛,于謙唄。

方瑛可勝任不了,方瑛統率十萬精銳就是一大關了,讓他帶着幾十萬大軍去打,自己都得打亂了。

朱祁鈺皺眉:“朕捨不得北軍精銳被消耗掉啊。”

“馬上天氣就愈發炎熱了,交趾的熱和北京的熱可不一樣,北軍未必能受得了。”

“朕想下旨把北軍調回來。”

於康率領北軍,此時正駐紮在柬埔寨和交趾,隨時準備屠城賺錢。

胡濙見皇帝避而不談統帥之事,苦笑道:“調回北軍,哪隻軍隊可用啊?”

“倭軍、貴州軍、朝鮮軍。”

朱祁鈺道:“再令王越在朝鮮徵兵,多多的徵,有多少要多少。”

抽丁,這是最快漢化的辦法。

看看廣西被抽的,已經全是漢人了。

好壞都是相對的,看看軍中,涌現出多少廣西將領?曾經的廣西土人,如今都是富戶,誰家不妻妾成羣?哪家不是皇帝的死忠?

從朝鮮抽丁,就會誕生很多朝鮮勳臣,仗打得多了,他們就會成爲皇帝死忠,自然成了漢人,對大明忠心不二。

“女真那個都喜就不錯,調他南下,告訴他打好這一仗,朕封他爵位。”

都喜是李滿住的兒子,投降大明瞭。

“南方各省各軍,抽調一萬人,去交趾集訓,先適應氣候。”

“從京師運送軍備實在麻煩。”

“在瓊州府建立軍械廠,仿武漢制,供應交趾軍械。”

大明對瓊州開發很一般,畢竟孤懸海外,又沒拿得出手的東西,自然窮了。

經過這場戰爭,瓊州府就會富裕起來,也能讓土人快速歸化。

以後瓊州府就是軍械中心。

“如此成分駁雜的大軍,只有于謙能勝任這個統帥。”

“傳旨給於謙,授于謙平夷總兵官,賜天子劍、王命旗牌,統率海陸諸軍,調交趾水師、南海水師、福建水師、上海水師聽命於平夷總兵官。”

“駐紮柬埔寨的郭登、李震、歐信、於康聽命於邢國公!”

“交趾上下,聽命於邢國公,戰爭排在移民的前面。”

“再傳旨,立刻屠柬,限時一個月,北軍回京!”

至於雲南會亂。

朱祁鈺目光森寒:“從烏斯贓調兩千佛兵南下雲南,從朵思調一萬騎兵,從四川調兵三萬鎮守雲南。”

“再嚴令貴州各都司,湊兵三萬支援雲南,不出兵的土司視同造反!”

“給黔國公聖旨,務必守好雲南。”

“嚴守邊境,若麓川攻打雲南,黔國公以守爲主,反攻時,朕允沐家爲先鋒。”

“外省調去諸軍,歸雲南督撫王文統率。”

“給樑珤傳旨,上海水師出航,協助交趾水師,護送商賈回國,路遇挑釁,允許反擊。”

朱祁鈺看向胡濙:“老太傅,您覺得還有何處錯漏?”

胡濙微微凝眉,認真思考:“陛下,上海水師不能去協助交趾,老臣擔心呂宋、蘇祿、渤泥等國有變。”

“福建水師也不能動,一旦婆羅、爪哇等國攻打寶州,或者知道我國軍備設在瓊州府,攻打瓊州府的話,我們就沒有反擊之力了。”

“若調動天津水師,又擔心倭國參戰。”

“當務之急,是先收琉球之地,派兵駐紮,上下挾制倭國,不許其有異動。”

“然後守住寶州,再尋機和西葡兩國合作,尋求貿易出口。”“老臣擔心,這一仗不是一年兩年能夠結束的,若因爲戰爭而失去海上貿易,大明開海還有什麼意義呢?”

胡濙不愧老成謀國。

朱祁鈺從諫如流:“上海水師和福建水師暫不交給邢國公。”

“傳旨項忠,務必安撫好倭國。”

“再守住寶州南面的島羣,絕不允許任何人打斷寶州的開發。”

寶州府,是去呂宋的跳板。

“老臣樂觀的預估,這一戰怕是要打上十年之久。”

胡濙如此悲觀,主要是太遠了。

這些國家又太窮,明軍登陸,他們就往山裡面跑,想逼他們繳納戰敗賠款,難之又難。

朱祁鈺卻不以爲意:“邢國公鎮守南方,朕不擔心。”

“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

“這口氣,朕必須要出!”

胡濙翻個白眼,您是出氣嗎?您就是垂涎人家的土地。

不過這些屬國也確實不知天高地厚,竟想試一試上國的實力,那就送他們上路吧。

奏疏傳到內閣。

內閣直接就炸了。

尤其對麓川、阿瓦殺戮大明商賈,讓他們感到輕視。

連上國商賈都敢殺,這不就是造反嘛!

“這兩個國家,必須亡國滅種!”李賢擲地有聲。

因爲皇帝在這兩個國家上圈了個紅圈。

朝臣沒人反對,和麓川的恩怨也該徹底了結了。

重臣在議事。

俞士悅卻被皇帝的口諭罵了一頓,他立刻明白,調查方向錯了,皇帝不想知道倭靈王怎麼死的。

他調轉查案方向,南宮錢財堆積如山,錢是哪來的?

一查就查到了,商賈送的。

立刻抓捕所有給倭靈王送錢的商賈,審問爲何送錢,圖謀什麼等等,順勢就把鹽商給帶出來了。

京師街道十分熱鬧,因爲青樓的老鴇,被八光了遊街。

這是內閣的手筆。

狠狠給被欺壓的青樓女子出一口惡氣,這些老鴇還會充入軍寄營。

也是罪有應得。

一扇窗口,張來兒看着一羣老鴇被遊街,目光深沉,幽幽嘆息,若非她有西廠這張護身符,她也被牽扯其中了。

不過,她卻穿着一身西廠把總的官服,她又升官了。

“看什麼呢?”一個身着指揮使官袍的男人問她。

張來兒面容恭順,眼前這個男人,是新任指揮使,叫袁彬。

就是那個袁彬。

袁彬看着張來兒嬌媚的臉蛋,道:“你已經不是會館的人了,如今你是西廠的把總。”

“標下知道。”張來兒單膝跪地,恭敬行禮。

袁彬,從死囚一躍成爲西廠指揮使。

他卻變了很多,曾經的他可是倭靈王的死忠,陪伴着倭靈王在漠北度過最難的時光,倭靈王囚禁南宮這幾年,他在宮外默默守候。

終於等到了,卻是他全家被曹吉祥給蹂躪死的結局。

他被鄭有義提出來,在西廠當差,算撿了一條狗命。

三年而已,他就從一個普通番子,坐到了西廠指揮使的位置。

他也親手了結了自己的過去。

袁彬目光往南宮方向看了一眼,然後頭也不回的下樓,去西廠,提督太監鄭有義有事找他。

就差一點,俞士悅就查到他了。

幸好,皇帝一道口諭,把俞士悅罵回去了,纔開始順着皇帝的心意查。

“皇爺有密旨,要在瓊州府建一座軍械廠。”

鄭有義看着袁彬,眼神中看不出喜怒:“此事多麼重要,不用本督說了吧?”

“這些年,西廠不出外勤,只負責揪內鬼,清查廠衛中的渣滓。”

“而建軍械廠這等大事,皇爺特意交給西廠,是對西廠的信任,本督把此事交給袁彬和張來兒,你們兩個來負責,務必不能負了皇恩!”

一聽有任務,張來兒面露喜色。

袁彬則跪伏在地,接下任務。

要從軍器局和兵仗局中挑工匠過去主持,也需要建高爐等事,需要一點時間籌備。

這段時間,袁彬則從西廠中抽調人手,還要帶着人去選址。

不能隨便挑個地方就建,瓊州府海上交通便利,同樣會引來多國覬覦,一定要挑個安全地方建廠,還不能離港口太遠。

鄭有義對袁彬操作的紅丸案十分滿意,他也在糾結,袁彬知道的太多了,是不是該殺人滅口?

可皇爺沒有指示,一時間他也猶豫了。

所以選了袁彬去瓊州府,一來是離開京師,省着被查到;二來是萬一皇爺要滅口,也方便殺死。

但更多的是去避避風頭。

袁彬心中感激。

門可羅雀的邢國公府,今天格外熱鬧起來,各路公爵、文臣訪客如織。

卻誰都進不了于謙的府邸。

于謙一概不見。

此刻,他就像是一隻受傷的貓一樣,他感受到了皇帝的蔑視!

皇帝又給他統兵打仗的機會了。

並且不設任何限制,允許他從各軍中挑將領,還讓講武堂全部、翰林院大部分進士,全都隨軍去學習打仗。

宮中太監、廠衛番子,幾百人都要隨着去打仗。

皇帝是篤定了他于謙不敢造反!

對,是不敢!

皇帝表現出極爲寬廣的胸襟,壓根就不疑心他會造反。

哪怕您表現出一絲來,也讓我心裡好受點啊!

于謙感到了輕視、蔑視,甚至是無視!

皇帝壓根就沒把他當個什麼玩意兒!

他還巴巴的搞出陳友案,想外出統兵,跳出京師這個圈子。

如今看來,他才發現自己多麼可笑啊,他就是個小丑,給皇帝解悶的小丑。

那道派他去統兵的聖旨,更像是在笑話他。

笑話他于謙,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皇帝有絕對皇權,根本就不怕任何人造反,因爲你反不了!

你于謙要是造反,恐怕連於康你都調動不了!

那朕爲什麼要疑心你呢?小傻瓜!

“嗚嗚嗚!”

于謙趴在桌上,哭出了豬叫。

老淚被臊得流個沒完:“老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立下再大功勳,難道比徐達還大嗎?”

“太祖皇帝擔心過徐達造反嗎?”

“封狼居胥的藍玉,不也是說殺就殺嗎?”

“老夫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原來小丑就是我自己啊!”

“嗚嗚嗚!”

六十多歲的于謙,嚎啕大哭。

他把自己太當回事,也太不把皇帝當回事。

以爲皇帝不擅長打仗,就制不了你于謙嘍?

看看皇帝調配的各軍就知道,軍中一定派系縱橫,不可能完全一條心,跟着于謙造反的?

最可怕的是,調兵權在皇帝手裡,沒有軍機處加印,任何人無權調動大軍。

後勤捏在朱英手裡。

朱英會跟着他于謙造反嗎?不可能呀。

所以,于謙只是皇帝手裡的工具人。

這一刻,于謙才明白,自己就他孃的是個工具人。

皇帝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的擦屁股紙。

這纔是他的定位。

于謙哭完,便讓人收拾行囊,去交趾吧。

工具人也比死人強。

方瑛收到風聲,心裡不是滋味,他是交國公,在交趾的戰爭應該讓他來打啊。

爲什麼讓于謙去打,于謙已經是國公了,封無可封了,難道封王?

他可沒想過,自己統帥不了幾十萬大軍。

自從榮封交國公後,他已經飄了。

他長子又誕下一兒三女,已經和陶成定親,嫡長女嫁給陶魯爲妻,嫡次女則嫁給陽武侯爲妻,嫡三女則嫁給郭璟的嫡長子。

郭璟是郭登的族兄,那可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郭璟和宋傑一樣,在宮中當了十幾年侍衛,才外放出去爲將,如今還在南京拱衛皇帝呢。

他的兩個孫子,如今還在待價而沽。

回到京師後,方瑛就十分張揚,四處撒錢,講求排場,日日飲宴,皇帝申斥他,他也不知收斂。

倒是陳友的兒子,陳能想將女兒嫁給長孫方壽祥爲妾。

侯門嫡女給人爲妾,也讓人笑話。

方瑛卻瞧不上,陳能五毒俱全,什麼才能都沒有,還不知進退,這樣的人,早晚被削爵。

陳能被拒絕後,四處說方瑛的壞話。

方瑛沒搭理這個蠢貨,他早晚死在這張嘴上。

外面風起雲涌。

宮中卻十分寧靜,皇帝不在京師一年半了,皇后唐雲燕管理後宮,大權在握。

她又爲皇帝誕下一個兒子,長子已經四歲了。

聞聽朱祁鎮死的時候,她當晚竟喝了點酒,她十分清楚,朱祁鎮一死,皇帝的皇位就穩如泰山。

而皇位徹底穩固,就要換太子了,她的兒子朱見淇,就要坐上太子位了。

她極爲聰明,又經歷過殘酷的政治鬥爭,格外注意兒子的安全,謹防有人暗害自己的兒子。

她也要保證皇帝其他子嗣的安全。

皇帝不在宮中,出了事就得找到她頭上,她擔待不起。

她耍花招得了皇后之位,讓皇帝極爲不喜,甚至一向疼愛的吳太后,對她都愛答不理的。

所有一切都沒了,就剩下兩個兒子。

所以她謹小慎微。

皇二子四歲了,快要到讀書的年紀了,必須要在皇子出閣讀書之前,謀求得到太子之位,以防生變。

這一年多,她主持後宮,對前朝事充耳不聞,只是撫育皇子。

皇后不動,後宮嬪妃自然一動不敢動。

內閣還在爭吵,認爲戰爭的錢該內帑出,戶部負責國內建設。

這場戰爭,初期費用怕是要花200萬,後面還得花,再加上徵兵二百萬人,再打仗,怕是要在2300萬以上。

純屬冤枉仗啊,收不回來多少成本的。

所以戶部不想掏錢。

皇帝有錢,讓皇帝出唄。

這時,李秉已經卸任熱河督撫的職位,由王恕接任。

本來該是王恕爲熱河督撫,李秉爲漢州督撫的,但漢州現在還沒影呢,就由李秉爲主,王恕爲輔。

大明要成立第七部,財政部,簡稱財部,第一任尚書就是李秉。

熱河督撫變成王恕,陳泰爲輔。

陳泰真是建築天才,豐富了棱堡用途、開發水泥、研製新水泥、燒製青磚鋪路、降低青磚成本等事,都是陳泰的功勞。

陳泰在熱河三年,竟被賜了十二枚銀符,可見其功。

按照資歷來說,王恕和陳泰,都沒資格當這個官,以前熱河新建,調個資歷不足的沒人上疏勸諫,如今熱河可是一塊肥肉啊,誰不想咬幾口啊。

但皇帝力排衆議,直接定下來,王恕的任期只有一年。

然後撤督撫,權力歸布政使。

李秉悄無聲息的入京。

皇帝先幫他燒一把火,等火燒盡,魑魅魍魎就會蹦出來,到時候就是他財部立威的時候。

天下青樓,也會歸戶部和財部共同管轄。

而在南京。

朱見深還在哀求孫太后,不要將周氏殉葬。

孫太后聽得煩心:“她得了那種髒病,如何能活?你好好準備準備,皇帝會給你挑個好封地的。”

朱見深目光黯然,從小長在這麼極端的政治環境裡,他沒瘋已經心理素質強大了。

他今年十四歲了,必須得有分寸,否則他是存活不下去的。

“孫兒,哀家老了,庇護不了幾年了,若不趁着哀家尚且還活着,你怕是連謀求封地的機會都沒有了。”

孫太后看着她:“去吧,和皇帝說說,你看中了哪塊地方,他不會難爲你的。”

朱見深不明白,爲什麼皇祖母偏偏不肯救他母親?

但還是乖巧的謝恩。

孫太后看着他的背影,幽幽一嘆:“你母親要的太多了,害死鎮兒的遺腹子,難道還該苟活於世嗎?”

南宮四處漏風,周氏說的那些話,孫太后都知道了。

所以她下定決心,殉葬周氏。

雖然她也不清楚,那些女人肚子裡的是不是朱祁鎮的兒子,反正這話不該周氏來說,這讓她十分反感。

她認爲周氏和兒子沒一點感情,所以殉了她。

“德王也是屬狼的。”

孫太后冷哼:“讓他成爲哀家宮外的支柱,能靠得住嗎?”

另一個外封的名額,她必須好好斟酌斟酌。

消息自然傳到了朱祁鈺的耳朵裡。

朱祁鎮一死,他的兒子是翻不起風浪的,尤其是諡號已上,塵埃落定。

“讓孫繼宗隨軍南征,給他個立功的機會,掙回爵位。”朱祁鈺自然投桃報李。

“俞士悅是真蠢,到現在還查不出來!”

已經明擺着的了,把髒水往鹽商身上潑。

奈何俞士悅就是慢。

內閣加印後,中旨頒發各地,先說東南聯軍攻打大明,大明被迫反擊云云。

密旨傳到了交趾。

朱英忙得腳不沾地,二十萬北軍南下,駐入新益州各地,還要安置移民。

今年來的移民,都沒有房子住的。

要建房分地。

交趾的土地根本就不夠分了,只能分一些森林地,只能先安置在交趾,等着明年就移去新益州。

建房子並不難,交趾遍地是木材,只要燒磚就行。

朱英想修磚道,方便通行、行軍。

就讓各地建磚窯燒磚,磚窯開得遍地都是。

所以木材、轉頭都不缺,建房子也快,暫時安置下來,口糧則由官府供應。

但不白供應,要用木材來換。

進山伐木,用木材換糧食和錢。

交趾龐大的熱帶雨林,正在急速減少,上千萬人在山裡伐木,一人伐一棵,森林也沒了。

何況是夜以繼日的伐木,再大的森林也扛不住人常年伐。

大規模伐木,催生出了大批傢俱廠、木材廠,比直接賣木材更賺錢,打成各種傢俱,運回內地去銷售。

一片一片房子在建成,一塊塊土地從森林變成生地再變成熟地。

而土人則不停往更高更深的山裡面跑。

此消彼長,交趾的耕地面積在增大,能安置的人口在增多,一座座城池出現在交趾。

各個城池,用青磚路連通。

因爲交趾雨季漫長,用熟土鋪路,到了綿延雨季十分泥濘,鋪設磚道,就能解決雨季行走的難題。

朱英優先開發通往新益州的方向,打通原始森林,和新益州連成一片。

大批大批的後到的移民,也被安置在這。

被驅逐回國的使臣,比如邊永、潘本愚等人,都留在交趾越巂府和牂牁府,負責帶着人往砍伐通往新益州的森林。

後來的多是佃戶,他們在江南也是種地出身的,用斧子砍樹,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關鍵這些樹能換口糧和錢財。

朱英給郭登三人送去密信,約定好時間,立刻動手,先屠了新益州,過了雨季再開發。

令信傳到各地去。

駐紮在新益州的,都是北軍精銳,這些人死一個皇帝都心疼。

這段日子過得太舒坦了,老柬的婦人快把他們吸乾了。

收到軍令後,他們立刻收起懶洋洋之態,都十分清楚,屠城稍有不慎就會被反殺,這錢不好賺。

二月十九。

新益州忽然下起了疾風驟雨,鮮血能把瀾滄江染紅。

遍地都是慘叫聲,槍聲不絕於耳。

同一天,夏壎率領紫電軍西進,爲移民開拓道路,前面血肉橫飛,後面的移民駐入。

於康下令,七天不封刀,不許自相殘殺,違令者斬。

二十萬北軍,加上十五萬劍南軍。

這十五萬,有七萬多廣西軍,一萬貴州軍和三萬朝鮮軍,三萬倭軍,合計十五萬,由郭登三將分管。

整整七天,柬埔寨被從地圖中抹掉了。

前一秒還和明軍打招呼呢,轉瞬明軍化身成虎狼之師,拿出火槍對他們開槍。

七天後,於康清點戰損,鼻子都快氣歪了,竟損失247個人!

都是貪功冒進,追進山裡被人殺死的。

這些人自持藝高人膽大,結果死了,於康都沒法和皇帝交代。

休整三天後,北軍乘船回京。

紫電軍則帶着移民駐入血腥味還未散去的各城。

郭登也在統計戰損人數,損失一千多人,多是朝鮮軍,這些朝鮮人連殺手無寸鐵的人都殺不了,着實讓人無語。

倒是倭軍的戰鬥力,讓他刮目相看。

這些小矮子就是天生劊子手啊。

休整三天後,各軍上山伐木,包括新移民,全都上山伐木,因爲雨季要來了,快速搭建房子,度過雨季。

同時,也是收縮山裡土人的生存空間,加速他們在雨季中死去的步伐。

至於柬埔寨地方作亂,在精銳面前就是個笑話。

戰報也傳去中樞。

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15章 死太監!哀家誓要殺你!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31章 以萬物爲芻狗,權鬥不看蒼生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
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15章 死太監!哀家誓要殺你!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來,朕把皇位讓給你!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96章 皇太后,朕賜你一匹驢!奴婢謝陛下隆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117章 於太保,朕說過,朕給你擔着!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31章 以萬物爲芻狗,權鬥不看蒼生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變成傻子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