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

景泰二十三年,九月,謝遷、王華合著的一篇外交論,誕生。

在報紙上惹起滔天熱議。

愛國,是個亙古不衰的話題,生活在世界霸主國度的百姓,也熱衷於大明如何當好世界霸主,進行了一系列人上人構想。

這篇文章,頗具匠氣,有模仿古文之嫌。

但內容發人深省,匠心獨運。

尤其謝遷提出了一個“世界共同體”的概念,大明作爲世界霸主,理應負擔起調節世界矛盾的職責。

鴻臚寺立刻站隊,邊永、潘本愚等人發表文章,提出新世界新外交的理念。

還有民間學者提出,大明百姓應做天下萬民表率,主動參與外交,做好天朝百姓該做的外交事。

謝遷抓住熱點,每日發表一篇對外交的看法,詳細論述該怎樣外交?怎樣通過外交,大明掌控世界?

王華則論述了,大明爲什麼要掌握世界?掌握世界有什麼好處?

一篇篇文章發表在報刊上。

從京師熱到了江南,熱到了交趾,熱到了西域、東北。

天南海北的文人,都在論述外交的重要性,如何展開新外交?

王鏊提出,若以陸權論,大明應該佔住世界要衝,進而來掌控世界,才能更好的實現有效外交;而以海權論,則要佔住海道要衝,控制世界。

他詳細論述了,陸權論和海權論,掌控世界的不同方式。

在項忠的基礎上,論述了基於主權建立世界要衝,羅列數據比較海權和陸權的好壞。

項忠的海權論,已經出現十幾年了,但民間仍然爭論不休。

主要原因,大明是陸地國家,建立海權世界,對一輩子沒見過大海的士大夫而言,十分陌生,他們更喜歡當陸地霸主。

所以海權論,沒法深入人心。

項忠本想靠一篇海權論,陪祀先賢的,結果弄了十幾年,理論反覆修改,至今沒有形成一派學說。

王鏊卻在項忠海權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海權和陸權的最大不同。

陸權論,那麼就必須派兵去控制陸地上的要衝,大明從中樞派兵,最遠能到裡海,再往西已經不現實了,而越往西諸國越多,所以陸權是行不通的。

然而,海權論則是隻要佔住幾個荒島,就能組建一條條島鏈,把一個國家困在陸地上,藉此來控制一個國家。

這樣一來,不用爆發無休止的戰爭,只要控制幾座島嶼,就能控制一個國家了。

項忠沒論述明白的道理。

被王鏊一針見血的提出來。

建立陸權霸主,難度係數太高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建立海權霸主,那就太簡單了,只要控制小島,就能控制海洋。

這也得有一個前提,就得極力發展海運,讓世界各國依託於海運,離不開海運,若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海權論也發展不起來。

這就是帶英爲什麼是日不落。

因爲他們取巧了,不做陸地上的霸主,轉而目光投向海洋,佔據島嶼來控制大海。

而韃清偏偏閉關鎖國,所以他們用大炮轟開國門,逼着韃清向英國商人開放市場。

建立海權霸主的前提,必須得全世界依託海運,用海運線把世界連接起來。

王鏊認爲,在海島上建立基地,要比控制一個國家更容易,也更安全。

大明也可用經商把自己僞裝起來,通過商業,和各國建交,讓各國走海運貿易,把世界連通起來。

大明可發展海運公司,幫那些小國做貿易,還可提供貸款,用有效資產抵押即可。

若兩國交戰,大明作爲宗主國,可以派人去調停、斡旋,彰顯大明宗主國的權威。

大明想做世界霸主,要用軍事、政治、外交三管齊下,並用經濟捆綁一個國家,才能徹底控制附屬國,進而掌控世界。

王鏊將海權論和外交論融爲一體,惹得各界讚賞,項忠看完心裡酸溜溜的,寫了半輩子文章,被王鏊這王八蛋給撿便宜了。

民間學者基於這套學說論述推理,海權論開始深入人心。

朱祁鈺在宮中,也在看這篇文章:“連中三元的王鏊,思路還算清晰。”

“讓經廠,整理關於外交論的報紙,刊印出來,發佈天下,讓天下人議論議論。”

“理不辨不明,海權論辯了十幾年了,還要繼續辯論。”

“把陳選宣來。”

陳選是景泰十一年進士,在新益州任官十年,景泰二十二年調入中樞,擔任禮部右侍郎。

他父親是陳員韜,爲福建布政使。

很快,陳選進殿。

“陳選,你父親亡於任上,乃百官楷模。”

“朕希望你能繼承你父親的遺志。”

朱祁鈺道:“福建布政使位置空懸,朕想派伱福建,完成你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業。”

陳員韜在景泰十七年病故。

陳選在中樞一年多,朱祁鈺覺得是個可造之材,就想派他去地方當一任布政使,六十歲有望入閣。

“微臣願意完成父親遺志。”陳選沒有選擇,皇帝既然問了,就是打定主意讓他去。

他也知道,上一任布政使因爲貪污被抓,吏部推舉的三個人,裡面就有他。

但內閣覺得陳員韜在福建多年,如今他兒子又去,容易在地方形成勢力,就不太同意。

不想皇帝這麼有魄力,讓他再去福建。

今天的福建可和以前不一樣,福建包含寶州府和琉球,而寶州府在十幾年的開墾下,已成爲世外桃源一樣的存在。

琉球又是倭國要衝,和倭國貿易都要經過琉球,琉球自然是極富的。

皇帝又在福建設立軍械廠和全國最大的造船廠,福建從東南窮省,一躍成爲內地富庶省份。

有寶州的福建,纔是完整的福建。

朱祁鈺和陳選說了會福建事,才讓陳選離開。

白昂已經在門口候着了。

現在的白昂,已經是治水司一把手,全國的河道都歸白昂管。

“坐。”朱祁鈺對白昂極爲滿意。

大明治水第一人,絕對是白昂。

經過他手的水道,能繞着地球轉十圈,經他手的銀子,超過兩個億。

白昂皮膚粗糙,像個田間老農一樣,治水司的官員,全都跟他一樣,天下的水道,都被他們走了個遍,才一點點設計出圖紙,一點點治理,纔有了今天河道承平,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圖景。

在治水過程中,死去的官員超過了一百位,死去的技術人員,高達上千人。

每一個人,都葬在原地,立碑建廟,永遠祭祀。

大明砸進去治水的錢,已經超過了兩個億。

目前中樞還在往裡面投錢,主要改良各地的灌溉工程,修繕溝渠,架橋修路等等用途,就是讓種地更容易,產糧更多。

“劉吉上疏,西域算是承平了,內部應該沒什麼大戰要打了。”

“朕想修繕一條從長安通向西域的主河道,方便行船。”

朱祁鈺對運力十分不滿意。

大明在巴爾喀什湖最多能支撐二十萬大軍,根本不夠塞牙縫的。

他打算用人命叩開中亞的大門。

“陛下,打下西域之後,微臣就考察過了。”

白昂苦笑着搖頭:“西域缺一條主河,大明最長的三條河,長江、黃河、黑龍江,西域都不具備。”

“而且西北嚴重缺水。”

“微臣倒是想到了一條,從烏斯贓的雅魯藏布江引一條河,利用地勢流進西域,充沛的水資源,就能讓西域重新變成綠洲了。”

“若水流域足夠大,就能人工開鑿一條運河,和西域和甘肅連起來。”

白昂提出的是,從雅魯藏布江開始,勾連獅泉河,連接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河流,把高原上的水引下來,惠及陝西、寧夏、甘肅、西域、熱河等地區。

朱祁鈺凝眉,這個計劃白昂不是第一次提出來。

確實有希望實現,就是造價太高了。

治水司給的預算是七個億,外加一千萬奴隸,耗時二十年完成,這樣就能把西北徹底盤活。

中樞還真論述過,但因爲前景不明,就被否決了。

“白昂,你去過高原嗎?”

“人在高原上,呼吸都是問題,怎麼搞建設?”

“七個億,朕出得起,一千萬奴隸,朕也能給你,累死一千萬人,朕還能再給你一千萬人,奴隸朕有多是。”

“可是,你想過沒有,荒漠真能變成綠洲嗎?”

“劉珝上的奏疏朕看了,劉珝說西域之地,不是貧水,而是蒸發量大,會不會引下來的水,流着流着就被蒸發掉了?最後還是流不進西域?”

“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一千萬人同時施工,糧食怎麼供應?靠人一袋一袋抗上去嗎?”

“還得需要多少人運糧呢?”

“就算排除萬難,建成之後,斷流了怎麼辦?你白昂能付得起責任嗎?”

朱祁鈺不是心疼錢,而是覺得這項工程不靠譜。

過於想當然了。

烏斯贓全是高山,施工難度該多大?就算不計人命往上填,流下來的水真的能流到甘肅嗎?

大明需要一條河流,從內地到西域的河流。

只要有一條水源充沛的河流,那麼西域就是內地,大明的兵鋒能直接打到裡海去。

“陛下,若有這一條河流,大明能徹底掌控烏斯贓,甚至貫穿整條瀾滄江,整個老撾、柬埔寨、暹羅、緬甸、孟加拉百越之地,也都無法脫離大明!”

“這條河不管成功與否,都值得試一試!”

“爲何中樞不斷勸您,將這些土地外藩給皇子,就是知道沒有一條主幹流,大明的精兵強將沒辦法及時平叛。”

“可如果有這樣一條河流,從烏斯贓,通向大唐洋,通向西域,甚至能溝通到鹹海上去!”

“這一片流域,誰能是大明的對手!”

白昂不滿足於做治水司的司正,他想憑藉治水,而進入文廟!

朱祁鈺何嘗不知道?

大明不是不強,而是一身力氣無處使。

範廣在西邊打得這麼難,就是運力跟不上,若能派過去一百萬大軍,能推到歐羅巴去!

“陛下,若造價繼續下降呢?微臣儘量壓縮開支,控制在五億之內,外加兩千萬奴隸。”

白昂不甘心道:“兩千萬奴隸不計生死,微臣有把握在二十年內,開鑿出大明第四條長江!”

誰都知道,皇帝垂涎西邊的土地,受困於運力,大明的主力無法西出。

如果引出一條水流充沛的河流,運力問題解決,大明就是一個拳頭,想打誰就打誰。

還有一點,這條江還要穿過橫斷山脈,把怒江、瀾滄江打通,這樣就能從烏斯贓,順江而下,整個瀾滄江流域的疆土,都沒必要外封了。

而憑藉這條江,大明能控制整個百越之地。

從政治意義上出發,這條江的意義太大了。

朱祁鈺能不動心嗎?

“一鏟子一鏟子挖,什麼時候能把山脈鑿通啊?”朱祁鈺覺得可以試試。

“陛下,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不夠,咱們就用一百個人,一千人,一萬人,再不濟用一百萬人去挖!”

“日夜去挖,不計任何代價的去挖!”

白昂認真道:“微臣計算過,這條大江挖通,西域能增加2億畝良田,寧夏也會成爲一片綠洲,微臣預計能增加3萬畝良田。”

“而下游,和瀾滄江、金沙江連接到一起,還會增加上億畝良田。”

“雖然難度足夠大,但微臣有信心,在二十年內開鑿成功。”

朱祁鈺看向馮孝:“去把朝中重臣都請來。”

白昂知道,皇帝動心了。

其實他也沒把握,但僅僅能勾連瀾滄江,就一定會讓皇帝動心,但真正能讓皇帝做決斷,還得是西域問題。

西域稀缺一條大江,大明需要一條足夠運力的大江,供應物資,西出打仗。

重臣陸續進來,看見白昂一臉興奮,頓時猜到了幾分。

白昂最近瘋了似的推銷這個計劃,希望得到中樞允許。

他的功勞已經足夠名垂青史了,還不知足。

果然,李賢聽完,眼白上翻:“陛下,您怎麼能聽他胡說呢?”

“我就問你,一座大山,你能鑿出一條河道來?”

白昂不敢回答,反對聲最大的就是李賢,上次他也說動皇帝了,是李賢一口否決了的。

關鍵是整個中樞的重臣,沒一個答應的,都覺得不靠譜。

但這個計劃,他認爲不亞於長城對大明的重要性。

只能求助似的看向皇帝。

“用鏟子挖。”朱祁鈺幫他說。

李賢忍俊不禁:“白昂,你去挖,我看你幾年能挖通一座大山?這不淨扯淡嗎?”

“陛下您也是,這等不靠譜的話您也信?”

“臣等正在忙碌公事呢,以爲發生了不得的大事,才放下公事過來的,結果是這等事。”

李賢生氣道:“白昂,這些年你治水有功,足夠名垂青史了,難道你想讓一世英名,隨着這條不現實的大江,一起葬送嗎?”

白昂沒敢說話,李賢是當朝首輔,又是老資格,關鍵是他倆不對付。

他又看向皇帝。

朱祁鈺輕咳一聲:“李卿,朕覺得也還行。”

“你們來看。”

“雅魯藏布江,往西,可以連通獅泉河,這條河直接流進印度,在印度叫印度河。”

“只要連通雅魯藏布江和獅泉河,就能從雅魯藏布江直接通往印度河。”

“但是,你們看獅泉河往東,就是塔里木河的四條支線。”

“如果咱們把獅泉河和塔里木河徹底打通,烏斯贓的水就能直接流進塔里木河裡。”

“塔里木河呢,修通和疏勒河與伊犁河。”

“這樣,從烏斯贓上的水,就能流進西域,西域就會成爲富庶繁華之地。”

“最重要的是,將疏勒河和黑河連通,再把疏勒河和黃河連到一起,不連也行,流進甘肅就行”

“那麼,西域、烏斯贓,就能直接通往內地了。”

“咱們再看。”

“雅魯藏布江和獅泉河中間的部分,這是印度的恆河,咱們修通了這一段,就能和印度的恆河連通。”

“等大明佔據印度之後,印度有變,就能從烏斯贓派兵南下平叛。”

“當然了,修不修看朕的心情。”

“你們繼續看。”

“雅魯藏布江和孟加拉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有一段是可以連接上的,就這個雅魯藏布江河谷,只要咱們把這一段也連上,整條雅魯藏布江沿線,就都是大明領土了!”

“白昂還說!”

“你們看,這是橫斷山脈,這是秦嶺。”

“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瀾滄江很近的,只要把這三條水系修通,這三江流域,能逃過大明手掌心嗎?”

怒江是緬甸和暹羅的分界線,在下游叫薩爾溫江。

瀾滄江在下游叫湄公河。

“陛下,老臣等也知道好處。”

李賢苦笑:“按照您規劃的,雅魯藏布江,會成爲大明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但是,現在的技術做不到呀。”

這話讓朱祁鈺不爽了。

憑什麼做不到啊?

大明確實沒有高科技,但大明有多是奴隸可以用,工程造價也不是天價,憑什麼做不到?

“一鏟子一鏟子挖,挖不通嗎?”朱祁鈺有點生氣了,沒人看到這條江的戰略重要嗎?

掌握了這條江,大明就能西出巴爾喀什湖,把邊境推到裡海上去。

朝臣便是很無奈。

李秉忽然道:“陛下,西域之地,值得咱們付出這麼多嗎?”

“就說能開鑿成功,也需要二十年呀。”

“二十年後,西域風雲變化成什麼樣,咱們也不知道,到時候還有現在的好機會嗎?”

朱祁鈺眯着眼:“那西域省還要不要了?”

“百姓只看經濟效益,難道中樞也只看經濟嗎?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多麼重要,看不出來嗎?”

“不就有個朵思那塊爛地嗎?朕收了又怎麼樣?一年往裡面貼一百萬兩夠不夠?”

李秉立刻跪在地上,不敢說話。

看樣子皇帝是真的被白昂說動了,真的想開鑿這樣一項工程。

王複道:“陛下,您考慮過蒸發問題嗎?”

“打個比方說,溝通之後的江完全能夠流入西域腹地,但是,西域天氣炎熱,遍地是戈壁、沙漠,蒸發量巨大。”

“會不會流到一半就斷流了?”

朱祁鈺指着白昂:“你告訴他。”

“陛下的意思是,截斷獅泉河流向印度的一段,全部流向西域。”

白昂道:“如果印度河的流域還不夠,我們就改道流向印度的恆河,讓恆河水,流入西域。”

朝臣傻眼了,那印度不得熱死啊。

印度富饒之地,就徹底沒了,連水都沒有,有個屁用啊。

“改道一部分而已,印度還是有水的。”朱祁鈺笑道。

大明根本無力佔據印度,肯定要分封給兒子們的,兒子們要一塊王霸之基幹什麼?去當個逍遙國王算了。

所以印度水多點少點都無所謂。

“獅泉河的水要是還不夠,就把印度河的兩個源頭,都給截了,讓三條水系滋潤西域,讓西域徹底成爲富庶之地。”

朱祁鈺笑道:“這裡面還有一個好處,治水司入烏斯贓,也能讓烏斯贓徹底變成大明疆土,永遠離不開大明瞭。”

誰都看出來了,皇帝是鐵了心要改變水道。

先用印度河的水,然後用恆河水,直到足夠用爲止。“陛下,這麼大的工程,要花多少錢啊?”朱英很無奈地問。

“他說了五個億。”

白昂臉色一變:“陛下,微臣說的五個億,不包括您說的這些呀……”

“朕不管,五個億,兩千萬奴隸,朕出了!”朱祁鈺耍無賴了。

白昂可不敢接:“陛下,按照您說的,用三江水來滋潤西域,怕是要十個億啊!”

“滾蛋!”

朱祁鈺伸出兩根手指:“最多六個億,多一分都沒有。”

“九個億,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沒法在二十年內建成了!”白昂拒絕。

“最多七個億,再加一分,朕就把你推出去砍了!”

看着皇帝和白昂據理力爭。

朝臣都懵了,我們還沒同意呢,你們就說上錢了呢?

朱英弱弱問:“陛下,您哪來的七個億啊?”

要是有,您別放西域了,放內地好不好啊。

“朕沒有啊。”朱祁鈺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讓印度出。”

“啊?”

朝臣更懵逼,您把人家印度河給截流了,奴隸人家印度出了,錢還得人家出?

“宗主國要做一件大工程,難道世界諸國不表示表示嗎?”

朱祁鈺很無賴道:“這條江就叫中華江!大明第四條大江!”

“你們都什麼表情?外交論白看了?”

“泱泱世界霸主,要開工一項世界級的工程,難道世界諸國只拍手叫好,歡呼雀躍?一點都不表示?”

“你們這腦子當什麼天朝重臣啊!回去帶孩子算了!”

“看看你們這些無知而又愚蠢的眼神,朕都不願意跟你們說話!”

“動動腦子,要是花朕的錢,朕能答應嗎?”

朱祁鈺攤牌了。

朝臣被罵得狂翻白眼,您要是早這麼說,我們也不犟了呀!

有國家出錢,有國家出人,幫我們大明搞建設,這好事誰不願意啊!

可怎麼讓人家出錢呢?

“陛下,您是讓樑珤去搶吧?”王復弱弱道。

“你是不是傻?搶能搶幾個錢?”

朱祁鈺道:“你們說,這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富?”

大明唄!

“你們沒發現,葡萄牙買東西從來不差錢嗎?他們像是有銀礦一樣,隨便花。”

還真發現了,西班牙也不差錢。

這倆國家每次來大明,都是瘋狂採購,從福建採購到馬六甲,一路買買買。

他們離開了南洋後,還是那麼富。

“那你們說誰最富?”

“葡萄牙、西班牙。”朝臣回稟。

朱祁鈺笑道:“咱們要是打到他們本土上去,逼着他們籤和約,賠款一百億,你們說會怎麼樣?”

割地賠款?

這玩意不是先秦玩爛的嗎?現在還用?

有朝臣明白了,葉盛道:“陛下的意思是,他們賺了再多錢,那也是給咱們大明賺的。”

朱祁鈺點頭:“只要咱們一戰打崩了西葡中的一國,拿到賠款,咱們就能威脅各國,給咱們一筆保護費。”

“一百億有點誇張,收個一個億,朕覺得有可能。”

“一次一個億,打個七八戰,錢不就來了?”

“最關鍵的是,咱們能拿到西葡兩國賺錢的秘密,他們的銀礦到底在哪?”

“朕想要!”

沒錯,修這條河要用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大明有多是時間去打仗。

反正國家這麼多,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薅,總能湊齊的。

最關鍵的是海圖和銀礦,是大明急缺的。

“陛下的意思是,傾盡全力,襄助楚王就藩?”葉盛清楚,想打到西葡本土去,必須得讓朱見深在北非站穩腳跟。

“最晚明年,就讓楚王就藩!”

“三年內,佔據北非!”

朱祁鈺道:“之前答應他42萬,朕直接派給他一百萬大軍!橫掃北非!”

“糧食問題從印度和帖木兒想辦法。”

“他佔住北非,建立根據地,打西葡交給大明,大明來打!”

“諸卿,你們說說,這條江能不能修?”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不修也得修了。

白昂極爲激動,若是修成了,把西域萬里荒漠變成了綠洲,他白昂能憑此功入文廟,陪祀先賢,這一輩子值了。

“治水司開始考察地形,用幾年時間準備。”

朱祁鈺道:“準備好了之後,朕先墊資,就開始修。”

然而,一直沒說話的王竑卻開口道:“陛下,老臣看過農業司的報告,上面說西域多是鹽鹼地。”

“西域不是沒有水,而是土壤裡面多鹽,全是鹽鹼地,所以種不出莊稼來。”

“引烏斯贓的水西進,也解決不了鹽鹼問題,甚至還會加劇鹽鹼化,使得土地嚴重退化。”

“您預料中的綠洲和良田,未必能夠澆灌出來,反而會影響現有的耕地。”

王竑認爲沒必要爲這麼個工程,控制西域那塊破地。

倒是溝通怒江和瀾滄江,他是支持的。

百越之地除了氣候惡劣外,其他都好,是個富庶之地。

“王卿,你好好想想,朕開鑿這條河的目的。”

朱祁鈺道:“良田多少並不重要,有沒有,損失多少,朕都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戰略。”

“朕要西出,必須要有足夠的運力。”

“朕需要有一條如長江那樣的大江,讓大明的兵卒西出西域,攻掠各國。”

“大明想成爲世界霸主,疆域僅止於此,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信不信,朕只要一死,疆域就會縮回去。”

“因爲控制西域,中樞是賠錢的,百越之地又太遠,不如分封出去划算。”

“別搖頭,朕死了你們就會立刻變臉!”

這一點是證明過的。

太宗皇帝活着的時候,沒人敢說放棄交趾,宣宗皇帝繼位沒幾年,就放棄了。

“可有了這樣一條江,這些問題還是問題嗎?”

“別說沒有萬畝良田,就是把西域土地全部鹽鹼化,也在所不惜!”

“朕要的是一條通往西方的河!”

“朕要的是一條通往百越之地的江!”

“是戰略要道!”

“還有,王卿,你不覺得印度太富饒了嗎?”

“現在印度沒有強權,可當朕的皇子們,分封過去的時候,會不會成爲下一個霸主呢?”

朱祁鈺目光陰沉,走到地圖前:“王卿,你來看,印度的地緣優勢,和大明的地緣優勢,哪個更好?”

若從歐羅巴、非洲、亞洲地形來看,印度得天獨厚,佔據正中間。

大明呢,太偏了。

就算加上美洲、澳洲,大明也無法成爲世界中心的。

而大明想翻越烏斯贓去實控印度,根本不可能的,就算進入現代社會也做不到的,太遠太遠了。

既然無法實控印度,爲什麼不把印度變成爛地呢?

印度那麼熱,沒有了充足的水源,就是一片乾旱地,印度最大的糧倉旁遮普,就在印度河上。

再截留恆河水,讓恆河平原減產。

印度河道都在烏斯贓上,大明隨便改,印度就吃屎去吧!

等皇子成年後,把印度拆分成各個封國,再控制住印度的水源,印度就只能永遠依附大明。

烏斯贓這塊地方,實際效用什麼都沒有,但卻是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這裡面有整個亞洲最重要的水源,喇嘛教又有控制漠北的鑰匙,還有將印度和大明阻隔的天然屏障。

大明能俯攻印度,印度只能仰攻大明,水源又控制在大明手裡,他們蹦躂個屁啊。

“是老臣短視了!”王竑跪在地上。

朱祁鈺將他扶起來:“王卿,您不是短視,而是沒有將自己,視爲這個世界的主人!”

說到這裡,他環視諸臣:“你們都看到了朕的貪婪,卻沒看到朕的戰略眼光!”

“朕將整個世界視爲一個整體,又是一個個小個體。”

“大明是俯視全世界。”

“朕纔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而你們是代朕執掌這個世界的人。”

“謝遷王華提出來的外交論,歸根結底說的是眼光,時代變了,你們該站在世界的頂端俯視這個世界。”

“而不是將眼光只看在大明一角上!”

“朕要將整個世界變成一盤棋,任何國家都是朕手裡的棋子。”

“要有扶持,要有制衡,才能讓世界維持平衡,大明才能當好這個霸主!”

“以前大明也是東亞霸主。”

“但大明從來沒做過霸主該做的事情,所以大明在這個世界上存在感極低!”

“那些沒良心的附屬國,前腳吃了大明的好處,後腳就把大明拋之腦後!”

“原因什麼?諸卿知道嗎?”

“因爲大明太軟!”

“沒打到他們頭上!”

“給個屁好處,直接打他們,索要他們的金錢!讓他們給大明進貢,給大明服務!把自己當成下等人!”

“這纔是霸主!”

朱祁鈺語氣激烈,旋即語氣一緩:“但是,戰爭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個時候,就要展露政治智慧了!”

“用外交的手段,懷柔一個又一個國家,把他們變成大明的狗腿子!”

“別把這些國家當成人,把他們看做一座座金山銀山,動不動就收割一波。”

“但收割,不止打仗一條路,相反,戰爭是最落入下乘的。”

“要用政治智慧,要用外交手段!”

“把屬於大明的利益,裝進兜裡,不屬於大明的利益,分割開來,雨露均沾。”

“慢慢的,讓這些國家徹底依附大明,大明對他們進行瘋狂滲透,打斷他們的脊樑,讓他們從心眼裡把自己當成奴隸!”

“依附的不是仁義禮智信,而是利益。”

“別跟他們講書裡的那一套,只講利益,其次要講信用。”

“但這個信用,是對於大明來講的,比如說,他們欠大明的錢,那就得講信用還錢;相反,大明欠他們的錢,我們憑實力欠的,憑什麼要還?”

“利益,是外交中的最重要一環。”

說到這裡,朱祁鈺語氣一緩:“諸卿,你們都是這世上絕頂聰明人,放眼世界,比你們強的,沒有多少。”

“只是你們的思想太過於陳舊。”

“如今時代變了,大明以前閉關鎖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現在不一樣了,大明不能只吃飽,要吃好。”

“不是朕一個人吃,要讓大明三億百姓跟着吃。”

“以前吃土裡刨食出來的一點糧食,現在吃的是列國的貢品。”

“永遠記住,大明是世界霸主,站在世界頂端的人!”

“不止朕站在上面,你們,乃至民間百姓,全都站在上面!”

“三億明人,站在上面!”

“下面的所有人,皆是爲三億明人服務的奴隸。”

朱祁鈺話鋒一轉:“可是,怎麼說服他們爲明人服務呢?”

“諸卿,是不是需要講一個故事呢?讓他們深信不疑的故事,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把東西掏出來,奉養大明?”

“該不該給他們灌輸一套當奴隸的思想?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奉養大明?”

朱祁鈺笑了起來:“張儀能逞口舌之快,騙來楚王六百里。”

“大明需要一萬個張儀。”

“去列國給朕騙來一萬個六百里。”

“可以不給地,但錢不能少!”

“這叫縱橫家!”

“朕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論,不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而是一套強盜思維,把這一套灌輸給世界,讓世界人將這一套東西奉爲準則!”

“諸卿,大明是霸主!是這個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這套規則的制定,關係着三億百姓的幸福生活;這套規則的制定,關乎着大明在世界的地位,同樣關乎着朕這個大皇帝的世界地位!”

“朕是不是這世界上的唯一皇帝?是不是天下君王,見到朕都要奉爲君父呢?”

“就看這套規則了!”

朱祁鈺拍拍王竑的後背,走回御座上:“諸卿,改變一下思想吧,該從對內,轉變到對外了。”

“以前王朝是靠剝削百姓活着。”

“現在,朕想靠吸血列國活着,不止朕活得好,朕要讓三億百姓活得都好!”

“現在,制定世界規則的權力,朕交給你們了!”

“由你們,來制定這世界的規則,制定這個世界的遊戲法則!”

“朕執掌天下,但代朕宰執天下的人,是你們啊!”

朝臣聽得認真,待皇帝說完後,全都跪伏在地:“陛下一語驚醒夢中人,臣等醍醐灌頂。”

大家都是絕頂聰明人。

縱然有人私節有虧,但對大明的熱愛,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制定世界規則,激發了他們的權力慾望,以前是管三億人,現在要管十億人,當世界的宰輔,爽不爽?

“朕知道諸卿的心,朕都看在眼裡的。”

朱祁鈺笑道:“只是勸誡諸卿,該改變思維了,大明如此偉大,不該是朕一個人偉大,而是滿朝諸卿跟朕一起偉大,整個天下的明人,隨朕一起偉大!”

“這個世界,本就由大明踩在腳下的,如今只是換個方式而已。”

“所以朕對募集改造中華江的錢,很有信心。”

一提這事,朝臣又翻白眼。

您早說不用自己掏錢啊,我們還跟您犟什麼啊。

現在是理論階段,還是要實地考察的,考察之後要層層批覆,到時候朝臣就知道這個工程可不可行。

就算施工一半,中樞也完全可以叫停的,到時候剩下的錢,不就又入戶部了嗎?

正說着呢。

一個太監興沖沖進來:“皇爺,成功了!”

朱祁鈺猛地從御座上站起來:“真成功了?”

太監送上來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輸血成功的實驗。

第一次實驗是景泰十五年,一百個犯罪該處死的奴隸,分別採血,互相輸到對方血管裡去。

這項實驗耗時八年,經過反覆輸血,以及一些失血治療、輸血器械等等全套實驗。

經過幾千個奴隸的反覆實驗,終於確定輸血治療的新方向,但關於血型判斷,還在摸索過程中。

但這絕對是外科手術史上的巨大突破。

朱祁鈺看完,便給朝臣看。

朝臣一個個驚異非常,覺得這種實驗太慘了,好在用的奴隸也是罪大惡極的。

這項實驗還實行了跨人種輸血,也需要血型相配,幾乎是沒有問題的。

“陛下,這實驗是從何時開始的?”李賢小聲問。

“景泰十二年,但當時是理論階段,從景泰十五年開始,進入實驗階段。”

朱祁鈺並不覺得反人類:“這些奴隸本就該處死,讓他們爲大明醫療事業奉獻,是他們的福氣。”

“諸卿,這只是實驗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你們未來會知道的。”

朝臣頓時不寒而慄,難怪奴隸人數是保密的,只有廠衛知道具體人數,閣部只能約莫出個大概。

肯定還有很多奴隸,在進行秘密實驗。

他們都看過印度、希臘醫書,其中最震撼的是移植構想,皇帝不會也在實驗吧?

那太恐怖了吧!

印度醫書還好一點,希臘醫書是最反人類的,那裡面的很多思想,比青囊經還反人類。

可皇帝似乎一直在做實驗,已經做了十幾年了!

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99章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329章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
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99章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134章 撿起來,呈上來,朕拿金印砸死你!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329章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