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

寧夏旅遊,將沙俄風情城與沙漠結合。

龐大的阿拉善沙漠,連曾經遊牧的蒙古人都嫌棄,都往河套裡面跑。

經過治理的阿拉善沙漠,僅能控制沙漠不再吞食綠地,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總不能徹底遺棄吧。

以發展旅遊爲主,也是無奈之舉。

朝廷還試圖修建一條貫穿整個沙漠的鐵路。

但穿沙鐵路,修建難度巨大,而且毫無經濟價值,完全是浪費資源嘛,所以中樞決定,等引水成功後再行修建。

寧夏確實經濟價值不大,卻也達到了建省的戰略目的。

如今大明沒有外患,寧夏也從邊疆省份變成了內陸省份,完成了守備西北的歷史使命。

寧夏除了戰略價值外,並沒有其他價值。

西北諸省,除了山西、陝西之外,其他地區對大明來說,都沒特別大的意義。

山西和陝西重要的原因,他們是包裹京師的最裡層,所以重要。

若論經濟價值,西北諸省加在一起,都不如上海創造的經濟價值高。

當寧夏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後,朝廷對他的期待,就是養活自己,不要過度佔用中樞資源,僅此而已。

所以,寧夏才這點人口,支柱產業只有旅遊而已。

朝廷的重心,始終在江南和百越沿海之地,其他地方只要別太爛就行。

朱厚煐看過南方的繁華,也看到了東北的富饒,再看大西北,一片赤地,窮得可以。

從秦開始,華夏就在聚居在這裡,住了一千年,打了一千年,徹底把整個西北的水土搞爛後,最終放棄了西北。

即便景泰朝,用了五十多年治理這塊地方,修通中華江,勉強緩解了西北引水問題。

但想徹底恢復秦漢時期的關中富饒,還需要葉尼塞河和捕魚兒海的水南下才行。

屆時,西北將恢復繁華。

朱厚煐從寧夏出來,南下陝西。

陝西也是景泰朝拆分出來的省份,省治西安,在改名一百多年之後,又改回了長安,成爲西北第一大城市。

長安人口2100萬,常住人口也是這個數字。

人口不多的根源,是水資源匱乏,等葉尼塞河引水成功,長安人口翻番不是問題。

恢復漢唐關中繁華之後,西北能成爲特大城市的有,長安、太原、蘭州,未來都有希望突破三千萬以上的人口。

到了長安,朱厚煐一掃對西北的固有印象,被長安繁華所吸引。

陝西省,有非常多的旅遊地點,最著名的有三處,一處是長安大明宮,代表着盛唐輝煌的大明宮;

一處是長安漢代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每個都比大明皇宮大,最大的長樂宮,是八個紫禁城那麼大。

第三處,則是咸陽的秦皇宮。

華夏曆史上最顯赫的三個大王朝,秦漢唐,全在陝西。

所以,陝西是赫赫有名的旅遊大省,旅遊榜單常年霸佔榜一的寶座,每年要接待三十億次的遊客。

旅遊,撐起來陝西經濟總量。

遊客主要來玩的就是三大皇宮,每日都人滿爲患。

按理說,有皇帝在呢,皇宮應該是禁止對外開放的,甚至皇家園林也不許百姓隨便進。

可老皇帝並不在乎,北京城很多皇家園林都對外開放了,這些年,大明修建了很多行宮。

剛開始朝臣還認爲老皇帝是鋪張浪費,沒必要修建這麼多。

可發現老皇帝收門票之後,都說皇權不容踐踏云云。

可直到門票錢太多了之後,這些錢源源不斷進入內帑,他們又開始鼓動老皇帝再建一座,讓朝廷參一股唄。

越神秘越賺錢。

秦漢唐三代皇宮,是在原址的基礎上,恢復老建築,盡力還原皇宮的原貌。

建設之初,就以旅遊爲目的的。

效果是真的顯著,這年代的人對皇帝還抱有極強的神秘面紗,都想去看看皇帝居住過的地方,大明皇帝居住的地方不讓他們看,秦漢唐皇帝居住的地方總歸讓我們見見吧。

火了二十多年,撐起來整個陝西的經濟。

長安的繁華,有一半要歸功於遊客。

其他城市看見陝西旅遊爆紅,全都跟着效仿,華夏曆史太長了,大王朝國都不多,小王朝國都就太多了。

有的城市,居然開始僞造王朝,咱這沒有王朝建都,那就虛構出來一個。

最可笑的是僞造史前文明,吉林和黑龍江做出了表率,但人家起碼言之有物,僞造的地方可就有意思了,全憑臆想,造出來的東西一眼假,還四處鼓吹呢。

前幾年小說火的時候,他們以小說人物爲主題,走了一波情懷。

皇宮火了之後,全國遍地建皇宮。

最苦逼的是婆羅洲這種地方,都是野人,沒什麼歷史,當地就開始僞造史前文明。

很多神廟,應運而生。

什麼都跟風,什麼火,就遍地開花。

可是,這些僞造品也阻攔不住來陝西旅遊的熱情。

恰恰說明,盜版不如原創,劣幣被良幣驅逐,歷史罕見。

這就說明了老百姓不想看假冒的歷史,想看真歷史,好的旅遊景點,而不是圈錢的。

遊客的選擇,也促成了旅遊行業的規範發展,積極發展優質文化,摒除劣質文化,並且,減少跟風,大力原創,全力創新發展。

朱厚煐也參觀了大明宮,看完之後萌生一股擴建紫禁城的衝動,和漢唐皇宮比起來,紫禁城實在太小了。

一個長樂宮,就比紫禁城大八倍,漢皇宮有三座呀。

以大明的國力,再修建一百座紫禁城都無所謂,民間估計也不會反對。

可老皇帝爲什麼不修呢?

因爲夠住了呀。

皇帝是天下臣民的代表,節儉是美德,皇帝住紫禁城已經十分奢侈了,一個人能住多少個房間?

非要把紫禁城擴大一百倍,除了捱罵之外,還有什麼用?皇帝也不可能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去住,也不可能納一萬個妃子,完全是資源浪費。

如果能夠開放一部分賣票,老皇帝倒是可以考慮,可這就失去了擴建的初衷了。

甚至,老皇帝還在考慮規範後世君王納妃的數量,乃至天下人妻妾的數量。

朱厚煐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長安人很討厭這座旅遊城市。

本地人看見遊客都沒個好態度。

沒有小土豆,也沒有小公主,反而跟看見仇人似的。

因爲,長安遊客太多了,導致條條路擁擠,嚴重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而且遊客再多也無法給當地百姓帶來收入。

這年頭還沒有農家樂、民宿的概念,旅遊理念也比較初級,還沒發展到全民旅遊,全民參與旅遊的地步。

旅遊受益的只是本地政府和旅行社,百姓得不到實惠,人家當然討厭遊客了。

成熟的旅遊,是能帶動整座城市,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一起發財的,全民參與,全民發財。

目前旅遊行業不成熟,主要是閉着眼睛就賺錢,遊客是打破腦袋非來不可,攔都攔不住。

等什麼時候遊客的熱情消失,旅遊從買方市場進入到買方市場,旅遊行業自然就會升級的。

長安好玩的東西是真多。

朱厚煐完了三天,意猶未盡,又用一天時間,將旅行感觸寫進遊記。

他的上一本遊記已經大賣,他已經成爲了小有名氣的作家。

他用的是筆名發表的,肯定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有很多媒體要採訪,他都被他婉拒了。

而媒體上的評價,以及報紙上的讀者反饋,他都會認真閱讀。

現在寫遊記,總有一種榮譽感。

他寫的東西,真的有人喜歡看,這種寫作者的快感,一般人不懂。

朱厚煐每日多拿出很多時間,閱讀同類型的遊記,創作自己的遊記,儼然成爲他的工作之一。

和處置政務不一樣,他更享受寫作時的自由發揮。

長安給他最大的印象,古蹟多。

這座城市,是西北金融中心,經濟中心,交通要塞,還是一座現代火車城、汽車城,西北鐵路的造車廠,就設在長安。

長安缺水,無法承載巨型人口,所以就建了城市羣,將整個長安府,全都囊括進入長安,用整個長安府,分攤長安的人口壓力。

陝西總人口1.7億,常住人口僅有1.03億,未來會隨着葉尼塞河引水成功,人口會迴流的,假以時日,陝西將會成爲大明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從長安出來,朱厚煐又去了鳳翔府和漢中府。

雖然沒有長安繁華,但南鄭和鳳翔都是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經濟總量不如江南,起碼也有人口效應,拉動內銷是沒問題的。

從陝西到甘肅,甘肅可就肉眼可見的沒落了。

因爲朝廷將蘭州升級爲蘭京之後,人口瘋狂往蘭京跑,蘭州房價本來才2500一尺,瞬間飆升到了4000元。

幸好朝廷進行了限購,穩住房價,維持在3000元上下,這纔沒讓蘭京房價崩盤。

蘭州,纔是整個西北的中心。

中華江,真正得到改變的是蘭州,促使蘭州成爲中華江西北大閘,朝廷設水軍衙門在蘭州,控制整條中華江航道。

說實話,蘭州的位置不咋地,修在內長城之上,在甘肅狹長的地形中,也並不在中心地段上,反而靠近陝西近一點,不利於掌控整個甘肅省。

蘭州升級爲蘭京之後,甘肅省治遷到了甘州,甘州距離酒泉很近,原來甘州也是荒涼之地,但經過幾十年的治理,甘州已經一片綠色,中華江開通之後,甘肅乾旱問題大大緩解,甘州纔有了建立省治的資本。

不過,朝廷其實是想拆分甘肅的。

甘肅成爲一個省,本來就很不合理。

甘肅東西太長了,東西跨度一千六百公里,饒是在鐵路發達的今天,這麼長的距離,官員治理困難,百姓行走困難。

而且,中間還有時差呢。

大明並沒有用統一的北京時間,剛開始大明用四個時區,黑龍江時區-北京時區-甘肅時區-西域時區,每一個時區差一個小時。

可在景泰五十五年,朝中有官員認爲,既然用了四個時區,不如改用正確的時區。

大明的時區,是以紫禁城爲本初子午線,劃分的時區。

重新劃分時區,一直吵到了景泰六十五年,在景泰六十六年,確定採用八個時區。

大明跨度是八個時區,就直接採用八個時區。

也就是說,最東邊和最西邊,時間相差八個小時。

這樣肯定有分裂的隱患。

老皇帝最初是極爲反對的,他一直想用統一時間,不採用多時區制度。

可朝中官員卻認爲,既然大明選擇尊重時間,那麼就採用準確的時間,這是對時間的尊重。

爭吵了幾十年,最終還是改成了不同時區。

因爲這事,老皇帝在養心殿叱罵,這是分裂大明的根源,以後就會因爲時間不同而分裂的。

所以,甘肅就因爲跨越兩個經度,同屬甘肅一省,時間卻相差一個小時。

甘肅能不拆分嗎?

朝廷的意思是,將甘肅、青海、寧夏三省打亂,重新劃分疆域。

這件事卡在老皇帝身上,老皇帝認爲疆域確定下來,就不要隨意更改,這樣大規模更改省界,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影響,使得吏治會在一段時間內變得十分混亂。

朱厚煐就感受到了甘肅跨度之廣,一個省用兩個時間。

大明有很多一個省兩個時間的,但一般都是無人區,像這種內地省份是很少的。

西域也是一個省兩個時區,不過西域馬上就要拆分了,大概會拆分成兩到三個省。

因爲大明要正式確立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的主權,大明又要增加新省了。

拆分西域,因爲西域富起來了,中華江讓整個西域,變得極爲宜居、富饒、繁榮。

葉尼塞河引水進入西域之後,會再次滋養這片土地,尤其在南疆,多出一座甚至幾座大湖。

朱厚煐抵達蘭京。

這座剛被升格爲京師的城市,在景泰朝之前,只是一座軍事重鎮,並不受太大重視。

景泰朝早期,也沒有傾注太多資源建設。

一方面是西北不值得,另一方面則是西北土地嚴重荒漠化,支撐不起來龐大的人口,沒有人口就沒有經濟,沒有經濟就支撐不起來工業。

即便在蘭州沒有升格爲京師之前,蘭州也只是一座小城市,人口六百萬左右,在西北算大城市,在全國來算,只是一座中級城市。

也是所有省會城市當中,少見的不是工業城市的城市。

蘭州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

主要還是自然環境限制了蘭州發展。

經過五十多年的保護水土,蘭州生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連通鐵路之後,朝廷也開始投資建設工廠,發展工業,奠定工業基礎。

而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屬於潤物細無聲當中進行。

直到蘭州升級爲蘭京之後。

幾乎眨眼之間,人口突破了千萬,隨後節節攀升,一年時間內,人口達到了兩千萬。

若非緊急限制戶籍,人口可能會達到三千萬往上。

甘肅人口大規模往蘭京跑。

都想要京師戶口。

京師人口好唄。

剎那間涌入一千四百萬人,導致物價、房價瘋漲,交通擁堵,方方面面都出現了嚴重社會問題。

幸好朝廷控制,不然房價都得崩盤。

因爲連甘肅本地人都不知道,蘭州房價,和他們小城市房價差不多,當蘭州升級爲蘭京之後,人多房價肯定要漲的呀,所以就瘋狂買房。

還有很多炒房客來蘭京炒房。

大家都下意識的認爲,京師房子就一定貴,這可未必,大明有很多京師,房價都不貴。

而當城市建設穩定之後,蘭京人口開始下降,從兩千萬,下降到了1300萬,常住人口更是跌破了千萬。

因爲大家只想要個戶籍而已,買房子只是爲了投資而已。

該打工還得出去打工,該回老家還得回老家。

蘭京迎來短暫的人潮後,又歸於平靜,經濟忽然爆發式增長後,又迎來陣痛期。

而且,城市人口激增之後,城市就開始擴建。

結果剛剛拆毀了老路,人就走沒了,當地政府都懵逼了,你們這不玩人呢嘛。

作爲一座仍然缺水的城市,自然環境雖然得以克服,想憑藉薄弱的生態一躍成爲工業城市,着實不容易。

朝廷對蘭京的要求,維持西北核心地位,盡好京師應盡的義務,鎮守西北,重點發展輕工業,兼具重工業協同發展。

朱厚煐恰恰看到了蘭京短暫繁榮之後的荒涼局面。

甘肅總人口才1.1億,常住人口僅有6700萬,蘭京雲聚這些人,已經是潛力的極致了。

朱厚煐對甘肅的感受是,沙塵不多,環境治理效果顯著。

至於說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那純屬扯淡了。

這邊的百姓,都苦着臉,因爲剛剛吃到一波紅利,轉眼紅利自己跑了,能不痛苦嗎?

上個月賺一萬,這個月賺一千五,天地之別,過於悲催。

朱厚煐在蘭京時,收到了祖父的電報,祖父去崑崙封禪,讓他隨駕,他被迫終止巡視,本來定好的,下一站是甘州。

這座甘肅的新省治,正在擴建中。

甘州並沒有蘭京這麼瘋狂,本來人口一百多萬,目前僅漲到了三百多萬,也就是極限了。

朱厚煐決定,從崑崙山封禪回來之後,再去甘州看一看。

他在蘭京等待火車。三日之後,他登上去崑崙山的列車。

朱見漭心情真的好,雖然他猜測老爹是不放心他,所以將他踢出京師,但是,老皇帝禪讓是板上釘釘是事情了。

他已經和很多官員進行了利益交還,除了幾個死硬分子之外,其他人都已經答應他,支持他登基。

再說了,老皇帝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很強硬地說出禪讓的話了。

就算老皇帝想反悔,也覆水難收了。

朱見漭想不到,老皇帝有什麼翻盤的可能。

這次,帶上朱厚煐,也是拉攏自己的好大孫,省着被好大兒給拉攏走。

路上,朱厚煐將巡視結果彙報給祖父。

朱見漭在火車上,也在處理國政大事,絲毫不曾鬆懈。

這點頗有老皇帝之風。

“煐兒,地方之事,你怎麼看?”朱見漭問。

“回祖父,孫兒以爲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多問題就擺在明面上,卻沒有辦法解決,因爲一旦解決的話,就牽連出一連串的問題。”

朱厚煐苦笑道:“大明和大商不一樣,那裡我們漢人才有三代人而已,社會雛形又是咱們一手創造出來的。”

“可大明,卻是漢人的祖地,六千年來就生活在這裡,這裡面擁有太多的人情世故。”

朱見漭點點頭:“孤肅清朝堂,也只是得到一時清明而已,想讓廓清寰宇,非一日之功啊。”

“祖父,孫兒總以爲,咱們看到的地方,都是假的。”

朱厚煐直說道:“孫兒不管到哪,總感覺和百姓隔着一層膜,和真實的地方隔着很遠距離。”

“無論孫兒怎麼努力,都看不到摸不到。”

“所以,孫兒懷疑,孫兒所見所聞,都是假的,是有人故意讓孫兒知道的。”

朱見漭眼露滿意之色:“你能有這般見識,說明伱確實長大了。”

“的確,朝局便是這樣。”

“你越想看清越看不清,你看清的反而是別人讓你看到的。”

“中樞是這樣,地方也是這樣。”

“待祖父登基後,就讓你任地方督撫,看看地方究竟是如何運作的,祖父年輕時就做過督撫,所以太知道地方是什麼鬼樣子了。”

朱見漭現在滿腔鴻鵠志:“大明的未來,在孤與爾手裡!”

封禪一應準備,已經準備齊全,一個月後,他就能返回京師,登上帝位。

越想越興奮,興奮到睡不着覺嘍。

而在京師,老皇帝睡得十分安穩,現在坐在朝堂上秉政的是朱佑梐。

但朱佑梐有些事不敢做主,就跑來養心殿問。

本來可以打電話的,可這孩子爲了表現自己的孝心,來回往返跑,連朱祁鈺都感動了呢。

“太孫,未來你是要當皇帝的,等朕和你父親沒了之後,難道還要事事開太廟詢問祖宗嗎?”

朱祁鈺道:“現在讓你拿主意,是在磨礪你,等到朕和你爹都不在了,倘若做錯了決定,到時候誰來給你擦屁股呢?”

“放心去做吧,朕給你兜底兒。”

朱佑梐可愛死老皇帝了。

其實,回到大明之後,一直都是他在秉政,他爹只是大事拍板,可是,他爹卻很會搶功勞,只要有錯就罵他,甚至不停讓他出來背鍋。

老皇帝就不一樣了,老皇帝不喜歡讓人背鍋,有錯就承認,和這樣的仁慈長者共事,實在太舒服了。

朱祁鈺打發走朱佑梐,在殿裡慢慢走,慢慢適應。

身體恢復的不錯。

主要是老四沒在京師,他不用提心吊膽了,所以術後快速恢復。

即便身體好轉,但他也能感受到壽元的急速流逝,他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現在不過靠藥石延續壽命而已。

反正活一天就賺一天,值了。

朱祁鈺格外珍惜自己的身體,年輕時他堅持鍛鍊,一日不鍛鍊都不行,因爲他不想衰老。

可到了年老之後,他是節制運動,效仿王八,能不動就不動。

長壽的秘訣,是單純。

老皇帝心眼太多,做不到單純,但他能讓自己心中無事,就是心大,沒心沒肺,心裡頭誰也沒有。

長壽的秘訣之二,自私。

自私的人都長壽。

那種關心這個體貼那個的人,都活不了多大歲數。

長壽秘訣之三,就是保養。

老皇帝在吃、欲等方面的控制,登峰造極,這種事,沒人能控制得了,越有權勢的人越控制不住,因爲誘惑太多了,可朱祁鈺卻能清心寡慾的過老年生活。

宮中就沒人勾引他嗎?不止有,海了去了,現在都有,但朱祁鈺就能當做紅粉骷髏,他就是不看。

吃的東西,只要有營養,多難吃他都吃,滿朝公卿,除了他沒人能做到。

長壽秘訣之四,知足。

老皇帝就知足,他做了這世界上六十八年的皇帝,執掌整個世界,活了整整九十年,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千古皇帝排名中,也能保五爭三,甚至爭一爭第一。

皇帝中論長壽、論權力、論功績,他都能排進前三,長壽絕對是第一,毋庸置疑。

歷史上所有大帝,都極具爭議,有戰功赫赫的一面,也有不爲人知的黑暗殘暴的一面,幾乎沒有一個完美的皇帝。

景泰帝就沒有,他是一個光偉正的好皇帝,他自認爲自己是千古最完美的皇帝了。

倒不至於說自己是十全老人,反正差不多吧。

反正景泰吹是把老皇帝吹成千古第一,超過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超過了太祖皇帝,千古第一。

當然了,吹子和噴子,都是極端產物,不用理他們。

他們的話都不夠客觀。

朱祁鈺自認爲,自己在歷代皇帝之中,能保五爭三,前五中,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這四位是板上釘釘進的。

從功績上來說,成吉思汗肯定也要佔一席之地的。

那就沒有朱祁鈺的位置了,能把誰擠下來呢?

非要擠,只能把漢武帝擠下來,送漢武帝到第六位,肯定會捱罵,這種排名就是爲了招噴子的。

然而,最真實的想法,朱祁鈺其實挺不要臉的。

他自認爲,朱祁鈺第一,唐太宗第二,成吉思汗第三,明太祖第四,秦始皇第五,漢武帝第六。

直接把自己排到了第一位!

成吉思汗比明太祖優秀在,子孫優秀的多,地盤打得大。

當然了,這是朱祁鈺自己的想法。

他可不敢拿出來跟別人說,那不是自取其辱嘛,把漢武帝擠走了,看看漢武帝的功績,你朱祁鈺配嗎?

排在太祖皇帝前面,是不是不孝啊?

祖龍都能排在第五?你腦袋被門擠了吧?祖龍纔是第一的好不好!

連唐太宗都要屈居第二?你朱祁鈺當第一?臉呢?

不過,從戰功角度來說,成吉思汗都沒打下世界來,朱祁鈺做到了,就憑這一點,誰不服?

大明從封建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養活了四十億人,誰能做到?

所有皇帝中,最長壽的是朱祁鈺!

世界霸主,工業霸主,長壽之最,三個之最,夠不夠第一!

論污點。

再說了,唐太宗是殺兄逼父上位的,老年又比較昏聵,巔峰期比較短。

成吉思汗確實厲害,但他只是打下基本盤,蒙古帝國的廣闊,是三代人的共同努力。

明太祖呢,開局一個碗,打下大明江山,得位之正,無可指摘。

漢武帝再厲害,晚年也有巫蠱之禍。

如果縱向對比,同年紀對比,朱祁鈺比不上這些位千古一帝。

但是,朱祁鈺有一個巨大優勢,誰也比不了的,就是活得夠久,他把自己熬成了千古一帝。

而且晚年並不昏聵,因爲他晚年主動讓權,隱居深宮。

晚年沒有明太祖晚年的政治極致黑暗,也沒有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就憑這一點,完勝這兩位。

祖龍排在第五,有些可惜,但前面的人太可怕。

有人提出一個假想,祖龍是死的早,如果晚死十年,大秦會滅在他手裡的。

秦二世而亡,是他巨大的減分項,不然秦始皇能往上走一走,壓過明太祖。

排在第七的,應該是漢高祖。

第八是漢光武帝,第九是宋太祖,第十是隋文帝,第十一是明太宗,第十二是唐玄宗,第十三是武則天,第十四是元世祖。

之後就非常多了。

歷史上最驚豔的大統一王朝的皇帝,也就這幾位了。

朱祁鈺自認能當第一的。

就憑他是世界皇帝,天下萬國,都敬他爲帝,世界上有且僅有一個皇帝,就是他朱祁鈺。

他一句話,能號令整個世界。

他不會跟人吹噓的,沒有意義,只要天下人念着他的好,他早晚會進入網廟第一的。

只要後世之君還姓朱,都是他朱祁鈺的兒孫,早晚會將他捧上第一的。

“朕不當第一,誰當第一呢?”

朱祁鈺笑起來,滿臉褶子:“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功績最大的皇帝,領土面積最大的皇帝,麾下民衆最多的皇帝,唯一一個統治世界的皇帝……朕擁有太多個之最了,後世之君也沒人能超過朕了。”

“朕都佔了活得久的光啊。”

“如果朕五十一歲時死了,景泰二十九年而已,那時候的纔是什麼樣子?發展的雛形而已,朕的分封大業纔剛剛開始啊。”

“而那一年,驚才絕豔的唐太宗死去了,他創造了最輝煌的大唐。”

“唐太宗短短五十一年人生,創造了太多奇蹟。”

“朕和他同齡的時候,不過庸碌之才而已,誰能想到,四十年之後,朕還活着呢,大明在朕的手上才發展成這樣。”

“朕和唐太宗的優勢,是活得夠久。”

“那景泰二十八年呢,朕五十歲時,秦始皇就是五十歲的時候去世的。”

“朕和祖龍一比,他纔是穿越者吧!”

“成吉思汗呢,六十三歲時候死的,朕六十三歲時,景泰四十一年而已,那時的大明才進入發展的正軌,天下也進入分封的高潮期。”

“可別忘了,成吉思汗的創業者呀。”

“和同時代的成吉思汗相比,朕差成吉思汗太多了。”

“可朕比成吉思汗多活了三十年啊!”

“縱向對比,成吉思汗和祖龍呢,祖龍似乎比成吉思汗更驚豔,秦始皇就虧在死的早了,不然大秦會輝煌到什麼地步啊!”

朱祁鈺呢喃道:“朕可不和這兩個變態比。”

“太祖皇帝七十一歲時駕崩,其實橫向對比成吉思汗和太祖皇帝,還是成吉思汗更加驚豔,同樣的苦難開局,一個創造了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一個創造了漢人衣冠的大明朝!”

“稍微對比就知道,成吉思汗比太祖更厲害呀,所以成吉思汗排名比太祖高。”

“太祖似乎也比不過祖龍,祖龍太驚豔了。”

“朕七十一歲時,景泰四十九年,嘖嘖,大明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那時候朕已經成爲世界皇帝的雛形了。”

“這樣一對比,朕似乎不輸太祖?”

“可是,太祖二十五歲從軍,三十六歲稱王……嘶,不能比不能比,這又是個老變態!”

“朕差的太遠了!”

“漢武帝,七十歲時候死的。”

“橫向對比,漢武帝、太祖、秦始皇三位皇帝的功績,其實還是秦始皇更加驚豔,太祖次之,漢武帝居後。”

“而對比明太祖和秦始皇的功績,明顯是秦始皇更加驚豔。”

“可爲什麼把太祖排在秦始皇之前呢?”

“因爲秦始皇是奮六世之餘烈,太祖是開局一個碗,大明是在蒙古手裡搶來的江山,而且,太祖歲數比祖龍大,功績比祖龍多,所以太祖要高於秦始皇。”

“漢武帝呢,同樣的是繼承了偉大的家業,纔開創了大漢盛世。”

“七十歲的朕呢?”

“景泰四十八年,朕的功績肯定要比漢武帝要高的,所以朕排在前面很正常。”

“漢高祖六十二歲死的,朕六十二歲時,景泰四十年。”

“這樣對比,朕的功績是遠遠不如漢高祖的。”

“縱向對比所有皇帝,同年歲的漢武帝未必比漢高祖強,可漢武帝活得久呀,漢高祖只能屈居第七了。”

“歷代帝皇,和朕一比,都吃虧在年紀上了,朕也勝在年紀之上。”

“隋文帝六十四歲死的。”

“朕六十四歲時,景泰四十二年。”

“縱向對比,朕同樣的年紀上,不如祖龍,不如漢武帝,不如漢高祖,不如成吉思汗,不如太祖皇帝,卻比隋文帝強一點點吧。”

“隋文帝的污點比較大,而且隋朝二世而亡,積攢的家底兒便宜了李唐,時也命也。”

朱祁鈺琢磨着:“漢光武帝六十二歲死的,朕六十二歲時,景泰四十年。”

“位面之子啊,朕差得遠嘍。”

“不過呢,就比他的兩個祖宗,漢光武帝可就不如他的祖宗了吧?和隋文帝不相上下,隋文帝還是吃了得位不正的虧。”

“宋太祖五十歲時暴死,朕五十歲時,景泰二十八年而已。”

“朕還是個稚嫩的孩子呢。”

“宋太祖確實驚才絕豔,可惜死得詭異,不然兩宋絕不至於爛成這樣。”

“縱向對比,五十歲時候的皇帝。”

“宋太祖似乎更加驚豔,五十歲的開國皇帝呀,三十四歲登上帝位!”

朱祁鈺倒吸一口冷氣:“同年紀的唐太宗、明太祖、成吉思汗也不如宋太祖啊”

“白手起家創業,宋太祖登上帝位才33歲呀!比耶律阿保機還年輕!隋文帝四十歲登上帝位!”

朱祁鈺也被震驚到了,以前他真沒想到這一層。

縱向一對比,才知道宋太祖的厲害。

三十三歲時,這些帝王都在幹什麼呢?

明太祖還在造反中,還沒當上吳王;成吉思汗還沒有統一蒙古諸部;隋文帝還在苟着;漢高祖還在家鄉里廝混……

同樣的年紀,唐太宗成爲了天可汗,漢光武帝則完成了統一天下。

難怪唐宗宋祖呢,驚豔在這裡!

朱祁鈺以前也沒注意,宋太祖驚豔在哪裡,看到宋太祖的年紀就知道了,如果這位不死,中原可能提前幾百年統一。

“對比年紀之後,朕才發現,朕在所有先皇中,就是個渣渣呀!”

“朕一直覺得漢光武帝是位面之子,不曾想,他三十歲就登上帝位了,開國皇帝啊,太祖皇帝登上帝位都四十歲了。”

“同樣的貧苦出身,漢光武帝開局比明太祖順利一點。”

“但是,這位的功績,似乎一直被歷史所遺忘,都認爲漢光武帝是位面之子,卻不知道,三十歲的開國皇帝呀!這含金量着實可怕!”

“朕三十歲時,差點病死呢。”

不過,登上帝位,不代表統一天下,漢光武帝是四十歲統一的天下。

太祖皇帝也是先登基,洪武四年,才統一的天下。

一般登上帝位的,就證明擁有成功的巨大希望了,一般不會太差。

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81章 你們這羣宗室渣滓,統統革除玉碟,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54章 上架感言!第411章 鍾國英國衛國楚國篇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被屏蔽了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99章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99章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
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367章 魏王 商王繼藩,工資越漲越鬱悶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81章 你們這羣宗室渣滓,統統革除玉碟,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54章 上架感言!第411章 鍾國英國衛國楚國篇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399章 吳國鄭國周國篇:兩千年曆史的文明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被屏蔽了第157章 人菜癮大又愛裝的朱祁鈺!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71章 戰後復甦:朱祁鈺的戰略思想一一應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342章 大明最嚴女子保護法,爲大明女權保第178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築成京觀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99章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479章 終章:天下無皇,皇在心中(大結局第99章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82章 朕要讓漠北人,對景泰帝的恐懼深入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13章 朕若有不虞,就讓大明陪葬!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