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

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

“太子,爲何?”朱祁鈺看向朱見淇。

朱見淇蠕了蠕脣,他造假報表,是想給全國百姓一個漂亮的財務報表,說白了就是滿足他的虛榮心。

其實從景泰六十年開始,赤字率連年增加,去年已經接近了紅線。

因爲所有東西都在漲價。

景泰九年時,一公里瀝青路,才花幾十兩銀子,到了景泰六十四年,一公里,已經漲到了17萬元!

都說原材料瘋漲,但原油是從國外買回來的,價錢明碼標價,瀝青又是石油的殘渣,成本可謂十分低廉。

說人工貴吧,老百姓都說賺不到錢。

甚至,景泰六十一年時,出現了全國第一起欠工錢案子,近兩年拖欠工資的情況愈發嚴重,很多打工人或多或少都遇到了這種問題。

可一段瀝青路的支出,是連年增長。

就別說鐵路了,一公里鐵軌,在景泰四十五年時,造價900元,到了景泰六十四年,一公里鐵軌,造價59萬元。

而這些年,瀝青路和鐵軌,基本都是宮中獨資,花的都是內帑錢。

真金白銀拿出去,朱見淇心疼啊。

但爲了地方發展,又不得不拿出來。

可民間百姓卻不叫好,反而還叱罵朝廷,就因爲票價漲了,就因爲增加一個地勤費,所以百姓罵聲連天。

工程造價明明也漲了啊,爲什麼票價不能漲?

百姓天天說難,朝廷就不難了嗎?

如此龐大的疆域,縱然有火車,從南到北,也需要二十天時間,地區發展不均衡是必然結果,誰能保證處處發展平均啊?

東北自己不給力,接不住中樞給的大紅利,偏偏還叫罵中樞,憑什麼啊?

西北不發展科技,反而處處跟中樞要錢,憑什麼全都得中樞給託底兒啊?

西南那麼窮,讓你們出來打工,自己想辦法出來就得了唄,爲什麼都向朝廷伸手呢?

孤這個太子當得不難嗎?

經濟本就進入停滯期了,普及電氣革命,是需要時間的,也需要大筆金額投資的,等經濟騰飛是要經過空窗期的。

那中樞爲了鼓勵地方信心,不造假怎麼辦?

你們現在跟老皇帝說我造假了,當初造假的時候,你們不也同意了嗎?

朱見淇知道,他已經和文武百官漸行漸遠了。

他們不滿意自己這個太子。

自己還不滿意他們這羣尸位素餐的老頭子呢!

“爲何造假?”

“陛下,若財報不造假,如何激勵人心?如何給天下人注入一劑強心劑?”

“您執政時,一切就都是真實的嗎?”

“兒臣是爲了大明着想啊。”

“只要民間有信心,就能衝過眼前的難關,等電氣革命發展起來就好了!”

“到時候大明的報表就是真的了……”

朱見淇話沒說完。

朱祁鈺一個耳光甩在他臉上:“蠢貨!中樞信譽,比什麼信心都重要!人無信則不立,朝廷沒有信譽,如何統轄萬民?”

“你個蠢貨!”

“爲了所謂的信心,將財報造假?”

“這回好了,天下人看皇家的笑話,看朝廷的笑話!”

“政務公開,是爲了給民間信心嗎?那是讓百姓監督中樞,因爲我看你眼睛不往下面看,纔要公開政務,讓天下臣民共同監督朝廷的!這是給你安排的後路!”

“你爲何什麼事,都抓不到重點啊?”

“我說你蠢笨,伱卻怨懟我說話太損,你怎麼就不會動動腦子啊?”

“再說了,經濟哪裡停滯了?”

“電氣革命怎麼就需要幾年空窗期了?這都是誰教你的?我嗎?”

朱祁鈺強壓着怒氣。

他這一生經歷得太多了。

到老了基本什麼都看開了,本以爲這輩子沒什麼能讓他發怒的事情了,卻不想,身邊埋了個大雷啊。

即便這樣,他還是沒下換太子的決心。

朱見淇倏地呵呵而笑。

慢慢擡起頭,直視朱祁鈺:“您是沒教兒臣這些,卻什麼都要管,管完兒臣,管孫臣,管完大明管藩國。”

“您已經退位了呀!您已經將幹清宮讓給我了呀!”

“可您真讓了嗎?”

“看看,看看他們。”

朱見淇指着跪伏在地的羣臣:“您是真讓了嗎?假的!”

“責任全在我,功勞都是您的!”

“天下百姓只記得您的好,誰記得我朱見淇做下的好事?”

“功勞是您的,苦勞是羣臣的,只有我,是天下人公認的廢物!”

朱見淇滿臉怨恨:“陛下!”

“兒臣不過跟您犟嘴兩句,您就搞出這麼大的陣仗,讓我下不來臺,逼我去死!”

“這太子,我也當夠了!”

“也不想當了!”

“兒臣朱見淇,請求陛下賜死!”朱見淇猛地一頭磕在地上。

無比怨恨的言辭,傷透了朱祁鈺的心。

“你當夠了,你不想當了,呵呵!”

朱祁鈺愴然嗤笑:“你姓朱,生來就要承擔這一切的,你享受錦衣玉食,四十億生靈供養着你,你一句不想幹了,想死,就一了百了了嗎?”

“你讓朕怎麼想?”

“讓天下臣民怎麼看?”

“讓殷殷盼望你的四十億生靈怎麼看?他們爲什麼要供養你呀?朕爲什麼要生你啊?朕爲什麼要讓你當太子啊?”

“你太讓人失望了,你太讓朕失望了!”

暴怒的朱祁鈺又開始自稱朕了,說明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朕知你軟弱,知你無能!”

“但卻不知,你如此不負責任!”

“你想死!”

“好!”

“朕成全你!”

“來人!”

“在午門上攏火,燒死他!”

“讓天下臣民看看,大明怎麼有如此軟弱無能毫無責任感的太子!辜負朕的苦心,辜負四十億生靈的願景,辜負了一切!”

“不,朕沒有這個兒子!”

“他不姓朱,也不配姓朱!”

轟!

朝臣眼中流露震驚之色,卻無人發聲。

局勢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沒緩兒了。

朱祁鈺雙目睜開,渾濁的老眼寒光閃爍,直不起來的腰板也挺直了,十分霸氣。

“求皇爺爺恕罪!我爹他受了刺激,精神出現了問題,求皇爺爺開恩啊!”朱佑榶幫他開脫。

“不用求他!”

朱見淇語氣無比怨恨,狠狠磕頭在地上:“謝陛下恩典!兒臣願意一死!”

伺候的太監可不敢去點火呀。

“朕對你一再忍讓!已經到了極限了!”

“朕自知活得歲數太大,耽擱了你登基,所以景泰六十年時,就要禪位給你!”

“縱然沒禪位成功,朕也將幹清宮讓給你了,將天下權柄交給你了。”

“五年來,朕半步不出養心殿。”

“朕以爲對你已經仁至義盡了!”

“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歷朝歷代,可見過朕這般窩囊的皇帝?將天下權柄拱手讓人的皇帝?”

“你卻還不知足!還怨懟於朕!怨懟於天下!”

“你該死!”

朱祁鈺怒火洶涌:“朱見淇,朕真沒想到,你原來是這樣的人。”

“你終究虎狼成性,非善意能感化,非感情能同化,豺狼就是豺狼,野獸就是野獸!”

“你生是涼薄之徒,死之亦然!”

朱祁鈺面露堅毅:“你以爲朕八十七歲了,當真不能秉政了?當真以爲朕不能從諸子中挑一個太子,回國繼位?”

“你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傳旨,皇長子朱見淇兇頑成性,無孝無德,性如豺狼虎豹,非教之罪,朕擢其爲太子,實屬眼瞎,即日起,廢朱見淇太子之位,奪其朱姓,摘其見字,即日起,朱見淇不再是朕的兒子,和朕再無分毫關係,除其玉蝶,革除皇族。”

詔書來得突然。

王鏊本該高興的,可看到皇家父子鬧到這一步,多少有些心疼老皇帝。

自古大帝,子孫多爲不孝,這是歷史定律。

像漢武帝、唐太宗,兒子多不孝順。

景泰帝隱忍這些年,卻依舊喂不飽太子的野心,結果還是鬧到了這一步,足見歷史規律不可逆。

“謝主隆恩!”朱見淇倒也硬氣。

一輩子沒硬氣過的朱見淇,在這一刻變得如此硬氣。

足見父子倆的仇恨多大。

老皇帝已經足夠隱忍了,已經足夠包容他了,可他還是覺得他活着礙眼。

甚至連朱祁鈺都沒想到,他的遷就反而有罪,難道非要二龍不相見,非要死一個嗎?

歷史上,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北魏孝文帝、唐太宗等,這樣的大帝,和太子關係都非常差,最後都換了太子。

從大明建立之初,皇族關係是很融洽的。

他爲了讓太子順利繼位,將其他兒子都趕去了藩國,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可他還不滿足。

爲了讓他享受權力,他避居養心殿,結果還是不知足啊。

大帝和太子,註定是剋星。

那就剋死你吧!

“哈哈哈!”

朱見淇發出詭異的大笑:“無債一身輕,這樣才輕輕鬆鬆,才舒舒坦坦!”

朱祁鈺面露厲色:“去攏火!”

“陛下!”

這下朝臣可不同意了。

廢太子可以,把太子公然燒死,反而會污了老皇帝的聖明,不如將他押解中都圈禁起來。

劉健咬牙道:“請陛下息怒,太子雖犯大錯,但如此公然暴殺,會讓天下臣民揣測皇族,不如將其押解中都,圈禁即可。”

朱祁鈺慢慢看向他:“逼朕改立太子的是你,讓朕不殺太子的還是你,你劉健要幹什麼?你,去攏火!”

“陛下,臣是爲您萬載名聲着想啊。”劉健面露苦澀。

“去!”朱祁鈺其意已決,若是朱見淇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他,他未必會行此暴烈之事。

可朱見淇非要撩撥他,那就讓他看看,朕做不做得出來!

“皇爺爺啊!”朱佑榶也是人子啊,如果親眼看到親爹被燒死,他以後如何做人啊?

“你閉嘴!”

朱祁鈺恨屋及烏:“你爲太孫,和太子共同秉政,不能規勸太子,如今二十多歲,卻一無是處,朕看你這太孫也別當了!”

“立刻搬出東宮,想活想死,看你表現。”

朱祁鈺真的怒了。

這大明是他一筆一筆揮舞筆墨造就出來的,是他這輩子最珍貴的東西,他不允許任何人破壞,親兒子親孫子也不行!

朱佑榶登時語塞,一肚子求饒的話不敢說了。

他也恨他爹,爲什麼就不說兩句軟話呢?你不想當太子了,我還想太孫呢!

問題是跟我沒關係啊!

他絕對是池魚,把板上釘釘的皇位給搞沒了。

“死則死矣,哭什麼!”

朱見淇訓斥朱佑榶:“我被親爹賜死,總好過當了亡國之君,惶惶潰逃更好?是不是啊陛下?”

“一個庶民,如何在養心殿裡犬吠?掌嘴!”朱祁鈺面露兇狠。

如果見識過年輕的他。

就會知道,千萬別激將朱祁鈺,刺激他,他會發瘋,發瘋的話會豁出一切的。

你說他不能秉政,他非要秉政給你看。

你說他不敢換太子,他非要換給你看!

朱見淇還要說話,啪的一聲,太監的手直接甩在他的臉上。

“諸卿,誰可爲大明太子?”朱祁鈺懶得理他。

王鏊眼中神采奕奕:“老臣以爲,皇二子、皇三子是孿生兄弟,不可承嗣大統,順位繼承的話,皇四子可爲太子!”

“臣等也認爲,皇四子商王可爲太子!”

老二、老三是孿生子,註定當不了太子的。

東歐皇帝商王,就是板上釘釘的太子了。

可是,商王會放棄東歐萬里江山,回國當太子嗎?

商國絕對是東歐霸主,他雖只有四個兒子,除了商太子外,其他三人都得以封王,都成爲一國之主。

這樣的人,會捨棄基業,回大明當太子嗎?

最關鍵的是,朝臣同意嗎?

商王朱見漭絕對是一個霸主型的人物,他要比朱祁鈺更善戰,他會不會將大明捆綁上戰車?

文官是最討厭戰爭的。

因爲戰爭意味着不確定性,意味着武勳會騎在文官頭上,甚至意味着造反和動亂,給王朝帶來一定程度的動盪。

從文官角度出發,換太子是必然。

選擇商王,也是無奈之舉,唯一慶幸的是,商太子朱佑梐是個治政之才,沒有那麼大的擴張野心。

商王今年五十七歲了,還能有幾年活頭?

問題是老皇帝還活着呢。

只要把商王熬死,文官的好日子就來了。

其實越過太子,立太孫朱佑榶也是一個選項,可這裡面法統出問題了。

他爹是因罪被殺,他的皇位承嗣他爺爺,有點類似漢武帝和漢宣帝,但那是無奈之舉,漢昭帝沒兒子,霍光迎立的漢宣帝。

其實倒也可以,這也是比較好的選擇,不用破壞藩國的平衡,對朝臣來說還可以控制,因爲太孫是大家看着長大的呀。

但是,本朝有過立太孫爲帝的經驗,這是讓朝臣不敢觸動的雷區。

若不想大明烽煙四起,最好還是不要立太孫。

最可怕的是,皇帝想立的老四,和太宗序列一樣,建文帝是太孫,太宗皇帝是燕王,現在是朱佑榶是太孫,朱見漭是老四,這種歷史映照太可怕了。

老皇帝估計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直接撤了太孫,轉而立老四。

這次改立太子,確實給朝野帶來不確定性,但同樣的,有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如果商王不能讓朝野上下滿意,可以再改立一次太子。

所以老皇帝繼續活着,是必須的事。

朱祁鈺真就一點都不痛心嗎?

培養了五十多年的太子,說換就換了,國本動搖,朝廷不穩,一世英名到頭來還有了污點。

縱然朱祁鈺不在乎污點。

可龐大的政務,卻需要他擔負起來的。

“明日開始,所有政務送入養心殿,朕來看。”朱祁鈺是一個極爲固執的人。

他硬拖着大明往他制定的方向走,就說明了這一點。

即便他很難處置政務了,卻還是咬着牙處置。

“臣等遵旨!”

“早朝照例,朕來主持!”

朱祁鈺道:“讓天下臣民各安其職,各安其位,禮部立刻派人宣商王回國,要快!”

“火準備好了嗎?”

一聽還要燒死朱見淇。

朝臣立刻爲他開脫,認爲應該把他暫時押解,等商王抵京後,再行押解中都。

抽了朱見淇幾十個耳光,朱祁鈺心中怒氣稍解。

本想直接燒死他。

但要考慮朱佑榶,考慮他的兒子們的想法,還要考慮天下臣民的揣測之心。

最關鍵老皇帝精力不濟,站這一會已經很累了。

真是便宜這個虎豹了。

“罷了,從宮中挑出一殿,將他關在其中,不許人探望。”朱祁鈺揮揮手,讓人照辦。

“求陛下賜死兒臣!”朱見淇紅腫着臉,一心求死。

“想死?太便宜你了,從現在開始,你就叫狼淇,押走,不許他自盡,不許他死。”

朱祁鈺愈發討厭這個兒子。

他培養、遷就五十多年的兒子,終究一顆真心餵給了狗。

不,餵給狗尚且會主人搖搖尾巴。

可他卻對朕充滿怨懟。

朕給他身體給他生命,讓他做皇帝,處處遷就他,他還不知足!

朱祁鈺越想越生氣,回殿之中,血壓血糖飆升,氣得便秘。

談皇貴妃幫他調理身體:“朕眼瞎,挑了這麼個混蛋做太子。”

“愛妃,朕對他的忍讓堪稱歷朝皇帝中第一。”

“他要什麼,朕給什麼。”

“他要皇位,朕給他皇位,難道還是朕錯了?”

“他治政這些年,朕從不指手畫腳,朕不是唐玄宗,丟了皇位,更不是唐高祖,被奪走了皇位,朕是自己將皇位拱手讓人的!”“可他是怎麼對大明的?怎麼對朕的?”

“該死!該殺!”

朱祁鈺餘怒未消。

談允賢也只能嘆息,就先說太子把皇帝氣成這樣,就是大不孝。

“陛下,您對他太好了。”

“您的其他兒子們,都去繼藩了,不在京中。”

“朝中皆是他的黨羽。”

“他自然就得志便猖狂。”

“您越教導他,他越生出逆反心理,越想違背您的教導,是以纔出現今天這一幕。”

“既然過去了,您該保重龍體,前朝繁重的政務又要壓在您身上了,您保重好龍體,才能等老四回來繼位。”

其實談允賢心中充滿抑鬱。

她生的若不是雙生子,皇位怎麼會輪到老四呢?

當時若狠心一點,掐死一個,也就過去了。

奈何她當時沒狠下心,最終與皇位擦肩而過,也是命吧。

“愛妃,朕身邊只有你了。”朱祁鈺抓住她的手:“朕和你,一生相伴,朕有個難以啓齒的請求。”

“您說。”

“朕希望走在你的前面,這個請求太自私了,讓你承受最後的孤單,可朕不想再看着一個個熟悉的人死去了。”

朱祁鈺眼淚劃過臉頰。

換做年輕時,談允賢肯定會怨懟,可年紀大了,她也懂孤單了,縱然有女兒在身邊,兒子卻一個都不在身邊。

她也沒底氣啊,活得也謹小慎微啊。

這皇宮裡,她活得也不自在啊。

尤其這一年多來,老皇帝的權威愈發不在,她日子過得也難,一對老人報團取暖而已。

“臣妾卻想走在陛下前面,臣妾也受不了這般孤獨。”談允賢抱着皇帝淚崩了。

身邊沒兒子撐腰,說話都沒底氣啊。

可老皇帝身邊有兒子撐腰,又怎樣了?還不是不孝順?

人老了,就是這樣,是命。

“那朕若去,你隨朕而去。”朱祁鈺擁着她,哭聲不停。

人老了,沒能耐了。

縱然是執掌世界的皇帝又如何?終究抗不過歲月侵蝕的!

“謝陛下!”談允賢跟着哭。

這一刻的孤獨,只有他們兩個人懂。

“仁壽宮那麼大的宮殿,住着多空曠啊,你搬過來和朕一起住吧。”朱祁鈺現在唯一剩下的,就一個妃子了。

他忽然後悔,這些年爲什麼沒多納后妃,起碼在老年時尚且能給他解悶兒。

兒子,終究是靠不住的。

太子被廢的消息傳到了全國,引起全國人的憤懣,當然也有人爲太子辯解,可很快就被淹沒。

第二天開始,近二十年沒上早朝的老皇帝,又早起上了早朝。

一身兗龍袍的老皇帝,再次出現在早朝上。

聞聽臣子奏報,討論,他覺得很累,卻還是積極參與討論,將偏離軌道的國家,慢慢拉回來。

而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太孫的處置問題。

“封號暫且擱置,冷處理吧,待商王繼位後,便封他去東歐,劃一塊土地出來,做藩王吧。”

朱祁鈺多少有些對不起太孫。

論對衆多孫子的喜愛,他還是更喜愛太孫一些。

可想到建文帝,四叔對侄子,當代又是四叔對侄子,他就不敢輕易立太孫了,只能將太孫封去商國,去做商王,商王回國做皇帝,至於朱佑榶的怨恨,就讓他怨恨去吧。

當務之急,是先穩定朝堂,穩定天下民心。

可出乎老皇帝預料的是。

天下人彈冠相慶,皆認爲好時代要來了。

老皇帝這些年不管事,反而愁壞了天下百姓。

“朕聽說,經濟陷入停滯了?直接說原因。”

這是討論的第二件事。

“回陛下,確實停滯了,經濟學家估算,應該是遇到了瓶頸,就是金融危機……”

王鏊娓娓道來,將一切說出來。

經濟遇到了增長問題,這是必然的。

但經濟不應該追求一味的增長,而是更要關注增長帶來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穩步增長。

否則,增長就是虛增長,就是泡沫。

經濟發展是必然要帶着泡沫的。

二者相輔相成,是福也是禍。

從另一個角度看,泡沫就是市場信心,泡沫吹的越大,市場信心越足。

大明的經濟困局是,增速減慢,產品產量過剩,消費降低,是典型的金融危機前兆。

產能過剩,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全世界處於同等競爭水平上,大家都在搞製造業,自然就不太剛需大明生產的產品了;

另一個則是大明稅率較高,對製造業並不友好,產品價格是比藩國貴的,遇到危機,銷量下降後,利潤進一步降低;

其三,就是國外生產產品對國內產業的衝擊,本來國內都產能過剩呢,國外產品還在不停進口進來,加劇了市場過剩;

第四個,是產品生產,不符合人民需求,說白了就是該淘汰了。

按照正常思維,應該查缺補漏,亡羊補牢。

朱見淇秉政時,就是增加補貼。

這隻會讓危機提前,而不能緩解危機,甚至會讓企業對朝廷產生依賴性,這是不行的。

大明的經濟,是自由開放的經濟。

朝廷補貼,永遠佔小頭,大頭靠經濟自我調節,要尊重市場規律。

如果全靠補貼,那要私企幹什麼?全部變成國企不香嗎?

可不補貼,就會有大量廠子破產,經濟崩盤。

補貼了,只是延緩危機,治標不治本。

所以朱見淇財務報表造假,刺激市場信心,促進消費。

從常規角度來看,沒有問題。

但別忘了,朝廷的信譽要遠遠高於大明經濟,本末倒置了。

老皇帝用了六十年建立信譽,才讓大明百姓願意相信朝廷,可被太子這麼一造假,信譽崩塌了。

撒一個謊,就需要千萬個謊言彌補這個謊言。

有一就會有二。

這次撒謊,以後就要用謊言彌補,早晚會讓中樞遮遮掩掩,不敢見人,最後謊言連篇,朝廷權威降到最低。

這是惡性循環,就算現在沒有,早晚會這樣的。

一個坦坦蕩蕩的朝廷,國祚纔會綿延不絕。

太祖得天下最正,有什麼不能說的?

大明重整漢人衣冠,有什麼不敢說的?

景泰帝打下世界,世界皆是大明,有什麼不值得說的?

心裡沒鬼,怕什麼見人?

的確,這些年廣開言路,罵聲不止,罵就罵了,既然秉政還怕被罵嗎?朝堂做的不好,還不讓人說嗎?老百姓過得不如意,還不讓人抱怨嗎?

爲什麼不讓說?

太祖都讓說,太宗也讓說,景泰帝也讓說!

坦坦蕩蕩才讓說,偷偷摸摸纔有鬼!

“金融危機。”

“是經濟發展面對的必然結果,幾乎十年一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躲不過。”

“緩解危機的辦法,只有一個,發展科技。”

“電氣革命,就是緩解危機的最好辦法。”

朱祁鈺剛想說停止補貼,但現在民心不穩,還是要緩一緩:“朝廷加大補貼力度,扶持大中小所有企業。”

“今年開始,加大免稅力度。”

“補貼方式要改一改,補貼款項用來購買新設備,進行產業升級,不是投入市場搞什麼價格戰。”

“劉健,市場定價權在哪?”

劉健回稟:“回陛下,尚在中樞。”

“那就由中樞定價,市場浮動,保證物價。”

“緩解危機無非是刺激消費,給民間發一些優惠券,錢朕來出,對於收入低的人羣,進行大規模免稅,給予一定消費幫扶。”

“鼓勵高收入人羣創業、投資。”

“將香港和新加坡劃定爲自由貿易港,擁有絕對的自由,建立全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港口。”

“再放開朝廷管制,詳細規定該管制的內容,發佈具體標準,規範民間市場即可,其他的不用管。”

“金融危機最怕的股市動盪,一定要保住股市,保股市的錢朕來出。”

“奧斯曼戰爭到哪個階段了?”朱祁鈺忽然問。

“回陛下,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了,明軍已經開始肅清佔領區的奧斯曼人,並已經開始搞移民了,對於非佔領區,還在進行戰爭。”李東陽回稟道。

“加大軍費支出,三年內,朕要佔領奧斯曼!”

“再傳旨天下,鼓勵百姓移民奧斯曼,那裡亦是明土,遍地是機遇,滿地是黃金!”

“用戰爭轉移國內矛盾,報紙上加大宣傳對奧斯曼的戰爭,讓百姓更多的關注國外。”

“再用移民來平衡百姓想心緒,將對大明生活不滿意的人,移民出去,緩解國內人口壓力。”

“國內。”

“外貿是財政收入的大頭,保住外貿,就能保住財政收入的根本。”

“赤字不要怕,只要錢花在刀刃上,那麼這錢就花得值。”

“可如果沒花在刀刃上,這錢就不該花!”

朱祁鈺慢慢站起來:“朕聽說,一段瀝青路,要花十幾萬?一段破鐵軌,也需要幾十萬?”

“吃錢啊!”

“工部,吃屎的嗎?”

“今天就給朕滾回去,把預算給朕拿出來,朕要看真的,立刻滾回去辦!”

“都察院呢?”

“內閣,將全國所有御史詔回京師,朕親自過問!”

“監察司,朕給你七天時間,肅清監察司內部蛀蟲,只有七天,七天後,朕就親自來查,查一個殺一個!”

“金融危機,朕就拿貪官的狗頭祭天!”

“從今天開始,朕一天拍一個大老虎!一天打死一百隻蒼蠅!”

“朕說到做到!”

“肅貪!從今天開始!”

“朕倒要看看,這五年來,錢究竟花哪去了?”

“王鏊!”

“朕交給你,你能不能做到?”朱祁鈺手拄着龍案,眼神犀利。

“老臣必不負聖恩!”王鏊跪伏在地。

“李東陽,都察院、監察司你來肅清!”

“廠衛朕親自動手!”

朱祁鈺冷冷道:“一個月內,朕要看到景泰六十年時候的大明!”

說是肅貪,其實是肅清朱見淇的黨羽。

抓捕貪官,也是振奮民心的一種辦法。

拿出這筆錢來補貼市場,恢復市場活力。

“臣等遵旨!”朝臣跪伏在地。

老皇帝剛拿回權柄就開始肅貪,就不怕踩到雷嗎?

還真不怕。

即便被困在養心殿的他,尚能一呼百應,還怕再坐皇位?

這個時間點選的也好,一個月是自己肅清自己,一個月後,剛好是商王回國的日子。

作爲東歐皇帝,商王會自己回國嗎?

絕不會的,他一定會帶來商國鐵騎,商王的衛士回國,老皇帝讓他帶五萬鐵騎入京,估計商王會多帶一些。

倘若一個月內肅不清,就由商王親自來做。

商王帶回來的人,在國內可沒有根基,也沒有關係,所以他們做事會更加利落更加狠辣。

到時候可不是肅貪了,而是清理一個又一個碩鼠般的家族了。

那些大兵可巴不得賺一筆大錢。

如果聰明的,立刻斷尾求生,等商王回來,就是血流成河了。

從這個角度說,還是老皇帝施恩呢。

下了朝。

老皇帝有些不習慣新作息時間,他已經很久不早起了,縱然無奈,卻也沒辦法。

他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本本奏疏全部看完。

只能聽太監念。

好在他比較放心朝臣,相信他一手調教出來的朝臣,能夠幫他穩定天下。

接下來幾天,朝中詭異的安靜,民間倒也穩定。

除了在報紙上表達震驚之外,倒沒有大的動靜。

這就看出來老皇帝選出來的朝臣多麼厲害了。

換太子啊,動搖國本啊。

按理說應該羣情激奮,天下板蕩的,結果只有小小的騷亂而已,這就是朝臣的厲害。

絕非太子不得民心。

傳旨的太監,走海路去商國,沿途將聖旨送到各國去,當商王朱見漭收到聖旨的時候,他都懵了。

太子忤逆不孝,被廢了?

迎立他做太子?

年輕時,他的確有爭太子的念頭,可發現他爹太能活之後,他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卻不想,土埋半截了,大餡餅砸他頭上了。

老皇帝親自給他寫了一封信,上面書寫了太子的種種作爲,然後老皇帝懇請他回國繼位。

從信箋中,他感受到他爹年老無力的孤獨感,甚至能讀出一絲哀求。

出奇的沒有對朱見淇表示過於憤怒,而是表示了理解。

換做是他,當了大半輩子太子,早就被逼瘋了。

朱見淇現在才瘋,已經夠能忍的了。

若是他,當太子十年就當瘋了,他反抗的肯定比朱見淇更加激烈,他只會造反,甚至會弒父。

哪怕他爹是一個完美的皇帝,是這世上最善良的父親。

可他還是會做!

或者說,他完全理解唐太宗的太子李承幹,估計也會理解康熙的太子。

當幾十年太子,真的會發瘋的。

朱見淇還屬於瘋得不夠厲害的那撥。

不過,作爲老皇帝的親兒子,他又對朱見淇的態度十分不滿,他爹多大歲數了,還這樣氣他?

該說不說,老皇帝絕對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父親,他對兒子們是一視同仁的,是十分疼愛的,就憑這點,朱見淇就不是個東西。

堂前盡孝,屋後老死不相往來。

他朱見淇該死!

倘若朱見淇二十多歲,朱見漭不至於如此憤怒,他都當爺爺了,卻還在氣老爹,他還是人嗎?

在發泄怒火之後。

朱見漭又開始考慮,回國繼位,會拒絕皇位哪方面更有利。

其實不繼位是最好的。

商國,是他一手打下來的江山,朝堂上都是他的心腹重臣,可以說他在大商,一呼百應。

可回到大明,他就是外藩,外藩繼位,是處處受制。

關鍵大明這片土地上,存在太多規矩了,這種規矩,是看不到砸不破的。

即便你推到了孔廟,這些規矩還是在的,這些是刻在骨子裡,深入骨髓的東西。

朱見漭最討厭這些規矩。

而大商的規矩,都是他定的。

所以他這商王當的實在舒服。

可是,商國再大,終究只是一個小國而已,大明纔是世界的主人,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宗主國。

回國繼位,當太子,當皇帝,對他來說引誘力巨大。

那是他年輕時最大的夢想,當太子。

而他面對的情況和朱見淇不一樣,朱見淇等於當了五十七年太子,雖然這幾年完全秉政,卻依舊不是皇帝。

他爹都八十七歲了,還能活幾年?

而他身體強壯,五十七歲依舊能上陣殺敵,再活個十年沒有問題,肯定會熬死他老爹,登基繼位的。

最關鍵的是,他爹這封信,充滿了哀求。

這份哀求,讓他心疼。

他爹是那般堅強的硬漢,腰板從來沒彎過,說話從來沒軟過,可現在卻真的彎下了腰,說出了軟話。

這讓他十分心疼。

他和他爹一樣,都是霸主一樣的皇帝,他這一生都不肯張嘴求饒,這一點最像他爹。

可這樣的人,卻在哀求他的兒子。

朱見漭眼睛溼潤:“回國!繼位!”

他下定決心。

放棄商國的江山,回國繼位。

但商太子朱佑梐還要暫時主持商國事務,待他回國榮登太子位之後,再決定商國的歸屬。

翌日,商王在朝堂之上,接受了冊封太子的聖旨。

然後便整頓強兵,乘坐戰艦回國。

爲了讓商王順利回國,大明派出兩支萬船艦隊,並由大唐洋、地中海總督協同護送,動用了幾十萬海軍。

商國也會動用全部海軍勢力,護送商王回國。

回國的路上,註定不平靜。

 

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257章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被屏蔽了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479又沒了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173章 科舉舞弊案,神秘力量露頭!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
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451章 時光不可逆:朕和朕的后妃們(四)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72章 戰後復甦:電腦的誕生(三)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259章 胡濙妙計,四龍降世,死結變同喜!第257章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238章 景泰九年第一場朝會,佈局東南諸國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被屏蔽了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145章 宗室大瓜,暴雷!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75章 戰後復甦:天啓朝的太子歸屬(六)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341章 建文疑雲,胡濙病故,地中海縱火犯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479又沒了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憑你姓朱?一羣豬狗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173章 科舉舞弊案,神秘力量露頭!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279章 殺穿士族,倭寇犯邊!會說漢話者爲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473章 戰後復甦:可樂的壟斷(四)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2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邊境向南推,開疆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