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朕突發奇想罷了,諸卿平身。”朱祁鈺笑道。

您還是老老實實當個皇帝吧,不要別出心裁了。

“那烙印什麼字合適?”

耿九疇又跪在地上道:“鑄錢自唐以來,銅錢背面,便以通寶、天寶、元寶、玄寶、泉寶等等叫法。”

“但又跟各時代,皇帝的年號有關係,比如唐懿宗鹹通玄寶,就是因爲通字重複,就改用玄寶,而元寶二字又是史思明先用,史思明乃大唐叛臣,所以棄用元寶,改用玄寶。”

“微臣以爲,叫景泰通寶即可。”

耿九疇的意思中規中矩。

反正換個字可以,千萬別把人頭像放在銀幣上,那是對皇帝的大不敬。

шшш✿Tтkǎ n✿¢Ο

“背面可用景泰通寶四個字,但正面嘛……”

朱祁鈺沉吟。

耿九疇臉都白了,陛下您千萬別再整幺蛾子了!

“銀幣不同於銅錢,銅錢有個穿線用的方口,銀幣沒有。”

“不如在正面烙印大明龍旗如何?”

朝臣鬆了口氣,好在皇帝沒把誰的臉烙印在上面。

“龍旗可是天子旗?”

大明沒有法定國旗。

但也可以算是有國旗,就是天子旗,也叫日月旗,也叫三辰旗。

“朕欲用天子旗,作爲大明國旗,凡大明之土,便可插國旗。”朱祁鈺又想幺蛾子了。

耿九疇的臉直接白了:“陛下萬萬不可啊!”

“天子旗昭示着天子降臨,豈能亂用於民間?”

“而且,天子九旗,俱是御用之物,誰敢僭越用之?”

“請陛下將國旗和天子旗區分開來,萬不可混用!”

這本來是禮部和太常寺的活。

我耿九疇幫你們背鍋了。

朝臣又都跪下:“求陛下收回成命!”

“諸卿,朕又不是聽不進去諫言的無道君主,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朱祁鈺無語了。

都說了是建議,你們不聽反駁便是,動不動就讓朕收回成命,怎麼?你叫成命啊,老讓朕收回?

陛下,您腦子正常嗎?

哪有將天子旗亂用的?

“都起來,今天沒朕的命令,誰也不許集體下跪!”朱祁鈺較上勁了。

奉天殿的朝臣哭喪着臉站起來。

殿外的臣子又跪下山呼海嘯,求陛下收回成命。

“讓他們閉嘴!”

朱祁鈺無奈道:“閣部設計一面國旗,在奉天殿外做三根旗杆。”

“三根旗杆,中間一根最高,掛天子旗;”

“左邊旗杆略低於天子旗,掛大明國旗;”

“右邊旗杆略低於國旗,掛大明軍旗。”

原來還是加強集權啊!

那臣等明白了。

“陛下,升旗有什麼講究?”耿九疇問。

“每月大朝會前,先升旗,有重大活動、奏凱獻俘、祭祀天地時要升旗。”

“升旗乃肅穆之事。”

“升旗時,天下人跪伏在地,恭迎三旗。”

“除天子可站立,太子可行單膝跪禮外。”

“其餘人人等,皆行跪禮!”

“沒有例外,不跪者誅九族!”

您這一說,我們就明白了。

說來說去,就是加強皇權唄。

只有天子可以站着,太子單膝跪地。

這是削王權呢。

把太子和諸王區分開來。

“陛下,那重新設計的國旗、軍旗,有何講究?”耿九疇又問。

“國朝旗幟混亂,各司都有自己的旗幟,朕欲統一旗幟。”

朱祁鈺悠悠道:“國旗要融合歷朝歷代的大旗,取精去糟,設計出一面,綿延國祚之旗。”

“國旗所立之處,俱是大明領土!”

“侵大明國土者,雖遠必誅!”

“軍中都有旗幟,而軍旗,是軍中最高旗幟。”

“高度最高,級別最高,旗幟最元素最豐富,區別於各軍將的軍旗。”

“無朕之明詔,不許擅自懸掛軍旗,懸掛軍旗,猶如朕親臨!”

皇帝用軍旗,昭示着軍權歸屬。

等於攥住軍權。

朱祁鈺斟酌道:“閣部也可設計一面旗幟,可懸於公衙之上,不可升上旗杆。”

“各軍將的旗幟,也要做出區分。”

“所有旗幟,不得高於三旗;除戰事外,所有旗幟不得升上旗杆,可懸掛,但不能升上旗杆。”

“再做一個方寸之間的小旗,繡在軍袍左胸之上,百戶以上,可佩戴軍旗;”

“都指揮使以上,可佩戴國旗;”

“正二品官員以上,官袍上可繡國旗,正式場合穿着。”

“國旗設計出來後,懸掛於天下各地,掛國旗之地,皆是大明之土!”

然而,朱祁鈺覺得很有榮譽感,熱血沸騰。

朝臣卻覺得皇帝瞎折騰。

這玩意有什麼用啊?

“陛下,三旗放在奉天殿外,並不合適,不如放在午門之外。”白圭提議。

皇帝想折騰,天下都得陪着胡鬧。

“允。”

朱祁鈺頷首:“閣部五寺重臣,都可參與設計。”

“然後送到宮裡,朕要看。”

“朕允准後,便通行天下。”

說到國旗,就想到了國歌。

“諸卿,升國旗時,該用何配樂合適呢?”

讓大明人升旗的時候,唱國歌,是一件很令人難以啓齒的事情。

“陛下,尚書中的《卿雲歌》,微臣覺得合適。”

耿九疇靈光一現,誦讀道:“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於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與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聖賢,莫不鹹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相傳,《卿雲歌》是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百官和舜帝同唱,傳於《尚書》之中。

以堯舜仁政自比大明,絕對是好兆頭。

白圭卻提出用《五雲歌》作爲國歌。

朝臣爭論起來。

朱祁鈺道:“諸卿再討論一番,朕會令教坊司重新編曲,大氣磅礴,昭顯煌煌大明之滔天聲勢!”

白圭面露苦澀,聽皇帝的意思,顯然更傾向於卿雲歌。

因爲卿雲歌的歌詞討喜,日月的佔比高,和大明契合。

國旗、國歌都有了。

把國徽也發明出來吧。

“諸卿,國旗莊重,天子旗又是朕欽用,不可輕授他人,軍旗又僅用於軍中。”

“朕欲用一面徽章,昭示着明人的身份。”

“稱作國徽。”

“國徽任何人都可佩戴,民間可售賣,但不許私制,私制國徽者,誅九族!”

得嘞,您又想圈錢了。

天子就愛與民爭利,誰有啥辦法?

“陛下聖明!”

銀幣,國旗、國歌、國徽定下來,朱祁鈺心情不錯。

又討論些天下之事。

便下了朝。

朱祁鈺回養心殿,沒有乘坐御輦,而是走着回去。

身體經過一年日不停歇的鍛鍊,全身都是肌肉,硬邦邦的,從奉天殿快走回養心殿,喘都不喘。

“銀作局和寶鈔司合併,改爲銀作司,再設一個票據局,頂替原銀作局。”

票據局掌管銀票、稅票等等。

“銀作局的提督太監,讓覃昌去吧。”

朱祁鈺回身尋找覃昌。

聽到點自己的名,覃昌貓腰小跑過來,跪在地上:“奴婢在。”

覃昌之前被派去軍中做監軍,做事中規中矩。

而且,他懂知識,近來在內書房任職,培訓太監。

“銀作司,重中之重,伱去做提督太監,內書房的職位也兼着。”

“奴婢原爲皇爺肝腦塗地!”覃昌升官了。

一起出來、一起被重用的董賜,在皇家商行幹得有聲有色,經常得到皇爺的嘉獎。

覃昌卻在宮中教太監認字學習,彼此之間天壤之別。

選擇真的很重要。

而在江西。

上饒陳家遭到破門之災,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遠在弋陽的金忠,都聽說了。

“這個沙鉉啊。”

金忠搖頭失笑:“咱們錦衣衛的名聲,在江西怕是臭大街了。”

閆方咋舌,真沒想到,沙鉉真他孃的是個人才。

抄家滅門也是個技術活,也得專業人士幹。

“提督,就算沒這檔子事,咱們錦衣衛的名聲也好不到哪去。”閆方指了指額頭上的燙傷疤。

“也對。”

金忠搖搖頭:“讓其他百戶,跟沙鉉好好學學。”

“沙鉉有功,本督會向皇爺爲他請功,爭取晉封爲千戶。”

閆方眼睛一亮,看來沙鉉做的,契中金忠的心思。

那其他番子,也該有樣學樣。

“提督,咱們都說了不抄家,總不能食言而肥吧?”閆方眼現貪婪之色。

那陳家,估計藏着上千萬兩銀子。

千年鉅富之家,哪怕敗落了,也不是當朝新貴比得了的。

若都搞到手……大家都能喝點湯。

“認罪銀繳了,就沒必要再抄家了。”

金忠笑道:“皇爺的意思,是讓江西聽話,而不是讓江西絕根兒。”

“天下銀子多的是,何必只盯着江西呢?”

閆方卻糊塗了。

您不要銀子,做這些幹什麼啊?

“傻呀?”

“認罪銀繳完了事,消的是走私海商之罪。”

“若犯了其他罪呢?”

“難道就不需要破財免災了?”

金忠指了指他的腦子:“腦子不動,會死的。”

“誰會嫌錢多?”

“沒看江西銀子,運送入中樞,皇爺如何嘉獎本督的?”

“那葉閣老,千里迢迢來到江西,爲了什麼?”

“還不是錢?”

金忠拍拍他的肩膀:“本督督撫江西,是要給江西百姓做主的!”

閆方明白了,還得搞錢!

大力搞錢!

“提督大人英明。”

正說着,一個番子進來稟報,說費璠求見。

費璠的船支停在弋陽,和幾個好友鼓弄琉璃呢。

本來他該上路的,但他送來一小塊透明的琉璃,金忠立刻讓他停在弋陽,研製琉璃。

去年臘月,皇帝恩賞了三面琉璃鏡,在朝野上下引起轟動。

今年年初,琉璃館如雨後春筍,但都沒找到合適的配方,無法煉製出巴掌大的琉璃鏡。

“讓他進來。”金忠就知道,這個費璠是個怪才。

本來想爲皇帝蒐羅的,但他自己說,一事無成,啥也不是,就息了這個心思。

但費璠又故意賣弄表現,邀請好友燒製琉璃。

吸引金忠的關注。

既當又立的典型。

一個頭發亂糟糟,用冠帽蓋着的中年人走了進來,眼角還有眼屎,牙齒焦黃,張嘴帶着臭味兒。

閆方滿臉嫌棄,就這個神經病,也能進獻給皇爺?

“草民向大人獻寶!”

費璠雖不修邊幅,卻也是出身大家族,懂得禮儀的。

見禮後,拿出一面鑲嵌好的琉璃鏡,雙手奉上。

金忠沒讓人呈送。

他親自接過來,對着琉璃鏡一看,差點嚇了自己一跳,原來自己長成這樣!

“這是琉璃鏡?”

他面白無鬚,五官英俊,因爲是太監,多了幾分陰柔之氣。

從小被閹割的,也都是漂亮孩子,優中選優。

都是大帥哥級別的。

不然送去宮中侍奉,污了皇帝的眼睛,豈不是罪過?

“回大人,草民耗時十一天,終於燒製成功了。”

費璠覺得浪費了寶貴時間,耽誤他煉一爐寶丹。

“可有配方?”

金忠知道自己唐突:“本督不是向你索取利益,若配方得當,便能批量燒製,本督可爲你申請專利。”

費璠卻覺得無所謂:“大人甚愛小民,小民願意將配方雙手奉上。”

還真有配方!

皇家商行用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尚且沒有破解成功。

這個要被強制遷走的費璠,竟然用十一天時間,就研製出了琉璃鏡的配方。

他滿臉不以爲然,不知是裝出來給他看的,還真是絕頂天才?

“費璠,若你的配方爲真。”

“本督可向皇爺求情,准許你費氏,遷入京師。”

“本督也可舉薦你入朝爲官。”

金忠品鑑着琉璃鏡,滿心喜歡:“這是天大的恩賜啊。”

費璠面露難色。

他巴結金忠,其實是不想讓族人去廣西,但同樣不想去京師啊。

看看錦衣衛所爲,背後就是皇帝在撐腰。

如此昏君當朝,大明能有好?

他去京師,自投羅網?

還是算了吧。

本來,他燒製琉璃鏡,並不上心。

但聽說了陳家之事,頓時像拉磨的毛驢,日夜不休,終於調製出新配方。

費璠跪在地上:“大人恩遇,草民沒齒難忘。”

“但草民乃是閒雲野鶴,難入聖上的眼。”

“是以不敢入京給陛下添堵。”

拒絕了?

“呵呵。”

他那點小心思,能瞞得住金忠?

金忠不再說話,費璠竟覺得脊背發涼:“草民願意去京師,願意爲陛下效力!”

“費璠,別把自己想的太重要。”

“給皇爺效力,那是幾輩子修來的服氣!”

“你費氏,不過芸芸衆生罷了,皇爺動動手指,天下姓費的,都得消失!”

金忠聲音凌厲。

“草民知錯,草民知錯!”費璠也後悔了。

移民去廣西,也挺好的。

他除了害怕被皇帝擺弄外,還擔心自己成了工匠,耽誤費家科舉之路。

但金忠對他不滿,也懶得解釋:“你這一支,本督會向皇爺求恩准,你在弋陽等着消息吧。”

你以爲誰都能遷入京師的嗎?

費璠磕頭謝恩,心中惴惴。

廣西肯定去不成了,遷入京師是最好的結局。

而在上饒。

沙鉉還在陳家析產分家。

祖祠裡,主宗和分支,派出五十七個人,商討分家事宜。

但是,討論了七天了,愣是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距離金忠規定的時間,僅剩下兩天時間。

“都別吵了,別吵了!”

陳度嘴脣乾癟,不修邊幅,人都傻了:“主宗遷去廣西,你們留在上饒,如何?”

“陳度,你這個代家主是怎麼當的?憑什麼我們走?”主宗這邊不幹了。

連他親兒子都造反,不同意離開上饒。

“那你們說怎麼辦?”

陳度後悔就不該主持家業,就該讓這個大家族走向衰亡!

陳氏發展這麼大,已經成爲毒瘤了。

“距離金提督給的期限,就剩下兩天了!”

“如果再不析產完畢,整個陳家的人,都得死!”

陳度厲吼:“餘家已經走了!”

“上饒很多小家族,已經分割完畢了,遷去湖南的去湖南,去廣西的去廣西!”

“人家都已經上路了!”

“咱家呢?這不同意,那不同意!”

“難道要走那黃泉路嗎?”

祖祠裡,靜悄悄一片。

主宗和旁脈也不爭了,也不鬧了。

“我們支脈願意走!”

陳三石道:“但銀子必須多分,而且,你們藏的銀子,都得拿出來!”

陳老六被打死了。

到底被誰打死的,沙鉉也不知道,應該是被支脈的人給打死的。

“你們想多分?可以呀,問問錦衣衛大人同不同意!”陳度真是見識到了人心。

一家人,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啊。

這樣的家族能不敗落嗎?

看了眼沙鉉,陳三石立刻閉嘴了。

“說了是平分,就是平分。”

沙鉉笑眯眯道:“雖說是全部家財平分,但具體如何算,還得你們自己定。”

這番話,讓陳度脖頸發涼。

彷彿主宗還藏着銀子似的。“全部家資,就這六百多萬兩,算上宅子、鋪面、田畝、莊子等固定產,最多八百萬兩。”

陳度有氣無力道:“真的沒有了。”

“我們不信,肯定還有海量的銀子藏着呢!”

陳三石道:“你們主宗不把銀子拿出來,我們就不走,大不了抄家滅族,大家一起去死!”

“你!”陳度氣壞了。

要麼就是主宗被遷走,支脈佔據老宅。

沙鉉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就這樣已經吵了七天了,還是吵不出一個結果來。

“問題是沒有了,我們怎麼拿啊?”陳應的兒子陳源道。

“那你們主宗移民去廣西,我們留在祖宅。”

“我們同意你們將所有造紙設備運走,折算成錢即可。”

“也算平分。”

鉛山費氏,最值錢的,一個是耕讀傳家的御筆,是太祖皇帝親筆賜字,賜給先祖陳修的。

另一個就是造紙的設備。

支脈願意放棄造紙設備,就是最大讓步。

鉛山的造紙設備是非常完善的,去廣西新地重造這些設備,最少需要十年時間以上。

陳家移民的地方是,廉州府的欽州。

靠近海邊,風景優美,就是不太安全,海寇橫行。

最開始選擇的地方是浦北。

浦北地處內陸,當地的土司已經被蕩平了,正在填充大量漢人進去,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但陳家遲遲不動身,那些小家族選擇了浦北,浦北很快就滿了。

只能苦一苦陳家,去欽州吧。

靠近海的城池,是最差一等。

再吵下去,就都得去閻王殿了。

陳家還在吵。

錦衣衛已經磨刀霍霍了。

而在湖北。

朱儀、樑谷等人蒐集失銀後,將江西庫存的全部銀子,近三千艘運輸船,浩浩蕩蕩,送往北直隸。

進入四月了,河流解凍,所以不用從河南轉手。

朱儀也收到廣信府之事,登時確定,真假銀案,就是金忠炮製出來的!

“演的好一齣戲啊,用幾百萬兩銀子做砝碼!好大的手筆!”

朱儀眼神失望。

他被金忠排除在外,這種不信任感,讓他十分難受。

年富大量抓捕驛遞線上的人,嚴查細問,追繳銀子。

只要銀子在大明,就逃不掉的。

廖承宗留下幫助年富。

船支經過河南。

林聰在整飭衛所,收容部分廣西狼兵,又收容一些塞外蒙人,充作騎兵,組建新河南軍。

河南備操軍已經成爲京營,很難再調配回河南了。

河南還會接收一批被革除的宗室,要妥善安置;還有一些塞外之人,也要安置。

船支進入北直隸,朱儀看到另一番景象。

海晏河清!

可以說是夜不閉戶,經過山河大川,也不用防備山賊盜匪,一路坦途。

因爲北直隸,連一個小偷都沒有!

想找一個壞人,難如登天!

因爲,只要觸犯律法,立刻被押解熱河。

各府都有硬性標準,抓不到足夠的罪犯,就拿他們家眷充數,充入熱河。

都察院、監察司還盯着,不許他們栽贓陷害。

就得滿府硬找。

知府頭疼,縣官鬱悶。

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誰也不敢造次。

京營連續兩年剿匪,今年開春後,範廣遇到窘狀,北直隸一夥土匪都沒有了,只能移師向西,去山西剿匪。

九門提督府的官兵閒得蛋疼。

皇帝恩旨,派去山東剿匪。

侍衛軍和養馬軍留守京師,在京師內剿匪,卻壓根得不到練兵的機會,因爲沒有匪類啊。

熱河人口倒是迅速激增。

全國各地的罪犯,全部押解熱河、寧夏。

兩地人口被迅速填充。

靠近京師越近,越能看到歌舞昇平之景,南來北往,帝都勳貴,天下文臣,促進了京師的繁華,堪稱天下第一。

朱儀發現個怪事,北直隸唱戲的特別多。

各種唱腔小調,唱什麼調的都有,說相聲的、講評書的、賣小人書的遍地都是。

唱戲的多,聽戲的也多。

戲樓子多了,餐飲行業竟引來爆發。

各種餐館層出不窮,天下菜系匯聚京師,達到鼎盛。

而京師城外,正在擴地,按照原外城的規格,東西北三個方向,都在建新城。

原京師只有內城和外城,正陽門是內城和外城的分界線。

明年,九門就要變成十五門了。

京師的面積擴了三倍有餘。

京師人口激增,伴隨着漕運的興隆。

而建城的勞役,一個個洋溢着笑容,因爲每頓飯吃的稠粥,能立住筷子,一天吃兩碗。

而且,每天給一個銅板。

逢年過節,加一個銅板。

去年這些人就在京師做工,今年春耕完畢,就早就離了家,還帶着兄弟朋友一起來京師做工。

去熱河做工的也多,熱河給的工錢比京師高。

寧夏的工錢更高,去的人也不少。

“額滴乖乖!”

樑谷都看傻了:“我才離開京師大半年啊,怎麼變成這樣了?我都找不到家了!”

錦衣衛在城外都分塊地,自己建宅子。

他家原來在內城,住一個小宅子,家裡十幾口子人,擠在一個逼仄的小屋裡。

進了錦衣衛後,皇帝恩准,給廠衛所有番子,分地建宅。

以前覺得城外的宅子不好。

現在看到建造的城外,發現十年後,城外也會成爲內城一樣繁華,他家的宅子選小了。

“本官也認不得了。”

大受震撼的是朱儀。

他是成國公,在京師生活幾代人了,對京師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但眼前這個京師,太不一樣了!

船支在通州停靠。

通惠河由治水司挖的,用時三個月挖通,算是牛刀小試,很快就挖成通航了。

其實,通惠河去年就挖了一部分,還是工部主持的,今年改成治水司主持,徵召十幾萬民夫,耗時三個月徹底挖通。

站在通州岸上。

朱儀恍如隔日。

銀子要通驗後,押解入內帑,全程他都要盯着。

足足等了三天,通驗完畢,確定銀子真僞、數量,覈定成冊,幾方簽字後,才昭示着他押運的任務終於結束。

然後騎乘快馬入京。

先入宮拜見。

朱祁鈺收到了江西奏報,金忠發明的認罪銀很有意思,倒是可以通罰一遍,大賺一筆。

聞聽朱儀入宮,就讓宣進來。

很快,朱儀入殿叩拜行禮,哽咽道:“微臣朱儀,叩拜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朱祁鈺打量着他:“瘦了,也黑了,也沉穩了。”

“從廣西輾轉江西,一路征戰,苦了你了。”

就這句話,戳中了朱儀淚點,哭泣磕頭:“微臣不苦,微臣能有幸得到陛下恩重,微臣做什麼都值當的!”

倒是肉麻。

但以必死之身,成爲皇帝重用對象,着實不易。

“你兄弟朱佶也是個可用之才。”

朱佶被調入軍吏司了。

朱祁鈺本來覺得此人才能有限,但人才真的能被逼出來的。

朱佶天天鑽研軍紀,寫下很多條例,言之有物。

“全賴陛下恩遇。”朱儀學聰明瞭。

“這次你押運銀子有功,賜銅符一枚,表彰嘉獎。”

朱儀磕頭謝恩。

“朕賜你的羽絨服,收到了嗎?”

朱祁鈺心情不錯,後宮嬪妃胎相穩定,已經到臨盆的時候了。

隨時,後宮都可能有妃嬪誕下子嗣。

他的第一個孩子,也就這幾天,就要誕生了。

“江西天氣溼冷,微臣一直穿着呢。”

言多必失,朱儀不敢多說話。

所以氣氛尷尬起來。

朱祁鈺道:“回家看看吧,在京師休整幾日,然後駕船回江西,江西離不開你。”

“世券之事也不用擔心,以你們兄弟的能力,遲早能拿回世券的。”

“甚至呀,朕看你兄弟也能封爵。”

“一門兩爵,可是顯赫無比啊。”

朱儀磕頭。

“你兒子朱輔和朱軫,前者在宮中侍奉,做事妥帖,頗有你的風範,未來也能興你門楣;”

“朱軫也吸取教訓了,在講武堂裡考試評優,聰慧有佳。”

“朕看啊,你這兩個兒子,都是英才啊。”

好聽的話嘛。

只要揹負成國公的爵位,哪怕朱輔是一頭豬,那也有用。

“犬子朱軫,都是陛下教導的好。”

朱儀磕頭道:“賤內將他慣壞了,幸好陛下代爲管教,才能走正途,否則又是個高粱子弟罷了。”

這是實話,朱軫仗着顯赫架勢,沒少做壞事。

“朕聽聞魏國公求娶你家長女啊?”朱祁鈺話鋒一轉。

朱儀微微發愣,難怪皇帝說他兩個兒子,原來是和魏國公有關係。

南直隸含山公主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他身份尷尬,可不敢攙和太多。

“一家女百家求,家女初長成,被求娶倒也正常。”

朱儀磕頭道:“不過,微臣乃陛下忠犬,家女又在淑妃宮中侍奉,挑選夫婿之事,還要請陛下賜恩旨才行。”

這是個聰明人。

立刻明白皇帝的深意。

皇帝不喜歡成國公和魏國公兩家聯姻。

唯一的原因,就是朱儀的長女,是胡濙的親外孫女!

魏國公爲他兒子徐俌求娶此女,怕是也有這層考慮,想攀附胡濙。

否則,兩個落寞的國公,聯姻什麼的,朱祁鈺不在乎。

他甚至還在想,要不就將此女納了?

來個姑侄一同侍奉。

這樣也能安胡濙的心。

轉念一想,胡家已經夠顯赫的了,若是再給他們加一層皇親國戚,他家第三代就要被滿門抄斬了。

“你家女兒賢良淑惠,頗得朕心。”

朱祁鈺道:“朕欲給她招一佳婿,你看宋諮如何?”

宋諮是宋偉的長子。

如今在講武堂裡學習。

他爹宋偉是皇帝的心腹,封爵是早晚的事。

關鍵宋偉的親妹妹,宋淑清,還在宮中侍奉,聽說不能生孩子的,卻受了孕,宋家聖寵不衰。

“陛下挑的,都是極好的,微臣謹遵聖命!”朱儀磕頭。

按照成國公的地位,是瞧不上宋偉的。

奈何,成國公坐冷板凳,人家宋偉是御前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家嫁女,還算攀高枝呢。

這樣一來,朱祁鈺也和成國公攀上親了。

其實,從胡貴菊那邊論,早就是親戚了。

“朕會讓你家女兒看看宋諮,若不滿意,朕再給她挑夫婿。”

皇帝對女子優容,天下人都知道。

朱儀磕頭謝恩。

“你都磕幾次頭了?”

“朕都讓你起來了。”

“回一句話磕一次頭,你就這麼怕朕嗎?”朱祁鈺笑問。

“陛下龍威蓋世,微臣在真龍面前,自然瑟瑟發抖。”朱儀很會拍馬屁。

朱祁鈺哈哈大笑。

“起來吧,這次入京,所見所聞,跟朕說說。”

朱祁鈺無法微服私訪,也不能親自去民間看一看。

只能從別人嘴裡,聽一聽真正的民間。

朱儀將路上所見所聞,繪聲繪色講了一遍。

“京師變化真的很大?”朱祁鈺詫異。

“陛下,非常非常大,微臣入京,彷彿上了天堂,微臣都不敢想象,這是京師!”

朱儀多少有些誇大的成分。

“微臣從朝陽門入京,沿途幾個坊市,車水馬龍,繁華到了極致。”

“而且道路拓寬之後,彼此行走並不擁擠。”

“微臣看到了,在路兩邊栽種的新樹,等柳枝抽出嫩芽,京師必然鬱鬱蔥蔥。”

“微臣生在京師,長在京師。”

“記憶中的京師,是一片灰茫茫的,看不到丁點綠色。”

“而百姓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永遠也吃不飽肚子。”

“那些朝堂徵召的伕役,一個個眼神充滿了怨恨。”

“各部各司的官員,趾高氣揚,車馬經過時,撞傷百姓是常有的事。”

“但是!”

“這次入京,微臣並沒有看到這些。”

“而是看到了百姓的笑容,那些做工的伕役,十分辛苦,卻沒有怨言,一個個笑容洋溢。”

“京中辦事的官員,個個忙碌,沒有悠閒自在的衙門,街道上也沒有吃拿卡要的公人。”

“而且,隨着京師面積擴大,京外建起了各樣的大宅子,可謂美輪美奐。”

朱儀很懂皇帝的心理。

知道皇帝想聽什麼,他就說什麼。

“不過,陛下,雖然微臣看到的都是好,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這纔是高手!

知道皇帝想做實事,那就不能一味歌功頌德,得說些不足之處。

“細說!”朱祁鈺正色問。

從朱儀進殿後,皇帝就沒給朱儀好臉色。

唯獨說到不足之處,朱祁鈺正襟危坐,語氣鄭重,太監還搬來錦墩,讓他坐下。

朱儀謝恩後,道:“陛下,微臣看到的不足之處有五。”

“其一,街道雖寬,但管理混亂,缺乏統一管理;”

“其二,官吏雖忙,卻只是忙在假象上,微臣並未看到實績;”

“其三,運河過於忙碌,導致擁擠不堪,而運河的管理漏洞極多,衙門吃拿卡要,阻塞商路;”

“其四,陛下給伕役工錢,而伕役爲了出來賺錢,導致家中田畝不能精耕細作,微臣擔心影響糧食收成;”

“其五,京中紈絝子弟比以前多了不少,欺行霸市之事,常有發生,微臣以爲陛下當管。”

朱儀一口氣說出五條來。

朱祁鈺對他高看一眼:“朱儀,你剛剛入京,就能看出這麼多缺點?”

朱儀嚇了一跳,跪在地上請罪。

“起來,能看到不足之處,是好事。”

“沒有事情是盡善盡美的,有好的一面,就一定有不好的一面。”

朱祁鈺認真道:“能發現問題,才能改正問題。”

“都記下來了嗎?”

“發給閣部,讓他們整改。”

巡捕營已經基本撤出街面,所以街道管理混亂。

朱祁鈺打算設一個衙門,管理天下街面,還沒定下來。

“陛下,這……”朱儀發現事情大條了。

他隨口說的幾個缺點,就要勞動閣部,他多大臉啊,敢讓閣部老爺們操勞?

“閣部重臣會感謝你的。”

朱祁鈺讓他坐下:“吏治問題,難之又難,太祖皇帝也愁白了頭髮,拿他們沒有辦法。”

繁忙,永遠是假象。

如果當官的真爲民做主,那麼大明分分鐘成爲宇宙強國。

那是不可能的,天下烏鴉一般黑,從古至今沒變過。都在偷奸耍滑,都在往口袋裡摟錢,都在想方設法挖大明的根子。

“不止京中紈絝子弟多,天下紈絝子弟都多!”

朱祁鈺嘆了口氣:“都是各家公子,他們在宮中當侍衛,沒把紈絝之風帶來宮中,朕就知足了。”

“總不能把刀架脖子上,逼着他們改好吧?”

“朕能做,問題是他們爹孃不同意呀。”

朱儀感覺捅破天了。

把人都得罪了。

“讓他們辦正事肯定不行了,朕得想個法子,讓他們人盡其用,屎也能做肥料,他們也能有用。”

朱祁鈺想到了孫可法。

正說着呢。

有太監急匆匆進來:“皇爺,永和宮有動靜了,太醫、穩婆已經在伺候着了。”

霍!

朱祁鈺立刻站起來:“談妃情況如何?”

“回皇爺,淑妃娘娘早晨起來,用了早膳後,就發覺身子沉,她就請太醫來宮中侍奉着,結果就在剛剛,就要臨盆了!”

“擺駕永和宮!”

朱祁鈺剛走出養心殿,回頭看了眼朱儀:“你先回家吧,這麼長時間不在家中,回家看看。”

“朱儀,你很不錯,以勳貴之身,談論吏治,敢說真話,像你這樣的人,不多了。”

朱儀嚇得磕頭。

皇帝這是點他呢。

別以爲看不出你的小心思,你的話術,朕都懂,就是沒點破你而已。

朱儀瑟瑟發抖,皇帝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說變臉就變臉。

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64章 縱橫捭闔,吞下意大利,變成大楚帝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40章 三年之功,改立太子,攻打東察合臺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
第282章 槽你孃的,你們兩個是徐達的串種吧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7章 掰開他的狗嘴,灌進去!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219章 賊老天,若讓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445章 景泰七十年,大限將至:胡濙的秘密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46章 朕都替英國公蒙羞!第428章 老皇帝隱藏得最深的一面:終極僞裝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80章 殺陳狗!解陳黨!奪皇權!任何人阻止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477章 戰後復甦:影視繁榮(十)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217章 出手就千萬兩銀子,這纔是藏富於民第461章 大戰起,成化二十一年,朱見漭崩(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364章 縱橫捭闔,吞下意大利,變成大楚帝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450章 黃昏之前:孫太后紅匣子的秘密(三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40章 三年之功,改立太子,攻打東察合臺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94章 鞭死荊州王,把寧王凍成冰雕,碎碎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124章 她比我奶奶就小六歲!你們端起飯碗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