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

大明崇正時期東瀛剛從混亂的戰國時代進入江戶時代,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三河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擊敗宿敵豐臣氏,在江戶建立了德川幕府,東瀛自此進入暫時的和平。

崇正七年(公元1634年)統治東瀛的已是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此時的東瀛並不太平,德川幕府爲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天主教進行殘酷鎮壓,多次下令“禁教”,九州島上的天主教徒不堪幕府的殘暴統治,已隱隱有造反的趨勢。

這個消息竟然無意中傳到了朱慈炅的耳朵裡,原來,南洋水師在擊敗海盜劉香部後,對俘虜進行了突擊審訊,逼他們交代了海盜的老巢所在,就在琉球的幾個荒島上,當時由於急着去消滅荷蘭海軍東方第二艦隊,朱慈炅並沒有令人立刻去清剿海盜的老巢,待大明水師聯合艦隊大勝而歸後,朱慈炅立即派出南洋水師前往清剿。

南洋水師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將海盜的老巢清剿的一乾二淨,不但繳獲了大量財物,還將海盜奴役的一些平民和海商救了出來。這些海商就是荷蘭人讓海盜劉香劫掠的前往東瀛做生意的大明商販。

現在荷蘭人都被打跑了,海盜劉香部也被消滅了,大明自然是要將東瀛的對外貿易全部壟斷了,這些商販正科用來做壟斷東瀛貿易的先鋒,所以朱慈炅不但下旨將他們被海盜劫去的財物和貨船全部交還給他們,還親切的接見其中的大海商代表,跟他們瞭解一下他們東瀛現在的情況。

這些海商中間有個叫張泰介的,道出了一段秘辛,這段時間東瀛九洲島上的農民正準備起義呢,他們的首領天草四郎正好跟張泰介相熟,還因爲缺乏武器而找過他,想請他想辦法去販點大明軍隊淘汰下來的廢舊武器。但是,張泰介還沒有找到廢舊武器的貨源就被海盜給劫了,這事情也就這麼給耽誤了。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東瀛可是個大禍害,要不是荷蘭人好死不死霸着寶島東番,朱慈炅的第一個目標就會是東瀛,現在荷蘭人已經被打敗了,自然是要考慮東瀛的問題了。

東瀛在明朝中後期的時候並不弱,大明萬曆年間,東瀛的豐臣秀吉還想過要一統東南亞呢,要不是他在遠征朝鮮的時候突然掛了,萬曆朝鮮戰爭的結局會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要知道豐臣秀吉還只是東瀛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名而已,他只是大致上統一了東瀛,都能組織二十萬大軍遠征朝鮮,現在東瀛當權的德川幕府可比他豐臣氏強多了,爆個四五十萬大軍出來守衛東瀛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明雖然是新晉列強,朱慈炅卻已經開始學習用列強的思維去想問題,列強從來就不會對一個正在強盛時期的封建王朝硬來,他們會想方設法去削弱這個封建王朝,等他們虛弱不堪時再下手,像滿清,像莫臥兒帝國都是這樣的。滿清還算運氣好,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之後還沒被列強殖民,莫臥兒帝國直接就被列強給瓜分了!

如果用列強的思維來考慮,這個時候自然不能跟東瀛來硬的,要是硬來,大明就算最後勝利了也會損失慘重。大明可剛跟海上霸主荷蘭撕破臉,如果因爲遠征東瀛而損失慘重,荷蘭絕對會趁機報復,到時候大明就危險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趁他病要他命,他沒病也要給他整點病出來,現在這個農民起義正是讓他得絕症的最佳機會。

朱慈炅知道,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東瀛的這次農民起義肯定鬧不出太大的動靜,如果能鬧到李自成和張獻忠那種程度,那麼這個德川幕府肯定逃不過荷蘭人的魔爪,但歷史上荷蘭人並沒有在這個時候入侵東瀛,這就從側面證明,這次農民起義肯定沒有讓德川幕府病入膏肓。

這怎麼行呢,他不知道也就罷了,現在既然知道了,自然不能讓這次農民起義按正常情況發展下去,必須給他整成絕症!

得到消息後,朱慈炅立刻讓水師派出最快的帆槳船,用最快的速度送張泰介去九州島聯繫那個什麼天草四郎,並讓許天琦帶着錦衣衛密探扮成商人隨行保護,儘快搞清楚這次農民起義的規模,到底有多少人會參加,他們又急需些什麼武器。

東番離九州島並不遠,他們只用了幾天時間就趕到了九州島,不過他們來的有點遲,此時天草四郎已經島原藩和唐津藩起義了,並且已經佔領了島原半島南部和天草的大部分地區。

不過還好,他們來的也不算太晚,德川幕府此時還沒做出反應,鎮壓起義的大軍還沒有蹤影。天草四郎已經聚集了將近四萬人,不過有一半是老弱婦幼,真正有戰鬥力的不到兩萬,而且他們極度缺乏武器,只有少量的刀箭,很多人都只能揹着鋤頭和菜刀上陣!

張泰介連忙聯繫上天草四郎,告訴他自己可以弄到很多武器,讓他一定要挺住,等他把武器送過來再發動。

緊接着,張泰介匆匆趕回東番,將一切稟明朱慈炅,等待朱慈炅的安排。

朱慈炅大概估算了一下,要擋住德川幕府的反撲最少要三萬把以上的燧發槍,而且還要有最少三百門火炮,不過燧發槍太多了也不好,容易讓德川幕府察覺是大明在背後支持,他乾脆將繳獲的四五萬把荷蘭人的火繩槍和海盜的鳥銃全收集起來,又從荷蘭人的火炮裡面挑了三百門最輕的加農炮,讓南洋水師扮成海盜護送過去,並從南洋水師裡面找了上百名精通倭語的“志願者”,去教他們使用火槍和火炮。

東瀛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島原起義至此徹底改變了方向,本來島原起義只波及到九州島肥前國的島原藩和天草藩,而且不到半年時間就被德川幕府給鎮壓下去了,但是,自從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插手之後,這場起義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導致了德川幕府的滅亡。

也許,歷史註定了在這段時間農民起義必將造成一個朝代的滅亡,現在朱慈炅來了,大明躲過了滅亡的厄運,並逐步走向輝煌,那麼讓東瀛來承擔這個厄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略過不表,還是回到島原起義。

傳說島原起義的首領天草四郎.時貞是一個長相異常俊美的偏偏美少年,而且當時還只有十六歲,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天草四郎非常的厲害,歷史上他帶着四萬平民被德川幕府十二萬大軍圍困在有馬氏廢棄的原城,還被荷蘭人的戰列艦狂轟亂炸了十四天,但他竟然奇蹟般的堅守了將近兩個月,要不是最後彈盡糧絕,幕府大軍還不一定破了原城,這足以說明他是相當有軍事天賦的。

所以,當大明援助的武器送到之後,他立即組織起義軍對天草島上的最後一座堡壘富岡城發起來猛攻,富岡城裡的守軍可沒他厲害,而且人數也不多,纔不到五千人,在大明志願者的協助下,三百門火炮輪流開火,形成了彈幕,壓的城牆上的守軍擡不起頭來,天草四郎率領兩萬青壯很快就衝到了城牆下面,這東瀛的城牆可沒大明城牆那麼高,所以他們很快就用一堆簡易的樓梯攻上了城牆,有了火槍之助,守軍更是無法抵擋,竟然讓他一天時間就把富岡城給佔領了。

攻克了富岡城整個天草島再無幕府勢力,起義軍終於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有了這塊根據地,大明就可以僞裝成海盜爲他們運送給養,起義軍終於不用面對彈盡糧絕的困境了。同時,福岡城裡的兩三萬平民也是心向起義軍的,這一下起義軍的勢力猛增到五萬多,青壯年戰力也達到了將近三萬。

當然,富岡城只是個開始而已,天草四郎並沒有滿足於一個小小的天草島,他繼續向島原半島上的島原城發起了猛攻,這兩座城池現在都只是肥前功大名的地方武裝在防守,戰鬥力自然高不到哪裡去,在荷蘭人先進的火槍和火炮面前,他們島原城的守軍同樣不堪一擊,又是一天時間,島原城也被起義軍佔領了。

這下可不得了了,原本島原藩和天草藩的平民大部分都是心向着起義軍的,只是起義軍一直沒有攻克這兩個藩的主城,到時候幕府大軍一來,躲都沒地方躲,敗亡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敢加入。

這兩座主城一下,兩藩的平民終於看到了希望,紛紛踊躍加入起義軍,起義軍人數猛增,很快就達到了上十萬!雖然這中間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堪堪五萬人,但這已經足夠了,要知道,他們手裡可有四五萬把鳥銃和火繩槍,還有三百門荷蘭火炮,裝備比幕府軍隊先進多了。

此時已經是十二月初了,德川幕府終於做出了反應,急派板倉重昌爲幕府專使,赴九州鎮壓起義軍。板倉到達九州後,對起義軍發動兩次進攻,均告失敗。

幕府再派鬆平信綱前往九州督戰,鬆平信綱以十二萬大軍圍困島原城,歷史有點相似,但是,這次天草四郎守的可是一座完好的城池,而且他手下還有五萬青壯,還有火槍,還有火炮,十二萬大軍又能如何!

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一章 暗鬥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
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一章 暗鬥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二十章 明月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八卷 第十五章 圍魏救趙,假道伐虢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