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

拉一批打一批這個想法看樣子是很難實現了,就算拉住了葉爾羌汗國,還有月即別和喀爾喀,這兩國可都不是小國,領土面積都有大明三四個行省那麼大,人口最少也有上百萬。

以遊牧部落全民皆兵的習俗,他們最少可以召集二十萬大軍,如果他們和瓦刺還有哈薩克汗國聯合起來,五十萬大軍絕對不夠。

要知道,荒原上可是騎兵的天下,他們不一定要跟你正面硬拼,以騎兵的機動性,玩起截糧道和各個擊破來,你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怎麼辦呢?朱慈炅皺眉沉思良久,還是沒有一點辦法,他不由嘆息道:”唉,要是能調集百萬大軍就好了,只要百萬大軍往那裡一站,西域各國必然噤若寒蟬,誰還敢來幫瓦刺啊!“

的確,如果是五十萬大軍他們還會有想法,因爲還有打贏的希望,要是百萬大軍,他們就要絕望了,開玩笑呢,看見百萬大軍逃都逃不急,誰還會上去找死啊!

大明倒是不止百萬大軍,問題現在三線作戰,根本就調集不了這麼多軍隊啊,衆人聞言都陷入了沉思,唯有孫元化小心的問道:”皇上,這次修鐵路您還是調集藩屬**團過來修嗎?“

這個問題還用問?建設軍團正在南亞看着那五十萬俘虜屯田呢,而且,一旦擊敗波斯薩法維帝國,歐亞鐵路就要開建了,調他們過來那簡直就是來回折騰,浪費時間。

藩屬國的軍團就不一樣了,反正他們也沒什麼事,放那閒着也是閒着,修修鐵路就當是幫他們操練了。

朱慈炅聞言,心不在焉的點頭道:”恩,他們去年在西伯利亞也修出點經驗來了,讓他們過來正合適,反正閒着也是閒着。“

孫元化聞言,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其實他們也算是軍隊啊。“

那也能算軍隊嗎?在朱慈炅眼裡,只有配備了火槍和火炮的軍隊纔算是正規軍隊,像他們那樣,大部分人都拿着大刀和長矛,能算什麼軍隊啊!

當然,他們都會用火槍,因爲他們平時的操練裡面有這個項目,大明也會提供一點火槍讓他們練練手,朱慈炅還以爲孫元化想用火槍把他們裝備起來當正規軍用呢。

他立馬搖頭道:”朕要有那麼多火槍,直接將預備軍團裝備起來都能比他們強,問題,現在沒那麼多火槍啊。“

孫元化卻是尷尬的道:”皇上,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的意思是,西域各**隊的裝備其實和他們差不多,在西域各國眼裡他們不就是軍隊嗎?而且,大明各地武庫裡面有的是長槍、長戟和弓箭,這些都是比較剋制騎兵的,放那裡遲早會爛掉,還不如給他們裝備上,微臣想,西域各國見了這種全是長槍、長戟和弓箭的軍隊,也會比較頭疼吧?“

朱慈炅聞言,一拍巴掌,對啊,西域各國不大部分都是冷兵器嗎,藩屬**隊裝備上大明不用的冷兵器之後,可不就和他們一樣嗎!

想着想着,他不由大讚道:”初陽,你說的對,六個藩屬**團在他們眼裡的確是六十萬大軍,只要換上針對騎兵的裝備,他們戰鬥力也有了,再加上伯雅手下的五十萬大軍,這都不止百萬了,西域各國必定會嚇得不敢援手,很好,很好,就這麼辦。“

衆人見皇上喜笑顏開,無不跟着露出了笑容,一時之間,”皇上英明“,”孫大人高見“等恭維之聲不絕於耳,書房的氣氛頓時熱烈無比。

問題總算解決了,朱慈炅和衆人高興了一陣,這才咳嗽一聲,朗聲道:”初陽,立刻出調令,令各預備軍團挑選二十萬精銳之士赴嘉峪關集合,令各地衛所抽調精壯屯衛補充預備軍團,令各藩屬**團即刻開拔趕赴嘉峪關外,準備修築鐵路。“

孫元化聞言,立馬拱手道:”微臣遵旨,敢問皇上,這新組建的兩個軍團用什麼稱呼比較合適,主將又調哪兩位將軍擔任?“

朱慈炅聞言,一拍額頭,這個的確是他疏忽了,這新建的軍團總得有個名字,不然兵部都沒法登記造冊,主將人選也必須定下來,不然新兵集合起來也沒人去指揮和操練。

他想了想,拍板道:”隨着大明疆域的擴張,以後邊防重鎮必然越來越多,新組建的兩個軍團乾脆就叫邊防軍第三軍團和邊防軍第四軍團吧,至於主將,就由祖大弼和侯拱極擔任吧。“

祖大弼和侯拱極這兩人的確有資格擔任軍團長,他們不但是將門之後,戰功也相當卓著。

特別是祖大弼,從遼東開始就一路參加各種大戰,立功無數,是一員猛的不能再猛的猛將了,但是由於他二愣子般的個性,朱慈炅一直不放心讓他單獨領兵,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礪,再加上年齡的增長,他也日漸變得成熟穩重了,這個時候讓他單獨領軍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孫元化聞言,也是心悅誠服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朱慈炅接着朗聲道:”孟侯,你回去之後,立刻將修建鐵路所需的鋼軌等材料調往嘉峪關,另外武器生產也要抓緊,半個月內一定要把二十萬人的裝備湊齊。“

畢懋康聞言,連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朱慈炅緊接着又朗聲道:”仲若,立刻將糧草等物資調往嘉峪關,除了給西伯利亞那五個軍團準備的,其他的全調到嘉峪關內存放。“

這些糧草輜重其實年前就開始準備了,只是西伯利亞冰雪還未融化,所以纔沒有運過去,現在正好,直接往嘉峪關運就行了。

程國祥聞言,同樣拱手道:”微臣明白。“

朱慈炅想了想,又對史可法道:”憲之,你還是調五萬人馬來京城,爲朕守住大明的核心所在。“

看樣子皇上又要御駕親征了,守京城,史可法倒是習慣了,他恭敬的拱手道:”末將遵旨。“

最後,朱慈炅對秦良玉道:”忠貞侯,你率禁衛軍第一軍團隨朕去嘉峪關,爲伯雅鎮守後方。“

他倒不是想去御駕親征,主要是孫傳庭手下總共才五十萬大軍,嘉峪關和哈密衛等地又不可能棄之不顧,帶禁衛軍第一軍團過去幫他駐守一下,他就能率五十萬大軍去西域放手一搏了。

同時,他在嘉峪關坐鎮也能起到督促作用,他算是看出來了,只要皇上在,各方面效率起碼能提高三成!

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序章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章 鑽牀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
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序章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驚慌失措調兵馬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八卷 第四十五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中)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八章 鑽牀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