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

兵部尚書孫元化、戶部尚書楊嗣昌和運輸部尚書張溥先後言,邊境防禦、交通運輸和行政區域劃分等問題先後下了定論,現在就剩下疆域開的問題了,這個題目朱慈炅留給了商務部尚書張採。

衆人吹捧了一通新九州地名後,朱慈炅便擡起雙手,虛壓了一下,隨即道:”好了,好了,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疆域開的問題,受先,你來說說。“

張採聞言,連忙站起來,恭敬的朝朱慈炅行了個禮,隨後拿起白蠟杆,指着地圖道:”蒙皇上恩准,微臣今年六月曾去幾個西伯都司、衛所和千戶所轉了一圈,瞭解了一下情況。微臣覺得,這屯衛開新佔領疆域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光是礦藏開這一項,收益就不知凡幾。西伯利亞高原礦藏之豐簡直乎想象,金礦、銀礦、銅礦、鐵礦、煤礦和石油礦都儲量驚人,現在那邊幾乎每兩個千戶所就能現一處礦藏,礦藏總數達到了恐怖的五百餘個。尤其那邊的煤礦基本都是露天礦,開採極爲方便,現在大明各地銷售的煤炭大部分都是從西伯利亞開採過來的。還有,那邊的木材、獸皮、珍惜藥材,珍貴食材等產業展的也相當好。“

朱慈炅聞言,欣慰的點頭道:”恩,這都是初陽的功勞,受先,別光說好話,提點建議。“

張採聞言,尷尬的道:”這個,皇上,微臣認爲,那邊人力還是不夠,現在很多礦藏都出現開採嚴重不足的情況,農田也存在開墾不足的情況,如果人員充足,收益最少能翻一倍!“

這些問題朱慈炅倒是沒想到,他不由好奇的問道:”噢,還有這種事,一個千戶所男女老幼加起來可有五六千人,還會出現人員不夠的情況?“

這個張採倒是詳細瞭解過了,他解釋道:”主要那邊能賺錢的事太多了,隨便養點鹿甚至打打獵一天一個人就不止賺一兩銀子,所以像採礦這種重體力活基本上都找不到人,都是自己衛所的青壯在挖,種田那點收成更是沒人看的上,現在的屯衛可不得了了,每家每戶一個月賺幾十兩銀子都算是少的了,基本上都是上百兩,比個縣令還賺的多!“

這下輪到朱慈炅尷尬了,雖說他繼位以後不斷提高官員俸祿,各級官員俸祿最少都翻了三四倍了,但是,奈何他們本身的基數太低啊,再怎麼翻一個縣令一個月也就幾十兩。

他不由摸了摸額頭解釋道:”恩,這是個問題,大明商業展的度還是有點慢了,稅收跟不上,官員的俸祿就上不去,現在官員的俸祿跟普通百姓比起來應該還算是可以的。至於屯衛,他們的家人大多在爲大明四處征戰,讓他們多賺點也不過分吧?“

他說的的確是實話,大明普通百姓家裡一個月平均也就十來兩的收入,上百兩那都是有錢人了,屯衛軍戶只是個特例而已。

但是,張採重點卻放在”大明商業展的度還是有點慢了“這句話上,他聞言,立馬惶恐的道:”微臣無能,請皇上責罰。“

朱慈炅連忙擺手道:”受先,這個不能怪你,你上任纔不久,而且這段時間大明一直在打仗,雖說疆域在急擴張,開的事情卻耽擱了。朕這不是決定停下來歇一歇了嗎,就是想把新佔領的疆域開起來,增加稅賦來源,讓大家都享受到開疆擴土所帶來的好處,說說吧,你有什麼建議?“

張採聞言,噓了口氣,隨後鄭重的道:”皇上,微臣以爲,要開西伯利亞甚至是奴兒干、西域等地,就必須來次人口大遷移,將中原甚至是南方多餘的勞力遷移過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全面開。“

人口大遷移倒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朱慈炅饒有興致的道:”說說,要遷移多少人口,怎麼讓老百姓自願遷移過去?“

張採聞言,面色古怪的道:”皇上,只要您一道旨意,老百姓就過去了啊,至於人口,微臣認爲,光是西伯利亞高原就需要最少五百萬人,西伯利亞平原也差不多,還有奴兒干和西域兩地最少得各遷過去兩百萬人口!”

強迫遷移嗎?朱慈炅搖頭道:”不不不,剛剛實行的《大明崇正律》裡面就規定,普通百姓也有人身自由,不能出爾反爾,朝令夕改。“

張採聞言,爲難的道:”皇上,大明百姓大部分都喜歡守着一畝三分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讓他們遠離故土,自願遷移過去,很難啊。“

朱慈炅聞言,想了想,隨後道:”這個倒不是很難,這樣吧,這個問題交給朕來處理,初陽,明天你就下調令,將關寧軍、遼東軍、東江軍、定遼軍調回遼東,將天雄軍和忠勇軍調回北大營,讓孫傳庭先率秦軍、邊防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先在烏山城守着,將邊防軍第三軍團調往葉泥河流域駐守各處棱堡和通古斯城,將邊防軍第四軍團調往鄂畢河流域駐守各處棱堡和雷姆城,將遠征軍第一軍團和遠征軍第二軍團先調回坎大哈駐守。“

孫元化聞言,連忙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楊嗣昌道:”文弱,明天你就開始向內閣提交新九州各級官員名單,爭取在十一月份以前將各級官員全部調派過去。“

楊嗣昌聞言,冷汗直冒,這又是上千官員啊,一個月之內就要選拔出來前去上任,簡直要人命啊,不過皇上口諭都下來了,他只得站起來,堅定的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張溥道:”乾度,你等下和孟侯商量一下,明天就把相關人員派去西域和西伯利亞平原考察,在明年開春以前把運河和鐵路線路的規劃做出來。“

張溥聞言,連忙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他坐下來,隨後又對張採道:”受先,你回去寫篇文章,把西伯利亞那邊怎麼好賺錢寫出來,最好寫的遍地都是黃金,明天交給朕。”

這是個什麼意思,張採暈頭暈腦的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

這個朱慈炅沒跟他解釋,因爲不用解釋,他很快就會明白的。

第二天,《新京報》就用整版的篇幅報道西伯利亞是多麼的富裕,疆域是多麼遼闊,土地是多麼富餘,人口是多麼稀少。

第三天,《新京報》又用整版的篇幅報道西伯利亞西伯利亞那邊賺錢是多麼的容易,一天一兩銀子的活去了就有的幹,走到路上甚至都能逮個紫貂什麼的,隨隨便便就是十兩銀子到手,而張採的文章,就在其中。

第四天,《新京報》又刊登了戶部的《新九州招民開墾條例》,條例中各種優惠政策誘人至極。

比如,普通農戶報名之後就能分得與現有耕地面積相等的耕地,而且免稅三年。

又比如,普通農戶可以額外申請耕地,只要你交的起稅賦,你申請多少都可以,而且三年內都是半稅!

最後,還來了一句,名額有限,要報名從。

這下整個大明又轟動了,老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是有很多,但是,想賺錢,想過上好日子的也很多,《新京報》的報道一出,立刻在大明掀起了一股闖新九州的熱潮。

不出去闖一闖怎麼家致富,這是今年民間最新的流行語。

當然,這個也是朱慈炅令錦衣衛密探散佈出去的!

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章 閹黨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
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章 閹黨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壘方能克騎兵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