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

一番準備之後,朱慈炅終於帶着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定遼軍出發了,按原定計劃,第一站是中都鳳陽,那裡有數十路義軍共十餘萬人,更有黃得功所率的鳳陽守軍和南直隸守軍共十五萬人,按理十五萬官兵對十萬反賊黃得功定然可以輕鬆將其擊潰,爲什麼僵持了這麼久還沒有結果呢?

倒不是黃得功貪生怕死,而是朱慈炅有嚴令,嚴防死守,不得出擊!這年頭,有幾個敢違抗聖旨的,那可是要株連九族的,黃得功自然是不敢,所以他老老實實率軍守在武平衛,任義軍在城外百般辱罵,就是不出城反擊。

這種做法看似窩囊,其實卻是義軍最不想看到的,義軍並不怎麼害怕官兵人多,你人多,戰鬥力又強,我們是打不過,但是我們跑的過啊,只要官兵敢追出來,那就好辦了,只需派幾路人馬帶着官兵去兜圈子,其他人則可乘虛沖到鳳陽,把老朱家的祖墳給挖了,到時候不需要他們動手,小皇帝自然會降罪下來,守軍將領一個都跑不掉,全得死!

這是義軍慣用的伎倆,歷史上張獻忠就曾這麼玩過,那時候內閣首輔楊嗣昌奉旨平寇,帶着總兵左良玉和賀人龍,還有陝西總督鄭崇儉、四川巡撫邵捷春圍剿反賊張獻忠部,結果張獻忠帶着官兵在四川到處轉悠,楊嗣昌尾隨追擊,卻一直追之不及,張獻忠就曾做了一手打油詩挖苦道:“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結果,李自成乘虛攻下洛陽,烹了福王朱常洵,張獻忠也率軍奇襲襄陽,殺了襄王和貴陽王,楊嗣昌徹底崩潰了,從此飲食不進,最後驚憂交加而死。

黃得功是不知道義軍游擊戰術玩的溜,但朱慈炅知道啊,所以他嚴令黃得功守住城池,拖住義軍,不得出擊,等他率朝廷大軍到了,再兩面夾擊將鳳陽城外的義軍一網打盡了。

朱慈炅爲了一舉剿滅義軍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不但派兵外圍的江西、陝西、山西、湖廣等處嚴防死守,他所率的主力大軍也換了個新的戰術,這次他沒有將二十萬大軍全部集中在一起抱團前進,而是將兩個軍團分成幾十路人馬,像一張網一樣罩向中都鳳陽府,而他則率領兩個軍團六萬騎兵施施然跟在後面,隨時準備支援各路。

如果是換成以前,這樣做肯定不行,義軍再不濟,十萬人對幾千官兵還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只要找準一路,瘋狂進攻,最多耗點時間,絕對能將這路官兵擊潰,這樣的話,網就破了,他們又跑了。

但是現在這樣卻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爲各路明軍都配備了電報機,他們推進的時候都是拉着線往前走的,朱慈炅還爲此還專門設計了一套分進合擊戰術,他給每路明軍都配了兩套線,主力和各分路交替前進,時刻保持通訊暢通,一旦發現義軍立刻彙報,到時候他再根據義軍的數量指揮附近的各路明軍去圍剿,或者直接帶着主力前去支援,這樣義軍無論進攻那一路都將被瞬間圍住,想跑,門都沒有。

武平衛外面的各路義軍自然不知道朱慈炅已經換了戰術了,他們正想盡辦法,想要把城裡的守軍給引出來呢,但那黃得功彷彿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任他們上躥下跳,換着花樣的謾罵,就是無動於衷。

按理說李自成那邊既然已經得手,他們就應該撤退了,以官兵的裝備,就算裡面只有四五千人,他們也攻不進去,更何況裡面有四五萬人呢。明知道待這裡是浪費時間,而且還有可能會被官兵圍剿,他們爲什麼不撤退呢?

這都要怪賽曹操羅汝才,是他堅持要圍在這裡,爲李自成和張獻忠爭取時間。

羅汝才這個人怎麼說呢,既然他的外號是賽曹操,這腦子肯定沒毛病,而且還應該相當的聰明,不然怎麼叫賽曹操。他腦子的確沒毛病,而且還智計百出,聰明的很,但他有另外一個毛病,那就是太講義氣了。

這講義氣按理來說應該是種優點,怎麼又變成一個毛病了呢?跟講義氣的人講義氣那自然是種優點,但是跟不講義氣的人講義氣那就是有毛病了!

李自成和張獻忠講義氣嗎?張獻忠據說是個殺豬的出身,他的特點就一個字,那就是‘狠’,而李自成呢,他可以說是殺人的出身,身背數條命案,實在躲不過了才造反的,如果要說他的特點,那必須用兩個字,那就是‘更狠’,要這兩狠人講義氣,那基本上很難!

歷史上羅汝纔對李自成和張獻忠那的確是沒說的,像有一次李自成兵敗之後投奔張獻忠,差點就被張獻忠給幹掉了,是羅汝才救了他。張獻忠也曾兵敗之後投奔李自成,也差點被李自成幹掉了,是羅汝才私下送他五百人馬,將他放走的。像李自成在潼關遇伏,羅汝才趕緊去遊說各路義軍與他一起前去搭救,李自成這才逃過一劫......。

總之羅汝纔對這兩人都很講義氣,但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怎麼對他的呢?張獻忠就不說了,因爲他後面跑四川單幹去了,跟羅汝才基本上沒了交集,羅汝才後面一直是跟着李自成混的。最後的結果就是:李自成爲了維護自己的威嚴,把他給殺了!

所以說,跟不講義氣的人講義氣,那是有毛病,得治!

羅汝才這會兒還沒意識到李自成是個白眼狼,在滎陽大會上李自成可是說了,此次四路出擊能不能成功就看各路人馬能不能堅持住,要想成功各路人馬都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那就是:官兵不來圍剿,絕不撤退!只有這樣才能讓朝廷顧此失彼,驚慌失措,只有這樣其他路義軍纔有機會,只有這樣義軍纔有出路!

羅汝才深以爲然,所以發現鳳**本拿不下來之後他還是勸說各路義軍首領和他一起留在這裡,分散朝廷的注意力,爲其他路義軍創造機會。這一留就是一個多月,高迎祥全軍覆沒的時候他沒有退,李自成攻下洛陽的時候他還是沒有退,他可是拍着胸脯向李自成保證了,官兵不來圍剿,絕不撤退!

好吧,現在官兵終於來了,而且一來就是二十萬,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遲了,因爲他發現四面八方到處都是官兵,他們已經身陷重圍!

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序章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
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還牙,繼續西進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序章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