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

崇正十六年,公元1643年,這一年,在歷史上生了很多大事。&1t;/p>

歷史上這一年,李自成建立了大順朝,攻克承天、西安、榆林、潼關,一路勢如破竹,直奔大明京城。&1t;/p>

歷史上這一年,清太宗皇太極逝世,六歲的順治皇帝福臨登基,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t;/p>

歷史上這一年,名將孫傳庭戰死在潼關至渭南一線,大明失去了最後翻盤的希望。&1t;/p>

崇禎朝這個時候,大明已經危在旦夕,隨時有可能覆滅,但崇正朝這個時候,大明卻國富民強,即將迎來極盛時期,&1t;/p>

這個時候,大明6軍即將拿下整個西伯汗國,可謂無敵天下;&1t;/p>

這個時候,大明海軍已經集齊上千艘級戰列艦,正準備海上爭霸;&1t;/p>

最重要的,正是這一年,大明崇正皇帝朱慈炅開始着手改變落後的封建制度,正式推行《大明崇正律》。&1t;/p>

正月十六,崇正十六年的第一期《新京報》準時行,令所有買報紙的人吃驚的是,每買一份報紙還附帶送一本小冊子,而這本小冊子就是《大明崇正律》。&1t;/p>

更令他們吃驚的是《大明崇正律》的內容,要不是《新京報》是大明通政使司也就是現在的大明通信部行的,他們甚至會以爲這是有人想造謠生事了。&1t;/p>

皇上的權力竟然也要講規矩,老百姓竟然也有權利,這些雖然在幾千年來一直在流傳,貌似好像有這麼個意思,但是,真正明文規定卻從來沒有出現過,所謂”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那基本上只是說說而已,哪個皇帝還真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己還重啊!&1t;/p>

還有朝廷的日常事務竟然要全部交給內閣處理,甚至官員的人選都由內閣來決定,這一直是讀書人的夢想,也是大明朝文官集團與皇上爭奪的焦點,現在好了,皇上主動放權,什麼都不用爭了,只要做得好,皇上管都不會管!&1t;/p>

大明曆代無數文人的夢想就這麼實現了?這一切也太簡單了吧,讓人覺得是那麼的不真實,但是,《大明崇正律》上卻白紙黑字寫明瞭,皇上從此不再管朝廷日常事務了,只是讓錦衣衛、東廠協助都察院監督一下!&1t;/p>

監督一下倒沒有人覺得不合理,如果沒有監督,文官都可以無法無天了,那才叫不合理。&1t;/p>

只是,皇上真的就這麼放權了嗎?所有讀書人都有點不敢相信,卻有不得不信,因爲《大明崇正律》是御製的,也就是說,是皇上親自編寫的,而且從今年開始就實行了。&1t;/p>

一時之間,整個大明都傳瘋了,不管是不是讀書人,不管識不識字,所有人都在瘋傳。&1t;/p>

所有平民百姓漸漸都聽說了還有權利和義務這個東西,對大明的歸屬感也更強了,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漸漸的也變的不再是一個口號,因爲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天下興亡,真的跟他們有關係,同時,他們對皇上也更擁戴了,因爲他們明明白白的感受到,皇上是真的對他們好。&1t;/p>

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這是人之常情,不識好歹的畢竟是少數。&1t;/p>

《大明崇正律》掀起的熱潮還沒有過去,僅僅隔了一天,正月十八,大明禮部和大明教育部又在《新京報》上聯合文,癸未科會試和殿試的取士名額將再增加一倍左右,也就是這次大明境內提名金榜的進士將達到八百名左右,比最初的兩三百名多了將近三倍!&1t;/p>

這下整個大明再次轟動了,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中進士本來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現在中進士的機會多了三倍,怎麼能不令天下讀書人爲之欣喜若狂。&1t;/p>

原本一些已經絕望的舉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四千多人裡面選兩三百人,或者是八千多人裡面選三四百人,這個金榜提名的機會的確不多,但是,現在可是八千多人裡面選八百人,每十個裡面就有一個能金榜提名,能考上舉人的可都不是一般人,要是有希望誰會放棄呢,十個裡面選一個,興許,運氣好就高中了也說不定。&1t;/p>

於是乎,整個大明的舉子都瘋狂的趕往京城,原本打算放棄的,甚至已經放棄了好幾屆的都按捺不住了,除了老的走不動的或者已經隱居收不到消息的,其他的舉人基本上全趕到了京城。&1t;/p>

據教育部最後統計,此次參加科舉的大明舉人竟然達到了恐怖的九千多人,就算大明去年鄉試擴招了一倍,那也應該是八千人左右,這多出的一千多人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1t;/p>

總之,加上分藩屬國此次來京的舉人,參加癸未科會試的考生已經過了一萬二千人,參加人數同樣達到了原來的三倍,如此盛事,這是前所未有,如此多的考生,對大明教育部也是一個考驗,因爲現在考生的食宿可都是歸教育部安排的。&1t;/p>

好在教育部下屬的國子監經過擴建以後面積擴大了足有五倍之多,佔地面積足有原來京城的四分之一,要知道原來的京城可是有上百萬人口,也就是說,國子監要放開了建,住二十萬人都不是問題。&1t;/p>

黃道周也早做了安排,本來新國子監就建了將近兩萬間房舍,他還直接給國子監的監生放了大假,凡是不參加本次會試的,等科舉結束再來就學,這樣,再多來點考生也住的下。&1t;/p>

這下大明的考生總算體會到現在的大明有多強盛了,原本京城的考生或者來過京城的考生還好點,沒來過京城的,直接就被碩大的京城給嚇到了,三四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這個時候是什麼概念,厲害了,我的大明!&1t;/p>

藩屬國的考生更是驚的目瞪口呆,別說是京城了,就算是新國子監那面積,在他們那裡也算是大城市了,一個學堂竟然比城市還大,這是什麼概念,天朝上國,不愧爲天朝上國啊!&1t;/p>

會試和殿試的流程就不復述了,崇正朝也舉辦了不少次科舉了,朱慈炅對殿試自然是輕車熟路,不過,這次他卻沒有遇到一個認識的考生,連聽說過的都沒有。&1t;/p>

所以,他乾脆沒有插手金榜的排名,完全就按成績來定名次。&1t;/p>

爲什麼這屆考生他一個都沒聽過呢?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爲在崇禎朝這已經是最後一屆科舉了,考完第二年大明就亡了,這些考生根本沒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不能留名青史也是很正常的。&1t;/p>

不過,在崇正朝就不一樣了,現在大明正如日高升,光芒必將照耀整個世界,他們將不再默默無聞的逝去,很多人必將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1t;/p>

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
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序章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談籌備中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五卷 第一章 震驚洋人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車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