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

崇正十年正月十六,年節剛過,大部分人還窩在家裡體味着春節的餘韻呢,東大營新港卻而且人聲鼎沸,忙碌不已。這天是大明第二批軍火送往歐陸的日子,朱慈炅早就令南洋水師全員北上,來東大營把軍火裝上,同時也把歐陸使節團的人附帶送回去。

不過,歐陸使節團真正登船的沒幾個,他們大部分都決定留在大明學習漢語,這會兒正站在岸上送行呢。

這次攝政王朱由檢也沒有隨行去歐陸,上回那是大明的艦隊第一次遠赴歐陸,有特殊意義,這次就不一樣了,純粹就是送貨上門,所以朱由檢不用再跑一趟了,再說他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呢,也沒空去歐陸耍。

同樣是這天,攝政王朱由檢第一次行使他攝政王的權力,壓根就沒有徵詢皇上的意見,直接頒佈了一道旨意,呃,不是他翅膀硬了想翻天啊,他是沒有徵詢皇上的意見,但這是兩位皇太后的意思,這兩位嫂嫂可是直接管皇上的,他表示相當的怕怕,所以皇嫂一發話,他立馬照辦,直接越過皇上頒佈了這道旨意。

這道旨意可不得了,有可能會嚇的大明所有百姓都把自己家的閨女藏起來,旨意是這樣的,攝者王令:大明及所有藩屬國,凡是十四至十六歲未婚女子皆需接受各地官員女眷的篩選,品貌出衆者,全部送往京城!

額滴神啊,還真搞選秀啊,而且不但是大明,所有藩屬國都要選,兩位皇太后大概是看到安娜公主後受到了啓示,這麼粉雕玉琢的洋娃娃好可愛啊,得給皇上多選幾個!

好吧,要說大明藩屬國裡面是有長的像洋人的,不過一般的藩屬國都是不大理會大明的,除了東瀛、琉球、朝鮮這三個大明整治過的藩屬國,其他藩屬國給你選個毛線。

兩位皇太后對選秀可是上心了,她們從來不干預政事並不代表她們懶得管事,她們只是不想幹涉皇上的自由而已,不過這次就由不得皇上了,選媳婦的事情她們必須管!

歷朝歷代選秀的時候在民間幾乎都會引起恐慌,沒辦法,因爲一如侯門深似海啊,入了皇宮一旦得不到皇上的恩寵,那可就得孤獨終老了,一般只要不是窮的揭不開鍋,誰願意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去遭這罪啊。

但崇正朝就奇了怪了,選秀令頒佈以後,還真有富貴之家甚至是官宦世家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女兒往皇宮裡送,這些人都是白癡嗎?

他們當然不是白癡,相反,他們聰明的很,沒看見老秦家那待遇嗎,傳聞皇上就是看中了老秦家的女兒,愛屋及烏,才提拔重用老秦家人的,一門四個軍團長,何等顯赫啊!

有很多人都知道,這其實不是什麼傳聞,而是事實,皇上什麼都好,就是有點任人唯親,只要他認識的,沒有不輝煌騰達的,所以他們都拼了命的把自己的女兒往皇宮送,他們不求自己的女兒能當上皇后貴妃什麼的,只要偶爾能得到皇上的寵信甚至是有機會伺候皇上起居就行了,總之,只要自己的女兒能在皇上跟前說上話,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後面還真有服侍朱慈炅的宮女莫名其妙的跟他說,我父親是某某某,我兄長又是某某某,你父親兄長是誰跟朕有什麼關係,朱慈炅感覺腦袋都差點當機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略過不提,選秀的事情既然無法阻止,那就只能由着他去了,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四個新廠的建設問題,尤其是機械廠和水泥廠,翻地龍可關乎到西北幾億畝土地的收成,水泥更是關乎到大明今後的發展,這兩件事情都是他關注的重點。

翻地龍倒不怎麼需要他操心,王徵和宋應星那可都是機械專家級的人物,要說做機械設備,朱慈炅拍馬都趕不上他們,以前之所以沒把翻地龍做出來,主要還是限於見識問題,他們可沒朱慈炅後世的見識。

朱慈炅把履帶底盤草圖一畫,這翻地龍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王徵和宋應星過年也沒休息,跟着工部的人加班加點,不但把機械廠建了個差不多,這翻地龍的樣機竟然也也做出來了!

這不,還沒出正月,畢懋康、王徵和宋應星便興沖沖的跑過來,請皇上去看翻地龍的樣機。朱慈炅比他們還高興,沒想到翻地龍這麼快就做出來了,簡直是意外的驚喜啊,這蒸汽動力的機車直接脫離軌道在地上跑,他還真沒見過,自然得去看看。

來到西城區,就連他都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了,遠處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城牆聳立在天地間,雄偉巍峨;近處是密密麻麻的明軍和俘虜正加緊施工,場面恢宏;一座座建築正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正通往天際,五十萬人齊動手,是多麼壯觀的場面啊,連見慣了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大軍戰鬥的他都被震撼到了。

他第一次意識到,人多,也是一種優勢,大明的人口可是比所有列強加起來還多,在這個時代,這就是個絕對的優勢,怎麼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呢?

正當朱慈炅低頭沉思的時候,翻地龍停放的地方終於到了,出乎他的意料,這並不是在機械廠裡,因爲機械廠應該在西城區的東南角,而這裡明顯是西城區靠近中心的位置。

眼前這個奇奇怪怪的機械,怎麼說呢,朱慈炅也沒種過地,他只在電視上偶爾看到過一些農用機械,這個翻地龍倒是有點像後世的大型收割機,只是收割機是前面伸出來一個收割裝置,而這翻地龍卻是後面掛了一排犁田的利刃。

朱慈炅這次出宮,爲了不引起騷動,只是帶了上百錦衣衛高手,坐了個四人擡的普通大轎,王徵和宋應星就打馬慢慢跟在旁邊,說起話來倒是方便,這會到地方了,宋應星馬上提議道:”皇上,要不微臣去讓他們開起來?“

朱慈炅早就想知道這東西開起來是什麼效果了,聞言連忙點頭道:”恩,開起來讓朕看看。“

宋應星得了旨意立刻迫不及待的打馬跑到翻地龍旁邊,說了幾句什麼,只見那翻地龍頂上撲哧撲哧的冒出一陣白煙,咔咔咔咔一陣齒輪轉動聲響起來,那排犁田的利刃竟然慢慢扎進土裡面!緊接着便是噗呲咔呲的活塞運轉聲,翻地龍真的動起來了,速度不是很快,就跟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它開過的地方大概十來米寬的地面上,所有泥土都被翻動起來了,翻地竟然變得如此簡單!

就連穿越而來的朱慈炅都忍不住驚喜道:”恩,很好,有了這翻地龍神器,以後平民百姓種地就輕鬆多了。“

一邊的王徵卻是獻寶似的道:”皇上,還有意外的驚喜呢,不但種地輕鬆了,開路也輕鬆了。“

朱慈炅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呢,後面馬上有一隊俘虜揹着鏟子跑過來,將翻鬆的泥土鏟到一邊,然後又有一隊俘虜擡着加工好的厚石板往地上一鋪,一隊隊俘虜就這麼跟在翻地龍後面剷土鋪石板,很快一條十米來寬的小馬路邊延伸出去數百米遠,原來他們是在這裡修路呢!

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
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進理念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二卷 第十七章 君臨果阿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