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

蹄聲隆隆,在西域的荒原上黑壓壓一大片騎兵正打馬前行,在這股騎兵的最前方,一面日月龍旗迎風飄揚,龍旗下,一員年輕的明軍堅毅的望着前方,帥氣的臉色透露着年輕人少有的沉穩。

他正是奉命率軍前往吐蕃綠洲攻打瓦刺和碩特部的邊防軍第一軍團主將秦翼明,吐蕃綠洲原來並非瓦刺領地,而是東察合臺汗國治下柳城、火州、吐番三部的領地,瓦刺擊敗東察合臺汗國後,和碩特部逐漸南移,瓦刺汗庭也就隨之遷到了水草最豐盛的吐蕃綠洲。

原本三百多裡的距離,五萬大軍打馬狂奔,不用一天即可抵達,但是,如果那樣的話,趕到瓦刺汗庭五萬騎兵基本上人困馬乏,戰力大大折扣,此所謂勞師襲遠,是兵家大忌。

按錦衣衛的情報,瓦刺和碩特部此刻連帶騎兵和步兵全部加起來都不到五萬,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對手,完全沒有必要使用什麼突襲,偷襲戰術,所以,秦翼明令全軍控制馬,以最省力的方式趕路,這樣雖然一天到達不了瓦刺汗庭,卻能保持充沛的戰力,避免陰溝裡翻船。

跟隨秦翼明這一路的正是錦衣衛密探在西域的負責人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楊道英,他是崇正六年王徵南親手培養的第一批錦衣衛密探,在西域潛伏刺探多年,對西域的地形熟悉無比。

所謂的吐蕃綠洲,並不是一整片大的綠洲,而是一塊一塊分佈於吐蕃盆地內分散的綠洲,而瓦刺的汗庭則位於吐蕃盆地的最西邊,一個巨大的淡水湖附近。

夕陽西下,天色漸漸變的昏暗,五萬明軍騎兵又踏入一個比較大的綠洲,一路過來,所有在綠洲上游牧的瓦刺部落都遷徙走了,只留下一圈圈紮營的痕跡,這個綠洲也不例外,水草雖然不少,卻荒無人煙。

秦翼明緩緩擡起了手,後面的騎兵跟着他開始緩緩減,當來到一條淺淺的小河旁時,所有騎兵終於停下來。

秦翼明邊環顧四周,邊問旁邊的楊道英道:”楊千戶,此處離瓦刺汗庭還有多遠?“

楊道英聞言,在馬上拱手道:”啓稟秦將軍,此處離瓦刺汗庭已不到五十里,這裡也是抵達瓦刺汗庭前最後一個小綠洲了。“

秦翼明點了點頭,朗聲下令道:”傳令,全軍下馬,吃點乾糧早點休息,可以生火,但不準喧譁,各師輪流安排人在周圍十里範圍內警戒,一個時辰一輪。“

傳令親衛四散,騎在馬上的明軍將士紛紛分散開來,聚成一團一團,然後下馬開始休息。

秦翼明下完命令,隨即翻身下馬,來到小河旁,掬了一捧水,喝了幾口,又抹了把臉,這才問跟在一旁的楊道英道:”楊千戶,你說固始汗會逃嗎?“

楊道英同樣喝了幾口水,抹了把臉這纔回道:”秦將軍放心,我手下的探子並未來稟報,就證明固始汗還沒跑,他可能還想負隅頑抗一下吧。“

秦翼明聞言,灑笑道:”負隅頑抗,如果我率軍不顧疲敝長途奔襲他倒是有那麼點機會,現在嘛,他恐怕是沒機會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秦翼明便率軍直奔瓦刺汗庭。

固始汗的確是想負隅頑抗一下,因爲據斥候來報,明軍纔來了五萬騎兵,如果是五十萬大軍,甚至是十萬騎兵,他都會嚇的屁滾尿流,立馬跑路,但是五萬嘛,他覺得還有點機會。

瓦刺經過這幾十年的展,人口早已過百萬,其中最大的和碩特部和綽噶爾部人口都過了三十萬,這在西域荒原上已經算的上是級部落了,就算經過上次的大敗,整個瓦刺損失了將近三十萬大軍,但和碩特部仍能召集兩萬騎兵,三萬步兵,再加上身強力壯的男丁,勉強能湊出十萬人,以遊牧部落對騎兵的熟悉,如果明軍輕敵,還真有可能會被他擊敗。

話說沒有武器的男丁在戰場上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可別小看了他們,雖然他們沒有武器,但什麼絆馬索和套馬繩他們還是有的,土製的長矛也能保證人手一把,如果一不小心被他們近了身,一堆絆馬索和套馬繩丟過去,騎兵立馬就會變成滾地葫蘆,再用土製長矛一頓亂捅,照樣能捅死人!

當然,這是面對普通騎兵而言,面對明軍騎兵,他們玩這套,簡直是找死。

其實,固始汗也是不得已爲之,因爲部落的遷徙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明軍向西域推進以後,在鐵路線附近的部落雖然都早早撤離了,但瓦刺汗庭附近的小部落還沒有開始遷徙。

並不是說他們心存僥倖不想走,而是因爲水草的問題,這個時候正是剛剛開春的時候,牛羊馬等牲口都吃了一個冬天的乾草料了,掉膘掉的厲害,如果不讓它們飽飽的吃上一段時間水草,很多體質差的可能會走都走不動。

而和碩特部三十多萬人養的牲口又是何其的多,要再找塊這麼水草繁盛的地方起碼得一兩個月,所以,他們不得不留下來,先讓牲口吃飽再說。

固始汗原本以爲明軍要推進一千餘里起碼得一個月以上,卻不曾想不到半個月明軍就推進了七百餘里,而且,明軍竟然突然派出騎兵,直奔各大部落聚集地,他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現在,汗庭附近部落的平民帶着牲口和財物才往西跑了一天,根本就不可能逃過明軍騎兵的追擊,這就迫使他不得不留下來阻擋明軍的步伐。

只有五萬騎兵,最少也應該能打個平手吧,如果運氣稍微好點,一把幹翻也不是不可能的,他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他也不是沒有見識過明軍騎兵的兇猛,但有時候人就是這樣,總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來麻醉自己,而不願意去面對現實。

秦翼明所率的五萬騎兵又豈是他這五萬雜牌軍和五萬平民組成的烏合之衆能抵擋的,就算他所率的是五萬騎兵加五萬步兵都不一定乾的過!

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
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東南防線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