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

盧象升到太原已經有大半個月了,這個時候新兵還沒來報到,營地卻已經被他領着親衛整的平坦無比了。這日他正領着一衆親衛劃分區域,一隊馬拉板車組成的車隊緩緩向營地駛來,那車隊的馬車一輛接一輛,連綿不知道多少裡,一眼望去竟然看不到頭!

對車隊的到來盧象升一點都不驚奇,日興隆山西分號的掌櫃範永鬥前幾天就通知他了,近日將有貨物陸續送過來,請他做好接收的準備。他這不正帶着親衛劃分區域嗎,五千人馬一個方塊,整整劃分了二十個方塊。

來的果然是日興隆的車隊,老遠就聽見範永鬥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總督大人,範某給你送貨來了。”

這一來二去,盧象升和範永鬥也算是老熟人了,對這個老道的軍需商人他還是比較看重的,畢竟人家搞了幾十年的軍需供應,比他這個新紮總督經驗豐富多了。聽到範永斗的笑聲,他親自迎了上去,拱手道:“範掌櫃一路辛苦了。”

範永鬥趕緊回禮道:“總督大人謬讚了,範某吃的就是這碗飯,送個貨能有什麼辛苦的,倒是總督大人不到太原城裡好好享受,卻親自帶人在這平整營地,讓人欽佩。”

盧象升被他這一記馬匹拍的老臉一紅,打了個哈哈,引開話題道:“不說這個,不說這個,你這次送來多少貨啊?”

範永鬥如數家珍的介紹道:“一萬人的棉衣、靴子、棉被、軍帳、糧食還有三萬斤草料,整整裝了兩千車,沒辦法,商號裡面就這麼多馬車,只能分批給您送過來。”

盧象升理解道:“能有兩千輛馬車已經不錯了,分批就分批吧,反正新兵還要十來天才能到,到時候能送齊就行了。”

兩人客套了半天,車隊已經漸漸進入營地了,範永鬥連忙問道:“不知道這貨給您卸哪兒啊?”

盧象升指着他和親衛紮營處前面的兩塊一里見方大空地道:“就卸在那兩塊吧,對半卸,直接堆在我親衛營帳旁邊就行了,這樣方便看守。”

範永鬥聞言,拱手道:“小人這就去安排。”

說罷,打馬往車隊奔去。

這物資還沒卸完,遠處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一千餘騎明軍排成整齊的四路衝鋒陣型,在一個身披鎧甲的將領率領下,向營地狂奔而來。

在場的親衛嚇了一跳,紛紛卸下背上的燧發槍,拔出腰間的刺刀,邊向盧象升身後聚集,邊給槍上刺刀。日興隆車隊的人更是嚇的臉都白了,惶恐的看着迅速靠近的騎兵,不知如何是好。

盧象升見狀哭笑不得,來的是什麼人他自然是知道的,不過這陣勢也太嚇人了,他趕緊擡手喊道:“大家不必驚慌,是自己人。”

衆人聞言,都長出了一口氣,這陣勢太像後金鐵騎了,雖然他們穿着明軍的制服,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明軍,皇太極那貨可是出了名的愛搞偷襲!

其實來的不是後金鐵騎,而是關寧鐵騎,朱慈炅對手下的五虎上將可謂關懷備至,特別是孫傳庭和盧象升,他們兩個雖然都是不世名將,但那都是崇禎朝的事情,在崇正朝他們纔剛出茅廬呢。

山西和陝西可是農民起義軍的老巢,讓他們兩個單獨去面對幾十萬農民起義軍朱慈炅終究有點不放心,可不要因爲自己一時大意,把這兩位名將兄給折了,那可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了。於是,他發了封八百里加急到遼東,求鎮國公孫承宗調兩員猛將過來輔佐他們。

孫承宗手下可謂猛將如雲,趙率教、滿貴、祖大壽、何可剛就不必說了,那都是猛的不要命的猛將,曹文詔、祖大弼那也是後金鐵騎看見了都打哆嗦的猛人,勻兩個出來他自然是沒有意見的。

正好他手下的編制都滿了,曹文詔和祖大弼這樣的猛將也只能提拔爲副將,讓他們去西北建立功勳也好,盧象升和孫傳庭那可都是總督,手下幾個總兵的編制還是有的。

反正朱慈炅也通知他了,近兩年不會在遼東掀起大戰,主要還是以防禦爲主,讓這兩人待在遼東也是浪費。

於是,他毫不猶豫向朱慈炅推薦了曹文詔和祖大弼,隱隱還有求朱慈炅提拔他們的意思。

曹文詔和祖大弼有多猛呢?

史料記載,曹文詔經常率一兩千關寧鐵騎去追擊幾萬農民起義軍,並且每次還都打贏了,這貨有多猛,可以想象。最後也是因爲他太猛了,竟然率三千輕騎去追擊李自成的二十萬主力,結果被數萬鐵騎圍困,兵敗自盡而亡。

後世有詩讚曰:軍中有一曹,賊寇聞風逃。可見他的勇猛是出了名的。

祖大弼可能領兵打仗不如曹文詔,所以沒什麼戰績,但是要比起勇猛來,估計曹文詔還不如他。這貨外號“祖二愣子”,曹文詔最少還要帶上千騎兵纔敢衝入敵陣,這貨一個人就敢往幾萬敵軍裡衝!

一個人衝進幾萬敵軍裡面撐死也就能殺個幾百人,所以他戰績不如曹文詔,但他的勇猛卻一點不輸曹文詔,有史料記載,滿清第一勇士鰲拜就曾和祖大弼交過手,結果鰲拜被祖大弼打的直想逃跑,卻一直逃不掉。

還是皇太極心眼多,在遠處大喊了一句:“這都打了半天了,兩位勇士都餓了吧,不如各自回營,吃飽了再戰。”

祖二愣子發覺自己真的餓了,這才撒手,讓鰲拜回營。結果等他吃飽了再來叫陣,鰲拜卻是再也不敢出戰了,祖大弼的勇猛由此可見一斑。

朱慈炅對這兩位猛人自然是有所耳聞的,孫承宗能推薦他們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他直接將兩人提拔爲總兵,讓他們各領一千關寧鐵騎前去輔佐盧象升和孫傳庭。同時還根據遼東以往的戰績,在遼東軍裡面提拔了一幫將領,一起前去輔佐。

來輔佐盧象升的正是猛將曹文詔,他率領一衆將領和一千關寧鐵騎狂奔到大營外一里處便擡手大喝道:“減速。”

等距離盧象升還有百米遠時,他又擡手大喝道:“停。”

一千餘騎整整齊齊的停在盧象升身前百米處,曹文詔等將領紛紛翻身下馬,來到盧象升跟前,單膝跪地朗聲道:“

末將天雄軍前鋒總兵,曹文詔;

末將天雄軍副將,張弘業;

末將天雄軍參將,王承胤;

末將天雄軍參將,張叔嘉;

末將天雄軍遊擊,李明輔;

末將天雄軍遊擊,左光先;

末將天雄軍遊擊,崔宗蔭;

末將天雄軍遊擊,李國奇;

參見總督大人。”

看着這一個個威武雄壯宛如鋼澆鐵鑄的漢子,盧象升不由大聲喝彩道:“好,天雄軍有諸位的加入,必定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九章 召見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
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九章 列強幹涉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東胡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五卷 第二十二章 列強求和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九章 召見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強聯合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