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

算下來,加上其他的收入,金華義軍已經實現了月收入三千二百萬的收入。

這相比大明崇禎年間一年不如一年的國庫收入,簡直就是逆天的。

現在依然在勒着褲腰帶過日子,日夜操勞,憂心憂國的隆武皇帝朱聿健,更是沒法比。

朱聿健現在住的地方肯定不缺,爲了他這一杆大旗不倒,南明的官員是盡心竭力,那裡有最好的宅子,那裡有最好的吃,一應給他,白給的,皇帝嗎,有這個特權,但要說朱聿健腰包和國庫裡面,腰包倒是裡面有銀子,但不充足,都是各位大臣奉送的,國庫嗎,不是跑老鼠,而是能在裡面跑馬,打一場馬球賽了,空的連空氣都不願意進去。

這麼精明的朱聿健治理的這麼出色的福建難道就沒有一點稅收?

有,還真有,不過都進了底下那些大明豪紳和官員的腰包了,剩下那一點杯水車薪的,根本不用入庫,就又被各個部門官員瓜分了,只有很少一點去做朝廷的事情了,大部分以福利,官員俸祿,各個名目的開支進入了官員的腰包裡面了。

作爲隆武朝廷總督,作爲想要將隆武這杆大旗扛起來,躲在下面發展的金華義軍,是要交稅的,地方向中央的稅,每個月張強都按時繳納,從開頭隆武錢多補貼了張強一百萬兩銀子,若干物資,以報答他救命之恩以外,每個月張強都向隆武繳納十萬的銀子,作爲他和他互相不干涉的代價,以後隨着地盤的擴大,收入逐漸上升,如今每個月光交給朱聿健這個中央的稅收,張強就要出一百五十萬。

而這一大半都要交給朱聿健本人,充實他的荷包的,剩下的五十萬是給朝廷國庫的,作爲隆武朝廷運作的費用。

而朱聿健本人的荷包除了打賞下人,官員,自己花以外,還開門做生意,最後落下的也不多,不過這不關張強什麼事情,人家的錢怎麼花不歸張強管轄。

總之金華義軍在隆武朝廷這裡要開支一百五十萬的費用,加上爲了獲得情報,支持一些官員,讓他們在朝中替自己遮風擋雨說話,每個月又支出二十萬兩銀子,作爲特別經費,還有爲了維持在福建,廣州的駐軍費用,保護隆武朝廷不受到清軍攻擊,讓張強沒有了大義的旗幟,金華義軍開支軍費三十萬兩。

這麼一總結,在隆武朝廷身上花的錢就有二百萬兩銀子一個月,都快趕上現在金華義軍的商稅稅收了。

金華義軍領地,隨着部隊換裝,部隊的火繩槍可不是一成不變的,老是拿着一杆火繩槍在那裡光說不練,多達八萬的軍隊每個月光訓練使用毀壞,磨損的火繩槍就得一個火繩槍工廠一個月的產量來維持。

而且火繩槍也在每天不斷的改進,今天換一個不容易熄滅的火繩,一旦技術成熟,馬上給部隊的所有火繩槍的火繩進行更換,舊的火繩回收重新利用,或者當貨物交給米林的軍需部門給賣掉。

這一換裝,就需要大量的錢來支持,於是軍隊雖然不是每個月必須換裝,花這一筆錢,但有個兩三個月來一次,也是不小的費用,小的改動,不過二十萬銀兩,就像火繩換裝,花了二十五萬兩銀子。

大的換裝,當火繩槍技術改進到百分之八十的零件都改進過以後,進行一次集體換裝,就是換槍,以前是火繩槍0。1版本,改進以後是0.2版本,0.3版本,大換裝一次是1.0版本。

改進第一次的火繩槍質量輕了一斤,因爲找到了更好的木頭製作槍托,木頭輕還不容易在戰鬥中損壞,扳機的力量變得更加輕便了,更容易擊發,增加了新的表尺瞄準準心,使得射擊命中率更加準確,因爲鍊鋼技術的進步,使得原先厚實的槍管,變得薄了,但更加耐壓,比起鑄造的槍管更加耐壓,整支槍變輕了百分之三十,去掉了三腳槍架,槍支又變輕便了許多。

基於這些改變,火繩槍部隊進行了一次大換裝,舊的火繩槍陸續出賣中,這一次同鄭成功部下們的交易中,黃延和劉國軒,餘興的部隊可是跟着張強他們打了赤嵌城的,對於金華義軍火繩槍部隊猛烈的火力,尤其是排槍齊射那種華麗的陣容深感震驚,出錢出力要求張強賣給他們火繩槍,並且幫助他們訓練部隊。

於是張強乘勢把以前1.0版本前面金華義軍裝備從金華義軍兵工廠裡面製造出來的火繩槍用貨物和銀兩賣給了鄭成功這幾個同自己走的近的大將,不過畢竟張強的金華義軍陸軍部隊人數衆多,裝備的火繩槍也不少,去掉那些冷兵器部隊,裝備火繩槍的部隊就有三萬人。

三萬支火繩槍,加上替換的火繩槍,以及火繩槍零件,火藥,火繩等東西,張強需要出賣的火繩槍達到了三萬八千支。

鄭成功的部隊不少,但還是以冷兵器作戰爲主,他們的火繩槍手不是很多,即便張強的原因,三四個他的部下想要訓練一批火繩槍部隊,幾個人加起來,也不過六千人的火繩槍部隊,不過買了八千支,這和張強巨大的庫存是有着瀑布大的落差。

爲了那一次換裝,張強可是用了三百萬兩銀子生產,二十萬兩銀子運輸,前期用了半個月時間對一些優秀的士兵進行集中培訓,然後讓他們在換裝以後可以教會士兵們熟悉新的槍械性能,培訓又花了一萬兩銀子,換裝用了一個月時間,直接動用的換裝官員的就達到了三百餘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武器換裝評估小組,他們完成任務以後,張強可是每人發了一百兩銀子的獎金,當然不可能是銀子了,因爲金華義軍領地有自己的貨幣,元,可換算到銀子來,就相當於是一百兩銀子。

這麼下來一次換裝,張強花去了三百二十五萬兩銀子。

到目前這個成本還沒有收回來。

在金華義軍賬目上,這次換裝還是一次虧損。

即便賣了舊的火繩槍八千支,每支友情價從八兩銀子到十五兩銀子不等,也不過八萬兩銀子左右,算利潤的話更少,不過五六萬兩而已。

即使全部三萬多支槍全部賣掉也還是虧損。

但好死不死,金華義軍對火繩槍的改進從來不會停息,到弗朗索瓦出事情,金華義軍準備進行第二次換裝,這次是2.0版本的。

火繩槍改進了夾火繩的龍頭,加了火藥倉的防火蓋子,槍身第一次變得華麗而又有藝術感,很多雕刻的花紋,讓人覺得金華義軍的火繩槍就是一個藝術品。

改進了刺刀,改進了刺刀和火繩槍的連接方式,更像近代的步槍加刺刀的方式了,作戰更加方便了,火繩槍直接可以當長槍兵使用了。

直接的結果就是金華義軍減少了掩護火繩槍的長槍兵裡面的兩米短長槍兵,淘汰了長矛兵。

子彈使用定裝裝彈,子彈的模樣變成了米尼彈形狀,底部加了一個軟木塞子,可以在火藥炸了以後,膨脹的氣體將軟木和鉛彈後部弄得變形,封閉了槍膛,使得槍膛的壓力增大,射程更遠了。

火藥也改進爲顆粒火藥,減少了發煙,增加了火藥的威力,使得火藥更加方便攜帶,不宜潮溼。

槍管也變成了逐漸緊縮的槍管,槍管不再是從前往後一味都是一個尺寸的了,增大了後部槍管的面積,使得火藥在槍膛裡面爆炸,可以產生更大的膛壓,將子彈推向槍口的過程中,子彈緊縮,再緊縮,然後被氣體推到更遠的地方。

現如今2.0版本的火繩槍交戰距離已經達到了一百米,子彈在飛行五十到七十米以後,準確度依然很高,因爲速度太快,子彈還沒有來得及改變軌道就到達了敵人面前。

而如今即便是荷蘭人的線膛槍,也只能用極慢的速度裝填,然後在八十米到一百米的距離上殺傷敵人,聽起來好像荷蘭人的線膛槍更加厲害一些,但他們沒有大面積列裝,使用的還是以前相當於金華義軍0.6,7版本的火繩槍,因此在很長一個階段,他們都無法同金華義軍大面積,大兵力,排隊槍斃交戰中勝過金華義軍。

基於這些原因,如果張強換裝2.0版本的話,將又是一筆300多萬的開支,而且還不止這些,因爲金華義軍的火繩槍部隊正在擴張,將會有4萬人的部隊,按照以前,4萬兵力,需要最起碼4萬八千支槍用來裝備和替換,訓練和維修。

覈算下來每換裝一支新式火繩槍的費用將達到120兩銀子,也許有了經驗以後費用會降低一些,但不會太多,根據周粥和朱大有的核算,起碼需要115兩銀子換裝一支新式火繩槍。

兩次換裝,消耗將達到六百七十萬兩銀子,但收回的成本不過一百萬兩銀子不到。

因此換裝就是一次財政大支出,怪不得後世好些國家的軍工業很不發達,因爲造不如買啊。

兩次換裝以及虧損五百萬兩銀子左右。

這就讓張強三千二百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變得縮水了。

雖然兵工廠的收入增加了,兵工廠附屬的企業,收入增加了,那些爲兵工廠服務的百姓工匠日子好過了,但兵工廠是不需要交稅的啊,那是金華義軍的官辦企業。

附屬企業因爲是小作坊,小工廠的模式,所以,能收到稅也很微薄,主要是張強想要讓百姓休養生息,沒有加大稅收。

給皇帝的稅,以及在福建的駐軍費用,特別經費的開支,兩次開支需要支付的費用,這麼算下來,每個月光開支就需要五百萬兩銀子平均。

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
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十四章 定計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