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

還有兩個字,生存,漢民族生存的情況惡劣性比起西方歐洲的生存情況來更爲惡劣,所以才這麼軟弱,沒有這種軟弱也許漢人延續不了這麼多年,可沒有血性的漢人,又怎麼能更好的活着,所以循環了這麼多年,到了後世,每一次經濟繁榮,所謂文明發展的時候,總是漢人遭難的時候。

漢人從來不會從大局考慮,不出去滅幾個別的異族,漢人的生存情況總不會太好,漢人總是喜歡內鬥,用打敗自己人的功績告訴後人,自己多麼偉大,兄弟互相爭奪自家老爺的財產那叫惡行,那叫美德,而這種美德卻傳承千載,不去搶外人的,卻總是搶自己人,這就是漢人。

什麼時候能學着二戰德國的民族,打出去,爲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爲了自己,雖敗猶榮,俄羅斯這個民族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但人家總是出去搶別人,所有有戰鬥的民族的美稱。

扯遠了,此時的鄭成功也是很無奈,他頹然坐在地上,抱着頭,對馮信道:“帶着我兒子鄭經,去找找華夏軍,另外帶上若干船禮物,我希望得到一個體面的失敗。”

馮信默默躬身退出去。

不幾日,馮信還沒有回來,華夏軍的打擊就來臨了。

鄭成功絕對沒有想到張強會這樣對待他,等他發覺的時候,他周圍的海島已經被華夏軍清掃一空,華夏軍四個水師艦隊一起出動,將海防交給那些水師的守備隊,陸戰隊,以及負責輔助華夏軍的漁民們,由於落後的通訊手段,等鄭成功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馮信給他帶來消息,寶中府的華夏軍也傾巢出動,對他周圍的鄭氏路上守軍進行清剿,雖然還有到最後開戰的時刻,可在寶島上,華夏軍的探子四處滲透,將寶中府周圍的鄭氏陸地上的守軍據點摸的一清二楚,同時下狠手,一個個都拔除了。

寶中府的第三野戰旅和第六野戰旅只是派出了一些精銳小隊加上民兵部隊,就將自己在寶島上的地盤擴大了整整一圈,三十里地的範圍被華夏軍控制,從前只是一百里地的範圍屬於華夏軍,華夏軍也一直遵守承諾,不向寶島內部擴張,這一次他們動了真格的,一次下手把自從關係破裂以後鄭氏部隊在島上的守軍逼近甚至侵襲華夏軍一百里地內的地盤全都收復並且向外擴張了三十里地。

華夏軍這一下做的絕,鄭氏沒有防備,他們只是防備華夏軍的水師,卻忘了華夏軍的陸上兵力纔是真正的精銳,真正的動搖他們根本的力量。

華夏軍是大明內陸爭霸的勢力,當然是步兵最精銳了。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我知道,”張強點點頭,“打下地盤容易,但把地盤變成咱們的,讓百姓承認咱們需要一段時間,咱們現在的戰略是打下一個地方消化一個地方,最終一步步徹底接管整個大明江山。

可大明江山太小了,我們的眼光要放的遠一些,西面,咱們的西面有着遼闊的土地,還有一些異族,咱們現在及早消滅鄭成功,把精力放回到陸地上來,就能慢慢的向西發展,和那些異族爭地盤,消滅他們,讓咱們後世的地盤更加龐大,所以,打鄭成功不是拖慢了腳步,是加快了腳步,我已經不想把大量的兵力放在南方了。”

“對了,既然現在南明國已經被李定國打殘了,軍力現在被削弱了,而咱們的鋒無羽也在廣州府呆了很長時間了,就出去活動活動,去進攻南明國,他們敢於挑起事情,就要承擔責任,這次鄭成功對咱們動手,估計也有南明國朝廷的意思,你派使者先威脅一下他們,讓他們因爲前段時間的挑釁負責,交出一百萬白銀,割讓六個縣城給咱們。”

張強突發奇想。

周粥睜大眼睛,他是一個好人,可沒有想到張強會這麼無中生有,居然讓以前的盟友向華夏軍割地賠款,只是因爲他們挑釁過華夏軍,這是什麼邏輯?

張強卻不管他,繼續道:“如果他們不答應,那麼就讓鋒無羽出去,打下兩個縣城,看看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派兵來,就繼續打,打到他們服軟爲止。

然後他們交涉幾次,就一次比一次強硬,拖着不辦,就再打下一個縣城,如果敢強硬,就加碼,服軟了就收走他們承諾的地盤和答應的賠款,讓他們徹底成爲軟骨頭,最後讓他們簽訂一個協議,成爲咱們的附庸國,每年上繳貢品,財物,銀兩給咱們並且開放港口,讓咱們的商人在他們領地上通行,否則再打。

鄭成功面無表情的看着手下聚攏起來的將領,沉聲說道:“華夏軍已經撕毀了以前的承諾,已經開始進攻我們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需要團結起來,反抗這種侵略,寶島是我們的,他華夏軍一個陸地上的蠻子,就像侵佔我們的地盤。

最終的結果是鄭成功的寶島被割讓四分之一,艦隊被轟殺大半,屈辱求和。

不過鄭成功已經在南洋佔領不少土地,並且的到了南洋漢人家族的支持,也算失之東隅,桑隅。

話話,華華夏軍不理鄭成功的假意求和,蠻橫的出兵攻打寶島,鄭成功是又急又恨。

可除此之外,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把隱藏在外面的水師艦隊調回來,那些被華夏軍找到的輔助這次埋伏華夏軍水師補給船隊,商隊的海盜或者葡萄牙人在這一代的小艦隊,就不去管了,否則的話,只能使得分散的兵力被華夏軍各個擊破。

華夏軍的水師艦隊真正出動了,可不是鄭成功的水師艦隊能打敗的,相同級別之下,一支三艘大船,十幾支小船組成的巡邏隊要對上了,死傷慘重的一定是鄭成功的船隊,因爲從噸數,火炮,戰兵的戰鬥力方面,各個方面都不如華夏軍,除非兩倍或者三倍的兵力纔有可能拿下一支小的巡邏隊,還得計劃好對方的航行路線,提前攔截,否則敵人很可能馬上解散艦隊,三三兩兩的結伴突圍,一旦有一股突圍成功,轉頭,襲擊者就變成了被獵者,十分的狼狽不堪。

鄭成功集中兵力當然不是主動退讓,他是要和華夏軍決一死戰,如今華夏軍四個艦隊雖然都出動了,可還沒有在一起,各自爲戰,因爲他們需要巡防的區域很大,集中在一起就漏過敵人了,很可能讓敵人繞過他們直接襲擊華夏軍的海岸線,因此各支艦隊還是在各自區域內遊蕩,尋找可能的敵人主力。

只要不是遇到鄭成功孤注一擲的一下集中所有的主力,就不怕敵人,打不過可以跑,損失肯定是有的,但華夏軍不怕,這幾年華夏軍的造船廠已經發展的相當先進,船臺不少,很多船隻都無法下水,因爲飽和了,沒有那麼多人手操縱船隻,因爲和泰西人決裂,華夏軍以及同華夏軍交往的船隊都貿易萎縮,不需要太多的商船出海,所以無論是戰艦還是商船製造,華夏軍都有很多擺上船臺,但都不敢下船臺的毛病。

擺上船臺當然是要造的了,可沒有人買,造出來給誰用?

但又不能不造,萬一戰艦損壞了不能用了,或者擴充戰艦的數量,現造肯定不行,因爲即便是華夏軍的船隻再先進,也得遵循造船的規律和特點,船材需要從世界各地採購回來,暴曬一年,曬乾水分,刷上油桐等材料才能造船,一隻船隻的建造最快需要三個月,最慢需要四五年,即用即造,那是不可能的。

鄭成功集中兵力他要打的肯定是寶中府的碼頭,船廠,以及守備寶中府的艦隊,說實在的是少半隻艦隊,平時只是防範和駐守,如今卻需要面對鄭成功集中起來的大部分艦隊的敵人船隻。

別的地方鄭成功不敢去襲擾,攻擊華夏軍水師艦隊又輕易找不大主力,即便找到主力,以他的全部兵力,也不能和一支華夏軍艦隊抗衡,至少要勝一支華夏軍水師艦隊。

經過各級將領的評估,他們很快得出結論,損失慘重,如果沒有別的勢力的參與,他們即便勝利了也不復以往的榮光,不能再控制相當大的海域,不能像鄭芝龍當年的十八芝一樣,令所有途徑大明沿海的船隻懸掛鄭芝龍的旗幟,交過路費。

如今經過鄭成功的努力差不多恢復了鄭芝龍時候的榮光,可一旦失敗,實力受到損傷,那麼肯定會淪爲一支大型海盜的命運,無法左右局勢,很快泰西人會捲土重來,打他鄭成功。

所以這場戰鬥,鄭成功只是希望集中兵力,掃蕩寶中府,從陸地上和海上,主要是海上進攻華夏軍,因爲大家是公認的鄭氏海軍陸地上的戰鬥力確實不行。

鄭成功也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才選擇了寶中府碼頭和船廠。

數千只海船在海上排開,側舷火炮炮門全部打開,對準了華夏軍的寶中府碼頭和船廠。

華夏軍的寶中府碼頭和船廠隔着不遠,分別在兩個相距不到十海里的港灣內。

華夏軍早已戒備森嚴,停靠在港灣內的艦隊不知所蹤,港灣內的炮臺已經待命出擊,陸地上山丘後面掩藏着一支支陸戰隊士兵,以及守衛港口,碼頭的守備營士兵,而民兵士兵則撒在各處可以登陸的海灘上,準備抗擊敵人的步兵登陸。

鄭成功憂心忡忡,他現在實在不想和華夏軍打硬仗,因爲他知道打不贏華夏軍,可如果自己不反擊,你所看的《大明領主》的 正文 第552章 打擊 已啓用防盜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內容接不上。後面隱藏部份請到百度搜:(無情+水) 進去後再搜《大明領主》 觀看

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七章 掌旗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
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七章 掌旗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