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不想看到這樣的清軍,他在爲蘇正清着急,但蘇正清是拼死一擊,不成功便成仁,那麼李成棟的部隊在哪裡?
還有援兵在哪裡。
隆武南明雖然無比驚慌,因爲孔有德打下梧州府,有可能揮軍直下肇慶府,南明國將再次經歷一次滅國之戰,因此不斷的從蘇正清哪裡要援兵,削弱了本來十萬大軍的蘇正清部隊,蘇正清不得不派出了近六萬軍隊回援,但戰事稍微緩和,蘇觀生爲了自己侄子的性命,還是和隆武爭取了派出了一萬多援兵。
一萬多援兵在路上碰到了獨自行動的王得仁,卻被王得仁帶偏了路,繞道了南方,足足繞了上百里公里,今天才到達了江南岸,隱蔽在一個小鄉村裡面,看着江邊摩拳擦掌準備突擊蘇正清防守的江那邊的永福縣城,不知道如何行動。
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六千兵馬,不,他的騎兵旅是六千兵馬,他還有兩千老營,自己的直屬部隊,還有從李成棟哪裡分來的兩萬俘虜來的清軍綠營部隊。
他實在不想同幾萬清軍拼命,幾千士兵是他榮華富貴的保證。
所以他一直看着,等待着結果,是走,還是打,他的想法是走。
他可不是蘇正清這個熱血上頭的小青年,他已經過了拼命的時光,讓他下不了決心走是因爲他的探馬報告,李成棟和佟大爲也在這裡,不過在江那邊,他們的部隊要比自己這邊多一些,接近四萬兵馬,加上兩萬俘虜,有六萬兵馬。
雙方都有俘虜,他們這一段時間可沒有瞎轉悠,拿下了周邊的不少鄉鎮,掃蕩了清軍在這裡外圍的守備軍隊,把清軍收復的那些縣城,再次打了一遍,就在這六七天時間,估計現在莽古爾泰心裡都在發酸,想要扒他們的皮了。
可莽古爾泰因爲蘇正清的一次打擊損失了兩萬兵馬,正在舔傷口,不敢出擊,誰知道那些掃蕩的兵馬有沒有蘇正清這麼厲害,如果都是這樣,他現在的手裡捏着的二十萬兵馬可打不過對方,這是莽古爾泰的判斷,這裡的南明軍可比他打的那些永曆大明的明軍厲害多了。
也比先前一直和他們作對的馮雙禮的南明軍厲害多了,莽古爾泰不敢輕舉妄動,他知道周圍隱伏着兩支這樣的軍隊,卻無可奈何,他想看看高志祥能不能打敗當下這支南明軍,如果能打敗,他拼着二十萬兵馬損失慘重也要消滅另外兩支南明軍。
戰鬥在繼續,硝煙散盡,南明軍一方損失了兩千多兵馬,一線火繩槍隊列和步兵隊列被打成了篩子,炮兵也損失不少,中間的十二門大炮損失六門,兩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三門,後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一門,重炮損失五門。
而清軍,則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更合適一些。
前邊的六十門大炮損失三十多門,重炮損失的剩下三門,而新軍損失四千多人,四個方陣直接被打沒有了,現場一片大亂,高志祥派出了步兵去穩定新軍部隊,一人身後站一個人,如果敢後退就一刀下去,連續斬了近百人,才穩定了部隊,重新把後方的方陣驅趕到了一線和南明軍對陣。
雙方開始了新的一輪炮戰,清軍這邊的大炮弱了下去,高志祥已經不想通過炮兵解決戰鬥了,他直接把步兵和長槍兵,弓箭兵派到了新軍身後,等新軍殺到一百米距離,他就讓這些冷兵器部隊越過新軍直接和南明軍肉搏,反正自己身後也有莽古爾泰,率領着八萬清軍給自己掠陣,即便自己敗了,還有八萬清軍,一擁而上,南明軍肯定難以承受這樣的兵力,必然崩潰,勝利還是屬於清軍。
這無疑對他來說是一個殘酷的選擇,他損失了孔有德寄予厚望的守家的部隊,也許桂林府就要拱手相送了,可再相送也是送給清軍,不是南明軍,被南明軍抓住,他必死無疑,但清軍中失敗了,有孔有德保,他也死不了,只不過一段時間內會被打入冷宮而已,性命是保住了,那就能東山再起,沒有命,什麼都別說了。
前提是要打贏這場戰鬥,否則,回去莽古爾泰要殺了他,自己也無法反抗。
他派傳令兵和莽古爾泰溝通了一下,莽古爾泰答應他八萬清軍隨後壓上,給南明軍最後一擊,同時傳令兩岸的清軍對蘇正清大軍身後的已經空虛的永福縣城開始渡江進攻。
蘇正清感到了壓力,他連續發佈多道命令,調整部署,大炮撤向兩側後翼,讓給火繩槍兵,重炮和中軍前面的大炮繼續保持轟擊,畢竟這兩個大炮陣地損失不是很慘重,還可以壓制敵人。
後邊的重炮一輪轟擊,徹底結束了清軍重炮陣地,清軍失去了所有重炮。
十二門九磅炮對清軍一側的二十門火炮展開炮擊,只一輪,已經經過多次調整的火炮打的更加準了,就讓清軍再次損失五門大炮,上百名炮兵。
清軍一部分炮兵丟下大炮和民夫,步兵一起逃跑,馬上被後面的騎兵砍了腦袋。
後邊的重炮調整炮口,開始轟擊另一側還餘留的十來門大炮。
兩軍的火繩槍兵踏着鼓點前進,前進,靠近,再靠近,一百五十米,孔有德的這些新軍沒有慌亂,已經過了慌亂的時候了,一百二十米。
&n 你所看的《大明領主》的 第438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 已啓用防盜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內容接不上。後面隱藏部份請到百度搜:(無情+水) 進去後再搜《大明領主》 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