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

張強在饒州府攻打阿濟格部清軍,阿濟格部清軍空有一萬多戰鬥力強悍的女真滿族勇士,卻整天被大炮壓制在城裡面,連出城反擊都做不到。

因爲饒州府府城已經被兩道工事,第一道工事,城外三裡以外的環城二十幾裡地的戰壕和據馬,陷馬坑,鐵痢疾;第二道工事,離城六百米,也就是一里多地的環城十里地的戰壕,胸牆,炮臺,給圍死了。

城牆已經是滿目蒼夷,斷壁殘垣,城門樓都給炸塔了,有的地方城牆都被炸塌好幾個口子,可張強就是被進攻,每天打進城裡面的炮彈有數千斤,清軍城裡面的綠營和漢軍旗殘部已經損失慘重,開頭的近五千兵馬,如今只剩下了一千出頭,清軍的兵馬也損失了好幾個牛錄,那可是兩千多清軍滿清勇士,心疼的阿濟格和阿岱上火,大病了一場,現在還躺在牀上,臥牀不起。

先前同張強的大戰,死的都是明軍降兵收編過來的綠營部隊,以及在滿清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培養起來的漢人二代,後世簡稱漢華裔漢人,現在清軍稱爲漢軍旗旗丁,這些人是奴才,死多少都無所謂,大不了再拉一些過去,培養罷了,可那些真正的滿人,八旗士兵,卻是滿族人的根本,死一個少一個啊。

多爾袞手下不過三個旗的人馬,有一些附從過來的其他旗,也不過五個旗的人馬,前期同明軍的戰鬥死傷也不過一兩個旗的人馬,後來十幾年的補充,總算66續續補充夠了,阿濟格帶出來南征北戰,總共死傷也不過兩千人的人馬,戰鬥都是漢人打漢人,他們這些滿族旗人只需要像獵狗一樣驅趕照料那些奴才就行了,如今碰到了硬茬子了,不僅蒙古八旗損失了近一萬人,他們滿旗兵力也一下損失了幾年損失的總和。

這如何不讓他們心疼。

可心疼歸心疼,目前的處境,他們也看出來了,明軍,或者說是華夏軍用心險惡,企圖用他們做誘餌,引誘清軍前來,殲滅,他們一方面對自己的處境擔憂,一方面對即將到來的清軍擔憂。

但擔憂有什麼用,現在華夏軍不打進來,他們也是萬幸了,哪有能力去警告或者給清軍幫忙呢。

的確他們幫不上忙。

而已經初步瞭解了周圍清軍的動向的張強也不準備讓他們擔憂什麼了。

儘管張強不知道清軍倒地有多少兵馬前來,他目前的兵馬能不能扛的住清軍的進攻,但他已經決定解決掉眼前的包圍之中的阿濟格部清軍,爲接下來的戰鬥騰出兵力,騰出空間。

又等了一天,張強迎來了第二次返回的杜歌,這一次杜歌帶來了由歸來的黃韜帶領的,由繳獲清軍戰馬和自己培養的戰馬組成的騎兵部隊,兩萬多兵力。

還有兩萬民兵部隊。

這些民兵部隊是抽調了仙居縣城周圍的部隊,還有原先防守紹興府,寧波府清軍的邊境線上的縣城的部隊。

如今紹興府和寧波府都已經成爲華夏軍的內部領地,就不需要那麼多駐軍了,於是這些冷兵器部隊,加上拿着落後的火銃的火繩槍部隊,就被抽調了出來,組成了新的部隊,饒州府守備部隊。

而騎兵部隊是在各支部隊原先的騎兵營基礎上擴建以後來出來的,因爲張強要在這裡進行大會戰,沒有騎兵部隊,光移動緩慢的步兵火槍部隊是吃虧的,因此張強讓杜歌第二次回去組建了騎兵部隊。

騎兵部隊來自各個部隊,也來自民間的徵召,可以說除了各個野戰旅的騎兵部隊沒有動,其他的守備部隊,民兵部隊,還有民間的會騎馬的全部被拉出來了。

3個野戰旅,加上一個近衛旅,加上兩萬騎兵部隊,張強已經擁有了六萬兵力,加上兩萬作爲後勤輜重,守備地方的民兵,張強這次把華夏軍最強大的兵力陣容都擺出來了。

騎兵部隊分爲三個旅,第一騎兵旅,由黃韜,這個情報處的能人擔任,去支援鋒無羽,第二騎兵旅,張強任命巴格雅魯接任,跟隨近衛旅1旅一起行動,第三騎兵旅由杜歌兼任,去支援胡奎。

每個旅六千五百人,剩餘五百多人跟隨張強的親衛獵騎兵部隊一起行動,同時作爲直屬的斥候騎兵營使用。

由於騎兵部隊剛剛組建,又是戰時,一下沒有那麼多的制服,也沒有騎兵專有制服,因此這些騎兵還穿着五八門的制服,身上套着從各個倉庫裡面搜出來的金華義軍的以前的盔甲,胸鎧,還有新制作的鎧甲,一些人身上還穿着明軍的盔甲,拿着戰刀。

張強也不計較什麼了,等戰後再統一着裝吧,他指着地圖道:“你們每個騎兵旅也不用跟隨在主力部隊跟前,找個地方埋伏起來,然後等和敵人戰鬥開始以後,突然從敵人側後殺出來,追擊和殲滅敵人,明白嗎?”

“是,大都督,我等一定不負大都督厚望,隱藏起來,等待機會出擊。”

三個新任的騎兵旅軍官道。

“好,你們下去準備吧,杜歌,你的任務比較重,回去安排好部隊以後,把後勤整理一下,多補充彈藥,替換前期咱們打壞的火炮和槍支,等清軍到來,咱們狠狠的打清軍一下,殲滅他們,然後讓他們心疼的不行,很長時間內不敢找咱們麻煩。”

“是,大都督,我這就下去安排,不僅要安排好後勤,還得安排好部隊,一定不會讓敵人覺大都督的部署。”杜歌很是嚴肅的說道。

“好,不錯。”張強拍拍他的肩膀。

他看到杜歌挺直腰板,臉上露出了一份很是得意的顏色。

張強笑了笑,他聽到系統在心裡對他道:“杜歌對你的忠誠度過了對他原先的主人尤海波的忠誠,現在他是你的心腹了,杜歌對你的忠誠值爲七十五。”

等杜歌走了以後,張強在心裡喃喃自語,“這年月收復一個人還真費事,雖然不是歷史名人,一個小人物,卻用了六年時間,才讓他對自己推心置腹,這是什麼道理?難道小人物比歷史名人更難收復?想想金聲,張名振,朱大典這些大拿,他們和自己有過幾次過往,自己動點心思就收復了,現在他們的忠誠度都達到了八十多了,而眼前這個杜歌一路跟自己走來,卻只達到了七十五,什麼道理?”

系統笑道:“對於一個容易滿足的小人物肯定是如此了,有多大的抱負,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貪念,有了貪念,當然比容易滿足的人容易收復,小人物如果你滿足了他的願望,覺得理所當然,他也沒有什麼追求,你那什麼都無法打動他,當然難以收復了。”

張強搖搖頭,將目光轉向當下,饒州府城。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九十章 朝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