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

本站收錄的所有均由本站會員制作上傳,純屬個人愛好並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爲原版權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如果版權所有人認爲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會損害你的利益,請指出,本站在確認後會立即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且未直接通過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適用於接到權利人通知後進行刪除即可免除責任的規定。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Copyright?2013 263中文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張強只抓兵權和監督百官,以及情報部門的權利,而把財權交給內閣,這就是內閣的權利重心,而官員選用的權利交給金聲,則是對他原先職業的看重,以及對他本人的看重,相比內鬥不止的隆武朝廷,張強想來金聲不會因爲他依然只是一個吏部尚書而覺得張強虧待了他,金華義軍更有朝氣和前途,這就是張強大底氣。

本來兵部已經改獨立出來交給國防部管理的,但張強想到還是需要一些制衡的,他想把國防部交給魏無忌管理,魏無忌現在在金華義軍中已經享譽全軍了,他的屠夫稱號,讓金華義軍變得令人聞風喪膽。

軍需部不再需要了,因爲兵部接替了他的職能,張強覺得應該給米林換個位置了,因此也沒有讓他擔任兵部尚書,而是讓他擔任了軍情部的部長,相比內閣統領的各部,軍情部的級別要比其他部門低,他將歸於國防部和張強直接領導,因此在重量上,還是高一些,軍情部畢竟需要和國防部互通有無的,要不然軍隊收不到軍事情報,怎麼制定戰略方針,所以張強規定軍情部和國防部是協作關係,級別要比各部低,而且國防部也不能高過內閣裡面的各部,雖然他直屬於張強領導。

民情部和軍情部一樣,級別低,但他也屬於張強領導,可以讓張強了解民情,監察部等級別也低,但可以讓張強了解百官,這樣的部門讓張強不至於被底下的官員矇蔽,也不至於被內閣架空,因爲他掌握着軍權。

而兵部和戶部則是對於張強自己的一些制衡,同時也是對於國防部的一些制衡。

一個好的制度是政權延續到保證,根據後面清朝一些人的總結,以及後面民國一些大拿的研究,甚至今天人們的研究,發現明朝的官制具有很大的先進性,清朝一直沿用,只是有了微小的調整,可見其先進,明朝和清朝兩朝沿用了近五百年之多,明朝的一些制度甚至沿用到現在的官制上。

所以張強覺得還是沿用明朝的官制,而只是對它進行了一些類似現代的改造。

根據百度資料如是說:“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選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兩部分,選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爲中樞、地方、軍事官制三部分。爲了加強皇權,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罷宰相職,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明首創的內閣則成爲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地方官制,明朝共設省、府、縣三級行政機構。軍事官制,明朝設錦衣衛,武官第一次掌有監察百官萬民之權。明朝官制在漢、唐舊制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其官制影響一直延續到清朝,甚至是今天。”

再看下面的詳解:“明朝的皇帝大多不親理朝政,使得後人容易過低地評價明朝的各個方面。而對比一下自秦至清,會發現中國的封建王朝中,延續時間超過260年,且沒發生過分代(如西漢、東漢)的只有唐、明、清三朝。再比較文化、經濟、軍事等領域,明朝也都名列前茅。這不能不讓人疑惑,就如清代史學家趙翼曾慨嘆:“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之天下而不遽失,誠不可解也。”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到明朝的官制。官制是政權機構的一個重要組織制度。它關係到這個政權的盛衰,關係到當時社會的安定或動盪,關係到當時人民的生活。而且清承明制,所以可以說明朝官制在中國延續了近五百年,支撐、維護了中國明朝和清朝的統治。”

所以在分析了明朝和清朝的官制的一些案例以後,張強還是覺得沿用明朝官制,並且稍微改動。

這樣能籠絡一些明朝官員爲之效力,並且能得到明朝士子們的好感,穩定自己的統治,同時張強也有一個心思,那就是大明皇帝可以偷懶啊。

呵呵,暴露了一個穿越者懶惰的本性了哦。

大家在一起討論了半天,然後終於無可奈何的接受了,他們不得不接受,因爲這是張強欽定的,對於一些想要表示自己是擁立的官員來說,沒有比自己的主公欽定,然後自己拍馬屁,來的更加友好,對自己的前途更加保險一些。

反對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要當個好官,你就得跟着領導走。

魏無忌站起來,抱拳對張強道:“主公,”他也改了稱呼,因爲現在不是以前了,現在張強的領主威嚴越來越重了,這是衆人都能感受到的。

“主公,那提督聯席會議還能存在嗎?”

尤海波也馬上接口道:“主公,知府聯席會議呢?”

張強揮揮手,“解散吧,我們以前是地盤小,武將和官員不多,但現在我們已經初具一個朝廷的雛形,因此不需要了,從今以後,民政以內閣爲主,軍事以國防部爲主,外交和重大事項,我來處理,內閣和國防部決定不了的,由內閣和我,以及魏無忌商議處理。”

張強說完,衆人眼睛都往魏無忌身上看,大家還在猜誰擔任國防部部長呢,現在張強一說,這國防部部長一職,看來非魏無忌莫屬了。

頓時衆人又把心思提起來了,那麼內閣首相一職又由誰來擔任呢?

張強很快看透了衆人的心思,“在此情況下,一般是由我認命,以後就說不定了,有別的方法,但無論是什麼方法,最後的國防部長和內閣首相,都必須獲得我的同意才能擔任,如果我不同意,任何人都意見都無效。”

衆人馬上站起來,一起說道:“臣等遵從大都督諭旨。”

現在我來宣佈一下第一屆金華義軍的內閣首相和國防部長的人選。

張強站起來,衆人嚴肅的看着他,張強清了清嗓子道:“第一屆首相爲周粥,國防部長爲魏無忌,軍情部長爲米林,監察部長爲賀錦,民情部長爲朱大有,外交部長爲米淳。”

“是,主公。”衆人回答完畢以後,回到座位。

張強繼續道:“馬上招周粥回來,組閣,這裡我就提一下,朱大典仍然爲戶部部長,金聲爲吏部部長,其他的部長由周粥決定。”

張強轉頭看向魏無忌,“國防部我就不插手了,你來組織人選。”

“是,主公。”

說完,魏無忌又道:“主公,那麼我們的武將官職如何定?”

金聲一愣,然後馬上跟着道:“是啊,主公,這朝官的官職如何定?”

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九十章 朝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
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九十章 朝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