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

壕門境已經成爲歷史,爲了消滅葡萄牙人在這裡的影響,張強把這裡所有的泰西人擄掠一空,把這裡曾經的大明人口擄掠一空,幾十萬人成爲華夏軍的“奴隸”被丟進了俘虜營和苦役營,打上了罪民的烙印,永世不得超生。

並且把這裡改了一個符合中國人習慣的地名,澳門。

李光熊成爲這裡的按察使,直接管理這裡,監督這裡,南明國移民廣西和廣東,江西邊境的邊民三十萬人,來到這裡,填充這裡的人口缺口。

蘇正清因爲累積的功勞升爲總兵,但他卻不能在這裡管理這裡,整合好的殘餘的兩千明軍和這裡來交接防務的南明國衛指揮使帶領的五千衛所兵交接完以後,回到了九星縣城,在哪裡整合了哪裡留下來的一千明軍兵馬,留下一個千戶以後,帶着三千兵馬返回肇慶府。

肇慶府,在這裡他整編了一些逃回來的明軍將領的兵馬以後擁有了一萬的兵馬,成爲守衛肇慶府的衛戍部隊司令。

蘇觀生第一次掌握了隆武朝廷,更加強勢了。

李光地返回肇慶府加官進爵,所獲不少。

但這些和張強已經沒有任何的聯繫了。

歷時兩個月,他重新回到了華夏軍的中樞,金華府府城。

回到了金華府府城,他就對警衛團進行一次整編和調整。

以這次戰鬥骨幹和剩餘的警衛團兵馬爲骨架,從近衛旅和野戰旅以及大的地方守備團裡面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近衛旅第三旅。

並且全面換裝升級版本的燧發槍1.0,這是戰鬥一結束以後張強讓人帶着這次戰鬥中留下的警衛團軍官們對於戰鬥時候滑膛燧發槍和線膛燧發槍寫出的使用評估報告改進的,全部使用線膛燧發槍,裝備肉搏的改進的刺刀,淘汰一些冷兵器兵種,部隊只保留一些長槍兵,用於應付敵人的騎兵。

而新的警衛團則全部改變爲龍騎兵,裝備升級版的燧發槍1.0,其實就是來複槍。

對於後裝三顆子彈的燧發槍,全部擯棄,雖然射速快,但不容易瞄準,三輪打完以後,還得長時間的等待換彈,這對於大規模的戰鬥是很致命的。

倒不如多排列幾行射速慢的來複槍來的效果好一些。

精簡發展線路,摒棄掉一些雜七雜八的編制,使得部隊變得純粹一些,更好指揮一些,統一兵器,統一兵種,統一的訓練,使得部隊更加精銳一些,纔是正道。

也許來複槍也有致命的缺點,子彈不容易裝填,裝填速度太慢,但經過改進以後能使得射程增加,達到一百二十米以上,這樣能在更遠的距離準確打中敵人才是戰鬥的精髓,使用滑膛燧發槍提升的那點速度會被敵人的兵力優勢抵消,倒不如遠點,站在一百二十米處,攻擊敵人,在敵人需要跑到六十米上下才能打中自己的時候,起碼能比敵人多打三輪,這三輪有可能使得敵人崩潰。

這次戰鬥爲了保證燧發槍的射擊準確率,放敵人接近了六十米,雖然敵人的子彈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人,或者說打中的不是太多,但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時候,自己的滑膛燧發槍的準確率不會比敵人多提高一些殺傷,往往敵人打死自己這邊三十個人,自己這邊打死敵人四十五個人,十五個人的死傷對於敵人來說還真不多。

哪怕華夏軍可以比敵人多出十米秒的射速,多打一輪,也不過多四十五個人的四萬,在面對敵人雄厚的兵力的時候,也許敵人的士氣不是很高,戰鬥力不是很高,但敵人的督戰隊卻能讓敵人不會有太大動搖,這樣敵人就能用人數優勢抹平華夏軍的科技優勢。

也許清軍的火力不如泰西人,可他們已經更新了裝備,仿製金改1火繩槍,這就在質量和射程上提高了,殺傷力也提高了,這對華夏軍來說是一個威脅。

他們已經擁有了華夏軍對攻的能力了,而且在學習了華夏軍壕塹戰鬥的經驗,以後華夏軍要進攻清軍,就不得不衝到近前和他們搏鬥了,這對於兵力不如他們的華夏軍,肯定也會造成大量傷亡的。

隨意提高射速,已經不是華夏軍的優勢了,華夏軍得提高射擊的準確率了,所以裝備射速快的燧發滑膛槍已經不能在技術上碾壓敵人了。

提高自己部隊的數量,替換燧發線膛槍,讓每個士兵瞄準射擊是華夏軍當下的最主要任務。

火繩槍時代不需要瞄準,只需要大兵力集羣射擊,火力覆蓋就行了,所以對於射擊準確性來說,即便是華夏軍的士兵也不是很在意,如今卻不行了。

所以張強又編制了一個野戰旅,就是由投降改造過的泰西人組成的野戰旅,如今又增加了一個近衛旅,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華夏軍的兵力,縮短同敵人兵力差異。

而所有的近衛旅換裝燧發線膛槍,來複槍。

所有的野戰旅換裝燧發滑膛槍,成了華夏軍當下的任務。

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經過大半年的對峙,無論是華夏軍還是清軍早就想要通過一次決戰,證明誰纔是大明江山的主人,都想消滅自己最大的對手。

在這樣緊張,忙碌的日子裡面,張強一邊擴編部隊,一邊恢復警衛團的建制,一邊還要操心華夏軍的各種事情,看着民政方面。

畢竟這是明末,封建集權時代,人們的思想還不可能轉變的那麼快,華夏軍在這樣的時代,就是一個異類。

最近騎砍系統給張強的華夏軍定義了一個體制,半農奴,半封建集權君主制。

半封建是因爲他處於這個時代是封建王朝時代,半農奴是因爲華夏軍擁有了近一百萬俘虜,這些俘虜過着農奴一般的生活,甚至是奴隸一般的生活,可能還沒有奴隸的生活好,因爲他們都是罪民,自然沒有任何權利享受,他們就是一種負累,一種向社會贖罪的罪人。

集權君主制是因爲張強雖然名稱是大都督,並不是什麼王,並不是什麼皇帝,可他說的話就是法律,就是王法,比皇帝還要管用,是一名君主。

內閣相當於是朝廷的一個部門,一個統管各部的部門,而不是完全有着自我意識,就像後世的內閣一樣管着國家的方方面面,擁有各種決定國家的政策和運行方向的職能,他們只是執行張強的制定的大方針,大政策的執行機構。

他們甚至沒有封建王朝皇帝統治下的內閣的職能,自己就能運行,有時候都不需要皇帝干涉,國家就能完全運行起來。

這不是張強不放權,而是因爲如今這個時代,他無法放權,敵人太多,江山還不穩固。

周粥走進了張強的總督府辦公室,對張強道:“大都督,這是各方面的這幾個月的運行情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2370章 裂痕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2372章 世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372章 世家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
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2370章 裂痕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2372章 世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372章 世家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