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

鹿兒島縣城周邊沙灘上是有防禦工事的,但馮銓顯然忽略了華夏軍水師駐地碼頭和新魯府警備水師駐地碼頭,以及那個被先前攻佔的商業碼頭,也是鹿兒島縣城同外界聯繫的最大的商業碼頭。

這裡每天都有華夏王國和新魯府交易的商船近百艘,以及不斷運來後續糧草補給的華夏軍商隊,華夏王國的一些海外軍事補給已經不用華夏軍自己操心了,爲了減輕軍隊的負擔,一些糧草補給還有一些生活物資補給,都已經外包給華夏王國的海商了。

這也是張強爲了扶持華夏王國的海商讓工商部做出的政策歸化,受益的華夏王國海商們當然是趨之若與,一些承包了運輸任務的五萬以下的小商人們同海商小商人們合作,兩方,三方,或者多方聯合,你承包合同,我們負責陸上運輸,或者裝船,或者用船隻幫你運輸出去,到達目的地,最後取回票據單子,和工商部同華夏國防部對接的相關衙門報銷,取得貨款,最後大家按照所作出的貢獻,商量好的利益平分這份利益。

這是一些小商人們,一些中型商人們自己就能僱船單幹,擁有船隻的商人們自己也能單幹,一些百萬大商人們則運輸,裝卸,船隻,回款一條龍,自己做。

接官府的買賣利益不是很大,勝在量大,穩賺。

這是張強爲了培養自己王國的商業而做出的妥協政策,很好的推動了華夏王國的商業發展,學習後世小商人固定稅率,中型商人低稅率,大商人高稅率,特大商人極高稅率,超大商人極高稅率加上浮動稅率,不僅有利於小商人的發展,也有利於華夏王國的稅收,華夏王國的財政一直有盈餘,並且一直增長,居高不下,然後用這些增長髮展民生和生活。

這些商人最後的歸屬都要到達新魯府,因爲新魯府需要華夏王國的支援才能壯大,才能抵抗住日本和二王子,大清國的聯合攻擊。

甚至還有背後捅刀子的大王子,他也加入了大清國這個對抗華夏王國的主力軍中,原因嗎,無非是泰西人在其中穿針引線,利用大清這片土地上人們對於泰西人的好奇,畏懼,以及對他們的實力的敬佩和贊同。

商人們最主要是給馮銓所在的新魯府運送糧食和物資,另一個是給三王子所在的島嶼運送人口和兵器,物資,這樣繁忙的港口,當然不可能沒有漏洞可找,於是鹿兒島碼頭就當了一回抗日神劇裡面被八路軍撞騙大搖大擺的上去攻擊的日本軍營一樣的蠢貨了。

這是馮銓無法決定的事情,也是張強想不到的事情,因爲張強的主要精力和目光其實還是在華夏王國的建設上,而不是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咱們看看後世我國的懦弱和無能,就知道了,主要還是在國內建設,而不是周邊鬥毆上,無論是周邊如何損失利益,如何損失民心,國內一直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以發展和崛起爲核心,被別人打的如何殘我都不反擊。

張強當然不是那樣的人,他的至少百分之四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應對敵人的入侵和侵蝕上,不斷的挑起和削弱對手,但在對手各個精明能幹,還有一個叛徒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自己手裡的棋子又比較弱小,因此張強有時候也是不能得心應手的去操作,形成碾壓的優勢。

三王子隨着華夏軍對他的支持增強,也很賣力的反擊,而新魯府現在是穩定和發展,同時防禦敵人進攻,因爲靠着他們這點人口,暴不出強大的軍力來,面對幾千萬人口的日本還有搗亂的二王子這個敵人,他們即便能打勝仗也佔領不了地盤。

張強帶着船隊稍後趕到的時候,馮銓的隊伍已經同登陸的二王子的部隊打的熱火朝天了。

岸上火炮怒吼,槍聲不絕,在黑夜中響徹天空。

海上,不斷從巡邏線上迴歸的戰船同敵人追擊過來的戰船打的火熱,也是炮聲隆隆,糾纏不斷,遠方,不斷有敵人的戰船加入進來,好像敵人的戰船源源不斷似得。

張強讓剩餘的親衛團上岸,自己也上岸,把艦隊交給趙暉指揮,去幫助新魯府的守備水師。

沿路上逃散的百姓和士兵到處都是,隨着張強的一千親衛團士兵戒備森嚴,嚴陣以待,一路走,一路收攏敗兵,到達城池的時候,城池已經被二王子的部隊攻破,畢竟突襲的優勢加上二王子的士兵也是魯軍以前的精銳,相比馮銓放在城中的萬餘民兵,戰鬥力要許多。

碼頭上馮銓正帶着大軍同登陸的部隊激戰,火光沖天,城池裡面敵人同守城的士兵激戰,此時已經進入末尾階段,敵人被壓縮到城池的南北角上,正在做困獸之鬥。

“衝上城牆,幫助友軍。”張強手一揮。

多少年來再次親自蒞臨戰場,張強有一種復活的感覺,骨子裡面天生有一種殺戮和戰鬥的基因。

有一半的親衛隊端着連珠槍,腰裡掛着刺刀,從這一側的城門口的臺階衝了上去,舉槍,開槍,一氣呵成,根本不用停留下來裝子彈,因爲子彈早已裝好,槍裡面有五發子彈,都是鐵殼子彈,靈活的機構可以扣去子彈後方的天窗火藥口,手扳動一下上面的擊錘,擊錘就會打擊在子彈旁邊的凸起的火石上面,在狹小的空間內,火花飛濺,被火藥蓋蓋住的狹小空間內,火花落入子彈後面的引藥窗口裡面的火藥上,直接點燃引藥,引藥點燃前面的推進火藥,直接將子彈前頭鑲嵌在彈殼上面的那混合了鐵的鉛子彈給推出去。

各種設計都很巧妙,除了擊錘下方的這個裝載子彈,複雜的引藥,火石的匣子比較大一點,下方的依靠彈簧推動下一顆子彈上升,側面依靠火藥的氣體推動迴轉將打完彈頭的彈殼拋出這個小匣子的回撥鉤,以及回撥鉤上面一個預先頂起上方開着天窗的火藥蓋。

打完一槍,士兵飛快的撥一下擊錘,然後擊錘後退,將子彈留在後方的那蓋子彈的紙片碎屑撥走。

然後再次放下手,扣動扳機,此時另一顆子彈已經在彈簧的壓力下進入槍膛這個小匣子內。

說起來複雜,其實士兵要做的很簡單,比起後世的褐貝斯槍要複雜落戶一些,可也比火繩槍要簡單快速一些,而且能裝載五顆子彈,出錯或者卡殼的機會會被多出來的子彈所彌補,槍身側翼有一個凹陷,哪裡面有一個可以抽出來的清理槍膛,同時可以清理卡殼的子彈和碎紙屑,勾出不發火的子彈的造型奇特的通條。

這是目前張強能想到的提升燧發槍功能的所有技巧,因爲系統這個傢伙沒有給他太多的好處,時而來一下,時而不見,呼喚也不見。

他只能自力更生了。

狂風暴雨一般猛烈的打擊使得敵人紛紛倒地,士氣一瀉千里,紛紛從暗處走出來,投降了。

張強和這裡的帶隊的一個小營的親衛團營長會和,小營是說華夏軍裡面那種只有四百多人,兩個百戶,加上營長等人不過五百人的營級編制。

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十一章 奪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七章 掌旗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
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十一章 奪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七章 掌旗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