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

真實的知道清軍的實力,鰲拜不由的笑了,這就是花費百萬銀兩打造出來的新軍?

而這百萬銀兩還只不過精煉出一支清軍的新軍火器部隊,只是不知道他們比起孔有德那三個漢人的火器部隊戰鬥力要高多少?

看看那新軍士兵肩膀上扛着的新式火槍,沒什麼大不了的嗎,看起來比起那些買自泰西人的火槍稍微短了一些,鐵管比較粗了一些,槍聲上的花紋修飾比較精緻了一些而已。

只不過那些正在朝着靶子列隊射擊的士兵好像比以前那些明軍們列隊射擊的時候精神了一些,幹勁十足了一些而已,令人耳目一亮的是哪連綿不絕的槍聲,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聽起來很有規律,不像以往明軍一見到清軍的騎兵,或者勇猛衝上來滿人勇士,慌亂的連手腳放哪裡都不知道了,這些人至少現在看起來能整齊的打放火槍。

以前的明軍打放火槍發射的是鐵砂,六十步,大約三十米到四十五米之內,可以讓清軍士兵傷亡慘重,擁有戰鬥力的也只能小心躲着。

可清軍勇士射箭又準,又快,清軍的精銳白擺牙勇士,使用的是清軍重弓,一箭可以射八十米遠,打中明軍面門,準死無疑,打中明軍身體,布衣明軍,重傷或者必死,打中穿着棉甲,紙甲的,也能讓他們失去戰鬥力,或者死亡,打中了穿着皮甲或者鏈子甲的,能讓他們受傷,或者受重傷,幸運的只是輕傷,還能戰鬥或者逃跑。

而當清軍到了敵人六十米距離,鏈子甲的明軍將領也不頂用了,中者必傷,穿着鐵甲,或者兩層甲的也是傷亡,只有全身穿着棉甲加明光鎧鎧甲的明軍家丁,家將,才能依然戰鬥,因爲他們即便受傷也死戰不退,他們身上的鎧甲大部分用鐵甲,其他部位用厚重的布或者多穿一些衣服,遮擋,清軍即便是六十米上,也只能和他們對攻,但他們的人數和勇猛顯然低於清軍勇士,戰鬥時間不長,就會主動撤退,導致戰鬥失敗。

這是步兵對戰,如果是騎兵,即便弓箭不能撕破遠處敵人的鎧甲,但衝到跟前戰鬥,也只有大順的鐵甲兵或者張獻忠的那些死士士兵,抑或是明軍一些名將的家將才有一戰之力,拼的就是同樣不怕死亡,勇敢,騎兵的速度可是很快的,轉眼就衝到跟前了,這時候明軍發現他們手中的火銃根本傷不到,或者說對清軍傷害不大,戰鬥經驗和技巧上就不如整天打生打死的清軍士兵來的高超,因此明軍屢戰屢敗,和清軍鮮有勝利的時候。

在拼勇猛的戰鬥中,清軍始終佔着優勢,始終能碾壓明軍,現在看來面對這樣裝備的這支清軍,鰲拜除了希望他們這些人能像明軍一樣毫無底氣,見到敵人不戰自潰,胡亂打放火槍以外,還真的沒有辦法。

比如這些清軍新軍士兵火繩槍裡面打放的是一種鐵彈,就一顆,但威力絕對能在八十到一百步之內,也就是說四十五米到七十五米之間打穿他們身上的三層甲,然後再把人打死,這樣的戰鬥力,如果明軍一些敢戰的軍隊,只需要打一輪,正在衝鋒的清軍即便能傷到那些明軍,自己本身的傷亡也不小。

等他們憑着不怕死,勇猛,衝到了六十米距離,射箭,明軍拼着死傷慘重,再打一輪,清軍的死傷就更大了,到了四十米距離,估計能衝到這個距離的清軍也不太多了,明軍能堅持到再打一輪的話,清軍即便最後能衝進明軍的隊伍裡面,也怕是自身傷亡慘重,至少一小半人員回不來了。

那些死的可都是敢於衝鋒,不怕死的勇士,這樣的勇士,即便是以勇猛著稱的清軍滿人裡面也不會太多。

看看清軍新軍士兵對面的那些靶子是什麼結果就知道了,那些靶子放在一百二十步以外,有穿着布衣的草人,有穿着棉甲的草人,還有穿着鏈子甲的草人,以及穿着明軍明光鎧的草人,還有穿着清軍類似明軍明光鎧的那種棉甲加鐵甲制式的鎧甲,就是把棉甲上面縫上鐵片,做成明光鎧的樣式,主體是棉甲,重要部位是鏈條和鐵片。

都被打成了篩子,一個草人都無法倖免。

只能寄希望於明軍中沒有那樣一支敢於讓一支衝鋒的清軍部隊死傷三輪以上的明軍火槍手部隊吧!

鰲拜在看到了清軍新軍士兵的火槍射擊以後,先前的狂妄和自大,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也許清軍可以再距離明軍七十五米到八十米的時候停下來,用重弓和明軍進行對射,先殺傷明軍的士氣,然後看到明軍混亂了,再讓騎兵出擊,衝鋒,那樣明軍就會還是打不贏清軍,鰲拜如是想。

但事實是,馮銓的一句話讓他吐血。

馮銓對洪承疇道:“大人,你看,在火槍隊射擊的之前,我們可以先和敵人炮戰,這點是華夏軍的戰術,普通的華夏軍的一個百戶裝備有三門三磅的火炮,這種火炮如果打實心彈,可以打六十米到一百八十米遠,如果打鐵砂,可以打三十米到五十五米遠,有些彈丸能飛六十五米遠,對進攻的我軍造成一定的傷害。”

鰲拜的心沉了下去,即便是三顆鐵球,實心彈,他也不願意看到,那就意味着,衝鋒中的清軍到達和明軍對射的最遠距離上,下馬射箭的時候,一顆實心彈能讓清軍損失十幾個人,起碼能被打死三到五個人,這比衝鋒中損失的人還多。

三顆下來,清軍直接損失三五十個人,何況接近了,敵人還有能打大面積殺傷力的鐵砂,這又是一種傷害,哪怕明軍只有兩次機會,一次打實心彈,一次打鐵砂,那麼清軍的一次衝鋒,死傷也絕對在八十到一百以上。

清軍一個牛錄多少人?

大約二百到三百人,這一次衝鋒就死傷三分之一強,再加上追殺敵軍潰退部隊,不,還要迎接明軍的三輪火槍射擊,……估計整個戰役下來,一個牛錄的清軍滿人勇士,就要報銷大半了,這纔是真正的損失。

而接下來,馮銓又一句,“大人,百戶是華夏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一般華夏軍以營爲單位出戰,一營人馬爲兩百戶,加上營官的自己的親衛隊,以及營部直轄的一個總旗百戶的百人人馬,大約五百多點到六百人。

也就是說我們最起碼要面對大約三百五十支火繩槍,六門三磅炮,一般的華夏軍營編制是如此,華夏軍裡面還有更加精銳的部隊,比如近衛旅。

他們的營編制是比較大的,大約八百人,營裡面還有直屬的營級火炮,他們稱之爲六磅炮,射程上最遠爲五百米,有可能是六百米遠,大約一里地。一個營直屬火炮大約是四到六門。”

鰲拜的心都在滴血,他很想告訴馮銓,你能閉嘴嗎?

同時在心裡痛苦的說道:“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十一章 奪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十一章 奪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