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十幾年,實際作戰用時一個月的戰役終於結束了,新建立的魯國,洪承疇的魯國被滅亡,殘餘勢力逃亡琉球羣島,從此以後他們退出了華夏的爭霸舞臺,而華夏軍由於連年用兵,長達十幾年的同洪承疇清軍,後來的魯軍的對峙,也耗盡了人力,物力,同時因爲東南亞戰役的沒完沒了,使得國內的兵源和物資都被拖延,消耗,不得停止了很多無關的戰役,專心恢復生產,休養生息。
由於本身對北方的大清和大金國的防禦就已經形成了,而且有兩個兵團在防禦,後來又把金麒兵團調上去,鋒無羽的兵團又在進攻巴蜀,所以在維持現在形勢不變的情況下,華夏軍儘量保持這樣的狀態,但其他地方的戰爭早已經停止了下來,並且開始派遣地方執政官員展開行政治理。
河南州,湖北州,蘇州州,安徽州,山東州,雲貴州開始了華夏軍正常的行政治理,由軍管轉變爲地方執政,軍隊開始轉變爲由普通民兵管理地方治安,精銳民兵配合野戰軍作戰,守備連守衛重要關隘,守備營駐守縣城,守備團在重要地區駐紮管理各地的守備營,守備司令部進駐各州州府府城,建立各州守備制度。
張強迴歸金華中樞,整頓近衛旅,真正的把近衛旅合併爲近衛師,因爲他覺得近衛旅已經不夠在一場大戰中保護自己,執行一次長途進攻了,兵力太少了。
經過和魏無忌的幾次商討,同周粥他們的幾次商談,近衛旅被裁撤,近衛旅改編爲近衛師。
近衛師由近衛炮兵團,近衛步兵團,近衛騎兵團,近衛師直屬團,親衛團組成。
近衛炮兵團,編制爲一個團,裝備二十四磅野戰炮十二門,十八磅野戰炮十二門,十二磅野戰炮二十四門,總兵力三千八百人,其中三千二百兵力爲各營總兵力,六百兵力爲團部直屬兵力,團部直屬兵力包括斥候騎兵對二百人,團部輜重隊二百人,團部警戒連一百二十人,八十人爲團部文職人員,負責整個團的文書工作。
近衛步兵團,編制爲三個團,每個團三千三百兵力,三個營,每個營編制爲一千兵力,三個二百人的連,一個騎兵連,一百二十兵力,一個炮兵連一百八十兵力,剩下一百人爲營部直屬兵力,五十人的加強警衛排,三十人的營部輜重排,二十人的文職排。
近衛騎兵團,編制爲一個團,一千八百騎兵,兩百人爲團部直屬部隊,主要是警衛排,輜重連,團部文職人員,總兵力兩千。
近衛師師部直屬團,一千人的近衛團輜重營,八百人的近衛師直屬作戰營,負責直屬團包圍工作,同時也是教導營,兩百人的近衛師文職人員,負責管理整個近衛師的人員調遣,人員榮譽獲得和頒發,出具作戰計劃,輔助師長進行戰略指揮,戰術指導。
親衛團就不用說了,負責各級將領和高官身邊的警衛派遣,調換,保護張強的安全,宮廷的警衛,出行時候張強這個大都督的安全,最後的作戰部隊,同時負責命令的傳達,管理和協調守備司令總部的正規中樞的守備工作,守備司令部的人員升遷和管理,各個高級衙門的守備協調工作。
近衛一師整編完成以後已經是一個月的事情了,近衛一師開進了金華中樞,駐軍城內兵營,負責皇宮的保護和各個高級衙門的內裡的保護,外圍還是由當地的守備司令部進行保護。
近衛一師,總兵力兩萬兩千兵力。
近衛二師調到金陵府,整編以後擁有同樣的兵力,同時監管長江守備水師一萬一千兵力,包圍金陵府,因爲根據朝中的大臣們的提議,以後金華中樞將不再適合擁有這麼一大塊國土的華夏國的運作,金陵府將作爲新的中樞,或者有可能升級爲國都。
其實張強真的不想在金陵建都,因爲那個地方防守不宜,太費力了,要是發展經濟還是可以的,交通便利,可從歷史上來看,那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凡是在哪裡建都的王朝基本上都沒有好結果,或者歷次被敵人攻破,作爲北方人的張強還是希望能在燕京建都。
現在燕京還控制在敵人手裡,張強也只能順應民意,把哪裡作爲臨時都城了。
這個工作還沒有做,正在討論階段,如今的工作是恢復蘇州州魯國佔領的地區的秩序,安定百姓,同時整編和調動近衛師。
金華中樞正在就這樣的工作忙的團團轉,還要顧及東南亞戰役,目前華夏國就這兩件大事。
不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朱聿健已經老了,不再適合擔任副首相的職務了,同時朱大典也垂垂老矣,也在退休的邊緣。
張強把一切工作交給其他人去做,自己親自操持兩人的退休工作,命令人在金華府後邊的山區給兩個人修了兩座府邸,府邸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兩人的工作卻需要人去做,經過內閣的經濟商議以後,調金聲和尤海波進中樞,分別擔任兩名副首相的工作。
張煌言被派往廣東,廣西州擔任哪裡的總督,負責哪裡的民政工作,李光熊被繼續擔任廣東州的巡撫,張煌言兼任廣西州的巡撫以及兩廣總督。
李光地繼續兼任福建州的巡撫以及內閣職務。
一番調整以後,華夏國換了兩名副首相。
魏無忌來找張強,“大都督,首相和羣臣希望你稱王,等光復燕京,再稱帝,這樣我們華夏軍就能在大義上獲得一統江山的名義,否則很多地方不好治理,百姓也不好管理,稱王以後利於蘇州州原魯國地盤上的百姓歸心,你看這件事?”
張強微微點頭,消滅了洪承疇以後,華夏軍最大的威脅已經沒有了,至於洪承疇在琉球羣島還沒有被完全撲滅,那不是什麼事情了,華夏曆代的王朝一旦你遠走海外,能迴歸以後順利推翻新進王朝的根本沒有,所以洪承疇的魯國已經對華夏軍,華夏國來說,不是什麼大事情了。
至於魏無忌說的的稱王,其實早就在進行了,很多人其實已經把他當做了國王了,以前也發過一些通告,但沒有正式舉行儀式,在百姓心裡,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以檄文的形勢傳信天下,那麼自己這個王就正式了。
“好,可以,你和周粥首相商量着辦吧,不要太複雜,主要是讓各位大臣和百姓,以及我國以外的華夏地盤上的百姓和官員知道。”張強給了他肯定的回答。
魏無忌連忙點頭,但還沒有走的意思。
張強擡頭問道:“還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