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

歷時十幾年,實際作戰用時一個月的戰役終於結束了,新建立的魯國,洪承疇的魯國被滅亡,殘餘勢力逃亡琉球羣島,從此以後他們退出了華夏的爭霸舞臺,而華夏軍由於連年用兵,長達十幾年的同洪承疇清軍,後來的魯軍的對峙,也耗盡了人力,物力,同時因爲東南亞戰役的沒完沒了,使得國內的兵源和物資都被拖延,消耗,不得停止了很多無關的戰役,專心恢復生產,休養生息。

由於本身對北方的大清和大金國的防禦就已經形成了,而且有兩個兵團在防禦,後來又把金麒兵團調上去,鋒無羽的兵團又在進攻巴蜀,所以在維持現在形勢不變的情況下,華夏軍儘量保持這樣的狀態,但其他地方的戰爭早已經停止了下來,並且開始派遣地方執政官員展開行政治理。

河南州,湖北州,蘇州州,安徽州,山東州,雲貴州開始了華夏軍正常的行政治理,由軍管轉變爲地方執政,軍隊開始轉變爲由普通民兵管理地方治安,精銳民兵配合野戰軍作戰,守備連守衛重要關隘,守備營駐守縣城,守備團在重要地區駐紮管理各地的守備營,守備司令部進駐各州州府府城,建立各州守備制度。

張強迴歸金華中樞,整頓近衛旅,真正的把近衛旅合併爲近衛師,因爲他覺得近衛旅已經不夠在一場大戰中保護自己,執行一次長途進攻了,兵力太少了。

經過和魏無忌的幾次商討,同周粥他們的幾次商談,近衛旅被裁撤,近衛旅改編爲近衛師。

近衛師由近衛炮兵團,近衛步兵團,近衛騎兵團,近衛師直屬團,親衛團組成。

近衛炮兵團,編制爲一個團,裝備二十四磅野戰炮十二門,十八磅野戰炮十二門,十二磅野戰炮二十四門,總兵力三千八百人,其中三千二百兵力爲各營總兵力,六百兵力爲團部直屬兵力,團部直屬兵力包括斥候騎兵對二百人,團部輜重隊二百人,團部警戒連一百二十人,八十人爲團部文職人員,負責整個團的文書工作。

近衛步兵團,編制爲三個團,每個團三千三百兵力,三個營,每個營編制爲一千兵力,三個二百人的連,一個騎兵連,一百二十兵力,一個炮兵連一百八十兵力,剩下一百人爲營部直屬兵力,五十人的加強警衛排,三十人的營部輜重排,二十人的文職排。

近衛騎兵團,編制爲一個團,一千八百騎兵,兩百人爲團部直屬部隊,主要是警衛排,輜重連,團部文職人員,總兵力兩千。

近衛師師部直屬團,一千人的近衛團輜重營,八百人的近衛師直屬作戰營,負責直屬團包圍工作,同時也是教導營,兩百人的近衛師文職人員,負責管理整個近衛師的人員調遣,人員榮譽獲得和頒發,出具作戰計劃,輔助師長進行戰略指揮,戰術指導。

親衛團就不用說了,負責各級將領和高官身邊的警衛派遣,調換,保護張強的安全,宮廷的警衛,出行時候張強這個大都督的安全,最後的作戰部隊,同時負責命令的傳達,管理和協調守備司令總部的正規中樞的守備工作,守備司令部的人員升遷和管理,各個高級衙門的守備協調工作。

近衛一師整編完成以後已經是一個月的事情了,近衛一師開進了金華中樞,駐軍城內兵營,負責皇宮的保護和各個高級衙門的內裡的保護,外圍還是由當地的守備司令部進行保護。

近衛一師,總兵力兩萬兩千兵力。

近衛二師調到金陵府,整編以後擁有同樣的兵力,同時監管長江守備水師一萬一千兵力,包圍金陵府,因爲根據朝中的大臣們的提議,以後金華中樞將不再適合擁有這麼一大塊國土的華夏國的運作,金陵府將作爲新的中樞,或者有可能升級爲國都。

其實張強真的不想在金陵建都,因爲那個地方防守不宜,太費力了,要是發展經濟還是可以的,交通便利,可從歷史上來看,那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凡是在哪裡建都的王朝基本上都沒有好結果,或者歷次被敵人攻破,作爲北方人的張強還是希望能在燕京建都。

現在燕京還控制在敵人手裡,張強也只能順應民意,把哪裡作爲臨時都城了。

這個工作還沒有做,正在討論階段,如今的工作是恢復蘇州州魯國佔領的地區的秩序,安定百姓,同時整編和調動近衛師。

金華中樞正在就這樣的工作忙的團團轉,還要顧及東南亞戰役,目前華夏國就這兩件大事。

不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朱聿健已經老了,不再適合擔任副首相的職務了,同時朱大典也垂垂老矣,也在退休的邊緣。

張強把一切工作交給其他人去做,自己親自操持兩人的退休工作,命令人在金華府後邊的山區給兩個人修了兩座府邸,府邸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兩人的工作卻需要人去做,經過內閣的經濟商議以後,調金聲和尤海波進中樞,分別擔任兩名副首相的工作。

張煌言被派往廣東,廣西州擔任哪裡的總督,負責哪裡的民政工作,李光熊被繼續擔任廣東州的巡撫,張煌言兼任廣西州的巡撫以及兩廣總督。

李光地繼續兼任福建州的巡撫以及內閣職務。

一番調整以後,華夏國換了兩名副首相。

魏無忌來找張強,“大都督,首相和羣臣希望你稱王,等光復燕京,再稱帝,這樣我們華夏軍就能在大義上獲得一統江山的名義,否則很多地方不好治理,百姓也不好管理,稱王以後利於蘇州州原魯國地盤上的百姓歸心,你看這件事?”

張強微微點頭,消滅了洪承疇以後,華夏軍最大的威脅已經沒有了,至於洪承疇在琉球羣島還沒有被完全撲滅,那不是什麼事情了,華夏曆代的王朝一旦你遠走海外,能迴歸以後順利推翻新進王朝的根本沒有,所以洪承疇的魯國已經對華夏軍,華夏國來說,不是什麼大事情了。

至於魏無忌說的的稱王,其實早就在進行了,很多人其實已經把他當做了國王了,以前也發過一些通告,但沒有正式舉行儀式,在百姓心裡,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以檄文的形勢傳信天下,那麼自己這個王就正式了。

“好,可以,你和周粥首相商量着辦吧,不要太複雜,主要是讓各位大臣和百姓,以及我國以外的華夏地盤上的百姓和官員知道。”張強給了他肯定的回答。

魏無忌連忙點頭,但還沒有走的意思。

張強擡頭問道:“還有什麼事情?”

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
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