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

歷時十幾年,實際作戰用時一個月的戰役終於結束了,新建立的魯國,洪承疇的魯國被滅亡,殘餘勢力逃亡琉球羣島,從此以後他們退出了華夏的爭霸舞臺,而華夏軍由於連年用兵,長達十幾年的同洪承疇清軍,後來的魯軍的對峙,也耗盡了人力,物力,同時因爲東南亞戰役的沒完沒了,使得國內的兵源和物資都被拖延,消耗,不得停止了很多無關的戰役,專心恢復生產,休養生息。

由於本身對北方的大清和大金國的防禦就已經形成了,而且有兩個兵團在防禦,後來又把金麒兵團調上去,鋒無羽的兵團又在進攻巴蜀,所以在維持現在形勢不變的情況下,華夏軍儘量保持這樣的狀態,但其他地方的戰爭早已經停止了下來,並且開始派遣地方執政官員展開行政治理。

河南州,湖北州,蘇州州,安徽州,山東州,雲貴州開始了華夏軍正常的行政治理,由軍管轉變爲地方執政,軍隊開始轉變爲由普通民兵管理地方治安,精銳民兵配合野戰軍作戰,守備連守衛重要關隘,守備營駐守縣城,守備團在重要地區駐紮管理各地的守備營,守備司令部進駐各州州府府城,建立各州守備制度。

張強迴歸金華中樞,整頓近衛旅,真正的把近衛旅合併爲近衛師,因爲他覺得近衛旅已經不夠在一場大戰中保護自己,執行一次長途進攻了,兵力太少了。

經過和魏無忌的幾次商討,同周粥他們的幾次商談,近衛旅被裁撤,近衛旅改編爲近衛師。

近衛師由近衛炮兵團,近衛步兵團,近衛騎兵團,近衛師直屬團,親衛團組成。

近衛炮兵團,編制爲一個團,裝備二十四磅野戰炮十二門,十八磅野戰炮十二門,十二磅野戰炮二十四門,總兵力三千八百人,其中三千二百兵力爲各營總兵力,六百兵力爲團部直屬兵力,團部直屬兵力包括斥候騎兵對二百人,團部輜重隊二百人,團部警戒連一百二十人,八十人爲團部文職人員,負責整個團的文書工作。

近衛步兵團,編制爲三個團,每個團三千三百兵力,三個營,每個營編制爲一千兵力,三個二百人的連,一個騎兵連,一百二十兵力,一個炮兵連一百八十兵力,剩下一百人爲營部直屬兵力,五十人的加強警衛排,三十人的營部輜重排,二十人的文職排。

近衛騎兵團,編制爲一個團,一千八百騎兵,兩百人爲團部直屬部隊,主要是警衛排,輜重連,團部文職人員,總兵力兩千。

近衛師師部直屬團,一千人的近衛團輜重營,八百人的近衛師直屬作戰營,負責直屬團包圍工作,同時也是教導營,兩百人的近衛師文職人員,負責管理整個近衛師的人員調遣,人員榮譽獲得和頒發,出具作戰計劃,輔助師長進行戰略指揮,戰術指導。

親衛團就不用說了,負責各級將領和高官身邊的警衛派遣,調換,保護張強的安全,宮廷的警衛,出行時候張強這個大都督的安全,最後的作戰部隊,同時負責命令的傳達,管理和協調守備司令總部的正規中樞的守備工作,守備司令部的人員升遷和管理,各個高級衙門的守備協調工作。

近衛一師整編完成以後已經是一個月的事情了,近衛一師開進了金華中樞,駐軍城內兵營,負責皇宮的保護和各個高級衙門的內裡的保護,外圍還是由當地的守備司令部進行保護。

近衛一師,總兵力兩萬兩千兵力。

近衛二師調到金陵府,整編以後擁有同樣的兵力,同時監管長江守備水師一萬一千兵力,包圍金陵府,因爲根據朝中的大臣們的提議,以後金華中樞將不再適合擁有這麼一大塊國土的華夏國的運作,金陵府將作爲新的中樞,或者有可能升級爲國都。

其實張強真的不想在金陵建都,因爲那個地方防守不宜,太費力了,要是發展經濟還是可以的,交通便利,可從歷史上來看,那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凡是在哪裡建都的王朝基本上都沒有好結果,或者歷次被敵人攻破,作爲北方人的張強還是希望能在燕京建都。

現在燕京還控制在敵人手裡,張強也只能順應民意,把哪裡作爲臨時都城了。

這個工作還沒有做,正在討論階段,如今的工作是恢復蘇州州魯國佔領的地區的秩序,安定百姓,同時整編和調動近衛師。

金華中樞正在就這樣的工作忙的團團轉,還要顧及東南亞戰役,目前華夏國就這兩件大事。

不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朱聿健已經老了,不再適合擔任副首相的職務了,同時朱大典也垂垂老矣,也在退休的邊緣。

張強把一切工作交給其他人去做,自己親自操持兩人的退休工作,命令人在金華府後邊的山區給兩個人修了兩座府邸,府邸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兩人的工作卻需要人去做,經過內閣的經濟商議以後,調金聲和尤海波進中樞,分別擔任兩名副首相的工作。

張煌言被派往廣東,廣西州擔任哪裡的總督,負責哪裡的民政工作,李光熊被繼續擔任廣東州的巡撫,張煌言兼任廣西州的巡撫以及兩廣總督。

李光地繼續兼任福建州的巡撫以及內閣職務。

一番調整以後,華夏國換了兩名副首相。

魏無忌來找張強,“大都督,首相和羣臣希望你稱王,等光復燕京,再稱帝,這樣我們華夏軍就能在大義上獲得一統江山的名義,否則很多地方不好治理,百姓也不好管理,稱王以後利於蘇州州原魯國地盤上的百姓歸心,你看這件事?”

張強微微點頭,消滅了洪承疇以後,華夏軍最大的威脅已經沒有了,至於洪承疇在琉球羣島還沒有被完全撲滅,那不是什麼事情了,華夏曆代的王朝一旦你遠走海外,能迴歸以後順利推翻新進王朝的根本沒有,所以洪承疇的魯國已經對華夏軍,華夏國來說,不是什麼大事情了。

至於魏無忌說的的稱王,其實早就在進行了,很多人其實已經把他當做了國王了,以前也發過一些通告,但沒有正式舉行儀式,在百姓心裡,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以檄文的形勢傳信天下,那麼自己這個王就正式了。

“好,可以,你和周粥首相商量着辦吧,不要太複雜,主要是讓各位大臣和百姓,以及我國以外的華夏地盤上的百姓和官員知道。”張強給了他肯定的回答。

魏無忌連忙點頭,但還沒有走的意思。

張強擡頭問道:“還有什麼事情?”

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
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