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

微調了一下人事,華夏王國繼續朝着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前進。

不過一項新的改革開始進行,民兵部隊全部轉爲守備軍或者糾察部隊,衙役和捕快合併進去,各地成立糾察部門,維持地方治安,歸各地官府管理,糾察部隊以團級別成立,一個府一個團,下面各縣設立營級糾察部隊,鎮設立連級單位,大村設立班級單位,州府設立旅級單位,一個大的州最多一個半旅。

防務由守備旅負責,維持治安由糾察部隊負責,守備旅以後參加野戰軍的作戰行動,民兵大隊將成爲歷史,地方的賬冊民兵轉爲守備旅預備役部隊,平時不動用,只有國土被敵人入侵或者要調動人口去其他地方的時候纔會調動這些賬冊民兵預備部隊去。

當然調動肯定不會是那些老的走不動的,或者傷殘的不便的,調動是調動那些退役回來的士兵,那些已經從兵轉爲百姓的人手。

這些人手很可能全家都會變成移民,移去那些新佔領的地方。

這些是被新兵訓練營或者守備旅淘汰下來的,或者從第一線因爲傷殘,年齡大了,或者自己想要退役的老兵們組成。

那些新兵訓練完畢,服役兩年的,成績或者心理素質實在不過關的人就不會分在守備旅了,只能是退役回家。

守備旅的兵服役到了年限的,三年時間,如果沒有成績,或者沒有被選上,不突出的就被退役,這些人可以擁有分配工作的權利,最直接的是去了糾察大隊,糾察大隊相當於一份工作,吃上公家飯了。

但這個代價是你在新兵營裡面表現優異,到了守備旅完美服役完三年的,沒有服役完三年的也得直接退役回家。

這些人可以選擇去開荒,雖然現在可以供開荒的地方不多了,也就雲貴州,四山州,還有新打下來的陝甘州三個地方了。

如果在哪裡表現出色,有可能重新加入哪裡的糾察大隊或者更好一些進入守備旅,然後在哪裡的守備旅退役,那樣的話,他們就能回去糾察大隊或者懲戒營大隊擔任一些職務。

這樣整頓以後,部隊又變得精簡了,起碼不用民兵普通大隊,民兵精銳大隊的叫了,而且把民兵部隊解放了出來,不用他們去前線勞心勞力還付出生命,直接把打戰交給了正規軍,野戰軍和守備軍,還有近衛軍,三個正規軍軍種。

上次陝甘州和山西州的戰役就讓張強感到自己還是在用以前落後的人海戰方式打戰,這種方法能害死很多沒有打戰經驗的新兵和壯丁,減少自己王國的人口,用正規軍攻堅都比用這些兵損失小一些,付出的當然少一些,他發現自己的思想應該轉變了。

這麼一調整,連守備軍都不用怎麼上戰場了,更加節約了兵力,節約了物資補給,用精銳的野戰軍去打戰,近衛軍配合或者獨立攻堅,鍛鍊兩支正規軍部隊纔是正事。

民兵部隊的轉業,退役雖然增加了地方官府的負擔,可也減輕了地方官府的治安壓力,讓地方官府手頭有兵力可以梳理一些罪犯和一些不滿份子,直接動用守備旅的兵力,看起來是殺雞用宰牛刀,大材小用了,只有起義或者被有組織的大規模襲擊發生的時候才能動用守備部隊,否則就會造成百姓對官府的不信任,壓力很大。

之後張強發現沿用明朝和清朝的一些官吏名稱有些不符合華夏王國的制度,有點不倫不類了,於是他開始先從軍隊着手,先改變大家的軍銜。

因爲有同泰西人接觸的歷史,大家也打過很多戰,於是提出了用泰西人的軍銜和辦法來管理軍隊。

於是張強就把後世的軍銜制度搬了過來。

新兵營一年叫新兵,兩年叫列兵,這有點和後世的不一樣,但因爲新兵到成爲正規軍士兵還有很多路要走,至少要五年才行,總不能一個守備旅百戶連長到了野戰旅卻只能當個小兵吧,於是就從軍銜制度想辦法。

新兵營等於是後世的預備役部隊,其實就等於是大學軍訓的百姓,訓練三個月,之後這些新兵就是學習和競爭,會服從命令,會隊列,會開兩槍就行了,所以他們當兩年兵就只能到列兵了,其實還是相當於受過基本軍訓的百姓,退役以後還是百姓,等於鍛鍊身體,然後順便替正規軍儲備兵力。

乘機突出者去了守備旅,於是就是個三等兵,第一年三等兵,第二年二等兵,第三年上等兵,等於說他們還是兵,不過是比新兵訓練好一些了,他們學會了開槍,戰術動作,保養槍支,會騎馬,會進行一些運輸工具的使用,比如騾子,戰馬,馬車駕駛,同時還會維修槍械,維修馬車,會打鐵,識字,會打算盤,這樣他們即便退役,出去也能有一門技術。

因爲隨着戰爭的推進,華夏王國幾乎沒有什麼戰可打了,他們基本上算是正式預備役,但最終還是要回到百姓行列裡面的。

當然不可能五年了還是個士兵,很多人能在訓練的時候獲得提拔,第一年照例,誰都是三等兵,第二年成績優異者能提升到上等兵,第三年成績優異者能提升到下士。

提升到下士了,就有很多選擇,可以學習其他的東西,學習技術,有的成爲技術方面的士兵,有的成爲指揮方面的士兵。

不過去野戰旅可不是說下士去的,而是直接從野戰旅整營,整營的補充,看情況而定,整個營去了,營裡面的軍官們是得留下的,士兵去了直接補充戰損的或者退役士兵多的營。

或者把士兵分散開來補充到其他部隊。

當然這補充肯定是第一年兵不能去的,第二年兵才能去,也不能全去,得留下原先營的骨架,否則新兵營裡面每年選派上來的士兵如何處置?

總不能讓一幫新兵自己成爲一個營,一個三等兵擔任營長吧。

野戰軍的野戰旅則是最低的是上等兵,也就是說上等兵和下士全進去,由裡面的中士和上士帶領。

第一年如此,第二年野戰軍有退役的士兵,然後由提升上來成績優異的守備旅士兵擔任士兵或者軍官,形成一個一階一階緩慢提升,逐漸由新補缺的一種自然的新陳代謝制度。

糾察大隊的軍官來自於退役軍官降級使用,守備旅的軍官來自於上面下派或者內部資歷提升,軍功提升,不過大多數來自於野戰軍下派或者因爲各種原因需要調派到守備旅或者犯錯懲罰型調派。

當然也有守備旅需要,上面選派成績優異的士兵來守備旅,一來就提拔一級,上等兵提升爲下士,下士提升爲忠實,少尉提升爲中尉,等等。

守備旅立功受獎的機會以後將越來越少,野戰軍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因此訓練,表現,資歷以後將成爲華夏軍裡提升的路徑。

和魏無忌,李定國,馮銓商量以後,張強推出了自己新的軍銜制度,不再和以前的官職混用,造成混亂了。

糾察大隊(相當於後世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抓捕犯人,協助知縣辦案,處理地方衝突)不再軍籍之列,但有一部分軍事訓練的日常內容,擁有一定的作戰技能,武器配備落後的單打一前裝燧發槍,短火銃。

糾察大隊設立辦事員制度,科員制度,一切升遷等同於官場,辦事員穿糾察大隊專門的無等級標誌服裝,一切提拔等同於官場。

科員肩膀上一顆銅鈕釦,代表他是普通科員,但比起新進的辦事員,或者其他辦事員裡面的領導要在級別上高一級。

隨着級別提高每一級加一顆鈕釦,最多三級,三級以後鈕釦換成一黃色的豎杆,代表是領導。

至少是副科級別的領導。正科級別的領導加一顆銅鈕釦。

往上推,每一級別的領導都有各自的識別標誌,處級領導一橫杆,加粗,正式領導加一菱形銅鈕釦。

……。

守備軍這邊,軍銜最高到少將,下面有準將,像軒轅龍飛他們這些總司令就是中將,但其他人到這個位置沒有他的級別,最高到少將。

三等兵,只有細細的一條豎杆,二等兵也是,細細的兩條豎杆,上等兵一條粗杆。

下士,一條細三角彎鉤,中士,兩條細三角彎鉤,上士,三條細三角彎鉤,專業軍士,一條粗彎鉤。

專業軍士,分爲指揮軍士,各種技術兵種軍士,訓練軍士,後勤軍士,參謀軍士這是根據作用分類,根據等級分類,一級軍士,加一條細彎鉤,二級軍士,加兩條細彎鉤,三級軍士,加三條細彎鉤,四級軍士,加四條細彎鉤,五級軍士,兩條粗彎鉤,一條細彎鉤,六級軍士,三條粗彎鉤。

張強策劃的各種士兵的軍銜標誌,不同於後世讓人看不懂,很難理解,他這個有邏輯性,一年還是兩年,你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年兵,兩年兵,一級還是兩級,數槓桿就知道了,看粗細就知道了,沒有那麼多彎彎道道的。

軍士可以隨時轉爲準尉,不過得等到至少二級才行,一級是不行的。

少尉得去軍官培訓的軍校去學習,或者戰時提拔,沒有學習,沒有戰功,資歷是得不到提拔的。

你熬多少年都沒有用。

不過這一條對於軍士來說沒有用,軍士哪怕再笨的人,時間長了幹一件事情,總有他的經驗,於是軍士可以通過資歷和熬年頭,然後經過考覈獲得提拔,但不能超過四級,也就是說你熬到了四級,也就該退役了。

以上的軍官沒有什麼說的,少尉,中尉,上尉,大尉,然後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大將,最高到大將,沒有人是大將,張強準備將魏無忌他們定爲上將,除非有特殊功勳或者老了纔有榮譽大將的軍銜准予退役。

這麼一調整,張強就舒服了,他感覺自己好像在玩一個歷史世界種田遊戲,還是簡單類型的,沒有多少挑戰性,除了開頭比較艱難,敵人兵力雄厚,大家都是冷兵器,但發展到了火槍時代,幾乎就是碾壓式的。

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2370章 裂痕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
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2370章 裂痕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