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

張強看着陸續回來的殘破的戰船,耳畔聽着新魯府知州的報告,“有一百艘六十噸交通船隻沉沒,二百艘被擊傷,人員傷亡一千五百人,目前只找到傷員和不適合戰鬥的人員七百人,隨着這次運送俘虜的船隻回來了。

一百二十艘一百八十噸的戰船被擊沉,一百六十艘被擊傷,被擊傷的船隻也回來了,人員傷亡三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一百人失蹤,其他找到的人員也回來了。

三百噸的戰船三十艘被擊沉,九十艘被擊傷,擊傷的船隻總共損失人員七百九十九人,傷員一千三百人。

六百噸的船隻沉沒二十八艘,被擊傷三十七艘,人員傷亡三千五百人,這部分人員輕傷的已經分流到了其他完好的船隻上了,重傷的都帶回來了,還有一些不適於作戰的人員也回來了。

八百噸的沉沒二十二艘,被擊傷七十七艘,其中重傷的一十三艘,人員傷亡四千兩百人,輕傷的船隻和人員仍然在戰場,重傷和不適於戰鬥的船隻和人員也送回來了。

千噸戰艦傷亡七艘,輕傷的二十三艘,都留在戰場上了,受傷的人員回來了。

俘虜敵人大小戰艦百艘,還有路過的商船,漁船百艘,現在已經陸續押送回來了。”

從心底張強是不看好這次遠征的,因爲新魯府還很脆弱,他們的百姓百分之八十都是日本百姓,是日本人,新魯府其實也是外來政權,是魯國漢人團隊,他們登陸日本島等於是像女真大金入侵大明那樣的事件,他們現在類似於大清,用百分之一的人口和民族來控制其餘百分之九十九的敵方本體民族。

日本這個民族融合的很好,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的那些部族民族早就消亡殆盡,日本人早就是一個日本族了,它可以看成是一箇中華民族的縮影,自卑,小農民式的狡猾,自大,自負,有點成績就得意的不知道信什麼了,一時飄起來然後被更爲強大的民族打的狼狽不堪,痛定思過之後。

由於他們體量狹小,所以埋頭髮展,想要超越,敵人也不會因爲他們這點體量就把他們滅絕,因此他們有無數次崛起的機會,可華夏民族不行,體量太大,一旦被打趴下,一時間很難扭轉,必須三四百年才行。

四國島上也是如此,甚至不如新魯府,其實張強是想要保持二王子他們這股漢人勢力的,可惜二王子不是想要和日本人抗爭,而是像他老爹那樣向更爲強大的日本投降,投靠,或者他心裡還保持着一種想要利用日本抗衡華夏軍的打算,可大清和荷蘭人的插手,直接讓他們同華夏軍打上了。

這就是弱小者的悲哀,你不能不聽,一個日本,二王子或許還能抗住,畢竟有地利優勢,可有了荷蘭人,他們不會重視那點地利優勢的,他們的力量來自海上,有荷蘭人和日本人的水陸夾攻,二王子只能低頭,有大清的統籌安排,出謀劃策,四國這一支漢人力量就變成了漢人眼中的敵人的僞軍力量了。

這次新魯府暴怒之下進攻四國島,這真是一個非常出格的舉動,能把新魯府這大半年來的成果全部葬送,以張強的性格,即便被打壓,也要忍耐一段時間,等實力超過敵人太多,等把這裡的日本百姓換一遍,等新魯府主體民族分爲三等。

漢人第一等,人數必須達到百分之四十的時候再出招,以現在的漢人結構,很可能一次失敗就造成動亂,導致這個結構不穩,因爲漢人裡面爲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主體民族的利益的事情可是層出不窮,就是說漢奸勢力永遠大於有骨氣的,爲了維護自己國家和民族不惜犧牲的這些人的勢力。

現在的新魯府漢人勢力主要有三個主要的成分構成,日本人和漢人前幾個朝代過度過來的混血漢人,已經在日本呆了幾代但沒有混血早已快融入日本民族的漢人,從魯國帶來的純正的北方漢人以及少部分南方漢人,以官員和官員家屬,士兵家屬爲主的漢人。

還有一部分人是蒙古人和漢軍旗漢人,大清思想根深蒂固的漢人包衣奴才,奴隸漢人,這算是最小的漢人分支勢力,目前他們是依附於漢人這個團體,也算漢人勢力中的一部分,這部分人思想並不穩固,有可能成爲帶路黨或者挖牆腳希望漢人勢力倒塌的那部分人。

這四部分漢人總共佔新魯府人口構成的百分之十七八左右,另外還有一部分漢人是東南亞土著裡面的純漢人和混血漢人,這部分漢人加上新魯府前四部分漢人構成了目前的百分之二十的漢人羣體。

東南亞土著又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這是陸續被華夏軍調配來來的移民加上俘虜。

就算這些人在華夏軍的壓力之下,在新魯府帶來的官員的壓制之下湊成一個整體,也不過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多一點,其他的還是日本百姓佔主體。

這點勢力稍微動盪一下,損失就很大了,出擊的艦隊裡面上萬水手和士兵都是漢人,這些人犧牲的多了,就進一步減少漢人在新魯府佔據的人口數量,這不利於統治。

張強有些煩惱了,這人總不能都殺絕吧,現在華夏王國已經沒有那麼多需要人手的地方了,很多苦役營都裁撤了,大幾百往的苦役不是死了,就是轉爲了俘虜,去幹活了,俘虜也轉成了百姓了,畢竟很多俘虜其實是大清和大明抓的壯丁,那是漢人百姓的存在,要大清哪有那麼多的兵力啊,把他們全賣了都沒有幾百萬級別的兵力。

所以那些俘虜經過二十年的陸續勞作,到暮年的時候該死的也死了,該活下來的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搗亂了,轉爲百姓以後丟到東南亞,雲貴州那些個苦寒的地段去當平民百姓了,一番思想教育,一番恩威並施,他們就從壯丁變成了普通百姓,現在想要安穩的活下來,哪有那個能力和意氣去造反,於是俘虜越來越少,現在百分之九十都丟到了寶島州和瓊州府進行勞動改造了。

也許他們的後半生就是在瓊州府和寶島州渡過,成爲哪裡的百姓了,那些新抓來的俘虜漢人則寬容以待,只要你思想轉變過來,那麼就變成民兵,服役個兩年,表現良好轉爲當地百姓,或者移民回來填補核心區的人口缺失。

不是漢人的都丟進了礦山裡面當勞力去了,現在很多人都進行了思想轉變,爲了自己孩子的將來,他們也承認自己以後將成爲漢人,於是東南亞的俘虜也變得少了,很多都是新抓進來的,如今俘虜的主體變成了日本人,張強不能把這麼多的日本人口轉變爲漢人,因爲日本人的血統和基因比較牢固,就像黑叔叔到達後世的廣州,把中國人都染色成了黑不黑,白不白,灰不灰的廣州印度人了。

大幾千萬日本人口要想轉變爲漢人實在太難了。

只能少量轉變,四山州丟三十萬日本人已經算是很難的事情了,以後不好消化啊,沒有地方丟那麼多日本人進去了,到時候如果讓日本血統污染漢人血統,那纔是華夏民族的失敗,看看後世的東北,後世的寶島,人家日本人把東北血性漢子變成一般只會耍寶的喜劇人生,把寶島變成了他們的語系,變成了他們攻擊大陸的橋頭堡陣地。

“陛下,鄭成功的兒子鄭克爽來了,他要見陛下。”親衛隊長報告。

鄭克爽這算哪門子的事情,自己和他有交情嗎?

和他老子鄭成功那個日本混血漢人倒是有一些不打不相識的交情,可這交情能讓自己成爲見他的理由嗎?

雖然自己在有些方面總是給這個鄭成功一些照顧,那也是要他帶着他的人遠離華夏,不要和自己搗亂,如果說正面交戰也許華夏軍水師還能碾壓他,可如果是海上偷襲和搗亂,那自己就不如鄭成功了,大海那麼大,就算把現在華夏軍水師全派出去,也不能說遏制住鄭成功對於華夏王國的搗亂。

如今華夏王國同泰西人可是仇敵,泰西人的商業勢力伸手不到華夏王國來,華夏王國的各種貨物都不能讓泰西人取得利益,因爲他們有錢也買不到啊,華夏王國不賣給他們,至於一些良心狗吃了,隨時鑽空子走私的華夏王國商人張強也不去管,杜絕不了的,如果把精力全取杜絕那些事情,反而顯得牛刀宰雞,大才小用了。

所以張強儘量提供好處給鄭成功,同時忽悠他去澳大利亞去開拓領土,反正到後世哪裡也是一個反華夏的急先鋒地盤,被漢人佔據因爲太遠,也不可能變成新加坡那樣的白眼狼。

至於以後謀劃一下,給他們找點麻煩,那到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忙不過來,四山州要統一,瓊州要發展,寶島州要繼續開發,東南亞要進行同化,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滅亡大清的步伐,華夏軍準備動手滅亡大清,總之沒有時間同遠在萬里之遙的澳大利亞鄭成功勢力玩。

“讓他進來,你們退出去吧。”張強對親衛隊侍衛們說道。

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
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