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

與此同時,李過正在同高一功做着一番調度。

走了十萬老弱婦孺,留下的最弱的也起碼是能挖坑,修牆的四十五到五十強壯老人,古代的老人幹體力活是天生的,加上李過並沒有苛刻的對待他們,還不時的關懷一下,所以他們的心氣很高,對於忠貞營的忠誠度也高,這幫見識廣,人生經驗豐富的老人們領着一般紈絝子弟,富戶子弟,還有百姓中十五六瘦弱的,或者不會幹什麼的年輕小夥子,在荊州府府城外面折騰了好幾天。

挖出了數道壕溝,修築了數座屯堡,營寨,把二十萬忠貞營裹挾來的百姓青壯都放了進去,使得他們不再住那些地窩,草棚,並且每人都領到了兵器,最起碼每人手裡有一把菜刀,或者一把竹製長矛,還有一些百姓拿着自制的弓箭。

可以說李過這次完全把這羣百姓當成了士兵武裝起來了。

軍中還有一些強壯的婦女,用於軍中搬運物資和做飯,洗衣,劈柴,燒水。

可以說對於裹挾百姓的管理,大順軍是行家裡手,沒有比他們更加善於管理人數龐大的來自四面八方,四鄉八村的百姓了。

從高空俯瞰下去,整個荊州府就是一座巨大的軍營,或者一個勞動場所。

從府城,到縣城,到各個城鎮,都有人在勞作,不是修葺城牆,就是開挖護城河,要不就是修理河道,再就是修營寨,或者在地裡搶收作物,水果,砍伐樹木。

一個個地方都好像要在大戰來臨前做好大戰的準備都有樣子。

這一切都被張強掌握了,同時還被軍情部的情報人員彙總起來,然後送到了蕭飛的指揮部,可以說對於荊州府的情況,華夏軍要比李過還要了解。

府城裡面看裝束,大約有三萬精兵還有七萬最強壯的青年在勞作,大約有幾千名老人和婦女在作爲後勤支援大軍打戰。

在荊州府府城周圍的縣城裡面,每個縣城擺着幾千正兵,幾千百姓,各個方向都有一個萬餘人的部隊駐守在要道上,建有一座大營保護這些縣城,準備隨時救援這些縣城。

在潛江縣城,面對孝感的方向更是有三萬於部隊駐紮,五萬於百姓勞作,隨時準備迎擊華夏軍。

而就在華夏軍結束了對陳友正的圍攻,勝利消滅陳友正的反正軍,正在忙碌着整編,甄別那些百姓的時候,蕭飛跑來了,對張強道:“大都督,李過送來一份投降書,希望投降我軍。”

“啊,他想着投降我們了?”張強很意外,什麼時候,李過會屈從別人了?

難道他收到了陳友正被包圍並且殲滅的消息了嗎?

難道他害怕了?

他獲知了華夏軍已經四面包圍了他,他的大順軍已經認識到了和華夏軍死拼是不理智的舉動了嗎?

“他真的投降了我們了?”張強問道。

蕭飛道:“他派來一名使者,那名使者是原先永曆大明的官員,後來清軍打過來,他投降了清軍,再後何騰蛟打回來,他又反正了,李過到來以後他又投降了李過的大順軍,從他的行爲來看,並不受李過待見,要不然不會被派來做使者,這樣我們即使殺了他,李過也不心疼,因爲不是他們大順軍的將領或者官員。”

“使者說了什麼?李過還有其他的要求嗎?比如官員或者他的部隊怎麼處理?”張強知道李過投降,像他這種流寇,又或者是想要有一番作爲的人不可能如此輕鬆的就投降,他們都是那種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會投降敵人,甚至會自盡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的人。

“使者說,大順投降可以,可效忠華夏軍,但華夏軍要保證大順仍然自成一體,保留所有的大順軍軍官和士兵,並且提供華夏軍的武器和火炮,大順軍可以同清軍作戰,但不能同永曆大明作戰,他李過要成爲華夏軍近衛旅的一個旅長,官位至少是提督。”之後蕭飛又說了一大堆的話。

無非是要官,要兵,要錢,要地盤,要權,但不要華夏軍管他們,他們地盤上的事情,他們做主。

這些條件簡直就是屠心了,投降都能投降的這麼大義凜然,大言不慚,還真以爲華夏軍是柿子捏的,軟不邋遢的。

蕭飛試探的對張強道:“要不,咱們先答應他們?拖延一段時間,咱們先把何騰蛟趕出湖北州再說,何騰蛟可是一個狗皮膏藥或者是一個狡猾的老狐狸,如果放任自流,不定給咱們造成什麼危害呢?咱們馬上就要打洪承疇的魯國清兵了,儘早解決湖北州的問題,或者安撫一下他們,讓他們老實一點,到時候咱們派人進入他們軍營裡面,用軟刀子慢慢收拾他們?”

“呵呵,”張強對蕭飛笑了一下,“你認爲我可能答應這樣的事情嗎?華夏軍自從成軍以來還沒有向誰軟弱過呢?我不想把問題留在以後解決,以後他們也是大患,我可不是崇禎,也不是楊國棟,更不是楊鶴,或者是孫傳庭,剿不清,讓他們死灰復燃,只有戰爭,只有消滅纔是華夏軍的宗旨,如果不能完全臣服,咱們就和他們用刀子,用槍炮說話,從來沒有用槍炮搞不定的事情能用嘴談成的。明白嗎?”

蕭飛大汗淋漓,“是,大都督,我明白了,我馬上佈置對他們的圍剿,不答應他們提出的條件。”

蕭飛走了以後,張強和古月笙忙着收拾陳友正的這一攤子。

陳友正的這一攤子總的來說好說。

把死傷的屍體讓那些百姓一埋,傷員運回孝感讓華夏軍的軍醫醫治,醫治一下,重傷的運到武漢府安頓,哪裡設置一個傷員的俘虜營,在哪裡養傷就行。

輕傷員救治一番以後在孝感縣城安頓,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跟着民兵訓街,比如打掃庭院,打掃軍營,由民兵先看守起來,以後送到俘虜營。

俘虜營有甄別他們的守備營軍官,在哪裡將依據他們以前的經歷對他們進行甄別,原先投降過清軍的關押三年,原先就是陳友正的反正軍的,沒有禍害過百姓的關押兩年,禍害過百姓的關押五年,罪大惡極的關押十年,這種處罰也適用於原先是清軍的反正軍。

那些身家清白的,一直跟着反正軍,打清軍,口碑好的關押一年,如果有意加入華夏軍的關押五個月,然後送進民兵低級別的隊伍裡面成爲民兵,那些有能力的在高級別的民兵隊伍裡面當兵,將領們則關押三個月,然後直接加入守備部隊,成爲冷兵器部隊的軍官,提拔使用。

像陳友正,在一番促膝長談,他又積極主動的向華夏軍靠攏,就直接任命爲一地的守備營營長,調回江西州,讓米淳去看着他,並且給他分派一批親衛,看着他,保護他。

大量的老弱婦孺百姓,在關押一個月,甄別一番以後直接安置到附近的鄉村和縣城,或者放他們回家鄉。

他們將在家鄉或者新的鄉村受到當地民兵隊伍的監視,一年以後如果沒有多大惡行,就解除對他們的監視,給他們辦理戶籍,成爲普通百姓,享受華夏軍的百姓待遇。

張強想着等解決了李過以後,把那些他們的親人也放回去,讓他們全家團圓,老老實實的當華夏軍的百姓。

他相信這些百姓只是被裹挾,沒有多大惡行,甚至有些人討厭或者反感大順軍,對於華夏軍還是愛戴的,這樣的百姓應該不少,華夏軍能很快穩定這個地方,恢復這裡的民生,讓派來的官員儘早展開民生建設,那樣華夏軍就不需對他們進行補貼了,畢竟恢復當地的生態和民生,戰鬥,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人力,物力,華夏軍雖然財大氣粗,這幾年發展飛速,可一個個地盤打下來,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讓他們自力更生,爲華夏軍產生更多的稅收纔是華夏軍要做的事情。

但這樣的過程,張強以爲,至少得一年以後才能完全完成。

清軍和何騰蛟,李過的忠貞營在湖北州折騰的可是不輕啊。

華夏軍必須在湖廣州和湖北州兩個州免稅一年,甚至一年半,兩年,三年也說不定,那樣才能徹底恢復這裡的生計。

華夏軍用了近十年的功夫才把浙江州建設的超過了大明最繁華時期的實力和樣子,福建州正在緩慢的趕上來,正在擺脫貧困,擺脫戰爭,脫離了輸血,爲華夏軍整體國力的上升做出了貢獻,而江西州還在建設當中,雖然有一些稅收了,可合也落在了當地,而且還面臨着南明國的威脅,還得承擔一部分民兵和村衛隊的軍費,當地還駐紮着大量的正規軍部隊,防範南明國和永曆大明。

而半個廣東州,半個安徽州,半個蘇州州則完全處在邊境,戰爭的範圍內,民生髮展緩慢,人口的增加使得這種發展更加緩慢,下一步張強準備把這些地方的百姓轉移一些到湖廣州和湖北州,填補因爲戰爭導致的百姓逃離,百里或者幾百裡也見不到一個人的窘境。

就在張強忙碌了幾天,華夏軍正在將重心轉移到對李過的大順軍展開圍攻的時候,蕭飛又跑過來。

“大都督,李過的使者又回來了,他這次提出,可以接受華夏軍的整編,但忠貞營的一些高級軍官,將領,還有官員希望得到華夏軍的赦免,同時他本人希望能不被追究責任,並且希望繼續帶兵。”

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十四章 定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九十章 朝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
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十四章 定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九十章 朝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