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有政策搖擺不明,外有漢奸當道,更有乘機實現野心的野心家,再有像專門坑隊友的各路軍閥。

就像後世英軍統治緬甸,日本人來了,緬甸人幫助日本人打英軍一樣,英軍除了逃跑,根本沒有辦法在全是敵人的緬甸活下來,拉上了中國遠征軍,結果十萬漢人男兒僅存四萬人撤回了祖國,替人家英國人擋下了緬甸人的憤怒,被這個整個二戰時期都是坑隊友的國家給坑了。

二戰有兩個坑隊友的國家,意大利那就是個笑話,人家本身就不想打仗,是上層非要拉着打仗,所以纔出現額意大利兵把打仗看作一場遊戲,而英國人是專門坑人的國家,百年來一貫如此,專門坑歐洲,坑美國,坑任何一個和它們合作的國家,可以說沒有最坑,只有專門坑。

張強總結了一下發現在此刻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武器性能的提升,華夏軍如果硬抗的話,會損失慘重,清軍地盤內可是有幾千萬民衆,如果都按照清軍那樣使用,華夏軍也使用的話,那麼在這場炮灰的戰爭中,最終失敗的是華夏軍。

因爲華夏軍不是純粹不要當地的百姓,只是需要他們放棄大清爲國的思想,改變他們那種觀念,使得他們更加註重商業利益,民衆自身的利益,國家的利益,而不是隻注重他們個人的利益。

一切讀書只爲個人利益奮鬥,後世他處的那個環境則是國家想着拼命壓迫和剝削個人利益,宣傳集體利益,而人民拼命的想着個人利益,而現在在集體利益思想沒有盛行的現在,人們只有一個利益,我的利益。

哪怕當官都是爲了皇帝的利益,當然最終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皇帝的利益有時候並不重要。

虛頭巴腦的沒有任何用處,張強得對當地百姓妥協,起碼讓他們打完一次戰爭以後有歸順華夏軍的可能,給他們希望和機會,否則所有佔領區內的百姓都向着清軍,華夏軍來多少兵力都無法真正佔領那片地方,清軍經營的時間太長了。

大明已經讓老百姓失望透了,因此大清儘管殘殺那麼多人,可轉眼幾年,百姓就忘了,又不是自己被殺,沒有切身之痛,但大明給老百姓的壓迫卻讓老百姓切身體會到什麼叫活着不如死了,因此百姓寧願當亡國奴,也不願意爲大明而生,有國家和忠君思想,爲集體利益考慮的讀書人卻沒有能力反抗,因爲百姓有力氣和力量,讀書人有腦子,但兩者結合不起來。

現在華夏軍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清軍打戰,造成了情況不明,加上兵力雖然精銳,可太少,敵人一切調動沒有人通知,使得他們陷入了泥沼之中。

這種清下,只能調兵,同時給百姓一些活頭,慢慢收拾他們,凡是固執己見的都在日後算賬。

全國現在已經編制了五十四個守備旅,原先的民兵精銳大隊,民兵普通大隊,懲戒營各個作戰大隊,以及原先打亂的守備旅前線官兵,甚至一些前幾期畢業的軍校學員全部在這次整編中一致編入守備旅。

最先完成的是寶島,米林的速度就是快,他把哪裡的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馬上調往了東南亞三個州,寶島一共編制了五個守備旅,每個守備旅四千五百兵力,兩個團,每個團兩千兵力,守備旅旅部五百兵力,總共四千五百兵力。

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除了留一個守備旅本地防守以外,其他四個守備旅調往東南亞州,同哪裡的三個州進行交接,因爲有李過坐鎮,因此東南亞三洲馬上換防,編制完成的州馬上把守備旅派往寶島,沒有編制完成的州將守備旅撤下來讓寶島的守備旅進行接防。

東南亞地盤太大,因此四個守備旅只是完成了西貢基地,老撾州,緬甸仰光,柬埔寨港口的換防事宜,其他的地方沒有部隊進駐。

而東南亞只是完成了靠近雲南州的緬北守備旅的組建工作,兩個守備旅留下一個,剩下一個被派往寶島南段駐守,而原先留守的那個在寶中府。

隨後寶島將接收東南亞的另外三個守備旅。

而東南亞將要完成的守備旅數量多達十五個,其中三個已經派往各地。

除了派往寶島南段的一個守備旅,還有一個派往琉球王國,接替哪裡原先駐守的海戰隊和陸戰隊,以及商館的衛隊的工作。

另外一個派往山西州幷州府。

而山西州組建的守備旅將派往東南亞各州,不過因爲戰時,他們還沒有穩定,因此每一次組建的守備旅都被派往各個路口或者重要的城鎮守備。

陝甘州的守備旅因爲在這之前一直組建,到現在基本完工,差不多也有十來個,十二個左右,因爲這是邊地,太重要了,因此守備旅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陝甘州還是往內地調了一個守備旅去湖廣州,從金陵府組建的軍校學員比較多的三個守備旅中抽調了一個派往陝甘州邊境鍛鍊。

而仙居縣城的部隊因爲一直沒有離開過這裡,所以這次把那些護衛工廠的守備部隊也進行重新整編,整編出三個守備旅,一起調往河北州,去前線協助打戰去吧,從山西州和陝甘州各調一個守備旅回來接替防務,而從親衛團調一個連同守備司令部一個營組成加強營負責總理仙居縣的防備事宜。

這麼多守備旅的組建和調動使得那些前期擔任各級旅的旅長,副旅長的人有了去處,全部都去守備旅擔任旅長,使得一批軍校學員和先前因爲沒有機會一直升遷不上去的民兵精銳大隊的將領們紛紛有了位置。

戰線上被打殘的兵力同守備旅兵力調回內地執行防務,大量內地和京城周邊的沒有打過戰的守備旅兵力被調往山西州,陝甘州,河北州,最次也得是河南州和山東州,再就是還在執行清剿的暹羅州。

是的暹羅也被劃爲華夏的一個州了。

從此東南亞這片地盤完全歸華夏王國管理了。

隨着戰事的升級,巴格雅魯兵團的第十七野戰師,衆鋪師也被調入山西州,配合梅林魚兵團防守山西州。

得益於華夏王國先進的道路系統,馬車的發展,使得調兵速度很快,只是進入了山西州,道路纔不是太好,但山西州的道路其實經過了前面各朝代的發展已經很不錯了,有商人的地方,道路肯定差不了,再加上上百萬俘虜兵的維修,使得道路雖然時有斷開,可眼看着道路在一天天變好,變成華夏王國其他地方的那種寬闊的硬質道路。

第十七野戰師得到命令,半個月時間就從金陵府附近到達山西州幷州府,會和了梅林魚兵團司令部。

然後天影的第八野戰師開始兵進河北州,去救援已經被包圍了半個多月的東風破的第十六野戰師。

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十一章 奪軍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二十三章 大勝
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十一章 奪軍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二十三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