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

由於寶島的建設需求,大量的人口轉移,使得華夏軍地盤上的商人們也趨之若與,猶如聞到腥味的蒼蠅,紛紛租船出海,帶着一船一船的貨物來到寶島,將貨物賣給華夏軍,雖然價格有些低,但勝在量大,還是有不費的利潤的。

華夏軍自從清除了大明和大清的那些地主,豪紳,商人以後,實行商人特許制度,大商人幾乎死絕,有影響力的商人家族或者商人聯盟幾乎死絕,冒出來的都是一些在華夏軍經驗十多年的地盤上發展起來的小商人和小工廠主。

把你的企業做成百年家族企業,做成令百姓放心,別人信得過的小微企業,這是華夏軍開放了商人經商之後所號召的,隨着開放的腳步加快,一些中等大小的商人,資產在百萬華夏元級別的商人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先控制,再開放,這是張強學習自後世的天朝的做法,能有組織,有步驟的清除一些原先的大明和大清的不法商人,那些商人官商勾結,互相滲透,是破壞和腐蝕國體的蛀蟲,張強當然不會允許他們出現。

所有的這些人,除了主動上交家產,然後自我淪爲小地主以後,存活下來的一些精明的有着改朝換代經驗的大家族商人,所有的大商人,官商都被全家送進了俘虜營裡面勞動改造去了。

這不是對華夏軍商業的打擊,恰恰相反,由於這些商人們勾結官府,所以他們很多的錢財其實不是落入了官府手中,而是落入了那些當官和手中,沒有進入國庫,沒有對這個國家產生任何的助力,所以清除他們,纔是讓華夏起死回生的根本。

新培養的官員在監察部和民情部的雙重打擊下,別說貪污受賄了,就算是工作不盡心都會被降職,免職,甚至投入大牢,監禁幾個月時間,剝奪畢生從事科舉考試,重新爲官的機會,這對於千百年來官本位的華夏漢人來說,簡直比殺了他們還厲害,因此華夏軍裡面這些人不是太多,只能說相對較少。

沒有這些人盤剝,也許華夏軍的官府辦事情有些拖沓和不效率,可也讓商人和百姓們減少了很多麻煩和被盤剝,能有更多的錢財和利潤落入自己手中,用於再生產,用於改善生活。

所以華夏軍的收入纔不會因爲同泰西人,同南明國,同日本斷絕貿易而受到多少影響,華夏的土地實在太大了,自給自足就能滿足自我的生存需要,由於張強的穿越,改進科技,提高科技的事情,一手包辦,設立了無數的獎勵制度,使得三百六十行的工匠和技術人員能放心的一邊生產,一邊學習,一邊改進自己的工藝,出現很多發明和創造,拉動了整體華夏軍的科學進步。

炒菜的會發明更好的菜餚,造馬車的一步一步改進工藝,出現了不同種類的大車,載重從原先的二三百斤到後來的大約五六噸重的拉貨大車,大車從原先的木軲轆子到後來包着一層水帆布,裡面塞着棉麻,破布的圓形鐵輻條的大車載重軲轆子,不僅減輕了壓力,還讓大車承重能力更高,速度更快。

各種奇技淫巧的事情層出不窮,就連投靠過來已經過上平凡人的生活的南明國一些朝堂官員都驚歎華夏軍的百姓創造力高強,能做出各種有利於改善生活,出行,衣食住行的東西。

由官府組織大型交易市場,由一般小商人聚集起來撐起一地的商業,創造出比以前只有一兩家大型豪紳家族企業更多的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稅收。

隨着十年的積累,一些小商人資產過百萬華夏元,華夏軍工商部在彙報了內閣以後,內閣通過了各種鼓勵經商的條陳,然後扶持一些對華夏軍忠心的小商人成爲中型商人,將一些官府管理的交易市場分割爲幾個小型的交易市場,交給這些中型商人控制,承包,然後各個縣城,城鎮,以及州府聯繫起來,將這些商人串聯起來成立了州府交易中心。

州府交易中心由州府專門的衙門會和工商部衙門,集合幾個有名的中型商人成立董事會,共同管理州府交易中心,最後由工商部統籌安排,管理華夏軍地盤上的商業行爲。

這次寶島建設和開發,就是由工商部牽頭,由州府支援物資,讓利給中型商人,中型商人分包給各個小型商人,大家共同發財,這次建設和開發,工商部每個州給出十幾個縣城中型商人的名額,一旦做出貢獻多的小商人貢獻值足夠,那麼就升級爲中型商人。

從所有地盤上選出願意定居寶島,進行寶島商業開發的小型商人,資產必須在十萬華夏元以上,然後這次過後,損失了的給予補償,並且在一年以後扶持他成爲百萬華夏元級別的中型商人。

於是很多小型商人都從華夏軍內陸地區跑到沿海地區掘金,一些小型商人直接將家搬到了寶島海灘上租房開商鋪,以後他們將隨着遷移人口成爲寶島商人,並且在官府的扶持下成爲寶島中型商人。

這是一次嘗試,嘗試之後,以後新佔領地區的開發和建設將會交給這些商人們去完成,華夏軍官府將從中協調和補償,降低自己對一個地方的維護和建設費用,以後光出軍隊和官員,民兵,守備營,就能迅速的穩定一個地方,消化一個地方,讓他成爲擁護華夏軍的地方,華夏軍官府將抽身出來應對更大的局面。

比如同清軍的戰鬥,戰略佈局,比如如何處理越來越多的投靠的南明國官員,以及永曆大明國官員,還有投靠大清的大明官員,甚至是大清的官員等等問題。

民情部和監察部雖然幹活賣力,可很多事情不是檢查,監察,細作能解決的,華夏軍還需要更多的監督,所以下一步張強準備試着運行縣諮詢局,就是把以前的一些遺老遺少集中起來學習,然後讓他們出任相當於縣議員的角色,自己人監察自己人,總有不足,讓這些天生就反感或者雖然心中不滿,但不會表現出來的人去一個地方吐槽,總比他們私下裡同親近的人,百姓吐槽要好的多。

縣諮詢局將從核心地區周邊縣府試運行。

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
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