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

回到中樞之後,張強處理公務,不時的同兩女顛龍倒鳳,日子過得很滋潤,閒暇時候還弄了一個縣諮詢局,反響不錯,衆人稱頌,此時,華夏軍已經平穩多年,戰爭也只是小打小鬧,即便是最近的大戰,收復湖廣,湖北州的戰鬥也遠去兩年之久,張強骨髓裡面的戰鬥的血液不時的在血管裡面沸騰幾下,可由於大勢所趨,由於各方微妙的局勢,他不能大動干戈,一舉奠定一統大業。

河南州軒轅龍飛統轄的各旅同清軍的戰鬥時斷時續,時大時小,大則萬人混戰,小則百人偷襲,張強不斷的將新兵和俘虜轉化兵,民兵派去河南州鍛鍊,二十八個野戰旅抽調人手進入軒轅龍飛的部隊進行輪換鍛鍊,經歷血火,兩年之間,蠶食了河南州大部分地盤,打的清軍節節敗退,光復了安徽州所有的地盤。

將洪承疇清軍逼迫到了蘇州州和山東州,以及河南州一角,眼看着只需要最後一擊,就能實現第三階段戰略目標,鈍刀子割肉,令同大金國開戰的大清不能放開手腳調兵遣將同大金國全力爭奪大清正朔,一步步削弱大清國的實力。

根據先前制定的戰略,消滅洪承疇清軍是最後一步,消滅了洪承疇清軍就能讓大清國元氣大傷,或者失去爭霸天下的野心,退守關外,但張強不準備快點結束這場爭霸戰爭,不想放滿人回到關外,所以慢慢的同滿人耗着,決定先打擊大金國,從周圍先大清國包圍過去。

這周圍就是西北,西南,草原,最後纔是燕京大清中樞。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楊陽陽,華夏義軍曾經的衛指揮使,隨着華夏義軍改變爲華夏軍,楊陽陽逐漸的厭倦了打戰的生活,成爲一華夏軍總督府的一名文吏。

但由於先前底子太薄,隨着越來越多的能力比他高的人進入侍從室,進入華夏軍文官隊伍,楊陽陽的地位越來越尷尬。

周粥擔任首相以後,楊陽陽藉機找了個日子去找他,周粥考慮了一下,然後調他去新光復的福建州福州府擔任了一個縣的縣吏。

以後華夏軍文官和武將經過歷次變遷,他從縣吏升爲主薄,然後調往其他地方擔任了新兵營教官文吏,知縣,從小縣知縣上升爲正科級的中縣知縣,副處級的大縣知縣,乘機不說斐然,然也是基本過得去,剛好達到升級標準。

雖然他的成績平平,可誰敢和他較真,他曾經跟隨張強南征北戰,還鎮守過東陽鎮,江浦縣城,龍陽島,如果沒有從軍隊退役,現在至少是一名總兵級的甲級野戰旅旅長了。

楊陽陽,古月笙,蕭飛,金麒等人曾經是第二批張強的心腹戰將,是張強訓練出來的戰兵,雖然張強很忙,但下面這些人都很照顧楊陽陽,所以別看楊陽陽官位不高,還是在崇尚武力的華夏軍裡面擔任一個並不受人重視的文官知縣,可沒有人敢和他作對或者欺負他。

他手下的很多戰將已經不是守備團的參將團長,就是守備營的守備營長,要不就是親衛營裡面的小隊長一類的,再不濟退伍的將官也出任了民兵大隊的副大隊長,管理着萬人大隊。

也許在官位和顯赫方面他無法和同期的其他戰友相比,可在當官方面,在人脈方面,他已經走在了那些官位高過他的兄弟戰友們前面,就在不久前,他的岳父,一名早期被招募近侍從室的舉人出任安徽州監察部監察廳廳長,用明朝的話來說,就是一州的按察司按察使,專門巡視該州的官員風紀,貪腐,替天子監察百官的。

在他的岳父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楊陽陽擔任了安徽州已經解放很多年的半個州這邊華夏軍佔領地盤內一個府的民情部巡查使,按照官位排位來論,他就是這個州的第四把手,知府,相當於地級市市長,一把手,布政使,兵備道,三個人下來就是他了。

也是不知道張強那麼忙,怎麼知道他在這裡,於是欽點他主持這裡的縣諮詢局的成立,他翻來覆去,想來想去也不知道這個縣諮詢局怎麼弄?

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甚至是前面歷朝歷代都沒有先例啊。

他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實權的,有的實權只是民情部的實權,而在政務和軍務上是沒有發言權的,他今天出席這個會議也是因爲他是第四把手,來走個過場而已。

雖然他是文官系統的,但他從文官跳到了民情部這和文官系統就有區別了,而且是差不多天然敵對,因爲民情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配合監察部調查官員,所以他在這個崗位上不受人待見,但偏偏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這個會議的主體,設立縣諮詢局,卻是由民情部牽頭的,他成了縣諮詢局的所有局長們的頭頭。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一章,抓丁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一章,抓丁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