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

得到了米林的彙報,張強撓着頭,心中有一萬頭羊駝跑過,怎麼這麼點小事情就難以辦成?

在和金聲,朱大典,魏無忌,周粥合計了幾次以後,張強得出結論,既然王得仁已經走到了那一步,那麼暫時就不能打王得仁的主意了,得從隆武朝廷想辦法。

張強還不想提軍去救王得仁,犯不着啊,爲了一個王得仁調動軍隊,救出他來算什麼?難道就爲了他的金銀財寶?

雖然很想招降他,給隆武朝廷的那些官員們做個示範,可用那麼多兵將的死傷完成一個這樣的目的,不值得。

因此張強就和自己的屬下們想辦法,去隆武朝廷收買人,然後讓他們放金聲家小出來。

圈定了一圈範圍以後,張強把目標定在錢秉鐙身上,錢秉鐙這個人雖然是大明忠臣,可他也有無奈的時候,而且這個人頗有文才。

根據後世記載,“錢秉鐙曾任南明隆武朝延平府推官,永曆朝禮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後遷翰林院編修,主管制誥。南明永曆四年〔公元165o年〕,兩粵失守,永曆帝自梧州逃奔南寧。錢秉鐙未及隨駕,於是削爲僧,法號西頑。後返鄉還俗,改名澄之,字飲光,晚年號田間老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學家,著有《藏山閣集》、《田間集》等書。”

歷史上他後來是投奔了永曆朝廷,現在他還在改變歷史以後的隆武朝廷擔任禮部尚書,這樣有文采的人,而且他在隆武朝廷現在是禮部尚書,那麼張強的官制改革中,也有禮部尚書,一個欣欣向榮,實力強大的政治實體的禮部尚書肯定比一個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的朝廷的禮部尚書要好的多,因此張強還是覺得這個人可以爭取。

現在他是蘇觀生陣營裡面的人,是堅決反金華義軍的,但這不怕,相信他能明辨是非。

於是張強派遣米林去爭取他,讓其他人配合他,至於半路上的給王得仁送補給的車隊,回來就是了。

米林接到張強的命令,馬上轉身帶着自己的軍情部人馬轉而回到了汀州府一線,安排人趁着白天守衛鬆懈的時候混入城中,聯繫城中的情報人員,開始用錢收買城門士兵和守將,打好撤退的基礎。

然後米林帶着人手大搖大擺的進入城中,收集錢秉鐙和守衛在金聲府邸門口的王得仁部士兵的情報。

夜裡,米林帶着人手翻牆進入錢秉鐙的府邸。

錢秉鐙還沒有睡下,正在書房裡面長嘆短息,揹着手走來走去,在這種隆武朝廷危急的時刻,他作爲朝廷重臣怎麼能安穩入睡?

黃斌卿和白文選,甚至加上張天祿的部隊,七萬人,圍攻贛州府都沒有能拿下來,清軍的增援部隊卻從廣州府而來,即便有蘇觀生率領大軍增援,也一時無法拿下贛州府,擊退清軍增援部隊,反而弄得整個贛州府周圍的部隊傷亡慘重,哀鴻遍野,朝堂上每個官員的臉色一天比一天差。

到了此時,錢秉鐙有一種國之將亡的感覺,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

不知道怎麼的,他心裡有一種念頭,“請金華義軍出馬,一定能戰勝清軍將清軍趕出江西一地的想法。”

但這種想法總是稍微冒出一點就被他否決,撲滅了,金華義軍現在已經表現出他們的野心,另立朝廷,和南明朝廷分庭抗禮,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作爲一個深受皇恩的讀書人,他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哪怕隆武朝廷亡了,都不能讓大明江山重新出現一個闖王。

這是他和蘇觀生共同的想法。

他不知道此時,金聲根本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去遊說金華義軍,放棄這種割據的念頭,轉而效忠朝廷,將軍隊交給朝廷,而是回到金華義軍領地,本來就對金華義軍有好感,對南明隆武朝廷忠心的金聲,因爲他們倒行逆施,捆綁他的家人,扣押這種行爲,對於隆武朝廷已經死心了,轉而效忠了張強。

由於九江和南昌兩地相繼被清軍清剿和攻陷外圍,現在剩餘兩座孤城,王得仁和金聲桓的求援信使一波接一波,弄得整個隆武朝廷心急火燎,卻根本沒有絲毫辦法,朝會開了三四天都沒有拿出一個辦法解決,最後的決議是堅決清除側畔的贛州府,讓李成棟在東面,北面和清軍對抗,而將主力部隊轉到了贛州府周邊,一定要拿下贛州府。

這樣的情形下,整個朝堂已經忘記了金聲作爲使者的目的,忘記了金聲已經出使金華義軍,沒有人提隆武如今的禁忌金華義軍這個詞。

就在他出神的時候,他聽到門軸響了一聲,他頭也不回的說道:“夫人先歇息吧,我等會兒就回房就寢。”

他說完沒有再說,他相信自己的夫人不會那麼不懂事,這個時候還繼續煩他。

但他說完,半天都沒有人響應,感覺不對,驀然回頭。

只見三個大漢站在門口,不言不語,而房門敞開着,房門外面可以看到衣角,卻不是自己家人的,而是那種江湖義士,俠客們常穿的那種夜行衣的衣角,他臉色唰的煞白了。

遇到入室搶劫的盜匪了,或者,根本不是盜匪,而是仇家,作爲官員,政敵肯定是有的,派人來收拾政敵,這在大明朝廷屢見不鮮。

“壯士,”他小聲,害怕的說了一聲,然後站起來,後退半步,用恐懼的目光看着三個看起來身體強壯,魁梧的大漢,大漢腰裡掛着刀,另一側鼓鼓的一個包,裡面不知道裝着什麼厲害的兵器。

古代的官員,忠誠的還是膽小的,梟雄或者貪官,並不像電視裡面演的那樣,遇到這樣的事情皆是一副不怕死,悍然想要義正言辭訓斥一頓這樣的悍匪的人,作爲一個普通人,他們肯定是害怕,然後先考慮自己,再考慮家人安危的。

米林用一種令人恐懼的目光盯着錢秉鐙,開口沉穩蕭殺的聲音道:“錢大人,我是來和你做一筆買賣的,不知道你接不接這筆買賣?”

錢秉鐙作爲一個讀書人,一個高官,一邊用寬大的衣袖抹着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用顫抖的聲音道:“只要壯士不禍及家人,不對我做出什麼殘忍的事情,我答應就是了。”

他並沒有勇氣和這幫人硬撼,那是武將乾的事情,和爲貴,保存自己,一直都是中國人的處事辦法。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七章 掌旗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七章 掌旗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