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生在太子朱標的牀頭坐了下來。
“四弟還好吧?”
朱標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關心朱小四,這讓鄭長生有點意外。
都說他們兄弟情深,可是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情深意切。
“回太子殿下,燕王很好,他讓我帶他向您問好呢。”
“北平府地處北地邊陲,隨時都處於蒙古人的鐵騎範圍內,他壓力一定不小。
我看過他的奏疏,這些年他勤於國事,軍備始終不敢鬆懈,我能明白他的辛苦。”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頓了一下,旋即又嘆了口氣:“雨濃,這個時候你不應該來看我的......”
鄭長生知道他所言指的是什麼。
老朱免了他的陛見,這無疑是給外界釋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啊。
皇帝連見都不見他,這意味着什麼?
失寵了唄,還能是因爲什麼?
可是他沒有想到,太子朱標竟然也信了這種傳言。
看來朱標還是對他老爹不夠了解啊。
老朱的這手斷,他現在是看的很透徹了。
不就是想給自己一點打擊嗎?讓自己明白,自己所有的榮辱都在他手心裡攥着嗎?
要說老朱想收拾他,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要是老朱收拾他的話,根本就不用這麼麻煩,直接就辦他了。現在這種情況,根本就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所以,鄭長生斷言,老朱絕沒有動他的心思。
就如同一隻很能幹的小毛驢,使起來很順手,可是美中不足的有點驢脾氣,有點任性。
那麼主人想要它俯首帖耳的任其擺佈,不使點手段怎麼行?
現在,老朱的這種手段,就是對他調教的第一步。
之前自己太順利了,一直處在老朱的福廕恩澤之下。
他也是的,有點得意忘形,有點翹尾巴了。
把高麗國的皇后李寧兒的肚子都給搞大了,並且協助她陰死了高麗王,直接扶持他的種當了高麗的皇帝。
這事情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件啊!老朱氣的都暴跳如雷了。
估計要是換個人的話,老朱第一時間直接就賜死了,哪還有後來?
現在他平安的回到京師,屁事都沒有。
雖然老朱不見他,但是也沒有要處置他的後續旨意。
外界所有人都認爲他會倒黴,不過,他早已經看明白其中的關節了。
他和李寧兒的事情老朱是不會宣揚給外界人知道的,外界的人只知道老朱很生氣,可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爲什麼生氣。
估計就連太子也未見得知道其中的關節。
鄭長生這個時候是看透不說透啊,老朱都沒有向外界說明原因,他更不可能說了,除非是他瘋了。
鄭長生嘆了口氣:“太子殿下,臣惶恐,不知您爲何如此說?”
太子朱標看了一眼鄭長生:“你呀你,幹嘛要惹父皇生氣?幹嘛不聽他老人家的指示?你說說你,在高麗乾的好事把父皇可氣的不輕。
此刻,父皇正在氣頭上,我又身染沉痾臥病在牀,想當面向父皇爲你開脫都不成。
你呢?不好好的呆在家裡思過,這個時候跑到我的府上來,這是要授人以柄的,你懂不懂?”
鄭長生的腦子嗡了一聲,我考,太子朱標知道自己和李寧兒的事情?
真是日了狗了,老朱這貨的嘴也太不把風了吧?
他冷汗都下來了,尷尬的不要不要的。
“呃,太子殿下,我......在高麗的事情您知道了?”
“昂,不然嘞!你以爲,你在高麗擅自大行商賈之道,把我大明寶鈔引入做的很正確嗎?
這等國之大事,你不經請示擅自就做了,雖然爲國庫增加了收入,但是這是王者之道,只有國之帝王纔有的權利。
你憑什麼這麼做?你請示過父皇了嗎?
你又憑什麼提升了在高麗經商的商賈地位?這會造成國內大量商賈外流,國之產出輸出,國內要是難以爲繼的話,你就是千古罪人。
要知道,你的情況傳回國內,朝堂大議,無數人上奏疏彈劾你居心叵測,要父皇直接把你拿下。
可是父皇硬是頂住了所有的壓力。
你以爲父皇爲什麼讓大將軍沐英給你下旨,讓你即刻歸京?好好想想吧。”
啊?鄭長生是哭笑不得啊!
感情老朱這麼找急忙慌的把自己叫回來是爲了平息朝堂的怒火啊!
考,看來自己還是誤會老朱同志了的,老朱的嘴還是很嚴的,連親生的兒子都沒告訴。
好吧,向你說聲對不起了老朱。
鄭長生,現在心裡更有底了。
其實想想他確實是做的有點過火了的,太子朱標說的很對。
他的確是沒有權利這麼做的,他這麼做在封建皇權專制之下,無異於是捅了衛道士們的馬蜂窩了。
這是嚴重的藐視皇權的行爲,就是把他直接咔嚓了都不過分的。
鄭長生終於是弄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看似老朱是在懲罰他,實則是在保護他啊。
這麼大的罪名要是給坐實了,那就是一個抄家滅族的結果啊。
嘿嘿,老朱同志,你用心良苦啊!咱在此就多謝咯!
“太子殿下,臣是考慮欠妥當,是有負皇恩,不過臣對皇上的一片忠心可表天地。事實證明,臣在高麗實行的權宜之計,是有效果的。
很好的把高麗國的隱患消弭於無形之中,這對大明是有利的。
還有,朝臣們擔心的國內產出外流,會導致國內供需不足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您想啊,商賈行商是要繳納稅金的,這樣的話,國庫收入會增加。
另外,他們行商高麗,使得需求大增,國內的百姓所生產之商品,能夠賣個好價錢,這也是變相的養活國民不是?”
“你就不要辯解了,你說的我都懂,可是現在的重點是你未經請示,擅自這麼做,這就是大罪,你可懂?”
鄭長生把頭低下去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臣明白了,太子殿下。明日臣就上奏疏請罪,請皇上嚴懲。”
朱標點點頭:“嗯,你有這份心,我很欣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一個好的認錯的態度,也不枉父皇寵信你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