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驚天大案

大家也只肯說“說得太好了”,卻不敢做出正式的承諾,常典史看鎮住了整整一公廳,心滿意足了:“應付錢的具體章程,我等會會交代給你們,這段時間你們都給用心點,不許出任何差池!”

“對,絕不許出任何問題,千萬別讓那幫閹人找出任何破綻,這段時間,咱們縣裡不能有案子發生,不管是大案還是小案!”

不管是大案子還是小案子,只要有案子有苦主,礦監、稅使總能找到下手的機會,丁宮主張防守死守也是因爲這個原因。

“大案子小案子,一律都沒有,若是有人來報案,沈濱你趕緊保護起來……明白沒有!”

正說到,那外面有人十萬火急跑了進來:“常老爺,大事不好了……”

柳鵬看了一眼,來人正是老熟人,戶房的錢書辦,他滿頭大汗,臉上驚魂不定,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常典史雖然是監生出身,卻只是個糊弄來的捐監,作風粗暴得很,他毫不客氣地拔出了腰刀架在錢書辦的脖子上:“剛纔我不是交代過了,咱們黃縣一切安好,天下太平,若是有狂徒胡說八道,趕緊送到沈牢頭這裡就診!”

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法子,不管天大的案子,這段時間都要先壓下去再說,若是執迷不悟的話,只能送到大牢裡“就診”、“保護”。

只是刀子明明架到錢書辦的脖子上,錢書辦卻還是一邊屁滾尿流,一邊哆嗦地說道:“老爺,這可不成,是劫官銀的案子啊!”

劫官銀?大家一下子都詫異萬分!

是哪裡來的毛賊膽大包天,敢動官銀的主意!

只是這案子恐怕要通天了!這可是劫官銀啊!這跟扯旗造反根本是一回事啊!

常典史也慌了神,治安巡捕本來就是他的職責,轄下出了這麼大的案子,他的官帽子可就危險了!

好一會,常典史纔回過神來:“趕緊封鎖各處道口、碼頭、驛站,千萬別讓消息泄露出去,對對對,丁宮,你趕緊派人去蓬萊去,把知府衙門給我看緊了,千萬別讓蒼蠅飛進去!”

“大家都給我管好這張嘴,千萬別胡言亂語,讓仇家割了舌頭去!”

事情到今天這個地步,常典史還是想着糊弄的主意:“現在你們知道籌措應付銀的妙用,若無應付銀,怎麼應付這樣的場面,錢書辦,我印象咱們庫裡存銀不多吧?”

在常典史的印象中,今年秋賦已經上解,縣中庫房存銀不多,至多也就是千兒八百兩銀子,丟的官銀至多就是這個數,到時候想想辦法,總能糊弄過去。

這案子不破比破了更好,更有用!

只是錢書辦說出的答案卻讓大家哭笑不得:“常老爺,不必用刀子架在我脖子上,這官銀不是咱們黃縣丟的……”

不是咱們黃縣的?常典史腰刀直接掉在地上,他如負重釋:“是哪裡的官銀被劫了?哎,世道不靖,強人橫行,咱們黃縣一向是路不拾遺,治安向來排名全府第一,外面哪有咱們這般太平!”

錢書辦苦着臉說道:“是本府福山縣的官銀在本縣境內被強人劫了!”

本縣?常典史又低頭把腰刀撿了起來,他毫不客氣地說道:“錢常照,你把事情給我講清楚!”

案子很簡單,本府福山縣往京城押送一筆官銀,結果進了本縣境內沒幾裡地就被一羣強盜突襲,福山縣的三班皁隸死傷甚重,終因寡不敵衆,官銀盡失。

常典史問道:“死傷有多重?損失了多少官銀?”

“福山縣的行文沒說,只說賊數多至三百,並有馬賊數十,福山縣的公人激戰一日一夜,奮勇殺敵,終因寡不敵衆,官銀失陷!”

“放屁!”常典史當即:“咱們黃縣是有那麼幾股毛賊,但能聚衆破百的一支都沒有!哪來多至三百並有數十馬賊的盜匪,再說了,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去劫官銀!”

典史專司緝捕,他對於黃縣地面的強人可以說是瞭如指掌,更不要說勢力最強的幾支盜匪根本就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因此他不認爲黃縣地面上有人會犯了失心瘋跑去劫官銀。

“把福山縣報案的人帶過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怎麼會跑到咱們黃縣來劫官銀,這可是劫官銀啊!”

雖然是福山縣官銀失陷,但是這畢竟是發生在黃縣地面上,是他常某人的轄區啊!

只是這案子辦得很不順利,來報案的人雖然帶來了福山縣正式的公文,但是卻是一問三不知,根本問不出一個究竟來,常典史只是明確了一點,這案子發生在前天夜裡,可是到現在福山縣纔來報案。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常典史才搞清楚這到底是一回事,原來福山縣最初的打算和他差不多。

福山縣的官銀是大前天傍晚失陷的,來了多少盜匪,押送官銀的公人根本說不清楚,或說百餘,或說四五十,或說六七十人,其中還夾擊了少數馬匪,只是都是積年強賊,公人全然無備,一擊即潰。

這股強人意在官銀,見好就好,劫走了官銀直接走人,而福山縣公人只死了兩人,傷了十餘人,剩下的大多跑散了。

萬曆年間雖然有數次大用兵,但是都跟山東沒有多大關係,最嚴重的一次也不過是倭寇入朝,山東負責糧道轉輸,可以說是太平了幾十年。

象這種悍然搶劫官銀的事情雖然偶有風聞,但是福山縣的公人根本沒想到在自己身上發生,可以說是全然無備,一接戰就告崩潰,花了大整夜時間才把大半人馬收容起來。

只是官銀既失,這事情就麻煩了,當即由一位戶房書辦星夜趕回了福山縣城,請縣尊老爺先拿個辦法,在那之前他們憑藉着一身官服,先把現場給封鎖了,黃縣這邊根本沒聽到風聲。

官銀被劫事關重大,福山知縣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撈到個正印官,怎麼能輕易掛印去職,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把這事情壓下去。

雖然事情發生在外縣,但終究是本府境內,只要肯用心,這事便能天知地知人不知,一切平平安安。

知縣老爺知道這次丟的官銀數目縱然不小,但總共才兩千兩銀子,只要他肯用心,只需多刮幾尺地皮,事情就過去了,永遠不會有人提及。

第513章上策第124章天怨人怒第1153章 窮途末路第59章懸賞第273章人面桃花第629章:官職分離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118章後院起火第683章 百年國運第890章 教難第1158章 皇太極的悔恨第196章徽寧商幫第1073章 有誠意的行動第1079章 勤王軍第1068章 江華島第862章: 聯姻第913章 兵不厭詐第264章姚姐姐的感覺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521章同流合污第719章 緩和第140章千金不換第118章後院起火第754章 海北精騎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220章楊廣文第528章除惡務盡第410章不戰自潰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912章 突如其來第872章 用心良苦第496章:招遠楊氏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144章無賴手法第862章: 聯姻第1099章 再加一把火第883章 殺建奴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18章驚天大案第930章 施洋第321章下班京操軍第712章 各行其是第297章北山谷,和豐倉第750章 小黑山第760章 合作的誠意第111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74章始作俑者第37章回家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1096章 第三者第600章不歡而散第1092章 楊柳青青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30章案子大了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206章陳別雪第851章 發動第1165章 照樣畫葫蘆第121章流言漸起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8章馬經承第876章 宣戰第724章 示威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1076章 阻力第157章柳少到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175章分工合作第64章柳鵬的雄心壯志第1057章 高牆內的罪人第724章 示威第794章 一片冰心在復州第612章官不聊生第688章 多積禮第120章西馬東來第110章谷昆林求饒第570章撫順堡第753章 犧牲與血第746章 寸步不讓第469章提薦第744章 柳鵬的後手第63章海禁之害第671章偷雞不成第539章測繪第500章滴水不漏第714章 顏神鎮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第1001章 跑一趟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566章做差了第301章署職典史第234章望風披糜第117章主筆第1023章 新市場第160章合流第5536章回天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1171章 新體制與舊體制
第513章上策第124章天怨人怒第1153章 窮途末路第59章懸賞第273章人面桃花第629章:官職分離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118章後院起火第683章 百年國運第890章 教難第1158章 皇太極的悔恨第196章徽寧商幫第1073章 有誠意的行動第1079章 勤王軍第1068章 江華島第862章: 聯姻第913章 兵不厭詐第264章姚姐姐的感覺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521章同流合污第719章 緩和第140章千金不換第118章後院起火第754章 海北精騎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220章楊廣文第528章除惡務盡第410章不戰自潰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912章 突如其來第872章 用心良苦第496章:招遠楊氏第1144章 土崩瓦解第144章無賴手法第862章: 聯姻第1099章 再加一把火第883章 殺建奴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18章驚天大案第930章 施洋第321章下班京操軍第712章 各行其是第297章北山谷,和豐倉第750章 小黑山第760章 合作的誠意第111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74章始作俑者第37章回家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1096章 第三者第600章不歡而散第1092章 楊柳青青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30章案子大了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206章陳別雪第851章 發動第1165章 照樣畫葫蘆第121章流言漸起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8章馬經承第876章 宣戰第724章 示威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1076章 阻力第157章柳少到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175章分工合作第64章柳鵬的雄心壯志第1057章 高牆內的罪人第724章 示威第794章 一片冰心在復州第612章官不聊生第688章 多積禮第120章西馬東來第110章谷昆林求饒第570章撫順堡第753章 犧牲與血第746章 寸步不讓第469章提薦第744章 柳鵬的後手第63章海禁之害第671章偷雞不成第539章測繪第500章滴水不漏第714章 顏神鎮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第1001章 跑一趟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566章做差了第301章署職典史第234章望風披糜第117章主筆第1023章 新市場第160章合流第5536章回天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1171章 新體制與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