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士紳百姓已經忘了,徐州還是大明治下,大明朝廷的官差,在徐州城內的大街小巷內走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他們沒有做什麼違法的勾當,僅僅在辦自己的差事,一切都合理合法的很,放在別處,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甚至還有人會說這夥番子風紀不錯,知道收斂,可在徐州,大家都覺得彆扭。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從天到地,從水上到陸上,一切都歸進爺來管,徐州地面上,沒人敢說進爺什麼壞話,現在各家各戶有什麼底細,有多少男女老少,種幾畝地,甚至幾頭大牲口進爺都知道,誰還敢違逆。
所以這夥南京錦衣衛的做派言語讓大家都覺得彆扭,然後趙進和趙字營沒有什麼動作讓大家覺得更古怪。
大多數人覺得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看着風平浪靜實際上雷霆霹靂的,該躲遠躲遠些,免得被波及到,現在進爺沒反應,不代表以後不下手,前面那幾路番子的下場大家又不是沒見到過,別犯傻摻合進去。
可也有人消息靈通,心思活泛,也知道揚州、清江浦、邳州這一路上,到處都有錦衣衛的番子在查趙進的罪證,而且趙字營都沒有什麼大反應,大家就在想了,難不成真的要變天?
儘管平日裡趙字營做的那些事已經不在乎什麼王法體統,可那個不過是民不舉官不究,現在官家真的大張旗鼓查起來了,趙字營還能怎麼辦?難道還能造反不成,看着就要敗了..
想歸想,何家莊那邊的生意卻還照舊,集市依舊紅火的很,不過和清江浦那邊有些不同的是,鹽市上只有純粹的私鹽了。
原本揚州各家鹽商都在鹽市上有自己的鋪面,他們的鹽說白了就是官鹽私賣,價廉量足,可現在出身揚州的各家鹽店都沒有開業,只有那些徐邳之地的鹽梟的局面還在。
“揚州和海州畢竟離咱們這邊遠,欺負咱們現在不敢大動,咱們奈何不得他們。”趙進給了判斷。
“沒了鹽上的生意,徐州和周圍的聯繫就要變弱,別的商貨都是商人們販運,只有這鹽和土豪士紳們相關,靠着他們在本地和各處買賣,這也是孤立咱們的一種手段。”都是陽謀,也很容易分析出這個路數,但堂堂正正過來,束手束腳的趙字營應對起來還真有些吃力。
“他們覺得咱們做什麼要一呼百應,卻想不到咱們靠着眼下這個局面已經可以做很多事,但這個鹽市一定要維持着,不是爲了做什麼大事,而是爲了生意,鹽市以後也要開的,還要做的越來越大!”趙進和夥伴們說道。
他的話就是命令,清江浦的嚴黑臉和齊二奎都被調了回來,這二位原本就是私鹽路上的好漢,這時候正好用上,他們的任務就是攔阻從徐州和徐州周圍過境的鹽貨,一律帶到鹽市上來賣。
揚州鹽商們抵制鹽市,可他們也要向原來鹽市涵蓋的範圍賣鹽,沒了光明正大的交易,就只能走從前的私鹽路子,還不敢像從前一般,大張旗鼓的走徐州,而是分成小批從徐州這邊繞過去,或者走水路逆流而上。
只不過能走的道路也就是這麼幾條,各處的江湖人或許也知道番子們到來,趙字營沒有什麼反應的事,可現在的趙字營對他們來說依舊是恐怖的龐然大物,只要發話,就會乖乖遵從,何況趙字營的條件豐厚,誰搶來截下的鹽貨就歸誰,可以直接帶到鹽市上來販賣,這可是坐地發財的門道。
這條件一出,十幾夥膽子最大的發財了,這些人也不是什麼江湖匪類,就是坐地的土豪窩主,直接把過境的私鹽鹽車扣下,趕到徐州那邊去賣,立刻發了財,還得了鹽市上的一個位置,日後好處那就不必說了。
揚州鹽商在正月末的時候沒有來,到二月末的時候就已經頂不住了,能做生意臉皮薄不得,過來後找了各種理由,想要重新開店,沒有人敢親自過來,甚至連各家有體面的管事掌櫃之流也不敢過來,生怕趙進起殺心。
不過趙進和趙字營一方的反應很是雲淡風輕,允許他們回來開業,但每家店趙進要有三成的乾股入進去,總歸還是有得賺,還不會丟了外面的地盤,大家也都捏着鼻子認了,可暗地裡也在琢磨,以這位小爺的做派,這次居然沒殺人見血,看來這錦衣衛追查謀反的事情的確讓他有了顧忌,不敢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
趙進做出偌大局面之後,他做什麼大家唯唯諾諾,根本不會有人琢磨這麼多的細節,可現在卻不同了,錦衣衛表明這樣的態度後,接下來的趙字營何去何從,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雖說大家和從前一樣看不出,可卻都有自己的推測和判斷,並想從趙進和趙字營系統的細微表現中尋找答案。
每一件小事,都會被徐州以及相關地方的各個勢力翻來覆去的咂摸解讀,做出各種各樣的判斷和猜測,不過現在趙字營整體都在沉默,他們不方便去問,自然也就得不出什麼答案..
南京錦衣衛來的番子們在徐州折騰了半個月之後,從沒有去過小路,從沒有去過城外,徐州百姓從開始的驚駭到習慣,到了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輕視,這那裡是來辦案,分明是耍猴獻醜的,沒人把這個當回事。
但有心人看到的卻不一樣,他們看到的是,錦衣衛的番子們在這邊折騰了整整半個月,趙字營居然沒有做出什麼有力的反應,的確有人在錦衣衛活動的時候盯梢,的確有人守在番子們住的地方,讓大家不敢靠前,可也僅此而已了,雖說這些番子自己也知趣的很,但放在從前,早就被人打的頭破血流,怎麼會留到今天。
想歸想,敢動的人依舊極少,知州童懷祖每日裡閉門讀書寫字,在這幾年裡,童懷祖的書法大進,據說有人拿他寫的字去江南,不少人驚歎說是名家風骨。
在這段時候,童家內宅卻不安寧,幾名童家族人都被動了家法,而且童知州親自盯着打,下面差役板子上也不敢偷懶,打的這幾個童家人都是幾個月恢復不過來,衙門裡面大概能猜到怎麼回事,大夥私下議論說道,得虧童大人明白輕重,真聽他那些貪心不足的親戚說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徐州方方面面大體如此,沒有人昏了頭想做什麼,都在等着趙字營如何動。
萬曆四十八年的徐州和往年終究還是有點不同,在城池外,在大的村鎮附近,自然也包括何家莊這樣的地方,都多了一個人市,那裡面倒沒什麼買賣人口的人牙販子,而是各處的災民難民自賣自身。
去年到今年年初,連續三次加徵,不僅把百姓們的家底刮光,也讓他們撐都撐不下去了,只能和前些年的大旱一樣,逃出去,看看外面有沒有活路。
這次沒有聞香教在裡面作用,大家不知向何處去,就那麼靠着本能再走,很多人半路就被截留,也有人餓死在半路上,運氣好的,則是來到了徐州的各個地方。
但徐州也不是人間天堂,不是說你來了就能活下去,各處人市,每天都要焚燒屍體,如果沒有人收容買下,老弱婦孺沒辦法靠着粥廠的稀粥活下來。
好在雲山寺和各處莊園對勞力還有需求,還在不斷的吸納人口,都說徐州土地貧瘠,可挖溝渠引水灌溉之後,水澆地的收成總不會太差,多少各處流民爲了餬口在挖溝挑土,在江北煤窯裡挖煤鐵場打鐵,這才讓徐州看着沒那麼悽慘。
看到這樣的情景,大家誰不念着趙進的好,若不是他擋下了這天殺的遼餉,恐怕現如今在各處插標自賣的就是徐州百姓了,這份恩德實在是太厚重了,
除此之外,其他倒是沒有什麼不同,做活吃飯,有閒暇的還要喝幾口酒,漢井名酒在城內的幾家酒莊生意一直不錯。
自從何家莊興旺起來之後,徐州城內的有錢人大多去了那邊,繁華安全方便,而且距離趙字營不遠,奉承或者看風向都方便的很,留在城內的無非是走不了的,比如說知州衙門,比如說駐防參將,這兩處也是買酒的大戶。
尤其是徐州參將周寶祿這一邊,武夫好烈酒,耗用一向不少,如果不是漢井名酒的價錢一直沒有下來,他們的量還能更大。
“楚三哥,今天過來打酒嗎?”徐州城西酒莊,掌櫃滿臉笑容的招呼說道。
城內幾家酒莊,懂行的和老住戶都願意來城西這家買,因爲這家是老酒坊的酒,雖說區別不大,可大家都覺得這裡的酒地道醇厚。
一名穿着便裝短袍的精壯漢子走了進來,身後跟着四個同樣打扮的人物,被叫做“楚三哥”的這位對掌櫃的殷勤客氣,只是點點頭,四下掃了眼,悶聲說道:“漢井名酒要兩壇三十斤的,肉湯滷的豆乾來個十斤,包好,我們自己帶着車。”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