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

大久保忠世先期帶着兩千德川軍趕回小田原城加強防守,緊接着井伊直政、服部半藏等五六百家臣武士護送着德川秀忠也逃來小田原城。

伊豆國韭山城城主內藤信成帶着近千殘兵敗將敗退回來,下田城城主戶田博次也帶着千餘大軍撤退趕來。加上小田原城六百大軍,城中兵力近五千大軍。

小田原城議事廳中,井伊直政、服部半藏、大久保忠世、內藤信成、戶田博次等一衆家臣齊聚一堂無不垂頭喪氣,德川秀忠跪座上位一側看着一衆家老不知如何是好。

“江戶落城了”大久保忠世對井伊直政等家臣帶來江戶城落城的消息深感震驚,德川家恐怕會步武田家滅亡後塵:“九州義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這是要吞併整個關東啊。”

“納尼?”德川秀忠頓時驚得霍然直起身來,看向一衆家臣驚問道:“諸位家老,該如何是好啊?”

井伊直政也對眼下局勢深感不安,主公三萬大軍在蒲原被臺海水陸大軍用國崩石火矢擊敗敗逃回關東領地。屋漏偏逢連夜雨,自己未能守住居城江戶,連江戶也落城了:“吾以爲當主動向九州義統臣服,以期保存實力。”

“向九州義統臣服”大久保忠世聞言眼前豁然一亮,欣然贊同道:“確實是妙計,恐九州義統不會答應?”

井伊直政胸有成竹道:“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獲得兩萬精銳大軍,九州義統焉能不答應。”

“喲西”大久保忠喜出望外欣然贊同道:“吾等速派人向殿下稟明自保之策”

“嗨”不少家臣欣然贊同,只有如此方能保存實力,井伊直政、大久保忠世立即派人趕去足柄上郡通知主公德川家康江戶落城之事,請主公早作打算,並獻上臣服與九州義統自保之策。

德川家康在榊原康政斷後掩護下帶着一萬五千大軍一路向足柄上郡山北撤退來,緊接着一路向南撤退到松田。

南方數騎飛奔而至翻身下馬稟報道:“稟殿下,江戶落城了,秀殿與諸位家老皆也逃到小田原城。”隨即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遞上道:“這是諸位家老給殿下的書信”

“納尼”德川家康接到居城江戶落城的消息險些被驚得墜馬,幸得被身邊的馬回武士扶住,德川家康忙接過馬回武士遞上的書信。

酒井忠次也被江戶落城的消息震驚不已,忙追問道:“江戶爲何會落城,九州義統有多少大軍進攻江戶城?”

“風魔、武田賊寇勾結九州義統軍團突襲江戶城,城中守軍兵力單薄,軍中將領接連遭到九州義統軍團射殺,九州義統軍團還帶有大批國崩,江戶城爲國崩所破。”

“國崩”德川家康一聽又是國崩破城,自己大軍就是遭遇九州義統軍中大批國崩發射石火矢轟炸纔不敵戰敗,被迫撤退,德川家康對身後臺海大兵壓境深感恐慌,一副無力回天乏術嘆道:“時不我待啊”

酒井忠次見主公雄心壯志一落千丈,忙道:“殿下,爲今之計怕也只能主動向九州義統臣服,保存實力,方爲上策。”

德川家康五歲就以人質身份前往駿府城,卻接連遭到劫持,護送家臣被殺,德川家康很幸運地活下來,但人質身份沒有改變,八歲才正式進入駿府城爲質,德川家康的成長就是質子生涯。

德川家康對於家老酒井忠次提出主動臣服保存實力並未表態,隨即下令道:“速速趕往小田原城評定此事”

“嗨”一衆家臣紛紛領命帶着大軍將士趕往小田原城

小田原城東南相模灣海面上,木山六郎、趙有麟率東洋水師編隊藉着強勁的東南風浩浩蕩蕩趕來,趙有麟隨即率東洋水師第二編隊向相模灣東面的餘綾郡狹窄沿海一帶趕去,意圖切斷小田原城與關東諸國聯繫。

陳大虎率三千餘東洋水師陸戰隊在炮火掩護下在餘綾郡搶灘登陸後直奔向大住郡殺去,在兵力單薄的大住郡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隨即殺入愛甲郡,完全堵死德川家康撤退回江戶的通道。

陳沖率五千大軍隨後趕來駐紮小田原城西面一河之隔豐臣秀吉修建的一夜城-石垣山城,與木山六郎東洋水師第一編隊遙相呼應,對小田原城形成兩面夾攻之勢。

德川家康帶着一萬五千趕到小田原城,得知臺海水陸大軍已對小田原城西南兩面形成夾攻之勢,就連東方的餘綾郡也被一支臺海水師攻佔,德川家康大感不妙,自己成北條氏政第二了。

小田原城居城議事廳中,德川家康緊急召集一衆家臣展開評定是戰是臣服,德川軍如今尚有兩萬兵力,因此不少家臣都認爲應當堅守待援。

跪座上位的德川家康看着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的一衆家臣各說各有理,這場面很像當年的北條氏小田原評定,德川家康不能等了,若是在拿不定主意,自己必會成爲北條氏政第二。

陳瀚不會給自己時間,自己雖有兩萬大軍,但在陳瀚大軍中恐怖的國崩石火矢面前根本難以抵擋,除非是像豐臣秀吉那樣用數十萬大軍不計代價發起進攻,必能讓陳瀚顧此失彼,就算有國崩石火矢也會大打折扣。

德川家康突然出聲道:“今日必須評定出是否臣服”

一衆家臣聽着主公言外之意是打算臣服了,但有不少家臣很不甘心就此臣服。本多忠勝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本多忠勝當即反對道:“殿下,我們尚有兩萬大軍,何懼九州義統。”

酒井忠次見本多忠勝反對臣服,當即出聲道:“爾未親歷大軍遭到九州義統水軍國崩發射石火矢轟炸是何等恐怖,恍如末日,就算爾也難抵擋。”

本多忠勝不以爲然道:“九州義統早已擁有國崩,關門一戰還不照樣敗於豐臣秀吉手下,何足畏懼。”

“嗨”不甘心臣服的家臣紛紛贊同道:“國崩也並非所向無敵,與鐵炮無異,若遇下雨則必會失靈,何況如今正是盛夏,隨時都會有颶風經過降下暴雨,只要我們堅守待援,必敗九州義統。”

文武全才善於調解說服的大久保忠世出聲勸道:“江戶已落城,豐臣秀吉尚且遭到大明軍隊進攻自顧不暇,援軍何來?”

一衆反對臣服的家臣頓時啞口無言,本多忠勝不甘心道:“我們可以向陸奧國伊達氏、蒲生氏、南部氏,越後國上杉氏,出羽國最上氏請求出兵救援。”

“遠水難救近火,何況陸奧、出羽兩國大名皆也領兵前往名護屋城參陣,能有多少兵力。聽聞陸奧、出羽兩國北部有浪人一揆作亂,他們尚且自顧不暇,談何出兵救援。”大久保忠世辯解勸說道:“主動臣服,保存實力方爲上策。”

“納尼”本多忠勝聞言大驚追問道:“陸奧、出羽兩國也有浪人一揆作亂”

大久保忠世肯定地回道:“嗨”

本多忠勝疑惑不解道:“難道也是九州義統手下將領領兵進攻陸奧、出羽兩國”

頓時滿堂皆驚道:“納尼”

德川家康聞言也驚得不輕,看來陳瀚不只是對自己發起進攻,更是對整個日本所有大名都發起進攻了,德川家康霍然起身道:“吾意已決,主動臣服九州義統,吾不願做北條氏政第二。”

德川家康隨即看向井伊直政道:“井伊直政”

“在”井伊直政忙拜服在地聽令

“命爾速前往九州義統軍中代吾向九州義統表明吾願主動臣服,與九州義統商議臣服保存領地事宜。”德川家康隨即向井伊直政面授機宜

井伊直政忙領命道:“嗨”隨即起身告退出議事廳

陳瀚率兩萬大軍南下趕到沼田,井伊直政帶着幾名隨從武士打馬前來請求臣服,立即被松田一郎放出去的探馬擒獲帶到陳瀚面前來。

陳瀚看着主動跪了一地的德川家臣及隨從武士,你們還有沒有武士道精神,這也太慫了吧。陳瀚打量着井伊直政問道:“你可是願歸順與我?”

“嗨”井伊直政一聽陳瀚有主動招攬自己之心,欣然答應,隨即稟道:“吾奉主公之命前來向將軍足下臣服”

“臣服”陳瀚聽完翻譯驚喜不已,沒想到德川家康這麼快就慫了,忙問道:“德川家光意欲如何臣服?”

井伊直政忙回道:“吾主公及子孫願世代臣服於將軍,吾主公願派兵參陣將軍大軍討伐豐臣秀吉,將軍需保留吾主公關東領地。”

陳瀚一臉冷笑道:“德川家康已是甕中之鱉,還敢跟我討價還價。回去告訴德川家康,關東已是我囊中之物。我們中原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爲俊傑。

讓他儘早開城投降,我自會優待於他,至少也會是衣食無憂的富家翁,入朝爲官也無不可,若忠心不二,賞賜領地自是不在話下,爾等若有才幹,對我忠心耿耿,俸祿領地自是不在話下。”

井伊直政聞言大喜,德川家是要靠不住了,識時務者爲俊傑,井伊家原本也是遠江國豪族,只因幾乎遭到滅族,井伊直政纔出仕德川家康。

井伊直政沒想到九州義統會剝奪德川家關東領地,恐怕有些難辦啊,忙稟道:“將軍能否保留吾主公部分領地,吾主公方能說服一衆家臣主動開城臣服與將軍。”

陳瀚沉思片刻後道:“我可以將德川家康轉封他處,領地也會不少於德川家康關東領地一半,但德川家康不得擁有超過兩千兵力,如此我也不會像豐臣秀吉那般猜疑防備他有異心。”

陳瀚隨後率兩萬大軍南下趕到小田原城北城山北麓一帶山嶺上安營扎帳,對小田原城形成三面合圍。臺海大軍軍中佛朗機炮紛紛在城山嶺上列陣以待,武力威逼德川家康儘快做出決定。

城南相模灣海面上的東洋水師督師木山六郎按照主公陳瀚軍令,指揮東洋水師第一編隊戰船紛紛朝着小田原城一字排開隨時準備進攻,艦炮更是發射出一枚炮彈至居城外堀護城河中,提醒德川家康及家臣只有開城臣服一條路可走。

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六十四章 酒後
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八五章 滁州爭功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四七六章 天下糧倉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七一章 東方凱撒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六十四章 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