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

開城府城中一片肅殺之氣,戒嚴的城中大街上到處都是值守的將士,開城二十二座內外城門戒備森嚴,禁止城中百

姓出城,城中百姓得知發生叛亂,紛紛都躲在家中不敢上街。

仁德宮中禁衛軍戒備森嚴,寢宮中,一襲緋色蟒袍的陳瀚側坐在軟塌上看着還未甦醒的陳玉,凝視良久,一衆侍從

宮人也都跟着靜候,整個寢宮中落針可聞。

一襲緋色襖裙的小蓮進寢宮來伏地跪拜稟道:“啓稟殿下,軍諜司劉指揮有緊急軍情稟報。”

“知道了”陳瀚隨即看向一衆侍從宮人吩咐道:“照顧好玉美人”

一衆侍從宮人忙拜服領命道:“遵命”

陳瀚隨即出寢宮來,王旭忙帶着禁衛軍護衛左右前往。

仁德宮大殿中,劉阿杰單膝跪拜稟道:“啓稟殿下,叛賊源政晴正率一萬餘大軍從谷山縣迅速南下趕來,已過金川

縣,快到開豐縣了。”

“來得倒是好快啊”陳瀚憤恨不已下令道:“傳令衆將,隨我誅殺叛賊。”

“臣遵命,臣告退”劉阿杰領命告退出大殿

一襲紫衣吳服的的花誾帶着兩名侍女進大殿來,朝着陳瀚見禮道:“賤妾願爲殿下誅殺叛賊”

陳瀚看了一眼花誾吩咐道:“好,帶上你的人馬給我埋伏在西大門外。”

“賤妾遵命”花誾雪亮的大眼睛看了一眼陳瀚,領命告退出去。

花誾率先帶着一萬餘大軍出城埋伏在城西松林中,只待源政晴率叛軍趕來,陳瀚迅速調集三萬大軍在開城西大門內

等着源政晴叛軍趕來。

開城西大門外修築有甕城,甕城城門大開,西大門城門大開,只有數百守軍駐守,城中大街上不見百姓身影。

西邊松林官道中幾名探馬朝着西大門外甕城觀望探查一番,隨即調轉馬頭朝松林中官道西面縱馬而去,西邊山谷鬆

林中,源政晴正率一萬兩千叛軍直奔向開城府城趕來。

數騎探馬飛奔趕來翻身下馬稟報道:“報,稟主公大人,開城府城中大街上未見百姓,只有數百叛軍駐守城門。”

“納尼?”源政晴頗感疑惑問道:“爾等可有靠進城門探查?”

爲首探馬將領稟道:“西大門外有數百守軍嚴密把手,不敢輕易靠近。”

源政晴聞言看向身邊的幾名家臣問道:“難道源信義真殺了殿下,正征伐京畿道。”

一名家臣稟道:“主公,不如派一支軍隊先行攻入城中,試探一番。”

“喲西”源政晴欣然贊同道:“源義忠”

“在”身形矮小的家臣源義忠忙單膝跪拜聽令

源政晴下令道:“命爾爲先左大將,領兩千大軍攻下西大門,殺入城中。”

“嗨”源義忠欣然領命

源義忠帶着兩千叛軍朝着西大門衝殺而來,狂呼下令道:“駝子你給,殺給給”

“駝子你給……”叛軍將領紛紛高呼下令衝鋒射擊:“殺給給”

‘砰砰……、嗖嗖……’叛軍朝着駐守西大門甕城城門口的百餘守軍發起突襲進攻,一通密集的鉛彈箭矢襲來。

翁城門中的百餘守軍看着突襲進攻的大批叛軍,守城將領疾呼下令道:“快進城,快關閉城門”

“駝子你給”源義忠帶着數百叛軍騎兵打馬朝着翁城門口衝殺而來,直衝殺進翁城中來,守城將士紛紛落荒而逃進

西大門城門內。

源義忠帶着兩千叛軍迅速衝進甕城中,殺進西大門內,一路勢如破竹。

源政晴看着源義忠帶兵衝殺進西大門內,一路所向披靡,看來源信義果真成功了,應該正出兵進攻漢城,導致開城

守軍兵力薄弱,源政晴欣喜若狂下令道:“醒過(進攻)”

“駝子你給”源政晴心腹家臣將領帶着一萬叛軍迅速衝殺進甕城中,叛軍前鋒已攻入西大門城內大街。

城外松林中,花誾同家老源惟信(由布惟信)、徐鎮幸(小野鎮幸)、秦連貞(十時連貞)帶着一萬餘大軍正從鬆

林中衝殺出來,對西大門甕城圍堵進攻。

剛衝殺進甕城中的一萬叛軍見身後出現立花家杏葉家紋旗號大軍,紛紛驚呼道:“是立花軍,八嘎,中計啦。”

西大門城門上的千斤閘轟然落下,將衝進城中的三千叛軍阻絕開來,甕城中的源政晴剛衝進西大門口,看着轟然落

下的千斤閘壓死不少將士,狂呼下令道:“中計啦,忒帶、忒帶……”

翁城西大門城牆城樓上突然出現密密麻麻的守軍端着鳥銃,張弓搭箭對準甕城中的叛軍將士。

西大門城樓上,陳瀚朝着已是甕中之鱉的叛軍怒喝道:“叛賊源政晴反叛朝廷,罪不容恕,其餘附逆將士速速拿下

叛賊源政晴及其家臣武士來獻,可免死從寬發落。”

“摁蒙”源政晴身邊的家臣武士紛紛疾呼下令道:“拓撲怕(突圍)”

甕城中頓時一片慌亂,不下五千附逆將士目光惡狠狠盯着源政晴怒喝道:“我們都讓叛賊源政晴給騙了,活捉叛賊

源政晴,將功贖罪。”

源政晴驚恐萬分狂呼下令道:“忒帶、忒帶”

‘轟’一聲大響,甕城千斤閘轟然落下,企圖逃出甕城的叛軍將士被千斤閘落下砸死不少,整個甕城中頓時混亂成

一片,源政晴及身邊千餘心腹家臣武士紛紛遭到數千將士羣起攻殺:“活捉叛賊源政晴,殺”

“駝子你給、殺給給”雙方在甕城中喊殺聲震天,整個甕城中的戰事一面倒,源政晴及手下一千餘家臣武士被殺得

成片倒下。

不下五千叛軍衝殺進城中,正遭到埋伏在城中的徐義勇(小野義勇)、鄭彥武、劉忠信(秋月忠信)、樑雄、金象

乾等衆將率萬餘大軍從四下街巷中圍攻上來。

平叛大軍將士紛紛高呼道:“殿下有令,叛賊源政晴反叛朝廷,命附逆將士速速拿下叛賊源政晴及其家臣武士來獻

,可免死從寬發落。”

城中五千叛軍得知殿下還活着,所有人都被源政晴以勤王爲幌子欺騙,南下勤王的谷山駐軍將士紛紛氣憤不已,怒

喝道:“我等都被叛賊源政晴騙了,拿下叛賊源政晴及其家臣武士,殺。”

城中一千餘源政晴叛軍遭到三千餘反正將士倒戈一擊,殺得源政晴家臣武士紛紛慘死刀槍鉛彈箭矢之下。徐義勇、

劉忠信、樑雄、金象乾等衆將也率軍加入平叛,迅速將城中千餘負隅頑抗的叛軍剿殺下去。

逃出甕城的千餘附逆將士面對花誾率着一萬餘大軍圍攻上來,紛紛選擇棄械伏地跪拜請降求饒道:“我們願降,我

們都是被叛賊源政晴欺騙南下勤王。”

花誾一聲令下道:“通通拿下”

不下兩千將士衝殺上去,將一千餘附逆降軍押走。

甕城中的混戰還在繼續,源政晴帶着數百殘兵敗將拼死抵抗,被殺得退守到甕城城門口內。

陳瀚下令道:“升起所有千斤閘”

“升起所有千斤閘”甕城、西大門千斤閘緩緩升起

城中平叛大軍衝殺進甕城中,甕城中的附逆將士紛紛棄械伏地跪拜請降,徐義勇、樑雄帶着數千將士衝進甕城中,

朝着附逆將士讓出的一條道路直奔甕城門衝殺上去。

“忒帶”源政晴見甕城千斤閘大開,欣喜若狂,隨着千斤閘緩緩升起,見城外一萬餘立花大軍將甕城城門口堵截得

水泄不通。

源政晴一臉絕望看着前後圍堵衝殺上來的數萬大軍,雙手握着武士刀狂呼下令道:“醒過、駝子你給”

“駝子你給”源政晴身邊的家臣武士自知必死無疑,紛紛拼死抵抗。

徐義勇帶着一千餘將士衝殺到翁城城門口內,揮着武士刀殺得源政晴一衆家臣武士紛紛屍橫遍地。

遍體鱗傷的源政晴雙眼發紅看着驍勇善戰的徐義勇怒喝道:“小野義勇,殿下要亡日本,和人將會不復存在,別忘

了你也是和人。”

徐義勇怒罵道:“八嘎,我是華夏後裔,日本國是篡位者所建,大和國已亡,我會爲大和國先祖報仇雪恨,隨殿下

屠光篡位者後裔。”

“八嘎”源政晴雙手握着武士刀朝着徐義勇劈來,徐義勇揮着武士刀迎上去,‘鐺’兩刀相接,接連拼死作戰的源

政晴體力不支,手中武士刀險些脫落。

徐義勇帶着一衆將士衝殺上去,將源政晴制服在地,五花大綁起來。

源政晴被徐義勇拖着進甕城中來,一衆附逆將士看着源政晴被俘獲,一個個憤恨被其矇騙受到牽連,死罪可免,活

罪難逃,怕是要被派到他處征戰。

源惟信(由布惟信)聽着徐義勇方纔對源政晴那番話,忙朝着前方的家督花誾走來稟道:“主公,臣是源氏後裔,

恐會受此牽連,臣願改姓。”

花誾看向家老源惟信寬慰道:“家老不必擔心,殿下不會株連無辜。”

“臣謝主公,臣想隨主公姓。”源惟信還是擔心自己人盡皆知的源氏後裔身份,以後恐會遭到牽連排擠,京都那幫

老狐狸故技重施,想讓海東王成爲織田信長第二,必然會遭到殘酷鎮壓,日本國朝廷徹底完了。

“好吧”花誾沒有改姓大友氏祖上漢姓秦氏,接受陳瀚建議去掉前後三字姓花名誾。

西大門城樓上,陳瀚看着被拖上來的源政晴怒斥道:“亂臣賊子,我爲你報了殺父之仇,封你高官爵位、領地、居

城,你竟如此恩將仇報。”陳瀚一把抓起狼狽不堪的源政晴喝問道:“說,爲何要背叛我。”

源政晴冷笑道:“殿下欲亡我日本國之心昭然若揭,還得多謝殿下提醒我是源氏子孫,我豈會坐視日本國滅亡。明

智秀光殺了織田信長,挽救朝廷,我卻沒能做到。”

“你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憤恨不已的陳瀚一把將源政晴仍在地上怒喝道:“果真是京都那幫老狐狸蠱惑你叛亂,

想讓我成爲織田信長第二,看我怎麼收拾他們。”

源政晴隨即懇求道:“罪臣追隨殿下起兵,布武天下,只願殿下賜罪臣痛快一死足矣。”

“如你所願”陳瀚當即下令道:“來人,將此亂臣賊子五馬分屍,梟首示衆。”

源政晴忙疾呼道:“罪臣願切腹謝罪,請殿下准許。”

“即是有罪之人,切腹何以謝罪。”陳瀚當即下令道:“拖下去立即行刑”

“帶走”沈飛忙帶着手下將源政晴拖下西大門城樓

甕城中的數千附逆將士紛紛跪在四周角落下,五匹馬拉着套在源政晴手腳脖子上的繩子,沈飛一聲令下道:“行刑

‘駕駕駕……’五名騎兵揮鞭趕馬,源政晴迅速被奔跑的五匹馬拉起,隨即四肢被拉扯開,鮮血淋漓,頭顱同身子

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一三五章 赴宴排場第二二八章 海外東土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零五章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四四零章 爭霸爪哇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
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五十七章 黑川口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一三五章 赴宴排場第二二八章 海外東土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零五章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一九六章 攻伐彭亨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四三零章 渡江陰戰第四四零章 爭霸爪哇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二十一章 肥前一揆(上)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