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休息了一會,簡單的吃了點晚飯,朱祁鈺還是決定去見一見於謙,此時已經是快兩更天,還不算晚,于謙應該還沒有休息。
叫來王府的護衛長吳方準備出門,吳方今年三十多歲,是朱祁鈺的母妃吳妃的孃家人,十幾歲時就來到朱祁鈺身邊,吳方武藝高強,十幾個人近不了身,又對朱祁鈺極爲忠心,所以一直擔任郕王府的護衛長,負責朱祁鈺和整個王府的安全。
換好衣服,朱祁鈺帶着吳方出門,本來吳方還決定讓人準備轎子的,但朱祁鈺這摻雜了現代人的靈魂對轎子實在是坐不慣,晚上又不好騎馬,所以朱祁鎮還是決定步行而去。
大明朝沿襲了以往朝代的規定實行宵禁,不過給改了名叫夜禁,規定也更加的明確,一更三點敲響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點敲響晨鐘後纔開禁通行。
此時街上幾乎沒有人,黑壓壓的一片,十分寂靜,和白天繁華熱鬧的京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狗吠之聲,很快便伴隨着風消散不見。
雨已經停了,風也較白天小了很多,但氣溫卻還是很低,朱祁鈺用力裹了裹身上的衣服,靜靜地走在街上,迎面遇到幾對夜間巡邏的士兵,看到是郕王后也沒有敢多管,放行通過。
于謙的家位於郕王府南面,近城郊處,不算太遠,但也不近,走了約兩多鐘的時間,朱祁鈺和吳方纔終於來到了城南一個小衚衕旁,居中一個小院便是于謙家了。
于謙此人清正廉潔,怎麼說都是朝廷正三品大員,但其府邸不像其他官員一樣華麗,簡單的院牆加上一個略微破舊的大門,僅此而已,完全就是一個農家小院的模樣。如果不是木門上方一座牌匾上寫着於府兩個字,任誰都不會想到這是堂堂兵部侍郎的府邸,反而像是一個普通的居民的家。
上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兒,一個家丁模樣的人打開了門。
“你們是?”
家丁有些奇怪的問,這於府一般可很少有人到訪。
“於大人歇息了嗎?勞煩稟報一聲,就說有人來訪。”朱祁鈺對着家丁拱了拱手客氣說道,絲毫沒有因爲對方是下人而盛氣凌人。
“我們老爺正在書房看書,你們稍等,容我去稟報。”家丁看見朱祁鈺如此客氣也笑了笑說道。
幾分鐘後,家丁回來了,“我們老爺有請,你們跟我來。”
院子不大,跟着家丁很快就來到一間房間,敲了敲門,裡面傳來一聲渾厚的中年男人聲音,“請進。”
推門進去,朱祁鈺輕輕地打量起房間,房子不大,但書籍卻不少,佔了整個房子的大片空間,面前一個頭發略微花白,面容清瘦卻不失威嚴、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正捧着一本書坐在一張小桌子旁。這中年男人就是兵部侍郎于謙。桌子上除了書本還有一碗喝了一半的雜糧粥,已經結成塊狀,半個吃剩下的饅頭、一小碟鹹菜。
看到這些,朱祁鈺不僅感慨于謙真不愧是清正廉潔之人。
聽見聲音,于謙擡頭看了看朱祁鈺,對於這位郕王殿下他也認得,但因爲朱祁鈺是藩王,甚少上朝,所以兩人平時的交情也不多,于謙有些奇怪朱祁鈺怎麼來了,但還是恭敬地站了起來。
“不知王爺到訪,下官有失遠迎,請郕王殿下贖罪。”
朱祁鈺對這位爲大明鞠躬精粹的忠臣還是十分敬重的,連忙把于謙扶起來,“本王深夜冒昧打擾,還望於大人見諒。”
“郕王殿下客氣了,請坐,張三,上茶。”于謙對着家丁說,叫張三的家丁端着兩杯熱茶恭敬地遞給了朱祁鈺和于謙,張三沒想到那個對自己客氣說話的年輕人竟然是個王爺。
朱祁鈺坐下,揮了揮手讓吳方退下。
“不知王爺深夜到訪,所謂何事?”于謙開門見山的問道。
“那本王就直說了。”朱祁鈺也沒有再客氣,輕輕地喝了口茶說道。
“不知於大人對瓦剌侵犯邊境,皇上想御駕親征這件事怎麼看?”朱祁鈺問道。
皇上想御駕親征于謙也知道,頭幾天在朝會上也說過,當時于謙就立馬高聲制止,惹得皇帝很不高興,于謙沒想到朱祁鈺來找自己是竟然是爲了這件事。
“瓦剌部是遊牧民族,民風彪悍,驍勇善戰,這幾年勢力發展的很是壯大,不可小瞧。我大明曆經太祖戰爭和太宗五次北爭,國庫空虛,百姓水深火熱。仁宗和宣宗兩朝修養聲息,與民同耕,發展經濟,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國力,不可輕言開戰,打仗最終苦的還是百姓。就算迫不得已真的要打,也要制定好詳細計劃,選取能征善戰的將軍出戰,而不是皇上御駕親征。說句不客氣的話,一來皇上乃國之根本,不可妄動;二來皇上久居皇宮,不懂軍事,毫無作戰經經驗,真的要是御駕親征就是在害我大明將士,置大明百姓於不顧。”于謙想了想,極爲認真的說道。
朱祁鈺聽後點了點頭,于謙真不愧是千古忠臣,心裡時刻想的是國家社稷和百姓。
“於大人,本王來找你就是爲了這件事,一定要力勸皇上不可御駕親征,本王自己人言力微,而且本王乃是藩王,輕易不能上朝議事。一切就拜託大人了。”朱祁鈺朝于謙拱了拱手。
“王爺放心,就算你不說下官也會阻止,我早已寫好了摺子,如若皇上真的想御駕親征,下官定會拼死勸阻。”于謙也拱了拱手說道。
離開於府已經是深夜,哩哩啦啦的小雨又下了起來,等會到郕王府已經四更天了,折騰了一天朱祁鈺也有些疲憊,洗漱了一番準備上牀休息一下。
可剛要睡着,冬梅來稟報竟然有太監來找自己,起身來到會客廳,一個太監傳來皇上的旨意,讓朱祁鈺進宮早朝。
朱祁鈺是藩王身一般不上朝堂議事,看來定然是皇上想御駕親征了,朱祁鈺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