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母后。”朱祁鈺道謝後站起來,接着道。
“是這樣的,母后,承蒙皇上信任,讓兒臣監國。但兒臣生性愚鈍,經驗尚淺,所以特來找母后商議,望朝中大小事宜,母后多多垂詢,教誨兒臣。”
“本宮早已不問政事,太祖皇帝曾有訓,後宮不得干政。當年是皇上年幼,本宮才代皇上處理幾年政務。如今,既然皇上信任你,命你監國,你就要恪盡職守,不可辜負皇上和本宮對你的信任。”孫太后擡起頭看了一眼朱祁鈺,淡淡的說道。
“是,兒臣一定恪守本分,絕不辜負皇上和太后隆恩!”朱祁鈺低着頭說道。
又聊了一會,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朱祁鈺道了一聲,“兒臣告退。”就離開了慈寧宮。
朱祁鈺又去壽康宮看了看自己的母妃吳太妃。(抱歉,前面說吳賢妃是朱瞻基時期封的,現在應該改成吳太妃。)吳太妃自然很高興,娘倆聊了一會,朱祁鈺也離開了。
朱祁鈺想了想還是先去牢裡見見於謙,想辦法把于謙放出來,畢竟現在可用的大臣不多,基本上都讓朱祁鎮帶走了,搖了搖頭,向天牢的方向走去。
另一邊,朱祁鎮和王振坐在龍輦中,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大同出發。
也先的此次大舉侵犯大明,兵分四路,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進攻遼東;西路,派遣手下將領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爲進攻的重點,分爲兩支,一支由阿刺知院帶領,直接攻擊宣化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自己帶領進攻大同。朱祁鎮帶領大軍從北京京郊出發直奔大同。
坐在龍輦裡的朱祁鎮十分興奮,雖然陰雨連天,路途艱難,但是也雨再大也淋不到皇上。朱祁鎮的龍輦是讓人新造的,比和原先的不一樣,更大更舒適,由六匹純白色沒有一絲雜毛的戰馬拉着。裡面裝飾豪華,金刻玉啄,如同一個移動城堡,及其奢靡。
朱祁鎮把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王振,其他文公武臣不得參政,而自己每天在龍輦中有妃嬪陪着吃喝玩樂,欣賞着沿途的風景,好不快活,這一切都讓久居皇宮的朱祁鎮感到新奇無比。
但是由於天氣原因,陰雨大風不斷,道路實在泥濘難行,原定幾天的路程,走了十多天還沒到達大同。
一開始朱祁鎮還很興奮,而走了十多天的路程,朱祁鎮一開始的新鮮感慢慢的沒有了。雖然龍輦裡面很舒服,但畢竟是在趕路,車裡難免有顛簸,時間一長,這嬌生慣養的皇上就受不了了,渾身腰痠背痛,而他的妃嬪們也同樣受不了,天天在朱祁鎮耳邊抱怨要回去。
這天,一個朱祁鎮最寵愛的嬪妃又在朱祁鎮耳邊抱怨渾身難受要回去,朱祁鎮終於叫來了王振。
“老奴,參見皇上!”王振這幾天可是意義風發,掌管五十萬大軍,風光無限。
“王先生啊!走了這麼長時間什麼時候到大同啊!”朱祁鎮問道。
“回皇上的話,應該就快了,馬上就是皇上大展天威的時候了。”王振諂媚着笑道,還不忘拍了一下朱祁鎮的馬屁。
“這樣吧!王先生,走了這麼久,朕和愛妃們都乏了,渾身不舒服,要不我們回京吧!等改天天氣好的時候朕再出徵,就算等幾天,諒他小小的瓦剌也先也翻不出多大風浪。”朱祁鎮對王振說道。
王振一聽皇上要回去,那可不行,自己可還沒風光夠呢,哪能說回去就回去,趕忙對着朱祁鎮勸道。
“皇上,老奴以爲萬萬不可啊,老奴看見您這樣,心裡也難受,不過還請您再堅持幾天,馬上就到大同了,到時候萬歲你天威所致,必能大敗瓦剌,建立萬事奇功啊!”王振一把鼻涕一把淚,聲淚俱下的說道。
“還有啊,皇上您想咱們要是這麼不聲不響的就回去了,不僅興師動衆不說,滿朝文武大臣們會怎們看您,可能當面不敢說,可在背地裡指不定怎麼誹謗您呢?尤其是那個于謙,您不是還要得勝回朝之後殺了他的嗎?”
看到王振痛哭流涕的樣子也有些心軟,從朱祁鎮小時候起王振就陪伴在身邊,而明宣宗去世時,朱祁鎮只有九歲,小小年紀就失去父親,母親孫太后又對朱祁鎮教導的十分嚴厲,處處以皇家禮儀規範,所以朱祁鎮與母親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
而王振對朱祁鎮是真的好,處處陪伴、關心、逗他開心,當然也有巴結他這個太子的緣故,即便如此還是讓小小年紀的朱祁鎮感覺到了另一種溫暖,漸漸的對王振產生了一種依賴感。
所以從歷史的真實角度來說,作爲一個不到十歲就失去父愛而且並不能與母親相處的孩子,依靠、信賴對自己關愛有加、身爲愛護的長輩,也實在情有可原,朱祁鎮和王振之間有一種父子般的感情。
王振雖然囂張跋扈,但對朱祁鎮真的是有舐犢之情。所以歷史上的朱祁鎮經歷“奪門之變”復位成功之後,非但沒有怪罪王振土木堡之戰的責任,而是常常懷念死去的王振,並給他立了牌位。
所以此時看到王振痛哭的樣子立馬心軟了,而且想了想王振說的話也確實有道理,於是對王振說道,“好吧!那就聽先生的吧!朕就再堅持幾日。”
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大同早已經是人心惶惶、餓殍遍野。也先此前親率瓦剌主力大軍進犯大同,在瓦刺軍隊南下的同時,明朝駐守大同的軍隊北上抵抗,雙方在貓兒莊(今內蒙隆盛莊東南)遭遇,發生激戰。結果,明軍初戰失利,損失很大,大同參將吳浩陣亡。
爲了堵截瓦刺的進犯,明朝大同守備太監郭敬擔任監軍,帶領守將宋瑛、朱冕、都督石亨等,率領大軍再次與瓦刺軍隊在陽高衛交戰。由於郭敬不懂軍事,胡亂指揮,這次,明軍敗得更慘,宋瑛、朱冕戰死,石亨儀以單騎逃歸,太監郭敬嚇得躲藏在草叢中才倖免一死。
所以歷經戰事之後的大同元氣大傷,將士死傷無數,百姓被波及打死、餓死、病死者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