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

“住手留他性命!”

就在武玉清將要取朱儀賓之命時一聲大喝使她一愣她連忙回頭一看卻見一大羣兵馬擁着一位氣質不凡的青年過來了此人正是當今大明王朝的皇帝朱玉剛。武玉清回頭再看朱儀賓越覺此人可恨手中的劍又刺了下去但是離朱儀賓的脖子尚有幾公分時一枝箭射了過來不偏不倚正好彈開了她的劍!

武玉清又羞又怒小臉通紅正待責問放箭的是誰時只聽朱玉剛大聲道“你將他殺了怎麼救你的姐姐?”

武玉清頓時驚醒過來自己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如果姐姐因此而死的話罪魁禍首就是自己!幸虧朱玉剛提醒自己否則的話寧王知道兒子被她殺死那麼姐姐必死無疑!

武玉清驚出一身冷汗連忙下馬走到朱玉剛跟前道“多謝皇上提醒我差點鑄下大錯了!請皇上原諒我的魯莽。”

朱玉剛呵呵笑道“這次能夠拿下南康你立了大功朕獎賞你還來不及怎麼會怪你呢?你放心好了只要將他和寧王交換寧王一定會放了你姐姐的。”說着對身旁的侍衛使了個眼色立刻就有兩個人走過押着朱儀賓走了。

武玉清滿懷感激望着朱玉剛一雙美目中滾動着晶瑩的淚珠朱玉剛怕自己受不了這樣刺激的場面連忙命令全軍回南昌。只留下少數人馬留守南康。

因爲又收復了南康城寧王地叛軍所佔領的大城鎮只剩下了九江一座城池周圍的大小據點基本都被官軍清除乾淨所以王陽明建議現在已到了收網的時候寧王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但是。朱玉剛因爲答應了武玉清要將她姐姐救出來如果現在就攻城那麼寧王在絕望之下很有可能殺死武玉清地姐姐自己就會成爲一個說話不算數的人了。朱玉剛可不想在美女面前留下一個壞印象所以他就說寧王反正已成了甕中之鱉插翅也難飛了不如等時機成熟再進攻也不遲當然這時機還不是他說了算嘛!不過由朱玉剛出面去交換人質顯然不合適因此他將此事交給了唐伯虎去辦他和寧王正好有一段恩怨要解決。

卻說九江城中的寧王此時聽到南康被官軍攻破的消息後心急如焚急忙派出幾十個探子去打聽他兒子地下落。不料最後回來的只有幾個人一問個個都不知道朱儀賓的消息寧王絕望了在亂軍之中不死即傷他兒子恐怕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能夠活下來。寧王登上城牆一看只見四處都是官軍的營帳旌旗相連看來要想逃出去。是徹底沒希望了!

寧王想想今天的下場不禁怒火中燒於是把李士實、劉養正等人叫來大罵了一頓把一肚子的怒火全都撒在了他們身上。李士實等人也知道已無退路只好任寧王責罵等他出夠了氣罵不動了才勸說道“王爺如今九江城已被官軍團團圍住了。士兵們喪失了鬥志這樣下去恐怕不是辦法啊不要官軍還沒攻進來自己人先反了.電腦站

寧王一聽心中起了疑心。連忙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快說!”

李士實見寧王緊緊的盯着他。樣子嚇人心裡一哆嗦。連忙說道“王爺士兵們跟着您起事說實話都是爲了榮華富貴升官發財可是現在這個局面不要說上面說的實現不了就連生命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證他們恐怕也無心去和官軍拼了如果不想個好辦法局勢不堪設想。”

寧王一聽低頭細想臉色越來越凝重他只是因爲一時心急纔沒有想到其中地利害現在經李士實一提醒立刻領悟到了急忙問道“那有什麼好辦法嗎?本王不甘心就此失敗!”

李士實望了一眼劉養正二人對視一下忽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寧王面前道“請王爺即刻登基爲帝號令天下!”

寧王被他們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大跳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哆嗦着問道“你倆剛纔說什麼?再說一遍本王沒聽清楚!”

李士實二人無奈只得再說一遍“請王爺登基爲帝以安衆將士之心!”

寧王裝出勃然大怒的樣子道“荒謬在這種時刻還說這些話不是被別人笑話嗎?再說了現在連命都難保你們不想辦法怎麼脫離險境卻淨想這些沒用的東西!”

劉養正道“王爺這不是什麼沒用的東西您想想看現在人心惶惶大家都暗中在自謀出路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爲他們覺得跟着王爺走下去已經沒有前途了——

“大膽!他們敢背叛本王本王將他們都殺了!”寧王大怒狠狠的罵道“都是一些膽小怕死的東西本王看錯了他們!”

劉養正苦笑道“王爺他們殺不得!如果將他們殺了誰來替王爺打江山呢?即使是現在誰來保護王爺呢?”

“那又該如何是好呢?”寧王喟然長嘆。ap

“所以卑職和李大人商量好了決定請王爺登基爲帝大封衆將士這樣才能安撫他們重新激發他們地鬥志以求獲得一線生機!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這、這是你們商量好的?”寧王驚疑的問道。

“是是所有大人的意思。請王爺爲了全城的將士着想。”

“唉本王真的是被你們逼上絕路了!”寧王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猜不透他是何種心情忽然他似乎又想起了什麼緊張的問道“那假皇子該怎麼辦呢?”很顯然他已經默許了登基的提議了。

“他反正上次已經被戎允漢揭穿了身份留着也沒多大用處了不如就把他——”劉養正惡狠狠的做了一個抹脖子地動作。

寧王點點頭揮揮手道“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記住不要太過張揚了畢竟被人知道了對本王的聲譽不好。”

三日後一切就緒寧王手下臣武將相繼來到新建的王府中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齊後李士實派人去後院請出了寧王。寧王似乎剛從誰夢中被叫醒他揉着惺忪的眼睛掃視了衆人一眼說道“你們這麼多人大清早地來見我莫非官軍在攻城了嗎?”

李士實忙說道“官軍這幾日都無動靜請王爺不必擔心。”然後他回身對衆人點點頭於是所有地人忽然嘩啦啦一起跪在寧王面前高聲道“請王爺登基爲帝重建大明!我等誓死相從!”

寧王驚恐的連連後退結結巴巴地說道“你你你們究竟想幹什麼?”

李士實道“王爺如今大難在即請您不要寒了衆將士的心您只有登了帝位衆將士才能更好的爲您效勞士氣纔會大振!”

“對對請王爺不要推辭!”其他人也同聲附和。

一旁的劉養正朝手下使了一個眼色那人很快就帶人把早已準備好的龍袍、皇冠拿了出來衆人不由分說就把寧王穿戴起來寧王故作掙扎但不久就任由手下襬弄了。不一會兒穿戴完畢武又一起跪倒在地上高呼萬歲。

寧王長嘆道“唉非是本王所想都是你們逼我的。罷了罷了爲了大家的前途本王就勉力而爲吧。”

衆人開始高呼起來於是所有準備好的登基儀式就逐一進行因爲事起倉促且在非常時期所以這些儀式都是仿照大明皇帝登基的典儀不過寧王並不在意這些只要能當上皇帝他什麼都不在乎。

登基儀式很簡單因爲這時候的情形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本來是一場喜慶的事卻隱約透露出了一絲悲傷。儀式很快結束接下來的時刻大家都感到非常緊張因爲是分封各大小官職的時候了。

寧王當然知道手下的心情他也不會放過這麼一個讓他們更加替他賣命的機會反正都是一些空口承諾對他毫無損失至於能不能兌現那是將來的事了。

因此寧王將正德十四年(公元59年)改元爲聖武元年自己的年號定爲中興定都爲九江當然只是行都而已並且大赦天下這更加只是名義上的儀式。寧王最後要做的事是大封衆手下其中李士實封爲臣相劉養正封爲大元帥鐵英封爲大將軍其餘各人俱有封賞一時間人人歡呼雀躍。但是寧王心頭卻還有一件憂心事那就是儲君的人選問題。他只有一個兒子朱儀賓現在卻下落不明如果不定下來恐怕人心不安。

正在焦慮之際外面忽然跑進來一個軍官匆匆走到劉養正身邊低聲說了兩句又轉身快步出去劉養正臉色一邊走到寧王身旁。寧王知道必有大事說道“有事快說。”

“城下有人叫嚷着要拿武家的那個丫頭交換公子哦不是太子殿下!”劉養正驚慌的說道。

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七章 狗急跳牆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章 賑災風波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
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七章 狗急跳牆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五章 賑災風波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