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

朱玉剛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初明成祖永樂皇帝命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公開的說法是爲了拓展版圖、揚我國威開展交通貿易當然也有人揣測是皇帝爲了搜尋帝的下落所以才如此興師動衆的派這樣一支當時最豪華、強大的艦隊出海去因爲在封建皇帝的心中沒有什麼比皇位更重要的了何況明成祖的皇位又是從侄兒的手中奪來的所以他更加容易緊張不把帝徹底剷除就放不下心!這種說法從表面上來看理由很充足但是仔細一思索就發現破綻很多首先大軍圍困之下帝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能從亂軍中殺出呢?其次即使他能逃出去身邊肯定不會帶什麼錢財他有何能力和財力在海上漂泊那麼久呢?再有如果是爲了找尋帝爲何要一找幾十年呢?隨着時間的推移明成祖的皇位越來越鞏固即使帝還活着能夠回來也絲毫威脅不了他了!所以朱玉剛覺得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就是爲了擴展帝國的版圖或者是爲了尋找盟友並且向他們展示大明的權力和財富從而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當時的大明是最強大和富庶的國家而明成祖本身又好武且有很大的虛榮心所以纔會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但是這一聲勢浩大的遠征的前期準備工作又是如何完成地呢?朱玉剛腦中的那一點可憐的歷史知識遠遠不能讓他拿出一個正確的決斷來他暗暗嘆息一番。暫時只得先把它擱下來這裡面牽涉到了方方面面不是下一道聖旨就能完成的眼下要做地事還很多隻能一件一件慢慢來.

朱玉剛心目中的所謂大事就是想先在小範圍之內進行軍事改革。如果有成效再在京師諸軍中展開繼而慢慢推廣到全國的軍隊。雖然他心中已經決定了這麼做但還是想尋求更多的者。所以在三天後地早朝上他開門見山的提了出來。

“諸位愛卿這次能夠剿滅寧王全仗各位將領奮不顧身英勇作戰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平息叛亂實乃朝廷的福氣對那些有功將士朕一定會好好封賞的。”朱玉剛說到這兒話鋒突然一轉道“但是在這次平亂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些將領居功自傲不聽將令所謂上行下效士兵也不守紀律貪生怕死這樣的軍隊怎麼和強敵去打呢?大家別忘了蒙古人一直對大明虎視眈眈!”

朱玉剛看了殿下的衆臣一眼他們一個個都低着頭大氣也不敢出。他繼續說道“不知道大家好記得嗎?太祖成祖的時候大明是多麼的強大那時候敵人見到大明的軍隊就聞風喪膽怎麼還敢覬覦大明地江山呢?但是產生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麼呢?”

朱玉剛將目光向王陽明望去這是他最好的幫手說道“王愛卿在江西剿滅叛軍一定深有體會你覺得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臣覺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從盛到衰的過程。軍隊中的弊端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實從深層次來講是因爲現在的軍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了——

“王大人您的意思是太祖當年所指定地衛所制度不好了?”士楊廷和自以爲抓住了王陽明話中的破綻急忙出言諷刺……

王陽明淡淡一笑道“楊大人我可沒有這樣說。太祖所創立的衛所制度極大的增強了我軍的戰鬥力。又不使朝廷背上沉重的負擔怎麼能說它不好呢?但是。太祖當年創立衛所制度也是根據當時的形勢而採取的所謂世移時移一切都在變化怎麼還能一成不變呢?當初可以將蒙古人趕出塞外現在對他們卻無能爲力這一切又說明了什麼呢?”

王陽明說到這兒停了一下朝楊廷和望了一眼楊廷和張了張嘴似乎感到無法辯駁王陽明的話又緊緊地閉上了嘴巴。王陽明看在眼裡繼續說道“如果太祖今日在的話他必定會對我們的做法感到失望因我們並沒有體會到他當初創立這一軍事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讓大明的軍隊強大讓大明強盛那麼我們做到了嗎?既然沒有做到爲何不想法去做呢?”

王陽明發出一連串地問題衆人都無法回答因此都被他逼視得低下了頭因爲王陽明所說都是鐵一般地事實誰也不可能將它抹殺。沉默了半晌許泰終於忍不住了他嘿嘿冷笑了兩聲說道“那麼依照王大人的意思是要徹底改變已有地軍事體制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呀如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到時候可就麻煩大了!”

“那麼按照許大人的意思是就不要進行任何的改變讓現有的衛所制度照樣存在下去恐怕太祖在天之靈看到他所辛苦創立的衛所制度毀在我們手中一定會痛心不已的!”王陽明毫不客氣的反駁道。電腦小說站www

“這這個嘛我的意思是凡事要慎重才行!”許泰模棱兩可的說了一句。

“許大人所言差矣。”戎帥站出來說道“慎言慎行固然是爲人處事的本分但它卻是一種中庸之道用在個人身上並無大礙但是用在國家上卻是有害無益它代表了一種保守的態度太平盛世的時候也許不會察覺它的害處如今強敵在一旁覬覦大家還能坐懷不亂嗎?所以我非常贊成王大人的想法一個國家要想發展首先先得保衛它的安全吧?”

許泰怔住了戎帥的口才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他想不出任何的理由來駁斥戎帥但又不甘心就此退步因此急忙向楊廷和望去希望他能出來說兩句。

楊廷和眨了一下眼睛站出來說道“戎御史的話太偏頗了一點凡事不可過過猶不及這麼淺顯的道理想必您不會忘記吧?”

“當然不會忘記!但是楊大人您也該知道事在人爲這個道理吧如果人人都不去做在一旁觀風那麼將來的責任由誰來負呢?難道是你嗎楊大人!”戎帥雖然面對的是比他官品高的士但也毫無畏懼之色。

朱玉剛暗暗驚訝於戎帥的口才向他露出了讚許之意眼看此事就要水到渠成但還得再推一把於是朝着一直不說話的江彬道“江愛卿你認爲他們的說法哪個更有道理些呀?”

江彬似乎正在想心事被朱玉剛一問愣了一下連忙回答道“他們兩個都有一定的道理臣也不好說誰對誰錯一切全憑皇上做主!”

“皇上臣也認爲王大人和戎御史的話非常在理其實王大人最有說服力了他在江西帶兵多日對軍中的種種弊端自然看得一清二楚我們這些大臣都是遠在朝堂上的只會紙上談兵其實根本不懂得什麼皇上請您斟酌而行吧!”老邁的李東陽也站出來說了一番令人感到意外的話衆人本以爲他即使不反對王陽明的提議也會保持中立的沒想到他的話卻是那麼的旗幟鮮明難道是他明知自己老了離開朝廷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嗎?李東陽說完在衆人的疑惑的眼神中又退了回去。

朱玉剛滿意的連連點頭李東陽的表現雖然在他意料之外但並不使他感到震驚他已經老邁多病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有着堅定立場語出驚人的朝廷重臣了不過此時他的話還是非常管用的他剛退回去立刻又有幾個大臣出來附和李東陽的話其實也是間接的在贊成王陽明的意見。

“江愛卿內閣呈上來你所遞交的一份摺子說你希望將四支邊境的戊軍輪流到京師駐防而將京師戊軍調到邊境去增加實戰經驗有這樣的事嗎?”朱玉剛突然把話題一轉問江彬。

江彬一聽皇帝語氣中隱含有不滿之意急忙說道“回皇上確有此事臣的理由都寫在裡面了。”於是他又將說過的理由再說了一遍。

衆位大臣不知道皇上突然問起這個究竟有何用意都不願隨便說話朱玉剛微微一笑道“正如江愛卿所說的那樣京師戊軍的確戰鬥力低下不堪重任但是這樣的軍隊調到邊境上去的話那麼邊境的安全就是個大問題了所以朕不同意江愛卿所說的將邊境戊軍和京師戊軍調換的提議。”他頓了一下又說的道“但是剛纔王愛卿說的又不無道理爲了慎重起見朕決定先調一支戊軍回來讓王愛卿先試着進行一番嘗試如果有成效的話就在京師戊軍中進行大家以爲如何?”

大家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打的是江彬手中的邊軍的主意啊不僅可以對軍事制度進行穩妥的變革而且還不動聲色的將軍權收了一點回來剩下的江彬恐怕也沒有理由反對了。

“皇上這不行啊!”江彬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

“爲什麼不行?朕不是因爲你說的邊境戊軍和京師戊軍的戰鬥力不同而這樣做的嗎?難道你剛纔說的話是假的?”朱玉剛冷冷的問道。

江彬低下頭去無語退到一邊如果再和皇上頂下去恐怕沒有好果子吃還是識時務爲俊傑啊!其他大臣見狀紛紛表示贊同朱玉剛這才滿意的宣佈退朝。

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
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章 龍虎堂(中)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二章 寧王覆滅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二章 計探學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