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揚名立萬

楊一清略顯猶豫但是看到朱玉剛迫切的眼神急忙說道“這股盜匪雖然仍舊不知蹤影但臣認爲應該就在周圍不遠的地方躲藏着因爲探子發現了軍馬留下的足痕而最近官軍並沒有從此經過。”

盜匪竟然就在附近!朱玉剛壓抑住內心的激動表面上儘量裝得很平靜說道“哦既然這樣就一定要把他們找出來一個都不準放過!”

楊一清依舊很冷靜的說道“在前面不遠有座城池叫做霸州里面糧食充足水源充分這對於一直流竄的盜匪來說是個絕好的補充機會所以臣想依照皇上的計策不如就以此城爲餌引那幫盜匪上鉤?”

朱玉剛大喜拍掌道“好就這樣辦將霸州城裡的官軍儘快撤出不過一定要裝出是逃跑的樣子千萬不能被他們看出破綻另外撤退時命令他們糧食不準帶走一顆水源不準毀壞否則盜匪是不會來的只要將他們困住一切就好解決了!”

“是臣就依皇上的指示去做。”楊一清匆匆退下了。

具體的軍務自然不用朱玉剛去操心楊一清在軍事上是個好手而且還有那個劉彬在幫他朱玉剛擔心的只是那股盜匪何時纔會來到霸州而自己的大軍也該隱蔽起來纔是就像當年國共交戰時總得給敵人留一道進來的口子不然的話伏軍先被對方發現了那就談不上什麼殲滅戰了。

朱玉剛顯然低估了他手下這幫將領的能力了就在他的大軍撤出原地進入伏擊圈後不久楊一清就派人前來通報說前方離霸州500裡的地方發現盜匪的蹤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霸州進發。並且他們前進的方向正是官軍預先留下的口子朱玉剛暗喜急命古孝天密切注意前方的敵情隨時向他報告。

到了晌午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楊一清派劉彬親自過來彙報軍情朱玉剛一看到他就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他激動而又興奮的心情果然他剛開口讓劉彬說話劉彬就迫不及待的詳細描述前方的情況了。

“正如皇上事先所設想的那樣盜匪果然進入了我軍的圈套他們以爲官軍真的是望風而逃了所以大搖大擺的就進佔了霸州城完全沒有防範的樣子而且據探子來報他們似乎暫時不會離開大概想好好休整一下作長途流竄的準備。”

“好真是太好了!”朱玉剛興奮的大喝一聲把衆人都嚇了一大跳他在帳內來回走了十幾步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猛然說道“劉彬你趕快回去告訴楊一清讓他趁敵軍不備的時候儘快把口袋紮緊以免走漏風聲被他們察覺同時要找準時機發動進攻務必要一擊必中將他們徹底擊潰!”

劉彬領命正要退出時朱玉剛突然又想起了什麼急忙把他叫住說道“你告訴楊一清軍情緊急他可以權宜處置不必事事來向朕請示免得耽誤戰機功敗垂成。”

劉彬臉上一喜但隨即又消失不見低頭匆匆的離開了。朱玉剛又叫過古孝天讓他率領三千營隨時候命朱玉剛覺得自己好不容易來到前線可以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好好的把握親自上陣領略一下古代戰爭的場面那也不枉穿越時空來明朝一場了。當然朱玉剛也不會去輕易冒險的他只有等楊一清穩操勝券了纔會出擊再加上古孝天的三千營相信擊敗小小的盜匪是輕而易舉的事。

第二天清晨天還未完全亮透楊一清就派人來通報準備在拂曉十分發動攻擊因爲敵人在這個時候是最鬆懈的並且大部分人還在熟睡中此時出擊一定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勝算基本在握。朱玉剛頷首同意命令大軍立刻向霸州發動攻擊他則率領三千營在後面壓陣。

才行不多遠朱玉剛就聽到前面傳來了喊殺聲和炮聲心裡一激動忙問道“打起來了嗎?”

“皇上打起來了!”古孝天還未來得及回答朱寧就從前面飛奔過來上氣不接下氣滿臉通紅異常興奮的說道。

朱玉剛惱怒的瞪了他一眼他最反感朱寧這種獻殷勤的樣子了不過現在可沒工夫和他發火朱玉剛冷淡的問道“詳細情況如何?”

朱寧也許是興奮過度沒有注意到朱玉剛的神情急忙又說下去“楊大人的軍隊已經從四周將霸州城圍了起來正在猛烈攻打而那些盜匪似乎並沒有投降的意圖仍在負隅頑抗不過從戰況上來看敵軍已落下風勝利就在眼前了!”

“哦朕知道了你趕快去楊一清那兒有情況馬上來通報朕!”朱玉剛立刻喝道。

朱寧明顯一愣但很快就應了一聲“是”飛快的離開了這些年朱寧養尊處優慣了身材也變得臃腫起來此刻跑起來搖搖擺擺衆人看了都忍不住想笑。

朱玉剛也是忍俊不禁他心裡希望朱寧最好死在戰場上也省得他多費心思了不過此刻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他立刻正色道“三千營隨朕前進消滅盜匪!”

古孝天將令旗一揮頓時萬馬奔騰驚天動地黃塵影裡只見人頭攢動刀槍晃晃如一條長龍迅速的向前飛奔。朱玉剛穩穩的騎在馬上身旁衆多將士保護着他他覺得自己的一顆心在砰砰直跳似乎已到了嗓子口這樣的場面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雖說在那個時代電視上常有這樣的情景但是又怎麼比得上親臨實境來得逼真呢?朱玉剛恨不得自己就是一員戰將立刻衝到前頭衝鋒陷陣體驗一下血染疆場的味道。

“皇上前面就是霸州了!”古孝天的話打斷了朱玉剛的遐想。

朱玉剛擡眼一看前面果然已是殺氣沖天楊一清雖然是一官但此刻卻是威風凜凜他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指揮着官軍攻城。

霸州乃塞外孤城雖然糧食充足水源充分但卻並不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據守此城等於是死路一條它並不像一般的高城那樣易守難攻而是城牆低矮且連最基本的護城河都沒有。

等到盜匪們發覺上當已經來不及了霸州真的成了一座孤城放眼望出去盡是密密麻麻的官軍正向霸州蜂擁而來。楊一清深諳兵法知道如果把四個城門都堵住的話那些盜匪見逃生無望必然拼死一戰到了最後即使能夠取勝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於是他命令大部分步兵在三個城門猛烈攻打併且集中炮火一齊開火而在最後一個城門處卻只派上了少部分的兵力彷彿兵力不足似的其實他在暗處預先埋伏了一路精兵。

明軍的火炮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而那些盜匪平時所擅長的只是馬上工夫如果叫他們守城無異於是讓他們在那兒當炮靶子不一會兒盜匪就死傷慘重這才明白過來是中了官軍的計了原來放這麼一座空城在這兒就是爲了引他們上鉤。眼看血肉橫飛箭雨如梭三個城門已漸漸不支只有南門還能堅持一會兒如果再苦撐下去恐怕真的會全軍覆沒盜匪首領狠狠心命令全軍放棄其他三個城門從南門突圍。

楊一清早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將令旗一揮南門的士兵徉作抵抗向四下裡逃去盜匪見狀大喜一窩蜂的涌出霸州向朱玉剛的方向而去。

朱玉剛早就看穿了楊一清的用意這種戰術其實也很簡單如果碰上厲害一點的人就沒有大的作用了可惜草莽之中難有那種軍師一級的人物因此朱玉剛不慌不忙的看着盜匪向他們迅速靠近。

“皇上盜匪們向我們這邊過來了奴才去通知楊大人吧?”不知什麼時候朱寧又出現在朱玉剛面前看來他的命還真大。

“慌什麼狗奴才沒見過打仗嗎?朕在這兒壓陣誰都不準後退一步!”朱玉剛冷冷的盯了朱寧一眼鎮定自若的說道。

朱寧愣了一下一擡眼看到古孝天等一衆將士都在冷冷的望着他頓覺無比尷尬只好乖乖的退到一邊。

“命令三千營將士作好戰鬥準備務必要全殲敵軍!”朱玉剛眼望前方高聲命令道。

“是!”全軍大聲應道。

這時前方的馬蹄聲越來越大了揚起了漫天的塵土盜匪已經近在咫尺了朱玉剛隱約看見騎在最前面周圍簇擁着一羣大漢的正是盜匪首領這從他的衣着和氣質上就可以一眼判斷出來了那人眼露兇光滿臉鮮血身背弓箭手中拿着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似乎裝着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忽然他的眼中露出一絲驚疑之色將手一揮後面的隊伍立刻停了下來原來他看到了朱玉剛的三千營正在猶豫中後面的隊伍卻出現了一陣騷亂原來楊一清的大軍已從三面圍了上來。那人看看後退已無出路而前面雖然也有官軍但是人數卻不多於是一咬牙齒猛的喝了一聲雙腿夾馬一馬當先向朱玉剛等人飛馳過來。

“三千營準備放!”朱玉剛看準時機猛的喝道他忘乎所以的將古孝天的指揮權也奪了過來。當時火槍的造價非常的昂貴所以在官軍中配備很少也只有三千營纔有它也成了京師中最精銳的部隊因爲它的殺傷力非常驚人在那種冷兵器時代簡直就像殺人機器一樣。

朱玉剛一聲令下三千枝火槍頓時就像竹筒裡開了花一樣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衝在最前面的盜匪立刻人仰馬翻的倒了下去只聽見一聲聲慘叫一片片鮮血飛濺而出盜匪們幾時見過這樣厲害的武器一個個都慌得四處逃竄起來。那首領在幾個手下的保護下才免遭劫難他看看後有追兵前有堵截已經是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了於是狠下心腸抱着魚死網破的決心猛的呼嘯一聲帶領手下向朱玉剛猛衝過來。

雖然官軍的火槍厲害但是盜匪的本領也實在高明他們躲到了馬肚子下面仍然有一部分人馬衝了過來眼看就要殺到眼前古孝天大驚失色急忙勸道“皇上您先避一下這兒就交給末將吧!”

朱玉剛當然不肯在臣子面前露出膽怯的神色他瞪了古孝天一眼伸手拿過一枝火槍瞄準了那盜匪首領的座騎射人先射馬這點道理朱玉剛還是懂的。朱玉剛在現代的時候曾過射擊雖然火槍和那他那時候的自動步槍不太一樣但是原理還是大致相同的朱玉剛看看那首領已在射程範圍內時瞄準目標猛的一槍開了出去。只聽見哎呀一聲大叫那首領的馬前蹄頓時跪了下來把背上的人狠狠的甩了出去原來朱玉剛這一槍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馬的前腿上。

眼看自己竟然一槍就把匪首擊落馬下朱玉剛興奮得忘了自己現在是一個皇帝手舞足蹈起來正在忘乎所以止時忽然那匪首從地上飛快的爬了起來敏捷的拿下背上的弓箭搭上弓嗖的一聲那箭就如一道光一樣向朱玉剛飛來。

朱玉剛正在得意之際等他看到那箭時已經來不及躲避了驚訝的張大了嘴巴怎麼也想不到那匪首竟然沒有死!古孝天等人也是大吃一驚雖然明知撲救不及還是大聲喊道“皇上快閃開!”

正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忽然傳來一聲巨喝“看我的!”聲音剛落只見一枝比匪首的箭速度還要快的箭也朝朱玉剛飛了過來衆人都瞪大了眼睛透不過氣來。令人驚奇的是那箭卻把先頭的箭擊飛開去掉在了朱玉剛面前衆人這才鬆了口氣接着突然爆發出一陣喝彩聲。

朱玉剛逃過一劫不由得擡眼朝那箭的方向望過去這才發現原來射箭救他一命的竟是那個騎兵軍官劉彬他朝他點點頭微笑示意。劉彬本來領了一支軍馬預先埋伏在此地的後來見朱玉剛情況危急不得已而出手此刻受到朱玉剛的讚許更加要在衆人面前表現一番於是一聲令下率領手下衆將士飛一般的殺向敵軍。

盜匪們經過一陣又一陣的廝殺此刻已經所剩無幾且都成了強弩之末劉彬領軍衝入敵軍陣內一陣砍殺猶如風捲殘雲哀號聲喊殺聲片刻之間就見地上倒了一大片的死屍聲音漸漸弱了下去盜匪們投降的投降繳械的繳械那個匪首也在亂軍中戰死了朱玉剛仍舊覺得不解恨這人差點要了他的命!

這時楊一清從遠處騎馬過來了當他看到眼前一片死屍時連忙從馬背上跳下來走到朱玉剛跟前請罪“皇上無恙吧?都是臣的錯竟然讓皇上涉險戰場請皇上治罪。”

朱玉剛還未來得及說話楊一清轉身又責備劉彬道“你怎麼搞的怎麼讓這幫盜匪衝到皇上跟前?萬一皇上出了什麼差錯你擔當得起嗎?別以爲出了一個好主意就能忘乎所以了!”

劉彬不敢和楊一清辯解只好低着頭連連稱是朱玉剛卻看不過去了如果沒有劉彬的話說不定他已經葬身疆場了呢!於是笑道“楊大人不必責怪他這都是朕一時疏忽況且沒有劉將軍的話這夥盜匪也沒有這麼快被消滅呢他應該被記上一大功!”

楊一清無奈只好狠狠的瞪了劉彬一眼低聲說道“皇上這麼看重你你還不謝過聖恩?”

劉彬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連忙走到朱玉剛面前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磕了三個晌頭道“多謝皇上龍恩臣一定誓死爲皇上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玉剛微笑着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是個將才希望你以後好好的爲朝廷出力朕回到京城後一定會好好的獎賞你的!”說完這句話他好象又想起了什麼似的道“你怎麼也姓劉呀?朕最討厭劉瑾這幫人了不如朕賜你一個姓吧?”

劉彬一愣但他是個乖巧的人隨即受寵若驚似的說道“多謝皇上聖恩臣求之不得!”

“聽說你的老家在長江邊。”朱玉剛思索了片刻說道“不如就以江爲姓叫做江彬吧!”

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明朝奇聞
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三十一章 劉瑾之死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一章 國之棟樑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章 皇后之爭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七章 火者亞三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明朝奇聞